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朱由校的戰後生活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 作者:後山散人V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種怪異的氣氛並沒有持續多久,一個愣頭青禦史在他人的慫恿下,居然向皇帝上了一封《請告天下臣民疏》的題本,這下子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內廷,等待著皇帝的反應。
奈何,這個題本就像投入大海的石頭,在掀起了一點小波浪之後,徹底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就讓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官員們尷尬了,皇帝又是一招不接招,讓人心力交瘁得無可奈何。
這個愣頭青禦史還真是有點愣頭愣腦的氣質,為了博出名,居然再次上了一封一模一樣的題本,這下將眾人的目光再次投入到了內廷。
很快,這名禦史以窺視皇家機密的罪名,被判流放寧古塔去教化那裏的女真,至於是死是活,朱由校對於這種靠碰自己瓷博出名的官員,依然堅持了冷酷處理。
這下文官們可不幹了,紛紛上題本為這位禦史陳情,主要意思是禦史有匡扶社稷與風聞奏是之責,大明迎來嫡長子本該是普天同慶的喜事,不該出現不利於嫡長子聲望之事。
朱由校剛開始還是十分堅決地堅持自己的判罰,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官員求情,以及皇後與新城侯的勸諫,朱由校將流放寧古塔改為罷官奪職永不敘用。
至於嫡長子出生的消息,既然瞞不住了,朱由校讓內閣出了份昭告天下的聖旨,同時也對普通的刑罰與普通犯事的官員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赦免,但兩次牽連勾連內廷、大鬧大明門、通敵與資敵賣國為首的罪名不予赦免。
對於被赦免官員的名單,由內閣聯合三法司草擬,並經過朱由校的親自勾選後,方可落實。
除此之外,考慮到遼東經曆過多次大戰,而且要繼續開發新土地,朱由校便豁免了遼東未來三年內的田稅。
雖然遼東這幾年的局勢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田稅依然十分的不樂觀,基礎太差了,而且有太多免稅的新移民與不用繳稅的大農場,所以豁免的三年田稅,對於大明稅收來說,並沒有實質性的影響。
麵對著嚴苛與有資本強勢的皇帝,對於皇帝這個“吝嗇”的大赦天下,顯得無奈又鬱悶,他們開始懷念起萬曆皇帝不管事的各種好來。
對於他們的這種心思,朱由校是不知道的,就算知道,他也不會做任何的改變,要不是朱由校從後世穿越過來,恐怕此時的大明,早就因萬曆的消極怠政而千瘡百孔,邊防更是不堪一擊。
隨著遼東春季攻勢論功行賞之事的結束,都督府、鎮邊府與兵部則馬上開始布局廣南之戰的作戰準備,在原先瓊州兩萬新訓狼兵與廣東水師的基礎上,鎮邊府將調派福建水師前往廣東支援作戰。
而都督府這邊,除了已經確認調派的海軍第四營之外,還將調派駐守鎮江的禁軍第八營提前進入廣州,先熟悉適應那邊的氣候。
與此同時,也會將駐紮在通州的禁軍第十七營調往廣州,一方麵應對廣南戰事出現意外情況,另一方麵則是讓每一支軍隊都能有上陣殺敵、建功立業的機會。
在舉行完祭獻太廟後不久,時間也來到了炎熱的夏季,為了能能給即將待產的皇後範思蕊營造一個放鬆與涼爽的環境,在獻祭太廟與慶功宴結束後的第二天,朱由校再次帶著皇後與諸多後妃及皇子皇女來到了京城西北麵的西園避暑。
而與朱由校一同搬過來的,還有臨時內閣值房,作為皇帝的輔政大臣兼秘書與顧問,內閣大學士不得不跟隨著皇帝的遷移而遷移,好在西園距離皇城不遠,差不多一個小時的車程,這些大學士們也不用留宿在西園,而是可以每天早晚迴家。
本來朱由校打算前往西山行宮避暑的,但考慮到距離有點遠,不便於大學士的上下班,同時也不利於突發情況的應對,便最終還是選擇了去年來過的西園短住。
此時的西園可不是後世的圓明園與長春園,既沒有那種規模與氣派,也沒有它們的那種奢華,朱由校隻是讓內官監在原先李園與米園的基礎上進行了翻修與適當的擴建,並沒有修建西側的圓明園,也沒有修尚是農田與水塘的頤和園。
不是朱由校沒有錢修圓明園與頤和園,而是覺得沒必要,現有的西園已經足夠他和他的妃子及皇子皇女們生活,並不需要浪費那麽多錢財建造很可能不會過去居住的別苑。
但是,朱由校不會現在修建別苑,並不代表以後不會修,而且朱由校也喜歡清淨,所以四周包括西側的圓明園及頤和園所在位置全都成了內官監的產業,暫時讓他空著恢複生態。
搬進西園住了沒半個月,皇後範思蕊在經曆了一陣分娩之痛後,順利地替朱由校生下了七皇子,同時也是嫡長子朱慈煌。
於是乎,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朱由校選擇繼續待在西園避暑與處理政務,順便享受難得的清淨與天倫之樂。
而且朱由校在前來西園的時候,也將三位公主與她們的母妃一同帶了過來,讓她們也能短暫地逃離紫禁城的牢籠,感受下大自然的清新與自由。
三位公主中,最大的五公主朱薇妍是萬曆三十七年出生,今年已經滿十五周歲,按照《皇明祖訓》的規定,該到了為她挑選駙馬的年紀,但朱由校並沒有想著早早地就給自己的三位妹妹選婿,而是準備等他們滿了十七周歲再說。
十七周歲開始選婿,花一年的時間挑選,十八歲成婚,十九或二十歲受孕生小孩,是對她們身體非常好的安排。
雖然從明朝中後期開始,幫公主找到條件優越且願意入贅的駙馬比較困難,但現在皇權恢複,且內廷有厚足的錢財,再挑選駙馬就容易了,更何況朱由校還廢除了駙馬不得入住公主府的規定,而且也限製了管教女官的權利。
相比於之前公主隻接受《女戒》、《女訓》與一些啟蒙讀物及掌握繪畫音律不同,朱由校還給她們加了《諭民新書》、《管理學》與《會計學》等新式讀物,方便他們今後管家,並繁榮家族。
至於針線女紅與做飯煲湯之事,並沒有列為強製要求項目,反而加了羽毛球與網球等一些運動項目,不能讓她們隻寓居在一個狹小的院落內,從而使得身體機能不斷下降,進而出現早逝。
奈何,這個題本就像投入大海的石頭,在掀起了一點小波浪之後,徹底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就讓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官員們尷尬了,皇帝又是一招不接招,讓人心力交瘁得無可奈何。
這個愣頭青禦史還真是有點愣頭愣腦的氣質,為了博出名,居然再次上了一封一模一樣的題本,這下將眾人的目光再次投入到了內廷。
很快,這名禦史以窺視皇家機密的罪名,被判流放寧古塔去教化那裏的女真,至於是死是活,朱由校對於這種靠碰自己瓷博出名的官員,依然堅持了冷酷處理。
這下文官們可不幹了,紛紛上題本為這位禦史陳情,主要意思是禦史有匡扶社稷與風聞奏是之責,大明迎來嫡長子本該是普天同慶的喜事,不該出現不利於嫡長子聲望之事。
朱由校剛開始還是十分堅決地堅持自己的判罰,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官員求情,以及皇後與新城侯的勸諫,朱由校將流放寧古塔改為罷官奪職永不敘用。
至於嫡長子出生的消息,既然瞞不住了,朱由校讓內閣出了份昭告天下的聖旨,同時也對普通的刑罰與普通犯事的官員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赦免,但兩次牽連勾連內廷、大鬧大明門、通敵與資敵賣國為首的罪名不予赦免。
對於被赦免官員的名單,由內閣聯合三法司草擬,並經過朱由校的親自勾選後,方可落實。
除此之外,考慮到遼東經曆過多次大戰,而且要繼續開發新土地,朱由校便豁免了遼東未來三年內的田稅。
雖然遼東這幾年的局勢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田稅依然十分的不樂觀,基礎太差了,而且有太多免稅的新移民與不用繳稅的大農場,所以豁免的三年田稅,對於大明稅收來說,並沒有實質性的影響。
麵對著嚴苛與有資本強勢的皇帝,對於皇帝這個“吝嗇”的大赦天下,顯得無奈又鬱悶,他們開始懷念起萬曆皇帝不管事的各種好來。
對於他們的這種心思,朱由校是不知道的,就算知道,他也不會做任何的改變,要不是朱由校從後世穿越過來,恐怕此時的大明,早就因萬曆的消極怠政而千瘡百孔,邊防更是不堪一擊。
隨著遼東春季攻勢論功行賞之事的結束,都督府、鎮邊府與兵部則馬上開始布局廣南之戰的作戰準備,在原先瓊州兩萬新訓狼兵與廣東水師的基礎上,鎮邊府將調派福建水師前往廣東支援作戰。
而都督府這邊,除了已經確認調派的海軍第四營之外,還將調派駐守鎮江的禁軍第八營提前進入廣州,先熟悉適應那邊的氣候。
與此同時,也會將駐紮在通州的禁軍第十七營調往廣州,一方麵應對廣南戰事出現意外情況,另一方麵則是讓每一支軍隊都能有上陣殺敵、建功立業的機會。
在舉行完祭獻太廟後不久,時間也來到了炎熱的夏季,為了能能給即將待產的皇後範思蕊營造一個放鬆與涼爽的環境,在獻祭太廟與慶功宴結束後的第二天,朱由校再次帶著皇後與諸多後妃及皇子皇女來到了京城西北麵的西園避暑。
而與朱由校一同搬過來的,還有臨時內閣值房,作為皇帝的輔政大臣兼秘書與顧問,內閣大學士不得不跟隨著皇帝的遷移而遷移,好在西園距離皇城不遠,差不多一個小時的車程,這些大學士們也不用留宿在西園,而是可以每天早晚迴家。
本來朱由校打算前往西山行宮避暑的,但考慮到距離有點遠,不便於大學士的上下班,同時也不利於突發情況的應對,便最終還是選擇了去年來過的西園短住。
此時的西園可不是後世的圓明園與長春園,既沒有那種規模與氣派,也沒有它們的那種奢華,朱由校隻是讓內官監在原先李園與米園的基礎上進行了翻修與適當的擴建,並沒有修建西側的圓明園,也沒有修尚是農田與水塘的頤和園。
不是朱由校沒有錢修圓明園與頤和園,而是覺得沒必要,現有的西園已經足夠他和他的妃子及皇子皇女們生活,並不需要浪費那麽多錢財建造很可能不會過去居住的別苑。
但是,朱由校不會現在修建別苑,並不代表以後不會修,而且朱由校也喜歡清淨,所以四周包括西側的圓明園及頤和園所在位置全都成了內官監的產業,暫時讓他空著恢複生態。
搬進西園住了沒半個月,皇後範思蕊在經曆了一陣分娩之痛後,順利地替朱由校生下了七皇子,同時也是嫡長子朱慈煌。
於是乎,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朱由校選擇繼續待在西園避暑與處理政務,順便享受難得的清淨與天倫之樂。
而且朱由校在前來西園的時候,也將三位公主與她們的母妃一同帶了過來,讓她們也能短暫地逃離紫禁城的牢籠,感受下大自然的清新與自由。
三位公主中,最大的五公主朱薇妍是萬曆三十七年出生,今年已經滿十五周歲,按照《皇明祖訓》的規定,該到了為她挑選駙馬的年紀,但朱由校並沒有想著早早地就給自己的三位妹妹選婿,而是準備等他們滿了十七周歲再說。
十七周歲開始選婿,花一年的時間挑選,十八歲成婚,十九或二十歲受孕生小孩,是對她們身體非常好的安排。
雖然從明朝中後期開始,幫公主找到條件優越且願意入贅的駙馬比較困難,但現在皇權恢複,且內廷有厚足的錢財,再挑選駙馬就容易了,更何況朱由校還廢除了駙馬不得入住公主府的規定,而且也限製了管教女官的權利。
相比於之前公主隻接受《女戒》、《女訓》與一些啟蒙讀物及掌握繪畫音律不同,朱由校還給她們加了《諭民新書》、《管理學》與《會計學》等新式讀物,方便他們今後管家,並繁榮家族。
至於針線女紅與做飯煲湯之事,並沒有列為強製要求項目,反而加了羽毛球與網球等一些運動項目,不能讓她們隻寓居在一個狹小的院落內,從而使得身體機能不斷下降,進而出現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