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不是打算好了麽。”
聞言,餘秭歸看向衛濯風。隻見他瞧過來的俊目裏透著一絲瞭然,少了一點冷淡,如傳說中的天池一般,起著微瀾。
“放樸安鎮過朝鮮,而後劫道於此。”
從鸞睜大眸子,看看衛濯風,再看向餘秭歸。
“你是說李代桃僵?”她些微訝異了,“可是,要代的話早該下手了,又何必等到現在。兩國邊境,北狄的尋邊官隨時會出現啊。”
從鸞說著眺望遠處,隻見山穀之間有條窄路,延伸而上便是城池。襯著皚皚白雪,城上旌旗展揚,一頭雪狼仿佛要躍旗而下。那便是北狄,狼的國度。心想著,從鸞再看向行前半裏的使團,隻覺前路漫漫,充滿詭譎。
“早該下手了……”從鸞遲疑著,就聽身側淡淡一聲。
“不,剛剛好。”
她一愣,看向策馬向前的餘秭歸。
“隻有真正的樸安鎮才能通過朝鮮的邊關啊。”
從鸞眼一亮。“你是說!”
“如此,朝鮮王篤定出關的是真使節,北狄人亦以為我們是真使節。”蕭匡恍然大悟地看向她。
餘秭歸瞥他們一眼,揮鞭指向不遠處的白樺林。“就是那兒!”
五騎齊發。
“駕!”
樸安鎮根本不知道是怎麽發生的,隻記得他在花郎的護送下日夜兼程來到了三江裏。他推辭了戍邊將軍的好酒招待,一行人馬不停蹄越過兩國邊境的互市小鎮,眼見就要到達白雪之城,而城後不遠就是北狄的中都——此番出使的目的地。
眼見就要到了,然後……
隨著最後一名花郎倒下,他成了孤家寡人。
“你們……你們……”多年周旋於虎狼鄰國的經驗讓他很快鎮定了下來,他眼珠片刻不移地打量著五人。
這隊男女身著朝鮮服飾,不遮麵也不用刀槍,隻空手這麽一晃,禁衛裏身手最好的花郎便再無生機。是政敵派來的殺手,還是山匪而已?
“要錢的話包袱裏有,請放我一條生路。”他試探著,卻見幾人充耳不聞似的,兀自翻找著四散的行李。
看來是沖錢來的,他微微鬆了口氣,心想著如何在被劫財之後保住小命。他小心揣測著,就見身形壯碩如山的男子看向他的身後。樸安鎮一驚,退後兩步想要藏住身後的匣子,不想卻被那男子長臂掠過。再欲奪,匣子早已空空。
王的投誠書啊!
樸安鎮束手無策,眼睜睜看著那人將國書交給一冷麵男子。
“三少。”
……漢語?樸安鎮心頭一陣驚悚,隻盼聽錯。
展開帛卷,衛濯風一目十行迅速閱過,而後麵無表情看向麵覆冷汗的樸安鎮。
“如何?”從鸞搶先問道。
是大魏人!
心頭篤定著,樸安鎮腿腳虛軟,倚在樹上。
冬至夜奔,他賭命賭前程,好容易逃迴朝鮮,向王進言。大魏皇帝病入膏肓,不如棄之投向北方之狼。憑著他冒死偷得的大魏邊防軍備圖,朝鮮將不再是風箱裏兩頭受氣的老鼠。北狄長驅中原之日,將是朝鮮坐享榮光之時。
而這份榮光是他拚死換迴來的,就算王憐他往來奔波,欲使他人出使北狄,他也不讓。功勞不能掰兩半,他當初如此堅持,以至於如今追悔莫及。總知道他就讓出這個奪命差事了,悔啊,悔啊,他悔得腰子都在打顫。
“大魏布防圖?”不巧,國書中小小的五個字沒能逃過蕭匡的火眼金睛。
“自毀長城,自毀長城!大魏的官員都是豬腦麽,竟然讓這種人……這種人……”看著瑟縮發抖的樸大使,從鸞氣不打一處來,“東西呢!藏哪兒了!”
幾人或冷或怒,一致向樸安鎮看來。他腦筋飛快地轉著,正想著隻要布防圖在手自己還有一線生機,就聽一個輕快女聲道:“直接幹掉吧,反正他死了也就沒人知道那張圖了。”
樸安鎮乍驚,捂住胸口直瞪向說話的那人。
走走停停,自地上撿起一把雪亮的朝鮮刀。餘秭歸展顏一笑,當著樸安鎮的麵眼也不眨地揮刀,一株碗口粗的小白樺應聲倒下。
“不錯,挺快。”她彈彈刀麵,沒心沒肺地笑著,“麻煩大人把領子拉一拉,我爭取一刀吧。”
樸安鎮驚恐地看著那把白刃。
不怕,隻是嚇嚇他,隻要圖在他的命就不會丟,一定,一定不會錯的。
心想著,他下意識捂住藏圖的地方。
將一切看在眼裏,餘秭歸月眸彎彎,倏地靠近。樸安鎮心道吾命休矣,就見刀刃在距離鼻尖一寸處停住。刀鋒一轉,刀把重重擊打在身上。
他動不了了。
“這就對了。”餘秭歸歪頭看著他,向後搖搖手,“趕了幾天路,在這兒歇歇吧。”
“歇?”蕭匡眼角有點抽,“未來舅母您是在開玩笑麽?”
她轉過身,眈眼地上的花郎,再看向木雕似的樸安鎮。“還少一人。”
“咦?”蕭匡有點跟不上她的節奏。
她也不解釋,以刀尖挑出樸安鎮懷裏的精美牒文,刀刃一彈送到蕭匡懷裏。“五名花郎,一名使節,我想北狄人再蠻荒,也是識數的。”
打開黃冊,一行六人姓氏官位很是清楚,末了還不忘一個王印重重蓋上。
“這……”蕭匡踟躕了。
“可假託一人路上暴斃。”衛濯風道。
“三公子說得好。”餘秭歸微微頷首,“隻是這裏有人會說北狄話麽?”
八目皆愣。
“戲要做足,進了北狄就不能有半分馬腳。”餘秭歸看向眉眼紛飛,暗示自己的“木雕人”,笑道,“樸大人想為我們所用?”
見她明白,樸安鎮不停眨眼。
“大人當大魏人都是傻子麽?”
餘秭歸笑眯眯,輕輕往他頭上潑了一盆冷水。“更何況,會說番語的又何止你一人。”
無視樸安鎮希望破滅的表情,她看著地上的屍體,蹙起眉來。“可夠紮眼的,要不挖個坑?”
好事要留名,壞事不留痕。餘氏家訓是老祖宗的智慧,字字箴言她從不敢忘。
隻是挖坑前要把花郎衛裝剝下,方才她不用刀槍,怕得就是弄破了這身好衣裳啊。心嘆著,她彎腰扒起衣服來。
“未來舅母!”
怎的?她抬起頭。
“男女授受不清,餘姑娘請自重。”衛濯風一臉的不贊同。
搞得她跟女色魔一樣。
餘秭歸有些不滿,但鑑於重活累活都是他人活的師門教誨,她還是順水推舟地將剝衣大任讓給了幾個男人,心安理得地做起甩手掌櫃。
靠在樹上,餘秭歸見從鸞自寶貝書兜裏摸出一個瓷瓶,她有些好奇地盯著瓶子上的小字。“妙手仁心空空粉。”她念道。
</br>
聞言,餘秭歸看向衛濯風。隻見他瞧過來的俊目裏透著一絲瞭然,少了一點冷淡,如傳說中的天池一般,起著微瀾。
“放樸安鎮過朝鮮,而後劫道於此。”
從鸞睜大眸子,看看衛濯風,再看向餘秭歸。
“你是說李代桃僵?”她些微訝異了,“可是,要代的話早該下手了,又何必等到現在。兩國邊境,北狄的尋邊官隨時會出現啊。”
從鸞說著眺望遠處,隻見山穀之間有條窄路,延伸而上便是城池。襯著皚皚白雪,城上旌旗展揚,一頭雪狼仿佛要躍旗而下。那便是北狄,狼的國度。心想著,從鸞再看向行前半裏的使團,隻覺前路漫漫,充滿詭譎。
“早該下手了……”從鸞遲疑著,就聽身側淡淡一聲。
“不,剛剛好。”
她一愣,看向策馬向前的餘秭歸。
“隻有真正的樸安鎮才能通過朝鮮的邊關啊。”
從鸞眼一亮。“你是說!”
“如此,朝鮮王篤定出關的是真使節,北狄人亦以為我們是真使節。”蕭匡恍然大悟地看向她。
餘秭歸瞥他們一眼,揮鞭指向不遠處的白樺林。“就是那兒!”
五騎齊發。
“駕!”
樸安鎮根本不知道是怎麽發生的,隻記得他在花郎的護送下日夜兼程來到了三江裏。他推辭了戍邊將軍的好酒招待,一行人馬不停蹄越過兩國邊境的互市小鎮,眼見就要到達白雪之城,而城後不遠就是北狄的中都——此番出使的目的地。
眼見就要到了,然後……
隨著最後一名花郎倒下,他成了孤家寡人。
“你們……你們……”多年周旋於虎狼鄰國的經驗讓他很快鎮定了下來,他眼珠片刻不移地打量著五人。
這隊男女身著朝鮮服飾,不遮麵也不用刀槍,隻空手這麽一晃,禁衛裏身手最好的花郎便再無生機。是政敵派來的殺手,還是山匪而已?
“要錢的話包袱裏有,請放我一條生路。”他試探著,卻見幾人充耳不聞似的,兀自翻找著四散的行李。
看來是沖錢來的,他微微鬆了口氣,心想著如何在被劫財之後保住小命。他小心揣測著,就見身形壯碩如山的男子看向他的身後。樸安鎮一驚,退後兩步想要藏住身後的匣子,不想卻被那男子長臂掠過。再欲奪,匣子早已空空。
王的投誠書啊!
樸安鎮束手無策,眼睜睜看著那人將國書交給一冷麵男子。
“三少。”
……漢語?樸安鎮心頭一陣驚悚,隻盼聽錯。
展開帛卷,衛濯風一目十行迅速閱過,而後麵無表情看向麵覆冷汗的樸安鎮。
“如何?”從鸞搶先問道。
是大魏人!
心頭篤定著,樸安鎮腿腳虛軟,倚在樹上。
冬至夜奔,他賭命賭前程,好容易逃迴朝鮮,向王進言。大魏皇帝病入膏肓,不如棄之投向北方之狼。憑著他冒死偷得的大魏邊防軍備圖,朝鮮將不再是風箱裏兩頭受氣的老鼠。北狄長驅中原之日,將是朝鮮坐享榮光之時。
而這份榮光是他拚死換迴來的,就算王憐他往來奔波,欲使他人出使北狄,他也不讓。功勞不能掰兩半,他當初如此堅持,以至於如今追悔莫及。總知道他就讓出這個奪命差事了,悔啊,悔啊,他悔得腰子都在打顫。
“大魏布防圖?”不巧,國書中小小的五個字沒能逃過蕭匡的火眼金睛。
“自毀長城,自毀長城!大魏的官員都是豬腦麽,竟然讓這種人……這種人……”看著瑟縮發抖的樸大使,從鸞氣不打一處來,“東西呢!藏哪兒了!”
幾人或冷或怒,一致向樸安鎮看來。他腦筋飛快地轉著,正想著隻要布防圖在手自己還有一線生機,就聽一個輕快女聲道:“直接幹掉吧,反正他死了也就沒人知道那張圖了。”
樸安鎮乍驚,捂住胸口直瞪向說話的那人。
走走停停,自地上撿起一把雪亮的朝鮮刀。餘秭歸展顏一笑,當著樸安鎮的麵眼也不眨地揮刀,一株碗口粗的小白樺應聲倒下。
“不錯,挺快。”她彈彈刀麵,沒心沒肺地笑著,“麻煩大人把領子拉一拉,我爭取一刀吧。”
樸安鎮驚恐地看著那把白刃。
不怕,隻是嚇嚇他,隻要圖在他的命就不會丟,一定,一定不會錯的。
心想著,他下意識捂住藏圖的地方。
將一切看在眼裏,餘秭歸月眸彎彎,倏地靠近。樸安鎮心道吾命休矣,就見刀刃在距離鼻尖一寸處停住。刀鋒一轉,刀把重重擊打在身上。
他動不了了。
“這就對了。”餘秭歸歪頭看著他,向後搖搖手,“趕了幾天路,在這兒歇歇吧。”
“歇?”蕭匡眼角有點抽,“未來舅母您是在開玩笑麽?”
她轉過身,眈眼地上的花郎,再看向木雕似的樸安鎮。“還少一人。”
“咦?”蕭匡有點跟不上她的節奏。
她也不解釋,以刀尖挑出樸安鎮懷裏的精美牒文,刀刃一彈送到蕭匡懷裏。“五名花郎,一名使節,我想北狄人再蠻荒,也是識數的。”
打開黃冊,一行六人姓氏官位很是清楚,末了還不忘一個王印重重蓋上。
“這……”蕭匡踟躕了。
“可假託一人路上暴斃。”衛濯風道。
“三公子說得好。”餘秭歸微微頷首,“隻是這裏有人會說北狄話麽?”
八目皆愣。
“戲要做足,進了北狄就不能有半分馬腳。”餘秭歸看向眉眼紛飛,暗示自己的“木雕人”,笑道,“樸大人想為我們所用?”
見她明白,樸安鎮不停眨眼。
“大人當大魏人都是傻子麽?”
餘秭歸笑眯眯,輕輕往他頭上潑了一盆冷水。“更何況,會說番語的又何止你一人。”
無視樸安鎮希望破滅的表情,她看著地上的屍體,蹙起眉來。“可夠紮眼的,要不挖個坑?”
好事要留名,壞事不留痕。餘氏家訓是老祖宗的智慧,字字箴言她從不敢忘。
隻是挖坑前要把花郎衛裝剝下,方才她不用刀槍,怕得就是弄破了這身好衣裳啊。心嘆著,她彎腰扒起衣服來。
“未來舅母!”
怎的?她抬起頭。
“男女授受不清,餘姑娘請自重。”衛濯風一臉的不贊同。
搞得她跟女色魔一樣。
餘秭歸有些不滿,但鑑於重活累活都是他人活的師門教誨,她還是順水推舟地將剝衣大任讓給了幾個男人,心安理得地做起甩手掌櫃。
靠在樹上,餘秭歸見從鸞自寶貝書兜裏摸出一個瓷瓶,她有些好奇地盯著瓶子上的小字。“妙手仁心空空粉。”她念道。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