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笑著對顧秉謙說道:“過去一年,禮部在顧愛卿的統籌下,不僅井井有條,而且還在引導大明習俗與分化上也做得十分不錯。


    對於顧愛卿提到的匯報,朕對於這幾處地方,有如下要求或答複:


    首先,鄉學與社學過於集中東南幾個布政司,這幾處地方本就富庶而且學風昌盛,就沒必要繼續將那麽多的學舍與講師再安排在這些地方,要適當向人口稠密但文風不是很盛行的河南、湖廣、四川、陝西、山西等布政司安排;


    其次,對於泰西三國請求在大明設立辦事處的請求,朕準了,讓朝陽縣令在朝陽新城分一塊土地出來給他們自行建房,對於以後他們的管理,朕隻有一條,那就是必須按照咱大明的規矩來辦事;


    再次,對於顧愛卿提到的選秀之事,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年,但朕現在與後妃相處融洽,選秀之事推後到隆武六年!”


    針對性地指點顧秉謙的匯報內容後,朱由校朝內閣三人問道:“三位閣老可有補充?”


    方從哲三人互望一眼後,另外兩人的目光集中在了徐光啟的身上,徐光啟無法,隻得代表內閣站出來答道:“迴陛下,臣並無異議!”


    徐光啟表態完,方從哲與李長庚兩人也跟著紛紛附議。


    看著三人的舉止,不出朱由校預估的意外,待三人迴複完後,朱由校笑著說道:“既然三位閣老沒有補充,那就由朕繼續補充一點吧,禮部作為教導萬民風化的衙門,朕以為有必要在禮部儀製清吏司下麵單立一份《禮報》,主要向萬民宣揚教導他們的政令、風化、風俗與時文雜談。


    但每期內容需經司禮監與《大明時報》審閱後,方可刊印發行,發行周期的話,暫時定為每十天一期,不知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啟奏陛下,臣以為甚妥,之前隻有一份《大明時報》,但其主要是以朝廷政令與最新發生的大事為主,雖有教化萬民的內容,但卻十分少,而若有了《禮報》,不僅能加快大明萬民的教化,還能提升百姓的文化水平!”當朱由校的話音剛落,顧秉謙趕忙給予了積極的迴複。


    作為禮部尚書,他早就想在禮部辦一份類似於《大明時報》的宣傳媒介了,奈何隆武元年的《金陵時報》事件,讓顧秉謙與百官們對興辦報紙之事噤若寒蟬,選擇了徹底的沉默。


    與顧秉謙有同樣想法的,還有兩位禮部侍郎朱延禧與黃士俊,他們在顧秉謙的話音剛落後,立馬起身附和。


    對於這種能給文人墨客展示才學的《禮報》,隻要不是想與整個士林為敵,就不會有官員站出來反對,但內容要經過司禮監審閱,他們心裏還是覺得老大的不舒服,但想到幾乎所有政務都要經過司禮監批紅後,眾人也就好受了許多。


    盡管如此,但還是覺得本該是一件大雅的事情,因有了司禮監這群閹人橫插一腳,頓時感覺一件好好的美玉被人玷汙了一般,不雅不完美了。


    但有總比沒有強,眾人想到此,隻得捏著鼻子跟在朱延禧與黃士俊後麵附和顧秉謙的言論。


    見無人反對,朱由校似笑非笑地繼續說道:“既然提到了《大明時報》,朕不得不多提一句,以後通正司下發的邸報不再發給非在職官員,而且邸報內容也要刪掉一些需要保密的內容。


    至於致仕、守製在家的官員,或尚未擔任任何職務的士子,不再抄送邸報,而是由他們自己出資購買《大明時報》。


    另外,為了避免出現中進士的士子浪費寶貴的進士名額,以後中進士後無特殊原因拒絕出仕的之人,一律不再征召,而且三年後廢除進士身上的一切特權!”


    朱由校的話,無疑是平地起了聲驚雷,將在場的文官們炸得外焦裏嫩,但麵對強勢又有理的皇帝,眾人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言語來反駁,畢竟中進士後拒絕出仕,表麵上看是瞧不起朝廷給的官職,但實際上卻是這些家裏不缺錢,考中進士也隻是想避稅、提高社會地位與逃脫朝廷的各項賦役。


    在眾人猶豫不決的時候,上午剛被皇帝當眾點名入閣的畢自嚴率先表態道:“啟奏陛下,臣以為此策甚妥,雖然這些不願致仕的進士,花了大量時間來考取功名,但朝廷自從他們在考中生員後,就不斷增加了對他們的各項特權,他們不想出仕,往嚴重了說,可以判定他們看不起朝廷給的官位,所以朝廷撤迴曾經給予的各項特權乃是正理!”


    身為北方士子的畢自嚴,除了對皇帝讓自己入閣的報答外,還有看不慣東南一帶不少功名在身的士子,無限擴大朝廷賦予他們的一些特權,這才導致朝廷的稅收越來越少,雖然他自己家也有不少免稅的土地與生意,但數量上卻遠遠趕不上東南出身的那些官員。


    “啟奏陛下,臣附議!”既然有人開了頭,其他官員中有不少人便紛紛開始了附和,到後來,尚有幾個未附和來自江東、浙江與福建的官員,在人群中顯得格外的突兀,最終也不得不咬牙麵對現實。


    既然說了功名的事情,朱由校幹脆不依不饒地繼續說道:“朕聽說有不少人讀書不得行,靠家裏出點錢就能購買一個童生,甚至是可以參加鄉試的監生,現在大明國庫充盈,不需要這種敗壞士林風氣的士子,朕以為當減少甚至取締這種現象,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作為正途出身的眾人,自然看不慣這種靠錢來購買功名的人員,不僅是敗壞士林風氣,簡直是羞與之為伍。


    所以,當皇帝的話音剛落,各個爭先恐後地大聲答道:“陛下聖明!”


    雖然放開購買功名的確能給朝廷帶來一點收入,但與失去的相比,簡直是得不償失,搞這種事情,簡直是飲鴆止渴。


    對於直接花大價錢購買一些虛銜的事情,朱由校並沒有禁止,畢竟這些人隻不過需要一個官身來抬高他們的社會地位,對朝廷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損失,反而能聚攏這些擁有一定社會資源的人。


    至於出錢買實缺的事情,朱由校自然是無法容忍的,因為那樣就真成了賣官鬻爵,雖然短期內能獲得一定金錢,但這些花大價錢實缺的人,肯定會變著法地將買實缺的錢從各個地方給賺迴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後山散人V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後山散人V並收藏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