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侍衛應了,沒再往前走。
秦顥的身影完全消失在了黑暗中,他整了整衣袖,靜靜站了一會。他累極了,便隨意找了個地方坐下,任淚水大滴大滴滴落也懶得擦掉。
終於歇夠了,他又站起來。
他再也不會和公孫少微說一聲喜歡了。
染血的匕首掉到地上,在黑暗中一閃寒光。這是秦顥第一次殺人,他很滿意,因為自己殺了一個千古昏君。
衣帶詔上寫的清楚,皇位……就傳給宋嬋了。
他早死,帝陵一封上便沒有宋嬋的位置,宋嬋不該是他的。
秦顥覺得自己沒力氣再想了,脖子很疼,不,不隻是脖子,渾身都疼。最後他卻又忽然想起了公孫少微,其實他是畫了公孫少微的,這幅畫才畫沒幾日,在他的袖中,也染上了他殷紅溫熱的血。他怕黑,想讓公孫少微陪他。
一切都安靜了,是很安靜的長眠。
此後至宣朝覆滅,再無比秦顥年紀小的皇帝,也再無比他享國日短的皇帝。
幾百年風雲,地底的人再感知不到時間的流逝。
黃昏風寒,撞擊著大鍾悲鳴,孤鴉立在華表上趾高氣昂地張望,帝陵前的石像生被雨水雕琢打磨得麵目全非,像極了……被後人懷著惡意揣測的湣帝。
生死明明隻隔了一層黃土,善惡是非皆不能再被看清楚。湣帝,或許的確是個荒唐的皇帝罷,至於是否yin逸無道,後人哪還知道。
立在華表上的孤鴉叫著飛走了。
湣帝,的確是個荒唐的皇帝。
鄭琰番外:思慕
紅泥暖爐杯酒溫,窗外雪紛紛。
臨近年關,麟趾館修繕了一年的書畫,年前好忙幾日把東西往各閣館印社交了,終於皆落得一身輕閑,也同往年一般十幾個人聚在一起聊上幾句。聊完再迴館中貼了封條,一年就算到頭了。
鄭琰心不在焉的拿銀夾翻了翻爐上烤著的肉,薛常玉喚了他幾聲看他沒反應,董判士便用公筷從銅火鍋裏擷了涮好的嫩羊肉夾到了他的碟中。鄭琰終於反應過來向董判士道了謝,卻端起酒盅飲了一口。
“鄭大人想什麽呢?”王修撰笑了笑,“這滿屋的熱鬧,唯獨襯出鄭大人的遺世獨立,我等俗人享得宴酣之樂,鄭大人卻是要不食人間煙火了?”
“少取笑我了,昨日沒睡好,剛剛又貪杯多飲了些,悶得慌。”鄭琰無精打采的道,眼中帶著微微的醉意,頰上也顯出極淺的胭脂色,“剛才我廢話最多,逗得各位笑得開心,便先動筷獨自吃了好些。香糟鴨翅、韭黃蝦仁玲瓏餃子之類的半碟子都被我吃了,現在輪到最好的,我卻失了胃口,唉——權當是為董判士省一些罷,咱們董大人是最懂如何吃火鍋。”
“你又埋汰我。”董判士朗笑了幾聲,“看你是想著別的,不稀罕我們幾個老頭子,得,那就放你先走罷,一會我們幾個去貼了封條。”
“我是真的暈,那便再好不過,就等董大人這一句。”鄭琰站起來披上鬥篷便推門出去了,“諸位吃好,我先走了。”
“看看年輕人的心思,老嘍。”董判士笑著搖了搖頭,端起酒杯朝王修撰晃了晃,“來,王老弟,咱們吃著。一會行酒令,輸了罰三杯。”
鄭琰走過迴廊才發覺未帶傘,風吹雪斜斜落到了黑底銀線繡萱糙的鬥篷上,走到門口小二上前問他,他抬頭看了眼天色並未接過紙傘,天地一片清靜,百無聊賴卻覺得酒醒了不少,於是出了酒館慢悠悠往西邊的清靜處走了。
天是鉛色的天,廢園坍亭,傾塌的柱子紅漆剝落,露出棕裂的木頭,散落的瓦片被雪覆住。骨裏紅枝斜木橫開在坍亭旁,寂寞的等一位佳人,嫩手摺暗香。或等一位郎君,玉容勝雪鴉發滑,傾身細嗅梅花。
鄭琰站在花前垂著手,風裏依約有梅花的香氣,他懶得動作就這麽呆呆立著,看著眼前的花思緒也不知逸去了何處。
有人打著傘冒雪而來,骨裏紅要等的是這位嗅花的郎君。來人的雙目上縛了白緞,銀冠隻將發攏在一起並不束起,烏發順如馬尾自在的垂在身後,身上的鴉青底鶴氅裘麵上繡了隻出於白浪翔於火雲的藍翅紅翎畢方鳥,下巴隱在白狐狸毛領中。
廢園之中人獸跡絕,寒蓬夕卷古樹雲平,鄭琰隻見過光腳布袍的和尚和著掌念著佛號經過,而如今的來人身後是雪身前是花,鄭琰帶著醉意看著他,隻覺他是蛻解俗骨出於八荒的山鬼,實在是驚艷非常。
“可有人在?”來人扶著竹杖站在花前問了一聲,聲音沉穩,隻四個字足以蠱惑人心。
鄭琰起了逗弄的心思一直不做聲,任憑睫上掛了雪珠,生怕一眨眼不見了麵前的人,隻是不知那人眼中是如何的風采。
來人手中的竹杖探了過去,鄭琰挪了一步,那人便輕笑了一聲。
“公子躲了這麽久,可是要欺負不才眼盲?”
“你……這樣就能聽出來我是男子?”鄭琰撣了撣肩上的雪問他,“在下……”說著心思一轉道,“在下修竹,隻待公子折梅相問。”
“不才舒如眠,未聞公子名姓,失敬了。”舒如眠勾著唇角道,鄭琰簡直移不開眼,隻慶幸自己未報上真名姓。他與舒如眠從未謀麵,神交……不,是相互嫌棄已久,倒是從未想過舒如眠的長相。
王都有酸甜詞畫,酸梅公子舒樂師,甜杏郎君鄭校理。舒如眠善詞工,能製曲,樂坊前一株酸梅樹,便得名酸梅公子,想來也是貼切的。至於鄭琰這甜杏之稱,卻與麟趾館的杏樹無關,提起反讓他有兩分尷尬。
鄭琰修補書畫的手藝承自鄭母,但不及鄭母。
若問鄭母什麽最多,非胭脂非釵環,而是各種紙。不論覆背補書的六吉棉連紙、賽連紙,刊印書冊的美濃紙、桃花紙,還是製書皮的撒金紙、磁青紙之類,種類之全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鄭母在鄭家一手管著美成印社,社中老少無人不讚嘆其手藝精妙——鄭琰自知這手藝是一輩子無法超了鄭母的,唯獨作畫還有幾分可能,於是幼習工筆。鄭母看兒子的興致在此,特意把他扔到了王都拜劉鬯為師,鄭琰可算是劉鬯於書畫功夫上的關門弟子。
劉鬯未收鄭琰之前要他作畫一張,鄭琰順手畫了一枝過牆青杏,牆上青杏牆下鵪鶉,年少不羈還給鵪鶉畫了對白眼,陰差陽錯竟對了劉鬯的喜好。
劉鬯問起鵪鶉為何白眼看青杏,鄭母一下猜出了他的小心思便道:“我生琰兒時不知為其取何辱名,想吃甜杏便將他的辱名定成了甜杏。琰兒不服管教,看事心氣高,還希望先生日後不吝心思多加教導。”
畫是好畫,如今仍收在劉鬯家裏,隻是甜杏這個的小名,卻也傳開了。董判士幾人都知道他這個小名,隻是鄭琰覺得不好意思,提起來總讓他想起幼稚的往事,炎炎夏日裏連著帶了一個月的鄭福齋冰鎮酸梅湯才堵住了他們的嘴。
其實若隻是甜杏郎君之稱,萬萬惹不得鄭琰與舒如眠至有你無他的地步。
鄭母不喜歡鄭琰臨摹別人的字,隻說寫字該有自己的風骨,鄭琰便左手練得了仿字的好功夫,右手寫字還是自己的字——不知誰和他提過一句,舒如眠說他右手的字“花枝敧斜終帶軟”,鄭琰一聽舒如眠暗罵自己寫字女氣,正好喝醉了,便想也不想說了句“他長得像女的,我隻是寫字軟。”便因此二人結下了仇。
這處有鄭琰,酒宴上舒如眠應了要來也不會去。那處有舒如眠,就算他吹簫引來了鳳凰鄭琰也不稀得去看一眼。鄭琰後來一想,舒如眠眼盲,似乎是點評不了他這一手字的,卻也拉不下臉來認錯。
再者,酸甜詞畫酸甜詞畫,怎麽就把舒如眠放在了前把他放在了後呢,所以這錯是一定不能認的。
“原來是舒樂師,舒樂師有雅興,雪日嗅梅香。”鄭琰笑了笑,覺得胸中不太舒服,便拿出白玉小瓶倒了一丸藥吞了。
“鄭大人,不才不知你何時又改名修竹了呢。”舒如眠淡淡的說了一句,驚得鄭琰差點被藥丸卡住。
“你能看見?”
“不,你吃的藥蓋過了梅香,我嗅到了而已,為仇敵就要知己知彼——我知道鄭大人隨身帶著藥丸,不過一猜卻歪打正著了。哎呀呀,我看鄭大人不如學學我,五色令人目盲,鄭大人的眼睛有與沒有一個樣,看不出我,大概也是看不清是非的。”舒如眠刻毒了他一句。
舒如眠不說話,鄭琰覺得這真是個人物,而舒如眠一開口卻要氣得鄭琰想打人了,便反唇相譏道:“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鍾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想必於心於知也有聾盲,尚不及我等人。”說罷轉身欲走,不料踩到了雪中的瓦片摔了一跤……好不尷尬。
“鄭大人摔倒了?”舒如眠彎了下身子問他,“可用我幫忙?”
“不必,舒樂師隻管幸災樂禍就好!”鄭琰氣憤的說了一句慢慢坐起來,又覺得腳腕生疼。舒如眠不管他嘴硬,伸出手摸索了幾下,終於抓住了他的手,把自己的竹杖遞到了他的手中。
“我這個人言語刻薄,鄭大人不喜我,我便說不上欣賞鄭大人。可我好歹比你大上幾歲,冰天雪地也不聞旁人的唿吸,不忍幼輩在此獨自受苦,所以幫一把鄭大人這個弟弟。”
鄭琰聽完哭笑不得,舒如眠就這樣直接把他認為弟弟了?雖說他的確比舒如眠小上幾歲,卻還是覺得白白給舒如眠占了便宜,因此倒不計較讓舒如眠看了笑話後出手相助了——隻覺得這算扯平了,他也理所應當接了舒如眠的竹杖。
舒如眠拉著鄭琰的手把他拽了起來,舒如眠的手在雪中顯出別樣的溫暖,鄭琰被他握著手竟不覺得尷尬,反而有一絲絲的安心。
“不放手嗎,鄭賢弟?”
“……”鄭琰抽迴手自己拄著竹杖站直了,“謝謝。”他不情不願說了一句。
“你這性子倒是可愛,”舒如眠道,“別扭又有趣。”
鄭琰對著舒如眠翻了個白眼,卻聽舒如眠接著道:“我猜你對我翻了一個白眼,對是不對?”
“你是不是能看見的……”鄭琰無奈的道,“還是我這人真性情,被你摸了準?”
“我雖談不上喜歡你,卻沒有不喜歡你。”舒如眠忽然側首認真地對他道,音如醇酒,倒使他醺然。
“本來是我先挑的事,想必那時我年少,難免言語間惹了樂師,還勞煩樂師費心記了這麽多年。舒樂師吹簫吹笛吹篳篥,彈琴彈箏彈琵琶,我隻會畫與補兩樣,往後自然是先酸後甜,我亦心甘情願再不爭辯。”
“沒有怪鄭大人的意思,隻是想說清楚。勞煩鄭大人帶路。”舒如眠說著扶住了鄭琰的肩膀。
鄭琰轉頭看著近在眼前的麵容臉居然難得的紅了,“那我往後可有幸一聞舒樂師的琴技?”
舒如眠笑了笑,“你若不介懷,自然可以。”
鄭琰忽覺心中悸動,不知舒如眠撫琴吹簫是何風流姿態。人人皆好色,他往常以為好色與yin是截然不同的含義,比如有好女美無度,他隻想得到為佳人為畫,必不想佳人俟他於城隅與他有桑中之會,而一見舒如眠這套言論竟也失了真。
他有這想法倒是還來得及抽身,與舒如眠飲茶閑聊也無妨,偏自己作死特意去看了舒如眠彈琵琶。
王都無人不知不贊舒如眠於樂曲的造詣,將他視為天人,鄭琰不少聽人彈曲子,偏不信這個邪,本是帶著看笑話的心思想去刻薄一番,殺殺舒如眠的威風,沒曾想舒如眠真是恃才放曠——目不能視並不阻礙他的才氣。
秦容顧一個皇帝都難請動舒如眠呢。
天已迴暖,辱燕嫩柳淺糙。鄭琰特意告了假跑到酸梅坊看舒如眠彈琵琶,悄不做聲揮退了侍女,親自為舒如眠纖長白淨卻有力的手指纏上了玳瑁指甲,舒如眠早察覺來人悄悄笑了,可鄭琰沒看出來還以為自己掩飾的多好。
舒如眠抱著琵琶輕拂了幾下,虛按絞弦後掃拂彈挑,手指彈撥按弦嫻熟至極,仿佛琵琶天生與他不曾相離,鄭琰一聽不由從心底讚嘆——初聞是騰波觸天高浪灌日,有吞吐百川寫泄萬壑之勢,舒如眠指尖再一轉,便是大水出穀投空,水沫如散珠噴霧,加以日光相耀,璀璨奪目不可正視。
鄭琰聽得忘乎所處,久久不能迴神。
“鄭大人給人纏指甲倒是熟練,不才彈的可還合心意?”
鄭琰聽他一叫自己的名字終於迴神,“你……察覺了?自然好,極好極好,我已是心旌動搖。沒想到啊……”
舒如眠對他的反應倒是滿意,“獻醜了。”
“不,舒樂師果然不必謙虛。酸甜詞畫,到今日,我已是心服口服,以往是我狹隘了。”說著悄悄走到了舒如眠身後,忽然拽開了舒如眠的腦後的帶子。舒如眠一把握住他的手,卻還是被解開了縛著雙目的帶子。
舒如眠一手撈住了從發上滑落的綢子,沒反應過來便睜開了眼,和鄭琰一對視後生硬的別了開頭。
鄭琰看得目瞪口呆,隻看一眼,那雙美目不染纖塵,眸中皎然流光,舒如眠眼中的風景,總要勝過世上所有的春`色。
“你……能看見?”
“……”舒如眠綁住了綢帶,“我縛著雙目自然就是看不見了,人世多汙濁,我不欲再見。彈琴奏樂,隻用一顆心已經夠了。鄭琰,你……的確過分了。”
</br>
秦顥的身影完全消失在了黑暗中,他整了整衣袖,靜靜站了一會。他累極了,便隨意找了個地方坐下,任淚水大滴大滴滴落也懶得擦掉。
終於歇夠了,他又站起來。
他再也不會和公孫少微說一聲喜歡了。
染血的匕首掉到地上,在黑暗中一閃寒光。這是秦顥第一次殺人,他很滿意,因為自己殺了一個千古昏君。
衣帶詔上寫的清楚,皇位……就傳給宋嬋了。
他早死,帝陵一封上便沒有宋嬋的位置,宋嬋不該是他的。
秦顥覺得自己沒力氣再想了,脖子很疼,不,不隻是脖子,渾身都疼。最後他卻又忽然想起了公孫少微,其實他是畫了公孫少微的,這幅畫才畫沒幾日,在他的袖中,也染上了他殷紅溫熱的血。他怕黑,想讓公孫少微陪他。
一切都安靜了,是很安靜的長眠。
此後至宣朝覆滅,再無比秦顥年紀小的皇帝,也再無比他享國日短的皇帝。
幾百年風雲,地底的人再感知不到時間的流逝。
黃昏風寒,撞擊著大鍾悲鳴,孤鴉立在華表上趾高氣昂地張望,帝陵前的石像生被雨水雕琢打磨得麵目全非,像極了……被後人懷著惡意揣測的湣帝。
生死明明隻隔了一層黃土,善惡是非皆不能再被看清楚。湣帝,或許的確是個荒唐的皇帝罷,至於是否yin逸無道,後人哪還知道。
立在華表上的孤鴉叫著飛走了。
湣帝,的確是個荒唐的皇帝。
鄭琰番外:思慕
紅泥暖爐杯酒溫,窗外雪紛紛。
臨近年關,麟趾館修繕了一年的書畫,年前好忙幾日把東西往各閣館印社交了,終於皆落得一身輕閑,也同往年一般十幾個人聚在一起聊上幾句。聊完再迴館中貼了封條,一年就算到頭了。
鄭琰心不在焉的拿銀夾翻了翻爐上烤著的肉,薛常玉喚了他幾聲看他沒反應,董判士便用公筷從銅火鍋裏擷了涮好的嫩羊肉夾到了他的碟中。鄭琰終於反應過來向董判士道了謝,卻端起酒盅飲了一口。
“鄭大人想什麽呢?”王修撰笑了笑,“這滿屋的熱鬧,唯獨襯出鄭大人的遺世獨立,我等俗人享得宴酣之樂,鄭大人卻是要不食人間煙火了?”
“少取笑我了,昨日沒睡好,剛剛又貪杯多飲了些,悶得慌。”鄭琰無精打采的道,眼中帶著微微的醉意,頰上也顯出極淺的胭脂色,“剛才我廢話最多,逗得各位笑得開心,便先動筷獨自吃了好些。香糟鴨翅、韭黃蝦仁玲瓏餃子之類的半碟子都被我吃了,現在輪到最好的,我卻失了胃口,唉——權當是為董判士省一些罷,咱們董大人是最懂如何吃火鍋。”
“你又埋汰我。”董判士朗笑了幾聲,“看你是想著別的,不稀罕我們幾個老頭子,得,那就放你先走罷,一會我們幾個去貼了封條。”
“我是真的暈,那便再好不過,就等董大人這一句。”鄭琰站起來披上鬥篷便推門出去了,“諸位吃好,我先走了。”
“看看年輕人的心思,老嘍。”董判士笑著搖了搖頭,端起酒杯朝王修撰晃了晃,“來,王老弟,咱們吃著。一會行酒令,輸了罰三杯。”
鄭琰走過迴廊才發覺未帶傘,風吹雪斜斜落到了黑底銀線繡萱糙的鬥篷上,走到門口小二上前問他,他抬頭看了眼天色並未接過紙傘,天地一片清靜,百無聊賴卻覺得酒醒了不少,於是出了酒館慢悠悠往西邊的清靜處走了。
天是鉛色的天,廢園坍亭,傾塌的柱子紅漆剝落,露出棕裂的木頭,散落的瓦片被雪覆住。骨裏紅枝斜木橫開在坍亭旁,寂寞的等一位佳人,嫩手摺暗香。或等一位郎君,玉容勝雪鴉發滑,傾身細嗅梅花。
鄭琰站在花前垂著手,風裏依約有梅花的香氣,他懶得動作就這麽呆呆立著,看著眼前的花思緒也不知逸去了何處。
有人打著傘冒雪而來,骨裏紅要等的是這位嗅花的郎君。來人的雙目上縛了白緞,銀冠隻將發攏在一起並不束起,烏發順如馬尾自在的垂在身後,身上的鴉青底鶴氅裘麵上繡了隻出於白浪翔於火雲的藍翅紅翎畢方鳥,下巴隱在白狐狸毛領中。
廢園之中人獸跡絕,寒蓬夕卷古樹雲平,鄭琰隻見過光腳布袍的和尚和著掌念著佛號經過,而如今的來人身後是雪身前是花,鄭琰帶著醉意看著他,隻覺他是蛻解俗骨出於八荒的山鬼,實在是驚艷非常。
“可有人在?”來人扶著竹杖站在花前問了一聲,聲音沉穩,隻四個字足以蠱惑人心。
鄭琰起了逗弄的心思一直不做聲,任憑睫上掛了雪珠,生怕一眨眼不見了麵前的人,隻是不知那人眼中是如何的風采。
來人手中的竹杖探了過去,鄭琰挪了一步,那人便輕笑了一聲。
“公子躲了這麽久,可是要欺負不才眼盲?”
“你……這樣就能聽出來我是男子?”鄭琰撣了撣肩上的雪問他,“在下……”說著心思一轉道,“在下修竹,隻待公子折梅相問。”
“不才舒如眠,未聞公子名姓,失敬了。”舒如眠勾著唇角道,鄭琰簡直移不開眼,隻慶幸自己未報上真名姓。他與舒如眠從未謀麵,神交……不,是相互嫌棄已久,倒是從未想過舒如眠的長相。
王都有酸甜詞畫,酸梅公子舒樂師,甜杏郎君鄭校理。舒如眠善詞工,能製曲,樂坊前一株酸梅樹,便得名酸梅公子,想來也是貼切的。至於鄭琰這甜杏之稱,卻與麟趾館的杏樹無關,提起反讓他有兩分尷尬。
鄭琰修補書畫的手藝承自鄭母,但不及鄭母。
若問鄭母什麽最多,非胭脂非釵環,而是各種紙。不論覆背補書的六吉棉連紙、賽連紙,刊印書冊的美濃紙、桃花紙,還是製書皮的撒金紙、磁青紙之類,種類之全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鄭母在鄭家一手管著美成印社,社中老少無人不讚嘆其手藝精妙——鄭琰自知這手藝是一輩子無法超了鄭母的,唯獨作畫還有幾分可能,於是幼習工筆。鄭母看兒子的興致在此,特意把他扔到了王都拜劉鬯為師,鄭琰可算是劉鬯於書畫功夫上的關門弟子。
劉鬯未收鄭琰之前要他作畫一張,鄭琰順手畫了一枝過牆青杏,牆上青杏牆下鵪鶉,年少不羈還給鵪鶉畫了對白眼,陰差陽錯竟對了劉鬯的喜好。
劉鬯問起鵪鶉為何白眼看青杏,鄭母一下猜出了他的小心思便道:“我生琰兒時不知為其取何辱名,想吃甜杏便將他的辱名定成了甜杏。琰兒不服管教,看事心氣高,還希望先生日後不吝心思多加教導。”
畫是好畫,如今仍收在劉鬯家裏,隻是甜杏這個的小名,卻也傳開了。董判士幾人都知道他這個小名,隻是鄭琰覺得不好意思,提起來總讓他想起幼稚的往事,炎炎夏日裏連著帶了一個月的鄭福齋冰鎮酸梅湯才堵住了他們的嘴。
其實若隻是甜杏郎君之稱,萬萬惹不得鄭琰與舒如眠至有你無他的地步。
鄭母不喜歡鄭琰臨摹別人的字,隻說寫字該有自己的風骨,鄭琰便左手練得了仿字的好功夫,右手寫字還是自己的字——不知誰和他提過一句,舒如眠說他右手的字“花枝敧斜終帶軟”,鄭琰一聽舒如眠暗罵自己寫字女氣,正好喝醉了,便想也不想說了句“他長得像女的,我隻是寫字軟。”便因此二人結下了仇。
這處有鄭琰,酒宴上舒如眠應了要來也不會去。那處有舒如眠,就算他吹簫引來了鳳凰鄭琰也不稀得去看一眼。鄭琰後來一想,舒如眠眼盲,似乎是點評不了他這一手字的,卻也拉不下臉來認錯。
再者,酸甜詞畫酸甜詞畫,怎麽就把舒如眠放在了前把他放在了後呢,所以這錯是一定不能認的。
“原來是舒樂師,舒樂師有雅興,雪日嗅梅香。”鄭琰笑了笑,覺得胸中不太舒服,便拿出白玉小瓶倒了一丸藥吞了。
“鄭大人,不才不知你何時又改名修竹了呢。”舒如眠淡淡的說了一句,驚得鄭琰差點被藥丸卡住。
“你能看見?”
“不,你吃的藥蓋過了梅香,我嗅到了而已,為仇敵就要知己知彼——我知道鄭大人隨身帶著藥丸,不過一猜卻歪打正著了。哎呀呀,我看鄭大人不如學學我,五色令人目盲,鄭大人的眼睛有與沒有一個樣,看不出我,大概也是看不清是非的。”舒如眠刻毒了他一句。
舒如眠不說話,鄭琰覺得這真是個人物,而舒如眠一開口卻要氣得鄭琰想打人了,便反唇相譏道:“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鍾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想必於心於知也有聾盲,尚不及我等人。”說罷轉身欲走,不料踩到了雪中的瓦片摔了一跤……好不尷尬。
“鄭大人摔倒了?”舒如眠彎了下身子問他,“可用我幫忙?”
“不必,舒樂師隻管幸災樂禍就好!”鄭琰氣憤的說了一句慢慢坐起來,又覺得腳腕生疼。舒如眠不管他嘴硬,伸出手摸索了幾下,終於抓住了他的手,把自己的竹杖遞到了他的手中。
“我這個人言語刻薄,鄭大人不喜我,我便說不上欣賞鄭大人。可我好歹比你大上幾歲,冰天雪地也不聞旁人的唿吸,不忍幼輩在此獨自受苦,所以幫一把鄭大人這個弟弟。”
鄭琰聽完哭笑不得,舒如眠就這樣直接把他認為弟弟了?雖說他的確比舒如眠小上幾歲,卻還是覺得白白給舒如眠占了便宜,因此倒不計較讓舒如眠看了笑話後出手相助了——隻覺得這算扯平了,他也理所應當接了舒如眠的竹杖。
舒如眠拉著鄭琰的手把他拽了起來,舒如眠的手在雪中顯出別樣的溫暖,鄭琰被他握著手竟不覺得尷尬,反而有一絲絲的安心。
“不放手嗎,鄭賢弟?”
“……”鄭琰抽迴手自己拄著竹杖站直了,“謝謝。”他不情不願說了一句。
“你這性子倒是可愛,”舒如眠道,“別扭又有趣。”
鄭琰對著舒如眠翻了個白眼,卻聽舒如眠接著道:“我猜你對我翻了一個白眼,對是不對?”
“你是不是能看見的……”鄭琰無奈的道,“還是我這人真性情,被你摸了準?”
“我雖談不上喜歡你,卻沒有不喜歡你。”舒如眠忽然側首認真地對他道,音如醇酒,倒使他醺然。
“本來是我先挑的事,想必那時我年少,難免言語間惹了樂師,還勞煩樂師費心記了這麽多年。舒樂師吹簫吹笛吹篳篥,彈琴彈箏彈琵琶,我隻會畫與補兩樣,往後自然是先酸後甜,我亦心甘情願再不爭辯。”
“沒有怪鄭大人的意思,隻是想說清楚。勞煩鄭大人帶路。”舒如眠說著扶住了鄭琰的肩膀。
鄭琰轉頭看著近在眼前的麵容臉居然難得的紅了,“那我往後可有幸一聞舒樂師的琴技?”
舒如眠笑了笑,“你若不介懷,自然可以。”
鄭琰忽覺心中悸動,不知舒如眠撫琴吹簫是何風流姿態。人人皆好色,他往常以為好色與yin是截然不同的含義,比如有好女美無度,他隻想得到為佳人為畫,必不想佳人俟他於城隅與他有桑中之會,而一見舒如眠這套言論竟也失了真。
他有這想法倒是還來得及抽身,與舒如眠飲茶閑聊也無妨,偏自己作死特意去看了舒如眠彈琵琶。
王都無人不知不贊舒如眠於樂曲的造詣,將他視為天人,鄭琰不少聽人彈曲子,偏不信這個邪,本是帶著看笑話的心思想去刻薄一番,殺殺舒如眠的威風,沒曾想舒如眠真是恃才放曠——目不能視並不阻礙他的才氣。
秦容顧一個皇帝都難請動舒如眠呢。
天已迴暖,辱燕嫩柳淺糙。鄭琰特意告了假跑到酸梅坊看舒如眠彈琵琶,悄不做聲揮退了侍女,親自為舒如眠纖長白淨卻有力的手指纏上了玳瑁指甲,舒如眠早察覺來人悄悄笑了,可鄭琰沒看出來還以為自己掩飾的多好。
舒如眠抱著琵琶輕拂了幾下,虛按絞弦後掃拂彈挑,手指彈撥按弦嫻熟至極,仿佛琵琶天生與他不曾相離,鄭琰一聽不由從心底讚嘆——初聞是騰波觸天高浪灌日,有吞吐百川寫泄萬壑之勢,舒如眠指尖再一轉,便是大水出穀投空,水沫如散珠噴霧,加以日光相耀,璀璨奪目不可正視。
鄭琰聽得忘乎所處,久久不能迴神。
“鄭大人給人纏指甲倒是熟練,不才彈的可還合心意?”
鄭琰聽他一叫自己的名字終於迴神,“你……察覺了?自然好,極好極好,我已是心旌動搖。沒想到啊……”
舒如眠對他的反應倒是滿意,“獻醜了。”
“不,舒樂師果然不必謙虛。酸甜詞畫,到今日,我已是心服口服,以往是我狹隘了。”說著悄悄走到了舒如眠身後,忽然拽開了舒如眠的腦後的帶子。舒如眠一把握住他的手,卻還是被解開了縛著雙目的帶子。
舒如眠一手撈住了從發上滑落的綢子,沒反應過來便睜開了眼,和鄭琰一對視後生硬的別了開頭。
鄭琰看得目瞪口呆,隻看一眼,那雙美目不染纖塵,眸中皎然流光,舒如眠眼中的風景,總要勝過世上所有的春`色。
“你……能看見?”
“……”舒如眠綁住了綢帶,“我縛著雙目自然就是看不見了,人世多汙濁,我不欲再見。彈琴奏樂,隻用一顆心已經夠了。鄭琰,你……的確過分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