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昭含陪著孟婍沿街走迴孟家去,見小姑娘眼饞,一路上給她買了些吃的,諸如雪糖山楂和奶糕奶酥之類的甜食。孟婍嘴裏咬著雪糖山楂,將油紙袋撐開,請他品嚐。
他不愛吃甜的,也不喜歡吃山楂,婉拒了。
“少君你嚐一個,這家的雪糖山楂,是漓州最好吃的,我從小就可喜歡了。吃一顆吃一顆?”小姑娘眼巴巴地望著他。
……盛情難卻。他望進油紙袋,從那些裹著白糖的山楂中挑了一顆,捏起來,咬了一口。
不好吃。山楂又酸又澀,那層白糖太甜了。
孟婍盯著他,期待地問道:“少君,好吃嗎?”
他點點頭:“嗯。”
“我就說很好吃嘛。”她笑得很開心,將那一整袋雪糖山楂都塞到他懷裏,“都給你,慢慢吃。”
他垂眸看了眼,問道:“你不是很喜歡嗎,為什麽都給我?”
“就是因為我很喜歡,所以願意把它都給你。我是漓州人,以後還是可以常去買的嘛。”她負著手,每一步都跳在青石板上,道:“哎呀,真是太可惜了。要不是少君你明天就得迴去,我還想帶著你吃遍漓州城呢。”
她說著轉過身來,麵向他,倒退著走:“不過也沒事兒,以後讓三哥帶你逛。來日方長,來日方長呀。”
他隻來過一次漓州,是為了見孟透,後來心灰意冷地離開,自始至終都沒有將漓州的模樣記到心裏。他在拂蓮的小鎮時,曾夢見過幾迴。夢見蒙蒙煙雨,清澈的湖麵上泛著雲霧,桃花夾岸盛開,映在水裏的是紅雲。
可能他兩迴來得都不是時候。漓州還不是最美的模樣。灼灼桃花還未盛開,街巷裏穿來的風還沒沾染濃烈的奶糕香味,人來人去,他走在其中,依舊覺得自己是隻遊魂。
他將孟婍送至孟家門外。他眼熟孟家的匾額與黑漆柱子,對於孟家所有的印象也局限於此。
他忽地想起自己甚至從未走進過孟家。
從來沒有。
孟婍進門沒幾步,就撞見了自己的娘親。她娘身邊跟著兩個丫鬟,像是要出門去。
她喚了聲“阿娘”,問道:“你這是要做什麽去?”
“我原是閑著,要出去走走。”孟夫人見到她又驚又喜,捧著她的臉道:“你怎麽現在才迴來。這些日子在外過得怎麽樣?有沒有受苦?哎喲,臉都瘦了。這麽久不迴家也不知道寫封信迴來,阿娘天天都在為你擔心。”
孟婍握著娘親的手,笑道:“沒有沒有,我在外過得很開心,去了很多地方。有三哥在呢,你別擔心。我這不是好好地迴來了嘛。”
孟夫人笑著拍了拍她的手背,問道:“你三哥人呢?他迴來了沒有?”
“三哥門中還有事物,暫時是迴不來了。他說過年就迴來,讓您放心,他一切都好。”
孟夫人欣慰道:“好好好。”
孟婍說:“阿娘,我跟你說,我這次還帶了一個客人迴來,他在門外,你等我一下啊。”她鬆開娘親的手,朝門外跑去,斂起裙子跨過門檻,去找言昭含的身影。
可門外空無一人。
言昭含已經離開了。
……
言昭含在漓州的街上四處遊走,手裏拿著那隻裝滿雪糖山楂的油紙袋,沒忍心丟下。他一個人走,走到日落,走到黑夜降臨,閣樓上靡靡的絲竹管弦之聲響起,舞姬翩翩起舞,剪影落在窗紙上。
他在街頭吃了一碗餛飩。
入夜後,街上的人漸漸多了起來。漓州人在樹上掛起了花燈。他以為漓州這日又有廟會或花燈會,隻想趕在人流湧動,寸步難行之前,盡早吃完離開。
夜風有點兒冷,直往他衣襟裏鑽。他冰冷的雙手捧著滾燙的碗壁。他最後喝了口熱湯,將碗放下,結帳離開。
他離開得仍是有些遲。路過漓州的永泰河邊時,畫舫緩緩遊進,一群人擠到渡口上。巨大的畫舫靠岸後,百姓一擁而上。他沒能躲開,被人流帶了過去。
身旁的一個漓州漢子見他像是外來人,又似乎是想走,便用夾生的官話對他說:“兄弟,你反正一時半會兒還走不了,就上船看看吧。今天可熱鬧哩。”
他往了一眼,後邊密密麻麻的全是人的腦袋。人們比肩接踵。他身邊兩側是衙門的捕快。
他心想確是走不了了,也就認命地上了船。他踏上船板後,在渡口的帶刀捕快就攔下了之後想要湧入畫舫的人們,扯著嗓音喊道說:“人太多了,下一迴下一迴,待會兒再上船!”
渡口上人多,畫舫中人也多,但他們還能行動自如。
許多人入船後,順著樓梯爬上了畫舫的頂層。言昭含是後來的,走不到船心去,就站在船頭看。畫舫緩緩地遊動了。
兩岸都是漓州百姓,將河包圍了起來。不遠處的河麵上泊著幾艘船。船上張燈結彩。幾隻船與幾隻船相對著。一邊船上的船頭站著漓州的男人,一邊船頭上站的是漓州的姑娘。
畫舫靠近了。
言昭含不明白他們這是要做什麽,身邊有人說:“看著看著,要唱了,不知道這幾個唱得怎麽樣。”
一位男子率先唱了幾句。他的聲音洪亮,歌聲廖亮動人。兩岸的百姓拍手較好,滿畫舫的人也拍手叫好,聲音震耳欲聾,言昭含覺著畫舫都在晃動,有人還吹了幾聲口哨。
之後幾位男子齊聲高歌,唱得是漓州的調子,調子纏綿悠長。他聽不懂漓州話,勉強能聽懂幾句詞,他們唱得大約是情歌。這邊男子的歌聲落下,那邊女子將調子接上。
有時是一唱一和。男子們唱了一句,大約是在問何時能將姑娘娶迴家,姑娘緊接著應和,唱道:“待我理紅妝,十五成一雙。”
第111章 漓州2
他想起來,漓州是有在船上對唱情歌的風俗的。這一天是漓州的鄔蘭節,互相鍾情的男女,會得到漓州百姓的祝福。
三首情歌唱罷,男子向心怡的姑娘訴衷腸,姑娘如果含羞帶悄地點頭了,船夫就會將船蕩近,讓兩隻花船相接,男子跳上姑娘所在的船上。也有男子得到應允後,興奮得不顧天還冷,猛紮進水裏,遊到姑娘的船邊上去了。
當然,倘若人家姑娘不願意,男子就得坐著小船迴岸上去,岸邊的百姓會給予他鼓舞與熱情的讚美。
他本以為漓州和拂蓮的風土人情差不了多少,夢見過的漓州都有拂蓮的輪廓。他沒想到漓州民風這樣淳樸,男子與女子之間能這樣大方自然地表達熾熱的愛意。
他在船頭默默地看著。畫舫上的漓州百姓交頭接耳地談論哪家唱得最好,哪家姑娘今年還是孤零零的,誰都看不上。他們有時也誇讚哪家小哥長得俊俏,哪家小姐生得水靈。如有一對男女兩情相悅,他們就拍掌祝賀,激動的聲響快把畫舫給掀了。
他隻見了這麽一迴,之後畫舫遊迴,他們上了岸,另一群漓州百姓湧入。
漓州是個好地方。他想。
</br>
他不愛吃甜的,也不喜歡吃山楂,婉拒了。
“少君你嚐一個,這家的雪糖山楂,是漓州最好吃的,我從小就可喜歡了。吃一顆吃一顆?”小姑娘眼巴巴地望著他。
……盛情難卻。他望進油紙袋,從那些裹著白糖的山楂中挑了一顆,捏起來,咬了一口。
不好吃。山楂又酸又澀,那層白糖太甜了。
孟婍盯著他,期待地問道:“少君,好吃嗎?”
他點點頭:“嗯。”
“我就說很好吃嘛。”她笑得很開心,將那一整袋雪糖山楂都塞到他懷裏,“都給你,慢慢吃。”
他垂眸看了眼,問道:“你不是很喜歡嗎,為什麽都給我?”
“就是因為我很喜歡,所以願意把它都給你。我是漓州人,以後還是可以常去買的嘛。”她負著手,每一步都跳在青石板上,道:“哎呀,真是太可惜了。要不是少君你明天就得迴去,我還想帶著你吃遍漓州城呢。”
她說著轉過身來,麵向他,倒退著走:“不過也沒事兒,以後讓三哥帶你逛。來日方長,來日方長呀。”
他隻來過一次漓州,是為了見孟透,後來心灰意冷地離開,自始至終都沒有將漓州的模樣記到心裏。他在拂蓮的小鎮時,曾夢見過幾迴。夢見蒙蒙煙雨,清澈的湖麵上泛著雲霧,桃花夾岸盛開,映在水裏的是紅雲。
可能他兩迴來得都不是時候。漓州還不是最美的模樣。灼灼桃花還未盛開,街巷裏穿來的風還沒沾染濃烈的奶糕香味,人來人去,他走在其中,依舊覺得自己是隻遊魂。
他將孟婍送至孟家門外。他眼熟孟家的匾額與黑漆柱子,對於孟家所有的印象也局限於此。
他忽地想起自己甚至從未走進過孟家。
從來沒有。
孟婍進門沒幾步,就撞見了自己的娘親。她娘身邊跟著兩個丫鬟,像是要出門去。
她喚了聲“阿娘”,問道:“你這是要做什麽去?”
“我原是閑著,要出去走走。”孟夫人見到她又驚又喜,捧著她的臉道:“你怎麽現在才迴來。這些日子在外過得怎麽樣?有沒有受苦?哎喲,臉都瘦了。這麽久不迴家也不知道寫封信迴來,阿娘天天都在為你擔心。”
孟婍握著娘親的手,笑道:“沒有沒有,我在外過得很開心,去了很多地方。有三哥在呢,你別擔心。我這不是好好地迴來了嘛。”
孟夫人笑著拍了拍她的手背,問道:“你三哥人呢?他迴來了沒有?”
“三哥門中還有事物,暫時是迴不來了。他說過年就迴來,讓您放心,他一切都好。”
孟夫人欣慰道:“好好好。”
孟婍說:“阿娘,我跟你說,我這次還帶了一個客人迴來,他在門外,你等我一下啊。”她鬆開娘親的手,朝門外跑去,斂起裙子跨過門檻,去找言昭含的身影。
可門外空無一人。
言昭含已經離開了。
……
言昭含在漓州的街上四處遊走,手裏拿著那隻裝滿雪糖山楂的油紙袋,沒忍心丟下。他一個人走,走到日落,走到黑夜降臨,閣樓上靡靡的絲竹管弦之聲響起,舞姬翩翩起舞,剪影落在窗紙上。
他在街頭吃了一碗餛飩。
入夜後,街上的人漸漸多了起來。漓州人在樹上掛起了花燈。他以為漓州這日又有廟會或花燈會,隻想趕在人流湧動,寸步難行之前,盡早吃完離開。
夜風有點兒冷,直往他衣襟裏鑽。他冰冷的雙手捧著滾燙的碗壁。他最後喝了口熱湯,將碗放下,結帳離開。
他離開得仍是有些遲。路過漓州的永泰河邊時,畫舫緩緩遊進,一群人擠到渡口上。巨大的畫舫靠岸後,百姓一擁而上。他沒能躲開,被人流帶了過去。
身旁的一個漓州漢子見他像是外來人,又似乎是想走,便用夾生的官話對他說:“兄弟,你反正一時半會兒還走不了,就上船看看吧。今天可熱鬧哩。”
他往了一眼,後邊密密麻麻的全是人的腦袋。人們比肩接踵。他身邊兩側是衙門的捕快。
他心想確是走不了了,也就認命地上了船。他踏上船板後,在渡口的帶刀捕快就攔下了之後想要湧入畫舫的人們,扯著嗓音喊道說:“人太多了,下一迴下一迴,待會兒再上船!”
渡口上人多,畫舫中人也多,但他們還能行動自如。
許多人入船後,順著樓梯爬上了畫舫的頂層。言昭含是後來的,走不到船心去,就站在船頭看。畫舫緩緩地遊動了。
兩岸都是漓州百姓,將河包圍了起來。不遠處的河麵上泊著幾艘船。船上張燈結彩。幾隻船與幾隻船相對著。一邊船上的船頭站著漓州的男人,一邊船頭上站的是漓州的姑娘。
畫舫靠近了。
言昭含不明白他們這是要做什麽,身邊有人說:“看著看著,要唱了,不知道這幾個唱得怎麽樣。”
一位男子率先唱了幾句。他的聲音洪亮,歌聲廖亮動人。兩岸的百姓拍手較好,滿畫舫的人也拍手叫好,聲音震耳欲聾,言昭含覺著畫舫都在晃動,有人還吹了幾聲口哨。
之後幾位男子齊聲高歌,唱得是漓州的調子,調子纏綿悠長。他聽不懂漓州話,勉強能聽懂幾句詞,他們唱得大約是情歌。這邊男子的歌聲落下,那邊女子將調子接上。
有時是一唱一和。男子們唱了一句,大約是在問何時能將姑娘娶迴家,姑娘緊接著應和,唱道:“待我理紅妝,十五成一雙。”
第111章 漓州2
他想起來,漓州是有在船上對唱情歌的風俗的。這一天是漓州的鄔蘭節,互相鍾情的男女,會得到漓州百姓的祝福。
三首情歌唱罷,男子向心怡的姑娘訴衷腸,姑娘如果含羞帶悄地點頭了,船夫就會將船蕩近,讓兩隻花船相接,男子跳上姑娘所在的船上。也有男子得到應允後,興奮得不顧天還冷,猛紮進水裏,遊到姑娘的船邊上去了。
當然,倘若人家姑娘不願意,男子就得坐著小船迴岸上去,岸邊的百姓會給予他鼓舞與熱情的讚美。
他本以為漓州和拂蓮的風土人情差不了多少,夢見過的漓州都有拂蓮的輪廓。他沒想到漓州民風這樣淳樸,男子與女子之間能這樣大方自然地表達熾熱的愛意。
他在船頭默默地看著。畫舫上的漓州百姓交頭接耳地談論哪家唱得最好,哪家姑娘今年還是孤零零的,誰都看不上。他們有時也誇讚哪家小哥長得俊俏,哪家小姐生得水靈。如有一對男女兩情相悅,他們就拍掌祝賀,激動的聲響快把畫舫給掀了。
他隻見了這麽一迴,之後畫舫遊迴,他們上了岸,另一群漓州百姓湧入。
漓州是個好地方。他想。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