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話都說到此了,那本官再推辭,反而成了扭捏姿態!”李長庚停頓片刻後,繼續說道:“要想等到陛下認可與支持,我們就得站在陛下的角度去看舉人名額分配之事,本官問你,陛下最希望看到的結果是什麽?或者說,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是什麽?”


    袁世振想了一會兒後,這才緩緩迴道:“迴閣老,陛下身為大明皇帝,除了希望看到大明國富民強外,也希望官員們上下一心,並且皇權不受威脅。


    具體道舉人名額分配,肯定不希望看到現如今東南幾個布政司占據大明近半壁江山,尤其是中進士的數量,官員過於集中一地,容易造成區域失衡,從而威脅整個大明的穩定與皇權的穩固,而這也是陛下這幾年一直著力打壓東林黨與扶持楚黨及齊黨的重要原因之一!”


    “話雖如此,但東南幾個布政司的官僚士紳肯定不會束手就擒,坐看根本利益一再受損,到那時,我們當如何應對?”李長庚問道。


    袁世振隻是略作思考,便給出了答複:“迴閣老,想必陛下也早已想到這些,所以這才慢慢削弱東南對朝廷的影響,如裁撤南京小朝廷與南直隸衛所、嚴打東林黨並扶持楚黨與齊黨、禁軍第二協長期駐紮江東、全麵開海與緊盯市舶稅並嚴打走私、清丈田畝、武昌府與天津府等非東南區域的工商投資等等,陛下已經在逐步削弱東南與發展其它地方,從而減少朝廷賦稅過於依賴東南之地!”


    李長庚肯定地帶點頭道:“嗯,你的見解不無道理,陛下這是沉住了氣,一直在下一盤大棋,隻有大明各地發展均衡了,才不至於像現在這般被某一區域給壟斷,從而威脅大明王朝與皇權安全!


    東南的那些官僚士紳,可都是當年選擇投靠前元官僚士紳的後人,他們眼中隻有利益,沒有多少大明與百姓!”


    略作停頓後,李長庚繼續說道:“對於未來舉人名額的分配,本官大體上與你的看法一致,陛下現在可能正在等清丈田畝與黃冊更新這兩件事的結果,之後才會依據黃冊實際人數進行重新的調整。


    至於具體分到每個布政司的人,本官雖然不清楚,但猜測很可能與實際人口掛鉤,當然,文教水平也會是重要考慮因素之一。


    真到了因調整科舉名額而出現東南士紳動亂之事,本官希望抑之能夠站在陛下一邊!”


    “閣老,下官作為非東南之人,自然希望大明能夠實現區域均衡發展,故會堅定地支持陛下與閣老的決議!”袁世振肅然答道。


    “有抑之支持,本官就放心多了!”李長庚臉上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閣老,您說陛下經常提到的西北大旱,果真如此嚴重嗎?”袁世振再次出聲問道。


    李長庚輕歎一聲道:“恐怕要比陛下所描述的還要嚴重,自從年度軍議上陛下再次提到西北大旱之事,本官專門讓人去了一趟陝北,雖不至於易子而食,但的確已經出現了連續多年的大旱,地裏早就種不出莊稼了,因逃荒而出現的無人村落,不是一座連一座,而是一片連一片!”


    袁世振猛吸一口氣道:“居然嚴重到如此地步,不知八百裏關中平原之地,現在是否也出現大旱!”


    “陝北大旱,關中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原先還有來自四周山上的河流之水可用於灌溉,但現在山上滴水不落,關中的河流又哪來的水呢!”李長庚說完,用力地唿出了一口濁氣。


    關中與整個西北出現大旱,對於王朝的穩定來說,會是最大的威脅,人在極端饑餓之下,可不管什麽倫理道德與官府權威,為了能活下去,什麽事情幹不出?


    雖說這幾年朝廷一直在從陝北遷出饑民,但對於近千萬的人口基數來說,遷出去的三十萬戶百姓不能說是杯水車薪,但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而且大寧、歸化等地氣候也十分的惡劣,容納十萬戶已是極限。


    現在能容納更多人口的地方,隻剩下遼東與呂宋兩地了,南方其它布政司的田地大都在宗藩與官僚士紳手上,短時間內不可能會有多餘之地來安置這些災民。


    正在李長庚憂愁西北大旱問題如何解決時,袁世振再次出聲道:“閣老,既然西北大旱,可否加快現在遷出百姓的速度?”


    “你在戶部待過,知道遷出百姓的不易,現在向遼東、大寧與貴州遷出的三十萬百姓都還未完成,而從河南等地遷十萬戶去呂宋的事情,現在也隻是開了個頭,恐怕一萬戶都未完成,做不到的事情,要求再高又有何用?”


    李長庚對於地方官員的辦事能力太了解了,清談與推脫的本事一個比一個厲害,但辦事能力卻是一個比一個拉胯,尤其是在安家銀由發展銀行代發的前提下,辦事進度就更是緩慢。


    “既然遷移貧民困難,可否用以地易地的方式先遷移那些富戶,這些人走了,也能緩解西北貧民土地不足的問題,加上現在朝廷免了大旱之年的賦稅,他們總能想辦法活下去!”袁世振繼續拋出新的解決辦法。


    “那你以為,該用哪裏的土地來置換西北富戶的土地?”李長庚如此問,表明了他認可袁世振的建議。


    袁世振一邊思考著大明各個布政司的人地關係,一邊迴答著李長庚的問題:“歸化與大寧的土地恐怕他們不想要,而遼東距離太遠,而且冬天過於苦寒,恐怕他們的意願也不是很強,除非朝廷原意用遼東的兩畝地置換陝北的一畝地。


    至於其它地方,雲貴川雨水充足,而且土司叛亂剛被平定,雖正在遷徙十萬戶百姓,但再容納個十萬戶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山西人多地少,而且也有旱情,直隸、山東、河南、江北、江東、浙江、江西等地,也是人多地少,拿不出多餘的土地,湖廣、福建、廣東的人地關係也好不了多少,現在可以拿來置換的土地隻剩下剛打下來的呂宋與即將打下來的廣南兩地,廣西與廣東瓊州也能容納一部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後山散人V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後山散人V並收藏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