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輕輕顫抖起來,她的夫君,到底死在了別人的複仇裏,死在了別人對他掌門之位的巧取豪奪中。那一場場權利角逐、爾虞我詐、血海深仇的傾軋裏,死去的是她的夫君。
可他,何曾與這一切沾上過關係?他明明隻屬於青門,隻屬於她。
“殷無念,他真的隻是你的絆腳石嗎?”她的目光空洞,喃喃問。
作者有話要說: 寫這章的時候很難受……
被人強行將他的不幸加到自己和周圍人身上、覆水難收的那種絕望
啊啊,不過話說,我還是有讀者的嘛hhhhhhh
☆、第5章
於彥笑了,他抬起頭望向天空,似是想了很久,關於他對殷無念是否真有兄弟情義。良久才低下頭,聳聳肩,無力地繼續輕笑著。
千帆雙拳握緊,額前垂下的發被汗水黏住,襯得臉色更加蒼白。她低下頭,流著淚,搖了搖頭,無念,無念,我到底是做不到,將他帶到你麵前再下手。
不知從哪兒,飄下一朵火紅的合歡花,許是哪一次的狂風,將它吹來了這沒有花樹的林中。顫抖著的紅須花朵在令遙眼前落下,遮擋住他視線的一瞬,劍身刺入身體的沉悶聲音傳來。火紅的花繼續下落,他在昏暗的樹林中看到她的身影,帶著些微的顫抖,決然地將刺入於彥胸膛的劍抽出,鮮血噴湧,瀰漫消融在她胸前的黑衣中。
千帆以劍支地,看著倒在麵前的男子。她的運氣向來還不錯,隨殷無念入了青門後,也一直生活在他的保護下,沒機會接觸傷人性命的事。殷無念去世後,這世間的殘酷再也沒有了屏障地撲麵而來,她已記不得於彥是她這些天來殺的第幾個人了。
過了不知多久,她才緩過來,目光從於彥的屍體上移開,目之所及,滿地鮮紅,不僅僅是於彥的血。她抬眼環視四周,幽暗的樹林中不知何時居然有了那麽多人,密密麻麻,比樹還多。噢,對了,對了,方才他們就來幫她了,在她們被偷襲的時候。在青門府的兄弟,是不是全都來了?
她的目光極力向前方的盡頭延伸,然後她看見了穆淳,哪怕是在這麽多身姿矯健的兒郎中,她也一眼注意到了他,他站在人群的最後,挺拔如鬆,麵容秀若梅蘭,此刻他眼中有著與其他人一樣的哀傷,可其他人的哀傷是為了無念,他的哀傷卻隻對著她,帶著更多的、她看不懂的情緒。
他們一個黑衣染血,一個錦袍玉立,隔著人群與幽暗的光線對視著,仿若隔著漫漫天各一方的光陰。
在穆淳眼中,這個女子再也不是曾經皇城中的穆輕璿,再也不是尊貴無比的嫡公主,再也不是那個看向其他宮人時,威嚴中帶著溫柔憐憫的小姑娘。
她曾趁著夜色翻上平王府的牆,告訴他令他難以置信的身世,那時她的臉上再沒有威嚴,隻有憤怒與難以置信,以及帶他離開的堅定。
後來他們重逢於江湖,他在她臉上看到的是堅忍、倔強,是代替亡夫執掌青門的首領氣勢與殺伐果斷,許多天了,他甚至以為,她天生就不懂得柔情。
直到此時此刻,她似一片被雨打落的葉,又像從淚水中被撈起一般,身上的泥土、血水、眼淚無不瀰漫著悲傷。
殷無念,幾年以前他是見過的,當真是個好男兒。聽聞殷無念被於彥殺害的那晚,輕璿慘白著一張臉,下令全蜀地搜捕於彥,且要留著活口帶來她麵前,又召齊在蜀地的所有青門弟兄,硬是連夜將全部大理軍趕出了安榮。大理軍一路後退,青門一路追擊,短短兩日,大理軍被逼退到木涼關,那時,他們已被打得隻剩一半兵力了。
便是在那一日,穆淳奉令遙之命先大軍一步趕到蜀地。那晚青門眾高手決定暫時休息,以保存體力明日繼續,大理軍疲憊不堪,張守成怕此時逃出木涼關便再沒有機會殺迴來了,下令全軍安營紮寨準備第二天的戰鬥。
穆淳是在戰場上見慣了風雲變幻的人,知道戰事拖得越久越是不利,便趁著夜色打槍匹馬潛入大理軍軍營中,將對方得力的大將一一封喉。大將的帳篷與尋常士兵的不同,他尋找起來輕車熟路,對方發現時已經晚了。
他脫身後躲在暗處,大理王如同發了瘋一般,誓要將下手之人碎屍萬段。他命士兵們集合,向青門高手發動攻擊,然而沒有大將相輔,他如同一個光杆將軍,無一人願意聽他號令。當初起兵本就是大理王一意孤行,此時人數折半,大將皆被殺死,還有誰願意陪著他送死?除了幾名極忠心的士兵願意繼續跟隨他,其餘人早就四向逃竄了。
所有人都震撼於江湖幫派居然可以力壓大軍,感嘆青門的強大,然而誰曾知曉,青門中人引他入青門府內院時,他見到的那個渾身素縞跪於夫君靈前、不願任何人近身的女子,才是這一切的幕後指揮者?
連他自己也不曾料想,會在此種情況下再次見到輕璿。
他們遺失彼此,真的太長時間了。穆淳看向牽著馬的令遙,又覺得此次能來蜀地鎮壓大理王,也實在太過幸運。
那一晚,輕璿十分疲憊,卻睡不著。
一閉上眼,便是殷無念最後躺在她懷中的樣子,鮮血從他胸前的傷口湧出,他用盡最後的力氣與她說,照顧好自己。
她從床上坐起,看向大床空著的另一邊,抱著薄被任思緒蔓延開來。
今日在樹林中迴憶起的那些事,如今又浮現在腦海,殷無念談及“天下”時,眼中似隱隱有著不甘的、期待的光芒。
她知他不是貪戀權勢的人,他隻是單純地期待著,有朝一日這世間可以真正太平,百姓可以真正心安。其實他們都明白這很難,但殷無念不會怕難,他會成為青門掌門,會成為全天下都知曉的一個厲害人物,他有他的抱負,有他的期盼。
她早該想到的,殷無念並不是永遠隻會圍著她轉,可她卻真的曾一直以為,他隻愛圍著她轉。
他們相遇時,她早已流落江湖。她與他之間,有過不打不相識的尷尬,有過她求他相救朋友的急切,有過他不求迴報隻求她在身邊的自私,也有過她與他相處時的羞怯。
她也許不曾真正愛過他,隻是太享受與他一起的每一刻,像是想要將曾經缺失的父愛和踏實感補迴來,他待她好,她便欣然接受。他明明知曉,他的付出更多,卻從無怨言,隻求她在身邊。
所以他才會甘願為了她,冒天大的危險。
他是個徹頭徹尾的江湖人,她也是半個江湖人,她曾以為自己會永遠隨他過江湖人的日子,萬沒想到的是,他會死在一場權利的傾軋中。大理王起兵是為權,於彥奪位是為權,薊崇陷害於正同是為權,現在想來,若說人在江湖便可遠離紛爭,聽來何其可笑。她雖遠在江湖,卻也聽過一些事,如今的大炎朝堂與六年前相比,竟是還差得遠了,世道,也是差得遠了。
哪怕沒有大理王,沒有於彥,殷無念身為青門掌門,是否這一生也終將捲入權利爭奪的漩渦中?
他當真很愛她,願意將自己的一切想法都告訴她,包括他覺得於彥對他外熱內冷,也向她傾訴過。可她呢,連她曾是炎朝的公主,都不曾告訴他。
</br>
可他,何曾與這一切沾上過關係?他明明隻屬於青門,隻屬於她。
“殷無念,他真的隻是你的絆腳石嗎?”她的目光空洞,喃喃問。
作者有話要說: 寫這章的時候很難受……
被人強行將他的不幸加到自己和周圍人身上、覆水難收的那種絕望
啊啊,不過話說,我還是有讀者的嘛hhhhhhh
☆、第5章
於彥笑了,他抬起頭望向天空,似是想了很久,關於他對殷無念是否真有兄弟情義。良久才低下頭,聳聳肩,無力地繼續輕笑著。
千帆雙拳握緊,額前垂下的發被汗水黏住,襯得臉色更加蒼白。她低下頭,流著淚,搖了搖頭,無念,無念,我到底是做不到,將他帶到你麵前再下手。
不知從哪兒,飄下一朵火紅的合歡花,許是哪一次的狂風,將它吹來了這沒有花樹的林中。顫抖著的紅須花朵在令遙眼前落下,遮擋住他視線的一瞬,劍身刺入身體的沉悶聲音傳來。火紅的花繼續下落,他在昏暗的樹林中看到她的身影,帶著些微的顫抖,決然地將刺入於彥胸膛的劍抽出,鮮血噴湧,瀰漫消融在她胸前的黑衣中。
千帆以劍支地,看著倒在麵前的男子。她的運氣向來還不錯,隨殷無念入了青門後,也一直生活在他的保護下,沒機會接觸傷人性命的事。殷無念去世後,這世間的殘酷再也沒有了屏障地撲麵而來,她已記不得於彥是她這些天來殺的第幾個人了。
過了不知多久,她才緩過來,目光從於彥的屍體上移開,目之所及,滿地鮮紅,不僅僅是於彥的血。她抬眼環視四周,幽暗的樹林中不知何時居然有了那麽多人,密密麻麻,比樹還多。噢,對了,對了,方才他們就來幫她了,在她們被偷襲的時候。在青門府的兄弟,是不是全都來了?
她的目光極力向前方的盡頭延伸,然後她看見了穆淳,哪怕是在這麽多身姿矯健的兒郎中,她也一眼注意到了他,他站在人群的最後,挺拔如鬆,麵容秀若梅蘭,此刻他眼中有著與其他人一樣的哀傷,可其他人的哀傷是為了無念,他的哀傷卻隻對著她,帶著更多的、她看不懂的情緒。
他們一個黑衣染血,一個錦袍玉立,隔著人群與幽暗的光線對視著,仿若隔著漫漫天各一方的光陰。
在穆淳眼中,這個女子再也不是曾經皇城中的穆輕璿,再也不是尊貴無比的嫡公主,再也不是那個看向其他宮人時,威嚴中帶著溫柔憐憫的小姑娘。
她曾趁著夜色翻上平王府的牆,告訴他令他難以置信的身世,那時她的臉上再沒有威嚴,隻有憤怒與難以置信,以及帶他離開的堅定。
後來他們重逢於江湖,他在她臉上看到的是堅忍、倔強,是代替亡夫執掌青門的首領氣勢與殺伐果斷,許多天了,他甚至以為,她天生就不懂得柔情。
直到此時此刻,她似一片被雨打落的葉,又像從淚水中被撈起一般,身上的泥土、血水、眼淚無不瀰漫著悲傷。
殷無念,幾年以前他是見過的,當真是個好男兒。聽聞殷無念被於彥殺害的那晚,輕璿慘白著一張臉,下令全蜀地搜捕於彥,且要留著活口帶來她麵前,又召齊在蜀地的所有青門弟兄,硬是連夜將全部大理軍趕出了安榮。大理軍一路後退,青門一路追擊,短短兩日,大理軍被逼退到木涼關,那時,他們已被打得隻剩一半兵力了。
便是在那一日,穆淳奉令遙之命先大軍一步趕到蜀地。那晚青門眾高手決定暫時休息,以保存體力明日繼續,大理軍疲憊不堪,張守成怕此時逃出木涼關便再沒有機會殺迴來了,下令全軍安營紮寨準備第二天的戰鬥。
穆淳是在戰場上見慣了風雲變幻的人,知道戰事拖得越久越是不利,便趁著夜色打槍匹馬潛入大理軍軍營中,將對方得力的大將一一封喉。大將的帳篷與尋常士兵的不同,他尋找起來輕車熟路,對方發現時已經晚了。
他脫身後躲在暗處,大理王如同發了瘋一般,誓要將下手之人碎屍萬段。他命士兵們集合,向青門高手發動攻擊,然而沒有大將相輔,他如同一個光杆將軍,無一人願意聽他號令。當初起兵本就是大理王一意孤行,此時人數折半,大將皆被殺死,還有誰願意陪著他送死?除了幾名極忠心的士兵願意繼續跟隨他,其餘人早就四向逃竄了。
所有人都震撼於江湖幫派居然可以力壓大軍,感嘆青門的強大,然而誰曾知曉,青門中人引他入青門府內院時,他見到的那個渾身素縞跪於夫君靈前、不願任何人近身的女子,才是這一切的幕後指揮者?
連他自己也不曾料想,會在此種情況下再次見到輕璿。
他們遺失彼此,真的太長時間了。穆淳看向牽著馬的令遙,又覺得此次能來蜀地鎮壓大理王,也實在太過幸運。
那一晚,輕璿十分疲憊,卻睡不著。
一閉上眼,便是殷無念最後躺在她懷中的樣子,鮮血從他胸前的傷口湧出,他用盡最後的力氣與她說,照顧好自己。
她從床上坐起,看向大床空著的另一邊,抱著薄被任思緒蔓延開來。
今日在樹林中迴憶起的那些事,如今又浮現在腦海,殷無念談及“天下”時,眼中似隱隱有著不甘的、期待的光芒。
她知他不是貪戀權勢的人,他隻是單純地期待著,有朝一日這世間可以真正太平,百姓可以真正心安。其實他們都明白這很難,但殷無念不會怕難,他會成為青門掌門,會成為全天下都知曉的一個厲害人物,他有他的抱負,有他的期盼。
她早該想到的,殷無念並不是永遠隻會圍著她轉,可她卻真的曾一直以為,他隻愛圍著她轉。
他們相遇時,她早已流落江湖。她與他之間,有過不打不相識的尷尬,有過她求他相救朋友的急切,有過他不求迴報隻求她在身邊的自私,也有過她與他相處時的羞怯。
她也許不曾真正愛過他,隻是太享受與他一起的每一刻,像是想要將曾經缺失的父愛和踏實感補迴來,他待她好,她便欣然接受。他明明知曉,他的付出更多,卻從無怨言,隻求她在身邊。
所以他才會甘願為了她,冒天大的危險。
他是個徹頭徹尾的江湖人,她也是半個江湖人,她曾以為自己會永遠隨他過江湖人的日子,萬沒想到的是,他會死在一場權利的傾軋中。大理王起兵是為權,於彥奪位是為權,薊崇陷害於正同是為權,現在想來,若說人在江湖便可遠離紛爭,聽來何其可笑。她雖遠在江湖,卻也聽過一些事,如今的大炎朝堂與六年前相比,竟是還差得遠了,世道,也是差得遠了。
哪怕沒有大理王,沒有於彥,殷無念身為青門掌門,是否這一生也終將捲入權利爭奪的漩渦中?
他當真很愛她,願意將自己的一切想法都告訴她,包括他覺得於彥對他外熱內冷,也向她傾訴過。可她呢,連她曾是炎朝的公主,都不曾告訴他。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