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礦稅之爭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 作者:後山散人V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陛下,這是臣的榮幸!”徐光啟欣然答道,而這也拉迴了朱由校的思緒。
“嗯,隆武曆書之事,今天就先聊到這吧,時間也不用太趕,三個月不夠,可以延遲到六個月,那些道聽途說的虛幻之論,能刪減的盡量刪除,一切以事實為依據,等以後有了不少新的發現,再來增修便是!”
朱由校最終給《隆武曆書》下了最後的要求,那就是《隆武曆書》要成為一部具有科學依據的曆書,而不是匯集各種道聽途說的虛幻小說。
“是,陛下,臣謹記!”徐光啟應聲答道,隨著格物院聚集了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徐光啟的眼界與見識也變得越來越豐富,很多以前模棱兩可的想法也得到了一一確認。
“嗯,諸位先退下吧!”朱由校說完朝一旁的劉時敏繼續說道:“時敏,替朕送送他們!”
“是,陛下,臣等告退!”眾人行完禮後,在劉時敏的引導下,依次離開了瓊華宮。
在《隆武曆書》探討會議結束後沒多久,李長庚帶著內閣三人與稅部三位堂官急匆匆地前來求見,剛行完禮,稅部尚書袁世振便略顯焦急地說道:“啟奏陛下,山東、山西等地的礦工,出現了大規模的抗稅事件,甚至出現了打死稅吏之事!”
本來看到幾人神情而擔憂大事發生的朱由校,在聽完袁世振的說辭後,朱由校心裏雖然早就有了這種預判,但當真出現這種衝突流血事件是,心裏還是不太舒服,畢竟衝突的雙方都是家裏的頂梁柱,影響著背後整個家庭的生存問題。
“到底是山東與山西的哪裏,大規模是有多大,死了哪些人?”朱由校盡量讓自己靜下心來,先搞清楚到底怎麽迴事再說。
袁世振趕忙答道:“是,陛下,是臣沒有匯報清楚,山東是登州府招遠縣的金礦礦工,以及濟南府萊蕪縣與淄川縣的鐵礦及煤礦礦工,山西則是太原府太原縣與澤州府陽城縣的煤礦礦工。
山東三縣參與抗稅的礦工人數超過了三千人,而山西兩縣抗稅人數則有兩千多人,目前出現打死稅吏的地方是在登州府招遠縣與澤州府陽城縣,分別是兩人與三人!”
“永平府遼陽府有沒有發生暴力抗稅之事?”朱由校沒有答複袁世振的闡述,而是詢問兩處事關大明軍火生產安全的地方。
“迴陛下,目前兩府沒有人向臣反饋有暴力抗稅之事!”袁世振答道。
“現在礦稅征收,在哪幾個布政司開展?”朱由校繼續問道。
“迴陛下,目前主要集中於煤鐵等礦產較多的直隸、山西、山東與遼東四個布政司開展,臣計劃今年內先完成這四個布政司的礦稅征收後,明年再向大明其它地方征收礦稅!”袁世振沉聲答道,礦稅征收這才開始沒多久,就出現了五縣暴力抗稅事件,袁世振的壓力是非常的大。
聽完袁世振的陳述,朱由校突然看向跟前微躬著身子的畢自嚴道:“畢愛卿,朕沒記錯的話,你就是山東淄川人吧!”
皇帝的話音剛落,嚇得畢自嚴趕忙跪趴在地用顫抖的聲音答道:“迴陛下,臣的確是淄川人,但臣一直在京城為官,並不清楚淄川縣的抗稅之事!”
“哦,是嗎?你家就沒點鐵礦與煤礦?”朱由校繼續盯著畢自嚴問道,當初畢自嚴極力反對征收礦稅,朱由校不相信他畢自嚴就沒有一點貓膩。
“迴陛下,臣家裏的確有點鐵礦與煤礦,但臣家裏並沒有參與抗稅之事,臣在二月中旬就去信過老家,讓他們配合朝廷征收礦稅!”畢自嚴低聲答道。
其實畢自嚴心裏也是直打鼓,誰知道老家的人到底有沒有認真聽他的話,若真參與了暴力抗稅之事,他也逃不脫被牽連的命運。
若真如此,他的為官生涯算是徹地的結束了,但他現在還不想就這麽早早地致仕歸家,他還有十多年的為官生涯。
“那你可知是誰在背後挑起此事?”朱由校繼續問道。
“迴陛下,臣真的不知,山東抗稅之事,臣也是剛從袁尚書口中得知!”畢自嚴低聲答道。
看著一問三不知的畢自嚴,朱由校也懶得繼續深究了,而是將目光重新放到了袁世振的身上:“稅部可知誰是背後謀劃之人?”
袁世振低聲答道:“迴陛下,臣聽山東稅官傳迴來的消息得知,背後之人皆指向了濟南府新城縣王家。而山西那邊,澤州府是沈藩,而太原府是晉藩!”
“這新城王家,是哪一個王家?”朱由校問道。
“迴陛下,是前兵部尚書王象乾與現吏部驗封清吏司郎中王象春所在的山東新城王家!”袁世振看了一眼畢自嚴後答道,他記得畢自嚴可是與新城王家是有姻親往來的。
山東新城王象春?不就是那個逼反孔有德與李九成等人的罪魁禍首?
“跟朕介紹下王象春!”既然這等禍害進入了朱由校的眼中,他豈能放過。
“是,陛下,王象春是萬曆五年出生,族兄為前兵部尚書王象乾、山西左布政使王象坤、浙江參政王象晉、光祿寺少卿王象蒙、巡撫王象恆等人,他自己是萬曆三十八年的殿試一甲榜眼,曆任翰林院編修、順天府鄉試同考、上林苑典薄、工部員外郎、吏部稽勳司員外郎、吏部驗封司郎中,萬曆四十年任順天府同考官期間,因牽涉舞弊案,被降級歸家,萬曆四十三年被起複。
平時與李夢陽、李攀龍與錢謙益等人交好,並讚賞以李攀龍、王世貞、謝榛為首的後七子文風!”
在得知新城王家牽連抗稅之事,袁世振好好調查了一番新城王家的情況,尤其是現在在朝為官的王象春。
而且,作為阻止征收礦稅的潛在幕後黑手,袁世振對他們家了解得就更是透徹。
“嗯,隆武曆書之事,今天就先聊到這吧,時間也不用太趕,三個月不夠,可以延遲到六個月,那些道聽途說的虛幻之論,能刪減的盡量刪除,一切以事實為依據,等以後有了不少新的發現,再來增修便是!”
朱由校最終給《隆武曆書》下了最後的要求,那就是《隆武曆書》要成為一部具有科學依據的曆書,而不是匯集各種道聽途說的虛幻小說。
“是,陛下,臣謹記!”徐光啟應聲答道,隨著格物院聚集了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徐光啟的眼界與見識也變得越來越豐富,很多以前模棱兩可的想法也得到了一一確認。
“嗯,諸位先退下吧!”朱由校說完朝一旁的劉時敏繼續說道:“時敏,替朕送送他們!”
“是,陛下,臣等告退!”眾人行完禮後,在劉時敏的引導下,依次離開了瓊華宮。
在《隆武曆書》探討會議結束後沒多久,李長庚帶著內閣三人與稅部三位堂官急匆匆地前來求見,剛行完禮,稅部尚書袁世振便略顯焦急地說道:“啟奏陛下,山東、山西等地的礦工,出現了大規模的抗稅事件,甚至出現了打死稅吏之事!”
本來看到幾人神情而擔憂大事發生的朱由校,在聽完袁世振的說辭後,朱由校心裏雖然早就有了這種預判,但當真出現這種衝突流血事件是,心裏還是不太舒服,畢竟衝突的雙方都是家裏的頂梁柱,影響著背後整個家庭的生存問題。
“到底是山東與山西的哪裏,大規模是有多大,死了哪些人?”朱由校盡量讓自己靜下心來,先搞清楚到底怎麽迴事再說。
袁世振趕忙答道:“是,陛下,是臣沒有匯報清楚,山東是登州府招遠縣的金礦礦工,以及濟南府萊蕪縣與淄川縣的鐵礦及煤礦礦工,山西則是太原府太原縣與澤州府陽城縣的煤礦礦工。
山東三縣參與抗稅的礦工人數超過了三千人,而山西兩縣抗稅人數則有兩千多人,目前出現打死稅吏的地方是在登州府招遠縣與澤州府陽城縣,分別是兩人與三人!”
“永平府遼陽府有沒有發生暴力抗稅之事?”朱由校沒有答複袁世振的闡述,而是詢問兩處事關大明軍火生產安全的地方。
“迴陛下,目前兩府沒有人向臣反饋有暴力抗稅之事!”袁世振答道。
“現在礦稅征收,在哪幾個布政司開展?”朱由校繼續問道。
“迴陛下,目前主要集中於煤鐵等礦產較多的直隸、山西、山東與遼東四個布政司開展,臣計劃今年內先完成這四個布政司的礦稅征收後,明年再向大明其它地方征收礦稅!”袁世振沉聲答道,礦稅征收這才開始沒多久,就出現了五縣暴力抗稅事件,袁世振的壓力是非常的大。
聽完袁世振的陳述,朱由校突然看向跟前微躬著身子的畢自嚴道:“畢愛卿,朕沒記錯的話,你就是山東淄川人吧!”
皇帝的話音剛落,嚇得畢自嚴趕忙跪趴在地用顫抖的聲音答道:“迴陛下,臣的確是淄川人,但臣一直在京城為官,並不清楚淄川縣的抗稅之事!”
“哦,是嗎?你家就沒點鐵礦與煤礦?”朱由校繼續盯著畢自嚴問道,當初畢自嚴極力反對征收礦稅,朱由校不相信他畢自嚴就沒有一點貓膩。
“迴陛下,臣家裏的確有點鐵礦與煤礦,但臣家裏並沒有參與抗稅之事,臣在二月中旬就去信過老家,讓他們配合朝廷征收礦稅!”畢自嚴低聲答道。
其實畢自嚴心裏也是直打鼓,誰知道老家的人到底有沒有認真聽他的話,若真參與了暴力抗稅之事,他也逃不脫被牽連的命運。
若真如此,他的為官生涯算是徹地的結束了,但他現在還不想就這麽早早地致仕歸家,他還有十多年的為官生涯。
“那你可知是誰在背後挑起此事?”朱由校繼續問道。
“迴陛下,臣真的不知,山東抗稅之事,臣也是剛從袁尚書口中得知!”畢自嚴低聲答道。
看著一問三不知的畢自嚴,朱由校也懶得繼續深究了,而是將目光重新放到了袁世振的身上:“稅部可知誰是背後謀劃之人?”
袁世振低聲答道:“迴陛下,臣聽山東稅官傳迴來的消息得知,背後之人皆指向了濟南府新城縣王家。而山西那邊,澤州府是沈藩,而太原府是晉藩!”
“這新城王家,是哪一個王家?”朱由校問道。
“迴陛下,是前兵部尚書王象乾與現吏部驗封清吏司郎中王象春所在的山東新城王家!”袁世振看了一眼畢自嚴後答道,他記得畢自嚴可是與新城王家是有姻親往來的。
山東新城王象春?不就是那個逼反孔有德與李九成等人的罪魁禍首?
“跟朕介紹下王象春!”既然這等禍害進入了朱由校的眼中,他豈能放過。
“是,陛下,王象春是萬曆五年出生,族兄為前兵部尚書王象乾、山西左布政使王象坤、浙江參政王象晉、光祿寺少卿王象蒙、巡撫王象恆等人,他自己是萬曆三十八年的殿試一甲榜眼,曆任翰林院編修、順天府鄉試同考、上林苑典薄、工部員外郎、吏部稽勳司員外郎、吏部驗封司郎中,萬曆四十年任順天府同考官期間,因牽涉舞弊案,被降級歸家,萬曆四十三年被起複。
平時與李夢陽、李攀龍與錢謙益等人交好,並讚賞以李攀龍、王世貞、謝榛為首的後七子文風!”
在得知新城王家牽連抗稅之事,袁世振好好調查了一番新城王家的情況,尤其是現在在朝為官的王象春。
而且,作為阻止征收礦稅的潛在幕後黑手,袁世振對他們家了解得就更是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