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孟獲低頭
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 作者:招財的小白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士頌利用地形,將兀突骨和他的藤甲軍,困在盤蛇穀裏。
盤蛇穀外,孟獲和他麾下的千餘人蠻軍將士,也被突然殺出的楚軍給包圍。
最讓孟獲難以接受的是,麵前的這些“楚軍”,沒有一個是真正的楚人,在他眼中,這些人,都是他南蠻子民。
對麵楚軍中,領頭的大將,居然是騎在白象之上的木鹿大王。
他的左右兩邊,則是董茶娜和阿會喃率領的無當軍。他們身後,是楊鋒楊百逸父子率領的無前飛軍。
他們率領的,全部都是各部之中的精銳骨幹,合起來也有過萬人馬。
而且,對麵這些人裏,即便是普通的兵將,也有不少孟獲熟悉的麵容。
這些人,可都是當年支持他當上南中蠻王的人啊。
這些人,可都是曾經和他一起並肩作戰,共同對抗士頌的人啊。
可是現在,這些人全部都站到了士頌的身邊,成為了楚軍將士,以蠻族的身份,成為了敵人的一員。
在孟獲看來,這是何其諷刺的事情。
“木鹿!你們身為南中蠻族頭人,如今卻站在士頌那邊,殘害蠻族同胞,你們的良心何在?”
孟獲大聲嗬斥,但他的聲音裏,略顯底氣不足。
麵對的木鹿,笑而不答。他也知道,多說無益。
“你今天是想要仗著你麾下人馬更多,想要殺了我,自己去當南中王,去給士頌當傀儡嗎?枉我還當你是我蠻族豪傑,原來也不過如此。”
孟獲是越罵越上頭,若是繼續罵下去,隻怕還會有更加難聽的話罵出來。木鹿最終還是迴答了孟獲。
“我們殘害南中蠻族同胞?南中百姓,不論蠻漢,在楚侯治下,豐衣足食,幸福安康。幼有所養,老有所依。”
“而你為南中王時,一直想要叛逆作亂,不顧百姓民生,隻求什麽建立南中蠻國,逼迫百姓走上戰場,這些,你自己心裏沒數嗎?”
“若是你真有那雄才大略,也就罷了。但楚侯南征以來,打打停停,左右不過一年的時間,南中四郡安定。不僅僅叛亂不再,所有百姓都安居樂業。”
“這樣的雄主,才是值得我們南中百姓追隨的主公。即便是日後,跟著楚侯去爭霸中原,我們也心裏有底。”
“你一直在南中說什麽強者為尊,而你已經數次敗於楚侯,猶不知悔改。你為強者時,便是強者為尊?你為弱者時,便是外族入侵?這世間的道理準則,都得按你孟獲的標準來定嗎?”
木鹿大王的一番話,說得孟獲啞口無言。
最後,木鹿看向孟獲,問道:“如今,南中各部百姓,得楚王大恩,看看不韋城,看看永昌新城,你就知道民心所向。”
“現在南蠻各部,悉數歸順,烏戈國的野人,也將灰飛煙滅,就隻有你孟獲,冥頑不靈,屢教不改。”
“本來楚侯已經下令,這次不必再生擒你孟獲,直接當場擊殺便是!是我念及舊情,在這戰陣上,問你最後一遍,你降是不降!”
木鹿算是實話實說,畢竟當日孟獲在詐降士頌的時候,以為自己占據上風,那時候的他,還在邀請木鹿大王迴頭,保證既往不咎,多少也是念著一些情分的。
現在的木鹿,也算是投桃報李了,隻要孟獲肯低頭,他木鹿即便是舍卻自己的所有的官職,也要保全孟獲一命。
“不降,不降,老子寧死不降!”孟獲的倔脾氣也上來了,此刻的他,即便是死,也不願屈服。
而且既然是身處絕地,孟獲也不顧其他,率領全軍,殺向正前方的木鹿大王,打算衝開一條血路,去和前麵的兀突骨大軍匯合。
“放箭!”木鹿大王這邊,一聲令下,無數箭矢從四麵八方射過來,將孟獲這支小部隊射倒大半,就連孟獲自己,也是身中數箭。
而且箭矢之上,多有毒藥,正是木鹿大王麾下部族馴獸用的藥物,木鹿大王終究還是沒有下死手。
倒在了衝鋒路上的孟獲,被祝融夫人和孟優護住左右,再次被包圍起來。
而武藝不濟的帶來洞主,還想要組織人手抵抗,卻被董茶娜一刀斬落,雖然受傷,但一時半會還死不了,隻能躺在那邊掙紮。
孟獲看著祝融夫人那憔悴的模樣,看著孟優沮喪的麵龐,還有自己提不起的力量。
孟獲知道,自己這一次,隻怕真的完了。
其實他自己心裏也明白,自己第一次敗給士頌的時候,他就察覺到了,自己絕對不是那少年郎的對手。
但自己好麵子,自己覺得隻要自己好好籌謀準備,就一定還會有機會勝利的。
隻是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執著,最終害苦了自己,也連累了自己身邊的親人。
“孟獲!如今,你再不歸順,我便親手將你殺了!”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戰場上忽然顯得有些安靜。
木鹿的身後,走出了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學者,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孟獲和孟優的大哥,南中孟家的老大,孟節。
孟節一向隱居,隻是南中發生了這麽大的變故,他即便是真的心無牽掛,也不可能不知道,外麵的世界,發生了什麽。
當他看到士頌在南中改革,推行儒學,發展教育的時候,他的眼中,似乎出現了光芒。
在他看來,興教育,才是改變南中落後的根本所在。所以他義無反顧的投入了士頌麾下。
而士頌得到孟節來投的消息,自然是歡喜異常,當場征辟其為南中治事,輔佐糜竺治理南中。主要就是負責教育之事。
有這位的名頭在這裏,孟獲這個南中王,更加不值一提。
不過反過來說,正是因為孟節的來投,士頌也才默許木鹿大王在兩軍陣前,再一次地逼孟獲投降,甚至是讓孟節,以文臣之姿,出現在了戰場上。
身穿大漢朝廷官服的孟節,邁著官步走到孟獲身邊。
孟獲身邊的死忠分子,都是孟家子弟從屬,自然認得孟節,哪敢阻攔,隻能任由孟節走到孟獲身邊。
“你前後已經敗了七次,如今早已沒有了再起的機會,現在的你,不是投降不投降的問題了,自今日起,你便是我楚侯府南中治事府的戰俘了。”
“你就好好地,當好這個俘虜,看看南中再過幾年之後的樣子,你就知道你今日所作所為,何其幼稚!”
說著,孟節就從孟獲身邊拿走了鬆紋劍,孟優還想說些什麽,但看到孟節的眼神後,也默默低頭,丟下的手中的兵器。
而孟獲,也不知道是因為箭傷,還是因為木鹿前麵的說法,又或者是南中各部蠻族的人心,再加上孟節的出現,他的心裏防線,此刻終是破了。
孟獲低下了他那不屈的頭顱,算是默認了孟節的話語,成為了楚軍的戰俘。
等待他的,將會是和朵思大王那樣的修路生涯。
至於他們孟家的族地銀坑洞,士頌早就下令交給孟節管理。
所有孟家財產,按照新法規定,一部分交給楚侯府重新分配,另外剩下的自然也都交給了孟節管理。
可孟節無妻,更無子嗣,倒是孟獲的女兒被寄養在他孟節這裏,以後這些東西,隻怕都會成為嫁妝。
這邊,孟獲終於低頭,雖然沒有明確表示臣服,但是默認了自己會作為楚軍俘虜,以後不會再起反叛之事,這南中四郡的叛亂,其實已經解決了。
隻是對於士頌而言,此刻他更在意,更關心的,並不在孟獲那邊。
而是他眼前,被自己困在盤蛇穀中的三萬藤甲軍以及兀突骨,要如何處理。
本來的計劃,是將這群藤甲軍困在裏麵一段時間,消磨他們的意誌,把他們餓上一段時間後,再去逼迫他們屈服。
但在對方在兩軍陣前,斬殺了士暢之後,這個選項,顯然已經被關閉了。
而且士頌也算是看明白了,想要讓烏戈國的人轉變思想,比南中四郡其他位置要困難許多。
若是和平演變轉化,隻怕要花費的時間太長。
最麻煩的,還是他們的這位兀突骨大王,有一套自己的“歪理邪說”,有堅定的信念,這樣的敵人,隻能殺,不能留。
而要對付這三萬藤甲軍,最好的辦法當然還是火攻。
於是,士頌讓黃忠和臧洪,各自率領定武軍和雄武軍守住山穀兩側,若是有蠻軍想要爬山而上,或者強攻緩坡,便用巨石滾木砸下去,刀槍不入的藤甲穿在身上,也是一樣會被壓死。
另外一邊,士頌則是讓沙摩柯率領五溪蠻營,以及區興率領剩餘的幾千交州軍,立刻去將各種引火之物給拖過來。
為了趕時間,士頌甚至派出了陸遜,去和組織周邊的百姓處購買幹柴,發動百姓收集引火之物。
又讓李恢去將重弩和投石車部隊也帶來山穀兩側。
這一次,士頌的殺意,根本無法掩蓋,周圍似乎也沒有人敢反對。
畢竟,士暢死在了所有人的麵前,畢竟,兀突骨的“反骨”太重,留之無用。
很快,所有的東西都已經到位,木鹿大王帶來了孟獲低頭,願意老老實實當戰俘的消息後,士頌隻是微微點頭。
這永昌郡的各部蠻族,因為自己屢敗孟獲而不殺,都覺得自己有些迂腐仁義了,剛好,這次火燒藤甲軍,把三萬人活活燒死,也讓南中各部,知道我士頌,也不是好惹的。
“放火!”
隨著士頌一聲令下,山穀兩側射出了無數的火箭,而投石車,則是將一車車的火油罐子投入山穀。
各種木材,硫磺等易燃物也都被投入山穀之中。
仿佛一瞬間,這個盤蛇穀就被點燃。
開始,隻是零散的哀嚎,以及戰象的悲鳴,而後,痛苦的叫喊聲越來越大,響徹雲霄。
原本可以爬上兩側山崖的緩坡處,在藤甲軍幾次強攻後,被巨石擂木擊退,這裏已經被堵死了。
一心逃命的藤甲軍,還是玩命撞開了這些東西,想要衝上山崖。
但這條看似最後的活路,恰恰卻是一條通向地獄的陷阱。
挖坑,是楚軍將士們早就熟練的的技能,隻是這一次的坑中,點燃了火焰。
這些衝鋒的藤甲軍,要麽麵對楚軍可移動的攻城弩,所射出的火焰重矢。
要麽,直接被如牆的火箭射倒,掉入火坑之中。
兩條看似可以登上山穀的道路,布滿了藤甲軍戰士的屍首。
而這些屍首,也都被楚軍有意點燃,成為了阻礙後麵衝出來的藤甲軍的障礙。
三萬人,就在這盤蛇穀中,當著其他各部蠻族頭人的麵,被士頌活活燒死。
那痛苦的哀嚎,仿佛人間煉獄的場景,甚至山穀裏傳出來的味道,令在場的所有人,一生都難以忘記。
楚侯士頌,絕非善類。
他可以是勤政愛民的仁君,也能是手段殘忍的惡魔,這完全取決於對手的態度。
就連孟獲都知道,那被俘的楚將可以用來換俘,可以用來講條件,你兀突骨居然當著士頌的麵,把他的兄弟給殺了,還在那裏大放厥詞,你怎能不死。
隻是士頌報仇的手段,似乎也太過極端。日後在士頌麾下辦事,決不能再托大,決不能給臉不要臉。
這次火燒藤甲軍後,以上這些想法,基本成為了南中各部頭人心中的共識。
也得益於此,後麵士頌在永昌郡內,推行新法,尤其是軍隊改革時,基本沒有受到什麽阻力。
沒有人願意被活活燒死,如烏戈國那樣被滅族。
盤蛇穀外,孟獲和他麾下的千餘人蠻軍將士,也被突然殺出的楚軍給包圍。
最讓孟獲難以接受的是,麵前的這些“楚軍”,沒有一個是真正的楚人,在他眼中,這些人,都是他南蠻子民。
對麵楚軍中,領頭的大將,居然是騎在白象之上的木鹿大王。
他的左右兩邊,則是董茶娜和阿會喃率領的無當軍。他們身後,是楊鋒楊百逸父子率領的無前飛軍。
他們率領的,全部都是各部之中的精銳骨幹,合起來也有過萬人馬。
而且,對麵這些人裏,即便是普通的兵將,也有不少孟獲熟悉的麵容。
這些人,可都是當年支持他當上南中蠻王的人啊。
這些人,可都是曾經和他一起並肩作戰,共同對抗士頌的人啊。
可是現在,這些人全部都站到了士頌的身邊,成為了楚軍將士,以蠻族的身份,成為了敵人的一員。
在孟獲看來,這是何其諷刺的事情。
“木鹿!你們身為南中蠻族頭人,如今卻站在士頌那邊,殘害蠻族同胞,你們的良心何在?”
孟獲大聲嗬斥,但他的聲音裏,略顯底氣不足。
麵對的木鹿,笑而不答。他也知道,多說無益。
“你今天是想要仗著你麾下人馬更多,想要殺了我,自己去當南中王,去給士頌當傀儡嗎?枉我還當你是我蠻族豪傑,原來也不過如此。”
孟獲是越罵越上頭,若是繼續罵下去,隻怕還會有更加難聽的話罵出來。木鹿最終還是迴答了孟獲。
“我們殘害南中蠻族同胞?南中百姓,不論蠻漢,在楚侯治下,豐衣足食,幸福安康。幼有所養,老有所依。”
“而你為南中王時,一直想要叛逆作亂,不顧百姓民生,隻求什麽建立南中蠻國,逼迫百姓走上戰場,這些,你自己心裏沒數嗎?”
“若是你真有那雄才大略,也就罷了。但楚侯南征以來,打打停停,左右不過一年的時間,南中四郡安定。不僅僅叛亂不再,所有百姓都安居樂業。”
“這樣的雄主,才是值得我們南中百姓追隨的主公。即便是日後,跟著楚侯去爭霸中原,我們也心裏有底。”
“你一直在南中說什麽強者為尊,而你已經數次敗於楚侯,猶不知悔改。你為強者時,便是強者為尊?你為弱者時,便是外族入侵?這世間的道理準則,都得按你孟獲的標準來定嗎?”
木鹿大王的一番話,說得孟獲啞口無言。
最後,木鹿看向孟獲,問道:“如今,南中各部百姓,得楚王大恩,看看不韋城,看看永昌新城,你就知道民心所向。”
“現在南蠻各部,悉數歸順,烏戈國的野人,也將灰飛煙滅,就隻有你孟獲,冥頑不靈,屢教不改。”
“本來楚侯已經下令,這次不必再生擒你孟獲,直接當場擊殺便是!是我念及舊情,在這戰陣上,問你最後一遍,你降是不降!”
木鹿算是實話實說,畢竟當日孟獲在詐降士頌的時候,以為自己占據上風,那時候的他,還在邀請木鹿大王迴頭,保證既往不咎,多少也是念著一些情分的。
現在的木鹿,也算是投桃報李了,隻要孟獲肯低頭,他木鹿即便是舍卻自己的所有的官職,也要保全孟獲一命。
“不降,不降,老子寧死不降!”孟獲的倔脾氣也上來了,此刻的他,即便是死,也不願屈服。
而且既然是身處絕地,孟獲也不顧其他,率領全軍,殺向正前方的木鹿大王,打算衝開一條血路,去和前麵的兀突骨大軍匯合。
“放箭!”木鹿大王這邊,一聲令下,無數箭矢從四麵八方射過來,將孟獲這支小部隊射倒大半,就連孟獲自己,也是身中數箭。
而且箭矢之上,多有毒藥,正是木鹿大王麾下部族馴獸用的藥物,木鹿大王終究還是沒有下死手。
倒在了衝鋒路上的孟獲,被祝融夫人和孟優護住左右,再次被包圍起來。
而武藝不濟的帶來洞主,還想要組織人手抵抗,卻被董茶娜一刀斬落,雖然受傷,但一時半會還死不了,隻能躺在那邊掙紮。
孟獲看著祝融夫人那憔悴的模樣,看著孟優沮喪的麵龐,還有自己提不起的力量。
孟獲知道,自己這一次,隻怕真的完了。
其實他自己心裏也明白,自己第一次敗給士頌的時候,他就察覺到了,自己絕對不是那少年郎的對手。
但自己好麵子,自己覺得隻要自己好好籌謀準備,就一定還會有機會勝利的。
隻是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執著,最終害苦了自己,也連累了自己身邊的親人。
“孟獲!如今,你再不歸順,我便親手將你殺了!”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戰場上忽然顯得有些安靜。
木鹿的身後,走出了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學者,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孟獲和孟優的大哥,南中孟家的老大,孟節。
孟節一向隱居,隻是南中發生了這麽大的變故,他即便是真的心無牽掛,也不可能不知道,外麵的世界,發生了什麽。
當他看到士頌在南中改革,推行儒學,發展教育的時候,他的眼中,似乎出現了光芒。
在他看來,興教育,才是改變南中落後的根本所在。所以他義無反顧的投入了士頌麾下。
而士頌得到孟節來投的消息,自然是歡喜異常,當場征辟其為南中治事,輔佐糜竺治理南中。主要就是負責教育之事。
有這位的名頭在這裏,孟獲這個南中王,更加不值一提。
不過反過來說,正是因為孟節的來投,士頌也才默許木鹿大王在兩軍陣前,再一次地逼孟獲投降,甚至是讓孟節,以文臣之姿,出現在了戰場上。
身穿大漢朝廷官服的孟節,邁著官步走到孟獲身邊。
孟獲身邊的死忠分子,都是孟家子弟從屬,自然認得孟節,哪敢阻攔,隻能任由孟節走到孟獲身邊。
“你前後已經敗了七次,如今早已沒有了再起的機會,現在的你,不是投降不投降的問題了,自今日起,你便是我楚侯府南中治事府的戰俘了。”
“你就好好地,當好這個俘虜,看看南中再過幾年之後的樣子,你就知道你今日所作所為,何其幼稚!”
說著,孟節就從孟獲身邊拿走了鬆紋劍,孟優還想說些什麽,但看到孟節的眼神後,也默默低頭,丟下的手中的兵器。
而孟獲,也不知道是因為箭傷,還是因為木鹿前麵的說法,又或者是南中各部蠻族的人心,再加上孟節的出現,他的心裏防線,此刻終是破了。
孟獲低下了他那不屈的頭顱,算是默認了孟節的話語,成為了楚軍的戰俘。
等待他的,將會是和朵思大王那樣的修路生涯。
至於他們孟家的族地銀坑洞,士頌早就下令交給孟節管理。
所有孟家財產,按照新法規定,一部分交給楚侯府重新分配,另外剩下的自然也都交給了孟節管理。
可孟節無妻,更無子嗣,倒是孟獲的女兒被寄養在他孟節這裏,以後這些東西,隻怕都會成為嫁妝。
這邊,孟獲終於低頭,雖然沒有明確表示臣服,但是默認了自己會作為楚軍俘虜,以後不會再起反叛之事,這南中四郡的叛亂,其實已經解決了。
隻是對於士頌而言,此刻他更在意,更關心的,並不在孟獲那邊。
而是他眼前,被自己困在盤蛇穀中的三萬藤甲軍以及兀突骨,要如何處理。
本來的計劃,是將這群藤甲軍困在裏麵一段時間,消磨他們的意誌,把他們餓上一段時間後,再去逼迫他們屈服。
但在對方在兩軍陣前,斬殺了士暢之後,這個選項,顯然已經被關閉了。
而且士頌也算是看明白了,想要讓烏戈國的人轉變思想,比南中四郡其他位置要困難許多。
若是和平演變轉化,隻怕要花費的時間太長。
最麻煩的,還是他們的這位兀突骨大王,有一套自己的“歪理邪說”,有堅定的信念,這樣的敵人,隻能殺,不能留。
而要對付這三萬藤甲軍,最好的辦法當然還是火攻。
於是,士頌讓黃忠和臧洪,各自率領定武軍和雄武軍守住山穀兩側,若是有蠻軍想要爬山而上,或者強攻緩坡,便用巨石滾木砸下去,刀槍不入的藤甲穿在身上,也是一樣會被壓死。
另外一邊,士頌則是讓沙摩柯率領五溪蠻營,以及區興率領剩餘的幾千交州軍,立刻去將各種引火之物給拖過來。
為了趕時間,士頌甚至派出了陸遜,去和組織周邊的百姓處購買幹柴,發動百姓收集引火之物。
又讓李恢去將重弩和投石車部隊也帶來山穀兩側。
這一次,士頌的殺意,根本無法掩蓋,周圍似乎也沒有人敢反對。
畢竟,士暢死在了所有人的麵前,畢竟,兀突骨的“反骨”太重,留之無用。
很快,所有的東西都已經到位,木鹿大王帶來了孟獲低頭,願意老老實實當戰俘的消息後,士頌隻是微微點頭。
這永昌郡的各部蠻族,因為自己屢敗孟獲而不殺,都覺得自己有些迂腐仁義了,剛好,這次火燒藤甲軍,把三萬人活活燒死,也讓南中各部,知道我士頌,也不是好惹的。
“放火!”
隨著士頌一聲令下,山穀兩側射出了無數的火箭,而投石車,則是將一車車的火油罐子投入山穀。
各種木材,硫磺等易燃物也都被投入山穀之中。
仿佛一瞬間,這個盤蛇穀就被點燃。
開始,隻是零散的哀嚎,以及戰象的悲鳴,而後,痛苦的叫喊聲越來越大,響徹雲霄。
原本可以爬上兩側山崖的緩坡處,在藤甲軍幾次強攻後,被巨石擂木擊退,這裏已經被堵死了。
一心逃命的藤甲軍,還是玩命撞開了這些東西,想要衝上山崖。
但這條看似最後的活路,恰恰卻是一條通向地獄的陷阱。
挖坑,是楚軍將士們早就熟練的的技能,隻是這一次的坑中,點燃了火焰。
這些衝鋒的藤甲軍,要麽麵對楚軍可移動的攻城弩,所射出的火焰重矢。
要麽,直接被如牆的火箭射倒,掉入火坑之中。
兩條看似可以登上山穀的道路,布滿了藤甲軍戰士的屍首。
而這些屍首,也都被楚軍有意點燃,成為了阻礙後麵衝出來的藤甲軍的障礙。
三萬人,就在這盤蛇穀中,當著其他各部蠻族頭人的麵,被士頌活活燒死。
那痛苦的哀嚎,仿佛人間煉獄的場景,甚至山穀裏傳出來的味道,令在場的所有人,一生都難以忘記。
楚侯士頌,絕非善類。
他可以是勤政愛民的仁君,也能是手段殘忍的惡魔,這完全取決於對手的態度。
就連孟獲都知道,那被俘的楚將可以用來換俘,可以用來講條件,你兀突骨居然當著士頌的麵,把他的兄弟給殺了,還在那裏大放厥詞,你怎能不死。
隻是士頌報仇的手段,似乎也太過極端。日後在士頌麾下辦事,決不能再托大,決不能給臉不要臉。
這次火燒藤甲軍後,以上這些想法,基本成為了南中各部頭人心中的共識。
也得益於此,後麵士頌在永昌郡內,推行新法,尤其是軍隊改革時,基本沒有受到什麽阻力。
沒有人願意被活活燒死,如烏戈國那樣被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