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孩子……”輕璿嘆口氣。


    “你比我大很多嗎?”奚雲嚷。


    “我走了,你們繼續吵。”左辛揮揮手向院外走去。


    “夫人,你在看什麽?”


    “沒什麽,”輕璿從左辛背影上收迴眼神,“就是在想,他當年也經曆過這樣的事,不知他聽到這些,心中是怎麽想的。”


    “夫人,”奚雲想了想道,“本來我們想要將太子一軍,沒想到隻是除掉了他幾個爪牙。”


    “除掉爪牙也很不錯,我們在京中有很多人,項大人也跟我們通著氣,會有好官坐到空出來的位子上的。”輕璿笑一笑,“再說,你怎麽知道,我們沒有將太子一軍呢?”


    “有嗎?”奚雲瞪眼。


    輕璿一臉篤定的笑,她望向空中漸漸暗沉的雲霞,心思飄到了很遠的地方。


    坤玉宮外,巷道轉彎處,皇帝沉默地看著那一抹淡紅消失在宮門。


    他身後的吉榮神色暗了又暗,出言提醒:“陛下,皇後娘娘已經進去了。”


    “我知道。”皇帝閉上眼,連著眼中的複雜情緒一同遮掩。時至今日,他仍在奢望她能迴頭看一看他,可她似乎對沒有他的日子安之若素得很,一點也不像宮中其他女人。


    他曾經問過她,她是怎麽說的呢?


    她說,陛下,她們是妃,我是後,我本就不同,陛下你有這樣的妃子,也不必記著我是怎樣的皇後。


    他失魂落魄地迴到幹明宮,打發走吉榮,一個人待在殿中。


    經過了科舉案一事,他覺得自己蒼老了一些。


    他知道,禮部一直以太子馬首是瞻,從前他懶得去管這些,認為自己隻要有尊榮就好了,禮部私下做了什麽,隻要無傷大雅都沒關係。可這次,他們實在鬧得太大了。


    他不是傻子,麗景門宅子中的兩個人死了,總有死的理由,有的事情那本名單中不會寫,不代表沒有人知道。


    他荒唐,他奢靡,但他不希望自己在如同末日的恐懼中聲色犬馬。大炎要強大,要一直強大下去,他才能安心。


    他年輕時做過很多的事,攘外夷、平海患、修運河、理朝政,可太子呢,太子即位後會幹什麽?他將來在地下,又可得幾日安眠?


    他搖了搖頭,想要否定,卻又不忍心,在無邊的糾結中,那一日在東宮撞見的情景又映入腦海。


    若不是他興致所至要去東宮觀賞合歡,他還見不到他的太子坐在金銀山珠寶叢中的盛景。若說上次的事在他心中紮下了一根刺,那麽此次科舉案無疑對大炎統治掀起了一波浪,一波危險的浪,再猛一些,就要動搖這條船。


    上次的事是醜事,但隻有他一人得見,此次卻是鬧得全民皆知。讀書人是朝廷文官的來源,若寒了讀書人的心,唯有一幫武夫當朝,那離他被趕下皇位的日子也不遠了。


    經了此事,皇帝少不得對朝中眾文臣又安撫了一番,此後,他每每想到太子,心中便有一股即疲倦又厭煩的情緒,隻是不曾表露出來。


    皇帝對太子的隱忍不發,令阮貴妃鬆了一口氣,看著她如屢薄冰的樣子,太子有些不以為然:“父皇不是沒怪到我頭上嘛!”


    阮貴妃知道太子正為了折掉董龜年等一幹人的事煩心,隻得拉著他的手勸道:“話雖如此,你以後行事要小心些,可別再鬧出這樣的事了。”


    太子走後,阮貴妃的臉逐漸陰下來,身旁宮女小心翼翼道:“娘娘可是還在生童大人的氣?”


    阮貴妃眼中湧現一股戾氣:“當初發覺屈府不對勁時,就跟他說了讓他趕緊滅口,他卻唬我說什麽對方有高手保護。項頌良他殺不了也就罷了,如今連個前朝官員和一個芝麻小官都幹不掉,當我是傻子嗎?還不是仗著自己是內閣首輔,主意大了,想擺脫我的控製?”


    她本柔美的臉變得猙獰:“那我就告訴他,我們之間誰說了算!童高,你這個內閣首輔的位子,也是時候動一動了……”


    在太子讓皇帝失望透頂的同時,大理傳來的卻都是好消息,一次又一次慰藉著皇帝焦慮不安的心。穆淳與白騫等人一道扶植張央成為大理王,張文鋌為寧安王,白騫等一幹人則被併入穆淳建立的炎朝政權中,協助穆淳在大理建立了與蜀地相仿的各項製度。


    撫南大軍在大理徹底紮下根來,蒼城及大理其他地區建造了各類練兵養兵之所,大理人本地人也可通過徵兵的形式加入大軍,軍中和城裏成立了教習漢話的機構,以加強炎朝人與大理人的溝通。更令人稱頌的是,從炎朝來的軍人獲得準許,可以與大理姑娘通婚、組建家室,一時間軍民同歡,人們對蜀王穆淳的擁戴超過了曾經的大理王室。


    與此同時,大理王室在不斷的被壓製和被安撫中熄滅了野心、看透了現狀,選擇依靠強大的炎朝。自此王權被逐漸架空,大理王室逐漸成為大理民族的一種精神信仰,被人們愛戴崇敬,享受著百年王室尊榮與優渥的待遇,卻再也沒有製定王法與掌控軍隊的權利。


    十月,穆淳向派人給皇帝送上貢品百餘箱。


    大理之地,盛產之物極多,且都是中原稀缺。玉石、木雕、普洱、花茶、藥材、染製品、棋子、葡萄美酒,各類物品華麗精美、琳琅滿目。與歲末年初各地例行上貢不同的是,此次進貢的所有貢品都是“兒臣呈獻父皇”,而不是以蜀地之王的名義獻給朝廷。


    百餘箱器物,當著新上任的幾位禮部官員的麵被打開,雖不是鑲金雕銀,卻顯然費了一番苦心,一時之間官員們都不知該說什麽,想說“蜀王有如此孝心,陛下真是好福氣”,卻又覺得不妥,隻得幹站在原地。


    皇帝的手微微顫抖了一下,這是穆淳第一次向他表示孝心,竟全是華麗實用之物,想起皇後,他鼻頭有些酸,那一刻他突然想,自己是不是曾經做錯過什麽。他不想讓眾臣看見他失態,忙忙起身離去,身後的吉榮一愣,忙對幾位大臣道:“陛下累了,幾位大人都散了吧。”


    第二日,朝堂之上幾乎人人皆知蜀王穆淳給皇帝進獻了禮物,童高竟在此時諫言:“蜀王能呈給陛下如此厚重之禮,焉知不是素日在大理搜刮民脂民膏所積,臣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你說。”皇帝皺眉。


    童高得了皇帝同意,臉上笑容更盛:“雖說逆賊張守成已伏法,朝廷眼看就能接手大理統治之權,可如果蜀王殿下為了獻媚邀寵,在大理一味搜刮,置百姓生計於不顧,那麽隻會導致陛下良策難以執行,白費陛下一番苦心。”


    殿中很安靜,過了一會兒,童高忍不住抬頭,看到皇帝沒有表情的臉,複又跪下道:“臣失言,請陛下責罰,可臣句句出自對陛下、對朝廷的一片忠心。”


    項頌良在心中暗哼一聲,老狐狸。


    皇帝思襯良久,道:“你說得對,朕不怪罪你,可朕也不能就此責罰蜀王,若他真是一片孝心,朕卻懷疑他,那便要寒了他的心了。這樣吧……”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泰元年紀/望京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犀並收藏泰元年紀/望京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