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賢易神色一定,冷冷道:“江卿速將事情始末道來。”
“三年前,梁王微服私訪偶遇一個算命術士,那人不僅推算出他身份尊貴,還提醒他三日內頭上有禍。梁王起先不信,可隔日術士的預言成真了。原來,坊間有夫妻因瑣事爭吵而大打出手,悍婦氣極丟出一盆蘭花,好巧不巧地砸中了過路的梁王。梁王想起術士之言,等到頭傷有所好轉,便誠意拳拳地帶著薄禮去見那位術士,一來二去兩人熟絡起來。”
“這與鼠疫有何關聯?”諸侯中有人提出質疑。
江玄之不緊不慢道:“近年蝗蟲為禍,百姓收成不佳,梁王有心為百姓除禍,便以此事向術士相詢。術士告訴他鼷鼠食蝗蟲,還親自試驗了一番,梁國的蟲害果然緩解了不少。術士藉機進言,推斷兩年內長安城郊將有蝗蟲之禍,讓梁王早做謀算。”
聽到此處,在座的聰明人大致猜到了接下去的事情,尋夢也停下了手中的筷子,心中卻在猜測那個術士是何人?受誰指使?
江玄之的聲音在繼續:“梁王向來不受陛下待見,不敢向陛下道出這種禍事惹陛下不快,又不願錯過這等良機在陛下麵前表現一番,在術士的勸說下便私自在長安繁殖鼷鼠,隻等蝗蟲成災一舉放出來。可惜他未料到術士的目的不在蝗災,而在鼠疫。”
江玄之將梁王的心理揣測得非常到位,致使梁王聽了,臉色幾度變幻,可當他聽到最後一句話,臉上閃現驚愕,不敢相信地追問:“你是說,此次鼠疫不是意外,而是他故意為之?”
“梁王到了此刻還相信他?”江玄之道。
梁王的麵容龜裂開來,微微搖著頭,滿目不願承認事實:“怎麽會?他怎麽會騙孤?”
江玄之偏過眸去,平靜道:“請陛下宣一人上殿,一切是非自當揭曉。”
這些案情與尋夢毫無瓜葛,她聽得漫不經心,時不時夾一口菜吃,聽到這裏不經意咬了咬筷子,心中對那個術士越發好奇。可當那人緩緩走進殿中,尋夢咬著筷子不動了。
那人如初見般一身菱格繡花袍服,清俊的麵貌讓人聯想到春花與秋月,但他的雙眸不如往日那般吸附心魂,仿佛毒瘴散盡,泥潭幹涸,竟是前所未有的平靜,而平靜下不知蘊藏著怎樣的風暴。
梁王有些迷茫地望著走進來的男子,奇異地與記憶中那人重合起來,驚道:“你,你是鍾鶴?”
印象中鍾鶴行蹤不定,他不能日日相見,但每隔一兩個月他們總能見上一麵,而每次見麵他都穿著術士服,可今日他竟然一改常態。梁王打量著他,有些不確定道:“你,不是算命術士?”
那人既不開口迴應,也不向劉賢易行禮,如木頭一般杵在那裏,江玄之見狀,替他說道:“陛下,此人名為衛光,曾假裝算命術士接近梁王,引誘梁王繁殖鼷鼠,並通過鼷鼠傳播鼠疫。”
當日東市北邊的竹林外,衛光坦言希望真相大白,願將他所做之事如實相告,唯一的要求便是今日他要上殿。他堅持上殿無非是想揭露往事,替那些慘遭屠戮的楚軍討個公道,而江玄之追求的是真相,當年炎楚之戰他實在查無頭緒,不如讓衛光親自去求個結果。
劉賢易端視著那人的風華氣度,直覺此人來曆不凡,也沒有責怪他殿前失禮,隻是暗自揣測他做這些事的用意。誰知他還沒開口,梁王按捺不住了,追問道:“鍾鶴,他所言是不是真的?你自始至終都在利用孤?”
“是!”衛光惜字如金,斬釘截鐵一個字。
梁王爆發出生平最大的勇氣,不顧場合從地上站了起來,痛心疾首,聲聲質問:“三年來,孤將你當成知己好友,鼠疫爆發之後仍然從未懷疑過你,隻當是意外,而孤是造成這場意外的罪魁禍首。孤自覺罪孽深重,日不能食,夜不能寐,終日惶惶不敢對人言,結果竟然是你……你辜負了孤的信任!”
衛光一臉無動於衷,從他開始執行此事便料到會有今朝,聞言平靜道:“父債子償,天經地義。”
凡是帝王必然有點好臉麵,劉賢易登臨高位已久,也不能免俗。在他看來,長子先是識人不明,被人利用,如今真相大白還不肯認清現實,如此不顧大體,實在是丟盡皇家顏麵。然而衛光之言落進耳中,他的臉色越發陰沉:“朕何時欠了你?”
總算步入正題,衛光冷冷一笑:“炎帝可還記得當年炎楚之戰?”
他不向劉賢易行禮,也不尊他為陛下,反而用了“炎帝”這個稱謂,顯然沒把自己當成炎朝子民。
聞弦歌而知雅意,劉賢易立即心領神會道:“你是楚人?”
衛光不答,反而轉向梁王:“梁王,我縱然從頭到尾都在騙你,但有一事沒有騙你,鍾鶴是我的本名。”
可惜,梁王太過單純良善,從未懷疑過他,若是換了聰慧細膩的江玄之,或許早將他的祖宗十八代都查個門清了。
“鍾……”劉賢易迴想楚人中的“鍾”姓,沉吟道,“你是鍾遙之子?”
衛光嘴角露出譏笑:“炎帝既猜出我的來曆,也該明白我此行的目的。”
劉賢易心思百轉,想到了當年炎楚之戰的慘烈,想到了前幾日鼠疫的肆虐,嘆了口氣:“當年炎楚之戰……朕確實有愧於楚人,可朕也沒想到華廷會那般狠絕……”
</br>
“三年前,梁王微服私訪偶遇一個算命術士,那人不僅推算出他身份尊貴,還提醒他三日內頭上有禍。梁王起先不信,可隔日術士的預言成真了。原來,坊間有夫妻因瑣事爭吵而大打出手,悍婦氣極丟出一盆蘭花,好巧不巧地砸中了過路的梁王。梁王想起術士之言,等到頭傷有所好轉,便誠意拳拳地帶著薄禮去見那位術士,一來二去兩人熟絡起來。”
“這與鼠疫有何關聯?”諸侯中有人提出質疑。
江玄之不緊不慢道:“近年蝗蟲為禍,百姓收成不佳,梁王有心為百姓除禍,便以此事向術士相詢。術士告訴他鼷鼠食蝗蟲,還親自試驗了一番,梁國的蟲害果然緩解了不少。術士藉機進言,推斷兩年內長安城郊將有蝗蟲之禍,讓梁王早做謀算。”
聽到此處,在座的聰明人大致猜到了接下去的事情,尋夢也停下了手中的筷子,心中卻在猜測那個術士是何人?受誰指使?
江玄之的聲音在繼續:“梁王向來不受陛下待見,不敢向陛下道出這種禍事惹陛下不快,又不願錯過這等良機在陛下麵前表現一番,在術士的勸說下便私自在長安繁殖鼷鼠,隻等蝗蟲成災一舉放出來。可惜他未料到術士的目的不在蝗災,而在鼠疫。”
江玄之將梁王的心理揣測得非常到位,致使梁王聽了,臉色幾度變幻,可當他聽到最後一句話,臉上閃現驚愕,不敢相信地追問:“你是說,此次鼠疫不是意外,而是他故意為之?”
“梁王到了此刻還相信他?”江玄之道。
梁王的麵容龜裂開來,微微搖著頭,滿目不願承認事實:“怎麽會?他怎麽會騙孤?”
江玄之偏過眸去,平靜道:“請陛下宣一人上殿,一切是非自當揭曉。”
這些案情與尋夢毫無瓜葛,她聽得漫不經心,時不時夾一口菜吃,聽到這裏不經意咬了咬筷子,心中對那個術士越發好奇。可當那人緩緩走進殿中,尋夢咬著筷子不動了。
那人如初見般一身菱格繡花袍服,清俊的麵貌讓人聯想到春花與秋月,但他的雙眸不如往日那般吸附心魂,仿佛毒瘴散盡,泥潭幹涸,竟是前所未有的平靜,而平靜下不知蘊藏著怎樣的風暴。
梁王有些迷茫地望著走進來的男子,奇異地與記憶中那人重合起來,驚道:“你,你是鍾鶴?”
印象中鍾鶴行蹤不定,他不能日日相見,但每隔一兩個月他們總能見上一麵,而每次見麵他都穿著術士服,可今日他竟然一改常態。梁王打量著他,有些不確定道:“你,不是算命術士?”
那人既不開口迴應,也不向劉賢易行禮,如木頭一般杵在那裏,江玄之見狀,替他說道:“陛下,此人名為衛光,曾假裝算命術士接近梁王,引誘梁王繁殖鼷鼠,並通過鼷鼠傳播鼠疫。”
當日東市北邊的竹林外,衛光坦言希望真相大白,願將他所做之事如實相告,唯一的要求便是今日他要上殿。他堅持上殿無非是想揭露往事,替那些慘遭屠戮的楚軍討個公道,而江玄之追求的是真相,當年炎楚之戰他實在查無頭緒,不如讓衛光親自去求個結果。
劉賢易端視著那人的風華氣度,直覺此人來曆不凡,也沒有責怪他殿前失禮,隻是暗自揣測他做這些事的用意。誰知他還沒開口,梁王按捺不住了,追問道:“鍾鶴,他所言是不是真的?你自始至終都在利用孤?”
“是!”衛光惜字如金,斬釘截鐵一個字。
梁王爆發出生平最大的勇氣,不顧場合從地上站了起來,痛心疾首,聲聲質問:“三年來,孤將你當成知己好友,鼠疫爆發之後仍然從未懷疑過你,隻當是意外,而孤是造成這場意外的罪魁禍首。孤自覺罪孽深重,日不能食,夜不能寐,終日惶惶不敢對人言,結果竟然是你……你辜負了孤的信任!”
衛光一臉無動於衷,從他開始執行此事便料到會有今朝,聞言平靜道:“父債子償,天經地義。”
凡是帝王必然有點好臉麵,劉賢易登臨高位已久,也不能免俗。在他看來,長子先是識人不明,被人利用,如今真相大白還不肯認清現實,如此不顧大體,實在是丟盡皇家顏麵。然而衛光之言落進耳中,他的臉色越發陰沉:“朕何時欠了你?”
總算步入正題,衛光冷冷一笑:“炎帝可還記得當年炎楚之戰?”
他不向劉賢易行禮,也不尊他為陛下,反而用了“炎帝”這個稱謂,顯然沒把自己當成炎朝子民。
聞弦歌而知雅意,劉賢易立即心領神會道:“你是楚人?”
衛光不答,反而轉向梁王:“梁王,我縱然從頭到尾都在騙你,但有一事沒有騙你,鍾鶴是我的本名。”
可惜,梁王太過單純良善,從未懷疑過他,若是換了聰慧細膩的江玄之,或許早將他的祖宗十八代都查個門清了。
“鍾……”劉賢易迴想楚人中的“鍾”姓,沉吟道,“你是鍾遙之子?”
衛光嘴角露出譏笑:“炎帝既猜出我的來曆,也該明白我此行的目的。”
劉賢易心思百轉,想到了當年炎楚之戰的慘烈,想到了前幾日鼠疫的肆虐,嘆了口氣:“當年炎楚之戰……朕確實有愧於楚人,可朕也沒想到華廷會那般狠絕……”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