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武多年的洛陽城中,人們見慣了仗勢欺人、形容粗鄙的大漢,他的出現如同山澗清爽的風,哪怕醉態時,也無人譏諷嘲笑,他的名字也被每個期盼如他一般的文人記在心中——左辛。


    此刻左辛正醉醺醺趴著,桌上放著七八個小酒罈,他微眯了眼,將筆伸入酒罈——


    周圍的人都伸長了脖子。


    手一頓,將那罈子取到麵前,俊挺的鼻尖細細一嗅,是酒香和著墨汁的氣味。


    微微一哂,迷糊不清地喚道:“店家,拿紙墨來!”


    周圍的人一個機靈,已有膽子大的湊了過去,待到店家將加滿墨汁的硯台和雪白紙張拿過來時,樓內的人已明顯向一個方向聚攏了。


    左辛抬起臉,頸後未綰未係的墨發滑落了幾縷至麵頰,在明亮的光暈裏勾勒出完美的弧度,修長的手指輕輕握筆,衣袖飛舞間,一首清詞躍然紙上。


    圍在近處的人皆讚嘆不已,後麵的人還未看清,左辛便哈哈大笑著揚起紙頁笑道:“作得不好作得不好,我喝醉啦!做不得數的!”


    微風吹來,他順勢鬆了指尖,那薄薄一層沾滿軒挺字跡的紙便如絹帕一般飛落,樓下有人騎著馬經過,為首的人身穿深紫官袍。


    想是個十分謹慎的人,瞥見上方有東西飛落,便使了個眼色,身後眾人都有功夫在身,隨便用劍一挑,那紙頁便已然在手。


    作者有話要說:  其實這章裏輕璿一個人碎碎念的部分……我覺得寫得還可以……


    我發現我掉收藏啦……


    為什麽……因為沒上榜嗎?沒道理呀……


    我反思去了……


    ☆、第60章


    “殿下。”蘇遠將那墨跡未幹、隱約帶有酒香味的紙頁恭恭敬敬遞上。


    穆淳接過,揚起眉一看,神色漸漸地專注起來,看完又反覆沉吟兩遍,目光有些閃爍。


    他抬起頭,看向樓上的窗,有一大群人自窗台往下望著他。


    穆淳悠悠一笑,下馬上樓,唐犁和蘇遠跟在他身後,其餘人則候在樓下。樓上眾人隨即聽到腳步聲,有人伸手搖了搖左辛,左辛本有些睡意,又被搖醒,有些不悅:“幹嘛?”


    感覺四周的人往兩邊分散,他抬眼,見一個紫袍男子走了過來,他費勁地抬起頭,卻似乎隻能看到他胸前的圖案。


    孔雀。


    周圍的人都有些急,穆淳卻頗有興致地在他麵前坐下,打量著他,有明眼人看出來人的束發冠與別的官員不同,頓時屏住了唿吸,大氣也不敢喘。


    蘇遠道:“請眾位迴到自己位置上去吧,我們大人想單獨跟這位公子聊聊。”


    眾人忙散去,遠遠打量著穆淳與左辛,兩人對麵而坐,穆淳給自己倒了茶,笑著說了句什麽,左辛抬頭看看他,一臉茫然,兩人聊了一陣子,左辛漸漸精神了起來,直到最後,蘇遠說了句話,左辛一臉驚詫地起身,想要下跪,卻被唐犁扶住了。


    穆淳從頭至尾一臉溫和與欣賞,臨走時笑著跟左辛告別,左辛將他送至樓下,望著他騎馬離去。


    身後有人圍過來,問他那人是不是蜀王殿下。左辛笑了笑道:“他真的與尋常王公貴族不同。”


    不到一日,左辛得穆淳青眼的消息便傳遍了京城書生混跡的各家酒肆茶樓,大部分人都很羨慕左辛,卻也有少數人擔憂:穆淳初初迴京便引起如此關注,看來是要與太子勢同水火了,與穆淳打交道,對左辛而言不知是不是不幸。


    不過這些人到底是思慮過多,如今太子、薊崇、賈奉之等人忙著挽迴聖心,並沒有多餘精力去對一個小小書生做什麽。過了幾日,左辛便跟要好的幾名風流學子說,穆淳下了帖子請他過府一敘。


    眾人驚詫隻餘不禁感慨,竟有人可以因滿腹詩書而結識權貴,難道炎朝也要步入太平盛世了?若真是這樣,自然是民心所向的。


    離開長臨,令遙和輕璿繼續行路。


    令遙奇怪道:“你今日怎麽好像在趕路?”


    輕璿抿著唇道:“路上耽擱太久了不好,你不還要迴京複命嗎?我也想快些到京城。”


    令遙看她一眼,沒有再說什麽,隻夾了下馬肚子追至她身旁,與她並駕齊驅。


    趕了一天路,兩人在天黑時分到了三川城。


    三川城位於梁州邊界,再行十幾裏路,便到豫州境內了。兩人下馬入城門,見四周民居都靜悄悄的,一問才知,大家都去了城裏參加燈節。


    “即非上元,又非七夕,為何會有燈節?”輕璿摸不著頭腦。


    令遙推著她向前走:“各地有各地的習俗,我聽家母說起過,三川城每月都有燈節,這裏製燈籠的商家很多,畫師也不少,京中給宮廷供燈的皇商便是來自三川城。”


    見輕璿微有些訝然的表情,令遙笑問:“怎麽,天下第一幫派的千帆姑娘,連這都不知道?”


    “不知道,”輕璿坦然搖搖頭,“任何消息的得知,都是有機緣巧合的。蜀地離這裏遠,我又不曾對燈感興趣過,當年出京後我也未經過這裏,這燈節與穆淳的所有事情都不相關,所以,這燈市與我無緣。”


    穆淳聽她語調沉靜,似乎有話外之音,略皺了眉,拉住她。


    前方已有寥寥燈影,有孩童的歡唿聲傳來,她的目光微閃,手臂隔著兩三層布料被他輕輕抓著,明明觸不到,卻莫名感覺,那修長幹淨的手一定是溫暖幹燥的。


    令遙比她高出大半個頭,此時正越過她的發絲看向遠處闌珊的夜,而她低著頭,兩人的目光沒有一絲交集。


    “所為機緣巧合,指的不單單是從前是否知曉、是否了解,還有在現在、在未來,不知何時會有的相遇。你看,這三川城離洛陽不遠,你卻從不知曉它的燈節習俗,可在離京八年後的今天,你來到了這裏,又正好趕上燈節,這便是一種最奇妙的緣分,不是麽?”


    輕璿有些怔忡。


    令遙沒有等她答話,替她牽過馬,在旁邊一家客棧開了兩間上房,將馬牽入馬廄,又去樓上看了房間,輕璿一直默然跟在他身後。


    “外麵這麽熱鬧,在屋內待著反而憋悶,不如出去走走。”


    “你去吧。”輕璿淡淡開口。


    “我一個人去有何意思,等你迴了京城,四麵埋伏,便沒辦法這樣悠閑地逛一次燈市了。”令遙迴頭笑,“你看,洛陽也快到了,咱們這一路同行,總得有個愉快的收尾,你說是不是?”


    他眉眼溫和,唇角勾起好看的弧度,明明是商量的語氣,輕璿卻總覺得他是在求自己。


    忽然就妥協了,甚至想要伸出手去拉住他,她握緊了拳,快步從他身邊走過:“去就去。”


    三川城的燈節,比永樂城的上元節還熱鬧,處處燈輝如晝,火樹銀花。輕璿跑出客棧,令遙在她身後喊:“那麽快做什麽,小心被人群衝散了。”


    輕璿止住了腳步,站在原地等他走近,然後老老實實跟在他身後。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泰元年紀/望京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犀並收藏泰元年紀/望京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