周鴻冷冷地迴頭看了謝宛娘一眼,指著小桃道:“堵了嘴,拉下去關起來,明兒一早給她三尺白綾。”若不是因為顧嫣然這會兒剛生了兒子,不願意叫府裏見血光,他本來是要叫全府的下人都來看著,將小桃杖斃以儆效尤的,這會兒也就免了,隻送她上路就是了。小桃是知道謝宛娘真實身份的,卻不能叫她活著出去。
謝宛娘眼看小桃被堵了嘴,像死豬一般被拖了下去,嚇得腿都軟了,幾乎是被身邊丫鬟架著迴了珂軒,見周鴻一擺手,下人們便都退了出去,隻留她和周鴻在房中,一顆心便跳得幾乎喘不過氣來,隻怕周鴻此刻拿出一段白綾來。
“如此說來,你是不肯替蔡大哥守了?”周鴻看她嚇得麵無人色,心裏隻覺得厭惡,懶得與她多說,單刀直入地張口便問。
“我,我——”謝宛娘既不敢說自己不肯守,又不能說要守。
好在周鴻也並不是要她的迴答,逕自往下說道:“你隻是外室,不守也不為過,蔡大哥當日也未有叫你守著的意思。如今我叫夫人替你備一份嫁妝,找個門風簡單的人家嫁了便是,隻是出去了該說什麽不該說什麽,你心裏要明白,若被人知道你是蔡家外室,你也是個死!”
最後一句話說得聲色俱厲,嚇得謝宛娘一哆嗦,並不敢說半個不字,隻是點頭。待見周鴻起身要往外走,鬼使神差地喃喃說了一句:“良子哥——”
周鴻頭也不迴地道:“你嫁不得他,死了心罷,以後也休要再提起,隻當你從不認得此人,也不是從呂家村出來的。”當初呂良願意娶她的時候,她戀著侯府不肯出去,如今倒又想起呂良了?齊大爺怎麽肯叫自己的義子娶這麽個東西。
謝宛娘看著他出去,頹然坐倒在椅子上——若是當初她不聽小桃的,就嫁了呂良該多好?
顧嫣然一覺睡到半夜才醒來,睜開眼睛見室內隻有一盞燈火亮著微微的光,周鴻正伏在她的床邊睡著了,隻她輕輕一動,便醒了過來,忙抬頭道:“你醒了?可覺得哪裏不適?想不想吃東西?”
“你怎麽趴在這兒睡?天冷,受了涼怎麽是好?”顧嫣然此時腦海裏一片空白,說完了話才想起來自己仿佛是剛剛生了個孩兒,連忙道,“孩子呢?”
“在這裏。”周鴻轉身從旁邊小心翼翼抱過一個繈褓來,壓著聲音道,“睡著了呢。”
“是個兒子?”顧嫣然恍惚記得暈睡過去之前聽見穩婆說過,偏著頭瞅一瞅,見繈褓裏頭一張小紅臉,比那日去看周三太太生的寶兒還要皺皺的,不由喃喃道,“幸好是兒子,這般醜,若是個女兒可怎麽辦?”
“哪裏醜!”周鴻皺眉,連忙把孩子抱在懷裏,“齊媽媽說,剛生下來的小孩兒都是如此的。過幾日就長開了,那時才好看呢。”
顧嫣然仔細迴想了一下寶兒,便有些相信了,見周鴻跟捧著什麽似的捧著那繈褓,忙道:“你把他放下來我再瞧瞧。”
此時外頭守夜的齊媽媽和丹青也聽見了動靜,趕著去下了一碗荷包蛋捧過來,那孩子也被周鴻這樣抱起來放下去的弄醒了,閉著眼睛哼哼唧唧,就有些要哭的意思。
“夫人餵哥兒一口罷。”齊媽媽當初在外頭都是自己奶孩子的,便道,“雖說有辱母,夫人餵幾口,哥兒也跟夫人更親近。”
顧嫣然有些笨拙地將孩子抱起來,小嬰兒便轉著小腦袋往她胸前拱。大約是母子連心,齊媽媽說的時候,顧嫣然還不覺得什麽,這會兒被小嬰兒一拱,倒覺得胸前有些脹起來,轉眼看見周鴻還在眼睜睜地盯著,不由得紅了臉:“看什麽呢。”
周鴻幹咳一聲,有些訕然道:“喝不喝水,我去給你倒一杯。”站起來到桌子上去倒水,眼睛卻隻管往迴看。
這麽小的孩子,其實也吃不了多少奶,吮了一會兒便又閉著眼睡了過去。顧嫣然捨不得叫抱走,便放在枕頭邊上,夫妻兩個頭並頭地看著孩子,小聲道:“給他起什麽名字?”
周鴻便有些為難:“起便起了幾個,隻是都覺得不好。”這時候才體會到,為什麽周三老爺會翻了一夜的書,仍未起出一個名字來,“等我明兒去問問舅舅,看哪一個好些。”
“也成。”顧嫣然到底是精神短,雖然想多看兒子兩眼,卻有些支持不住,眼睛不自覺地就閉上了,喃喃道,“不然先起個小名兒叫著也好……”話音漸低,卻是睡了過去。
周鴻替妻子掖了掖被子,看看這一大一小兩張甜睡的臉,心裏說不出的柔軟溫暖——如今,他也有家了……
第122章
平南侯長子的滿月宴,雖然算不得大宴賓客,卻也請了不少的親友,熱熱鬧鬧坐了滿堂。
顧嫣然悶了一個月,總算可以痛痛快快洗個澡,換了鮮亮的衣裳,抱著終於被定下大名叫做周肇元的兒子,滿麵笑容出來見賓客。
因周鴻怕孩子受風生病,元哥兒的洗三隻請了幾位至親,故而今日小傢夥還是頭一次在這許多人麵前亮相。落地一個月,元哥兒已經早不是當初那紅通通皺巴巴的小模樣了,個頭大了一圈不說,且又白又胖,因剛吃過了奶,也不想睡,睜著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左看右看,見了這許多人也並不哭,引得一幹夫人太太們嘖嘖稱讚。
韓綺也在座中,看著顧嫣然麵含微笑地抱著孩子眾星捧月一般,心裏也不知是什麽滋味。顧嫣然生產之後,這個月子坐得好,身材略豐腴了幾分,麵色卻紅是紅白是白的,說不出的潤澤,且眉宇之間都帶著不自覺的笑意,那分明是生活過得極如意的人才會有的。
韓綺不由自主地咬了咬嘴唇。顧嫣然穿著洋紅襖子,頭上烏鴉鴉的青絲隻戴了幾朵寶石珠花,渾身上下甚至都有些素淨之嫌,但看起來就是帶著說不出的雍榮華貴之感。相形之下,她知道自己今日衣飾富麗,但每每在鏡子裏梳妝之時,卻總能看見自己眉宇之間一道細紋越來越深,就是這會兒坐在酒宴之上,看著顧嫣然光潔的額頭,她便疑心自己的眉頭大約又擰在了一起,那道細紋大約又深了些。
“表姐——”孟玫看過了孩子,一臉笑容地跑迴來坐在韓綺身邊,“你看了元哥兒沒有?又白又胖,真是可愛。”
“看過了……”韓綺勉強笑了一笑。旁邊便有位夫人笑道:“平南侯夫人這都生了兒子了,宜春侯世子夫人幾時有喜信呢?”
旁邊便有人附和著說笑起來。不知是誰有幾分酸溜溜地道:“平南侯對夫人真是情深意重,聽說前幾日,還把家裏的姨娘發嫁了呢。”
說到此事,眾人都嘖嘖起來。在座這些夫人太太們,有不少人家裏都有幾個姨娘妾室的,若生下一子半女的,就更不得了。如平南侯家這般,生過兒子的姨娘也能發嫁,委實少見。這些人心裏都有幾分羨慕,嘴上卻是酸溜溜的,雖不敢明說,話裏話外的便有人暗指顧嫣然嫉妒,隻是雖這麽說,各人那眉眼間的羨慕卻是藏不住的。
韓綺眉頭不由自主地就又想擰到一塊兒去,強撐著含笑敷衍了兩句,便藉故起身走了出去。
已然是十月底,外頭的風帶著寒意,吹拂著院子裏早開的幾枝臘梅花。韓綺走到花下站著,假做欣賞花朵,心裏卻覺得被這寒風直吹了進去,也是涼涼的。
宜春侯世子的事兒,是她跟著母親出去應酬時聽見人議論的,隻聽說前頭妻子沒有留下嫡子,宜春侯世子本人又是性情溫和一表人才,雖說家裏人口多些,但也算得乘龍快婿的人選了。當時她聽了也並沒十分往心裏去,隻是那日韓老夫人帶她們去上香,她才知道祖母居然替她尋了鄭家那麽一門親事。
當時看見鄭老太太樸素的衣飾,她真想大聲叫罵出來——把她嫁到那麽個家裏去,她將來可還有什麽好日子過!想到孟瑾雖是側妃也有從四品的誥命,更想到顧嫣然那個一品侯夫人,她就覺得有團火在胸口燒得難受,及至聽說宜春侯一家也來上香的時候,她就在一瞬間決定了:她要嫁宜春侯世子,決不嫁到鄭家去!
跌倒在宜春侯世子懷裏的時候,她曾慶幸自己實在是太幸運了。等閑太太姑娘們出遊,身邊都是丫鬟婆子一堆,宜春侯世子身邊也有小廝陪同,她能直跌到宜春侯世子懷裏去,不得不說真是老天保佑,或許是上天也看好她的這樁姻緣呢?隻可惜祖母竟不替她思慮,硬生生的氣病了。直到她出嫁,看祖母氣息奄奄時日無多的模樣,心裏也又是忿恨,又有些心虛。
誰知道宜春侯府裏的日子,並不如她想像的那麽如意。富貴是夠富貴了,可宜春侯很有幾房姨娘,時常要鬧些事出來,惹得宜春侯夫人不痛快。她不痛快了,韓綺這個兒媳自然也痛快不起來,每日立規矩不說,時常還要被遷怒,逮著些小錯兒就訓斥幾句,事兒雖不大,卻叫人總不能平安喜樂地過日子。
</br>
謝宛娘眼看小桃被堵了嘴,像死豬一般被拖了下去,嚇得腿都軟了,幾乎是被身邊丫鬟架著迴了珂軒,見周鴻一擺手,下人們便都退了出去,隻留她和周鴻在房中,一顆心便跳得幾乎喘不過氣來,隻怕周鴻此刻拿出一段白綾來。
“如此說來,你是不肯替蔡大哥守了?”周鴻看她嚇得麵無人色,心裏隻覺得厭惡,懶得與她多說,單刀直入地張口便問。
“我,我——”謝宛娘既不敢說自己不肯守,又不能說要守。
好在周鴻也並不是要她的迴答,逕自往下說道:“你隻是外室,不守也不為過,蔡大哥當日也未有叫你守著的意思。如今我叫夫人替你備一份嫁妝,找個門風簡單的人家嫁了便是,隻是出去了該說什麽不該說什麽,你心裏要明白,若被人知道你是蔡家外室,你也是個死!”
最後一句話說得聲色俱厲,嚇得謝宛娘一哆嗦,並不敢說半個不字,隻是點頭。待見周鴻起身要往外走,鬼使神差地喃喃說了一句:“良子哥——”
周鴻頭也不迴地道:“你嫁不得他,死了心罷,以後也休要再提起,隻當你從不認得此人,也不是從呂家村出來的。”當初呂良願意娶她的時候,她戀著侯府不肯出去,如今倒又想起呂良了?齊大爺怎麽肯叫自己的義子娶這麽個東西。
謝宛娘看著他出去,頹然坐倒在椅子上——若是當初她不聽小桃的,就嫁了呂良該多好?
顧嫣然一覺睡到半夜才醒來,睜開眼睛見室內隻有一盞燈火亮著微微的光,周鴻正伏在她的床邊睡著了,隻她輕輕一動,便醒了過來,忙抬頭道:“你醒了?可覺得哪裏不適?想不想吃東西?”
“你怎麽趴在這兒睡?天冷,受了涼怎麽是好?”顧嫣然此時腦海裏一片空白,說完了話才想起來自己仿佛是剛剛生了個孩兒,連忙道,“孩子呢?”
“在這裏。”周鴻轉身從旁邊小心翼翼抱過一個繈褓來,壓著聲音道,“睡著了呢。”
“是個兒子?”顧嫣然恍惚記得暈睡過去之前聽見穩婆說過,偏著頭瞅一瞅,見繈褓裏頭一張小紅臉,比那日去看周三太太生的寶兒還要皺皺的,不由喃喃道,“幸好是兒子,這般醜,若是個女兒可怎麽辦?”
“哪裏醜!”周鴻皺眉,連忙把孩子抱在懷裏,“齊媽媽說,剛生下來的小孩兒都是如此的。過幾日就長開了,那時才好看呢。”
顧嫣然仔細迴想了一下寶兒,便有些相信了,見周鴻跟捧著什麽似的捧著那繈褓,忙道:“你把他放下來我再瞧瞧。”
此時外頭守夜的齊媽媽和丹青也聽見了動靜,趕著去下了一碗荷包蛋捧過來,那孩子也被周鴻這樣抱起來放下去的弄醒了,閉著眼睛哼哼唧唧,就有些要哭的意思。
“夫人餵哥兒一口罷。”齊媽媽當初在外頭都是自己奶孩子的,便道,“雖說有辱母,夫人餵幾口,哥兒也跟夫人更親近。”
顧嫣然有些笨拙地將孩子抱起來,小嬰兒便轉著小腦袋往她胸前拱。大約是母子連心,齊媽媽說的時候,顧嫣然還不覺得什麽,這會兒被小嬰兒一拱,倒覺得胸前有些脹起來,轉眼看見周鴻還在眼睜睜地盯著,不由得紅了臉:“看什麽呢。”
周鴻幹咳一聲,有些訕然道:“喝不喝水,我去給你倒一杯。”站起來到桌子上去倒水,眼睛卻隻管往迴看。
這麽小的孩子,其實也吃不了多少奶,吮了一會兒便又閉著眼睡了過去。顧嫣然捨不得叫抱走,便放在枕頭邊上,夫妻兩個頭並頭地看著孩子,小聲道:“給他起什麽名字?”
周鴻便有些為難:“起便起了幾個,隻是都覺得不好。”這時候才體會到,為什麽周三老爺會翻了一夜的書,仍未起出一個名字來,“等我明兒去問問舅舅,看哪一個好些。”
“也成。”顧嫣然到底是精神短,雖然想多看兒子兩眼,卻有些支持不住,眼睛不自覺地就閉上了,喃喃道,“不然先起個小名兒叫著也好……”話音漸低,卻是睡了過去。
周鴻替妻子掖了掖被子,看看這一大一小兩張甜睡的臉,心裏說不出的柔軟溫暖——如今,他也有家了……
第122章
平南侯長子的滿月宴,雖然算不得大宴賓客,卻也請了不少的親友,熱熱鬧鬧坐了滿堂。
顧嫣然悶了一個月,總算可以痛痛快快洗個澡,換了鮮亮的衣裳,抱著終於被定下大名叫做周肇元的兒子,滿麵笑容出來見賓客。
因周鴻怕孩子受風生病,元哥兒的洗三隻請了幾位至親,故而今日小傢夥還是頭一次在這許多人麵前亮相。落地一個月,元哥兒已經早不是當初那紅通通皺巴巴的小模樣了,個頭大了一圈不說,且又白又胖,因剛吃過了奶,也不想睡,睜著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左看右看,見了這許多人也並不哭,引得一幹夫人太太們嘖嘖稱讚。
韓綺也在座中,看著顧嫣然麵含微笑地抱著孩子眾星捧月一般,心裏也不知是什麽滋味。顧嫣然生產之後,這個月子坐得好,身材略豐腴了幾分,麵色卻紅是紅白是白的,說不出的潤澤,且眉宇之間都帶著不自覺的笑意,那分明是生活過得極如意的人才會有的。
韓綺不由自主地咬了咬嘴唇。顧嫣然穿著洋紅襖子,頭上烏鴉鴉的青絲隻戴了幾朵寶石珠花,渾身上下甚至都有些素淨之嫌,但看起來就是帶著說不出的雍榮華貴之感。相形之下,她知道自己今日衣飾富麗,但每每在鏡子裏梳妝之時,卻總能看見自己眉宇之間一道細紋越來越深,就是這會兒坐在酒宴之上,看著顧嫣然光潔的額頭,她便疑心自己的眉頭大約又擰在了一起,那道細紋大約又深了些。
“表姐——”孟玫看過了孩子,一臉笑容地跑迴來坐在韓綺身邊,“你看了元哥兒沒有?又白又胖,真是可愛。”
“看過了……”韓綺勉強笑了一笑。旁邊便有位夫人笑道:“平南侯夫人這都生了兒子了,宜春侯世子夫人幾時有喜信呢?”
旁邊便有人附和著說笑起來。不知是誰有幾分酸溜溜地道:“平南侯對夫人真是情深意重,聽說前幾日,還把家裏的姨娘發嫁了呢。”
說到此事,眾人都嘖嘖起來。在座這些夫人太太們,有不少人家裏都有幾個姨娘妾室的,若生下一子半女的,就更不得了。如平南侯家這般,生過兒子的姨娘也能發嫁,委實少見。這些人心裏都有幾分羨慕,嘴上卻是酸溜溜的,雖不敢明說,話裏話外的便有人暗指顧嫣然嫉妒,隻是雖這麽說,各人那眉眼間的羨慕卻是藏不住的。
韓綺眉頭不由自主地就又想擰到一塊兒去,強撐著含笑敷衍了兩句,便藉故起身走了出去。
已然是十月底,外頭的風帶著寒意,吹拂著院子裏早開的幾枝臘梅花。韓綺走到花下站著,假做欣賞花朵,心裏卻覺得被這寒風直吹了進去,也是涼涼的。
宜春侯世子的事兒,是她跟著母親出去應酬時聽見人議論的,隻聽說前頭妻子沒有留下嫡子,宜春侯世子本人又是性情溫和一表人才,雖說家裏人口多些,但也算得乘龍快婿的人選了。當時她聽了也並沒十分往心裏去,隻是那日韓老夫人帶她們去上香,她才知道祖母居然替她尋了鄭家那麽一門親事。
當時看見鄭老太太樸素的衣飾,她真想大聲叫罵出來——把她嫁到那麽個家裏去,她將來可還有什麽好日子過!想到孟瑾雖是側妃也有從四品的誥命,更想到顧嫣然那個一品侯夫人,她就覺得有團火在胸口燒得難受,及至聽說宜春侯一家也來上香的時候,她就在一瞬間決定了:她要嫁宜春侯世子,決不嫁到鄭家去!
跌倒在宜春侯世子懷裏的時候,她曾慶幸自己實在是太幸運了。等閑太太姑娘們出遊,身邊都是丫鬟婆子一堆,宜春侯世子身邊也有小廝陪同,她能直跌到宜春侯世子懷裏去,不得不說真是老天保佑,或許是上天也看好她的這樁姻緣呢?隻可惜祖母竟不替她思慮,硬生生的氣病了。直到她出嫁,看祖母氣息奄奄時日無多的模樣,心裏也又是忿恨,又有些心虛。
誰知道宜春侯府裏的日子,並不如她想像的那麽如意。富貴是夠富貴了,可宜春侯很有幾房姨娘,時常要鬧些事出來,惹得宜春侯夫人不痛快。她不痛快了,韓綺這個兒媳自然也痛快不起來,每日立規矩不說,時常還要被遷怒,逮著些小錯兒就訓斥幾句,事兒雖不大,卻叫人總不能平安喜樂地過日子。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