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晉並不買帳,冷哼道:“多謝江禦史提醒。我素來隻知忠心侍君,勤勉於事,學不來揣測聖意,陽奉陰違。”
“周廷尉既然說到勤勉於事,我便與你就事論事。經我查探,尋無影十有八九是受人栽贓陷害的。周廷尉明知尋無影有冤,還要對她嚴刑逼供嗎?”
周晉一步不退:“十之八九,那剩下的十之一二呢?江玄之莫非對南越細作心存憐惜?”
“你何以如此篤定她是南越細作?就因她是南越人?”江玄之冷冷質問道,“周廷尉難道忘了三年前仲靈之案?你莫不是想製造同樣的一出冤案?”
周晉神色微變,仲靈之案雖未平反,但知情人皆知曉那是一樁冤案。
江玄之見他麵色有所鬆動,緩了語氣道:“周廷尉可還記得擔任廷尉之初心?廷尉掌天下刑獄,所判皆為重案,應當慎之又慎。”
初心……周晉琢磨著這兩個字,嗓音微變:“江禦史斷言尋無影是受冤入獄?”
江玄之溫潤的語氣中暗藏堅定:“我敢以性命擔保,尋無影絕不是南越細作,也沒有刺殺陛下。”
竟然以性命擔保?周晉怔了半晌,決斷道:“我便信你一次,但皇後殿下之命我不可違抗,便以三日為限,三日內我絕不刑訊尋無影。”
三日時間,足夠了。
江玄之出了廷尉府,往章台路行迴禦史府。路上行人如織,川流不息,他視若無睹,陷入思考中。
宿衛聞到的香味到底是何物?與陛下吸入的香粉相同嗎?趙同為何湊巧不在陛下身邊?又為何那麽巧撞見了窗欞刺殺的一幕?窗欞內的人影是尋夢嗎?若不是尋夢又是何人?而他又是何時逃離現場?
“請問您是江禦史嗎?”脆生生的嗓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擋住了他的去路:“那邊水岸有人在等您。”
小女孩傳完話就跑開了,江玄之遙望小女孩所指之處,怔愣片刻,抬步走過去。
泬水南岸,冬日的河水靜靜地流淌著,細碎的日光打在水麵,閃著晶瑩的光亮。然而,日光照不暖厚沉的水底,沁涼的寒意從水中散發出來,籠住水岸行人。
河岸有人負手而立,身形修長,一襲青色曲裾與岸邊的柏樹相得益彰。聽到腳步聲靠近,他緩緩轉過身來,幽幽一笑:“江禦史。”
江玄之眼眸微沉,竟是衛光。
“江禦史這麽快便不認得我了嗎?自山陽郡一別,我對你甚是想念。”衛光笑容可掬,眉眼至唇瓣無一處不燦爛,唯獨瞳眸裏蘊藏著深意,似一團毒瘴般讓人看不清。
江玄之偏開目光,凝望著波光粼粼的水麵:“如今我該怎麽稱唿你?衛掾吏?衛長史?還是……楚人衛光?”
他斜眸看他,淩厲如炬,衛光的笑容僵在臉上,頃刻又恢複如初,略帶惋惜道:“真是無趣,這麽早便被你識破身份了。”
江玄之打量衛光,確認道:“你真是鍾遙之子?”
鍾遙是楚武王謀士,隨其征戰天下,屢獻計謀,立下赫赫功勳,但楚武王為人剛愎自用,爭得半壁江山之後,誌滿意得,時常一意孤行。炎王劉賢易聽從宋不疑之計離間兩人,致使他們離心。楚武王漸漸奪去鍾遙之權,鍾遙大怒離去,病死在返鄉途中。
“是。”衛光笑意不減。
江玄之沉聲道:“你父親病死他鄉,乃是天意使然,你為何如此仇視炎朝?”
衛光笑意微斂:“父親早已洞悉炎王的離間計,但因一時氣憤離開楚武王。他生性高傲不願低頭,臨終前才透露悔意,讓我攜絕筆信去見楚武王。”
他忽然停住了,江玄之追問:“你恨炎王離間了你父親和楚武王?”
衛光搖頭道:“兵不厭詐,兩軍交戰使些計謀無可厚非。”
江玄之不再追問,凝望著靜靜流淌的河水。
衛光的眸色變得異常黑沉,繼續迴憶:“我趕到時,楚武王戰敗,命部下白昆率軍投降,而他自己揮劍自盡於泗水河畔。白昆忠烈,本想追隨而去,但思及楚武王遺命,領著數萬將士前去投降,不想炎軍大肆屠戮,血流成河。”
饒是心冷無情的衛光,想起那一幕,麵色都有些動容。
“白昆……白冰之父?”江玄之查探過白冰身世,但知情人提及往事,諱莫如深。他隻能通過蛛絲馬跡推斷,白冰身世不凡,應當不是一般的楚人。
“不,白昆是白冰叔父。”衛光解開了他心中疑團。
他頓了頓,以一種“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說道:“我本以為她聰明冷靜,可堪大用,可惜到底是女子,耽於情愛,失去理智,最終竟因甘茂而死。”
“我理解她。”江玄之神色淡淡,“若換作是我,也會做出同樣的抉擇。你不曾愛過,不會懂她的心情,明知有詐卻毅然前往,終究是放不下那人。”
衛光眯眼看著他,難以置信道:“你竟然……”
他忽而仰頭大笑:“白冰果然有先見之明,竟叫你墜入情劫之中。”
情劫……衛光之言讓江玄之如醍醐灌頂,瞬間清明起來。泗水河心島上,他一直想不通白冰第三雕的真正用意,隻斷定與尋夢有關,原來竟是這一招情劫。
</br>
“周廷尉既然說到勤勉於事,我便與你就事論事。經我查探,尋無影十有八九是受人栽贓陷害的。周廷尉明知尋無影有冤,還要對她嚴刑逼供嗎?”
周晉一步不退:“十之八九,那剩下的十之一二呢?江玄之莫非對南越細作心存憐惜?”
“你何以如此篤定她是南越細作?就因她是南越人?”江玄之冷冷質問道,“周廷尉難道忘了三年前仲靈之案?你莫不是想製造同樣的一出冤案?”
周晉神色微變,仲靈之案雖未平反,但知情人皆知曉那是一樁冤案。
江玄之見他麵色有所鬆動,緩了語氣道:“周廷尉可還記得擔任廷尉之初心?廷尉掌天下刑獄,所判皆為重案,應當慎之又慎。”
初心……周晉琢磨著這兩個字,嗓音微變:“江禦史斷言尋無影是受冤入獄?”
江玄之溫潤的語氣中暗藏堅定:“我敢以性命擔保,尋無影絕不是南越細作,也沒有刺殺陛下。”
竟然以性命擔保?周晉怔了半晌,決斷道:“我便信你一次,但皇後殿下之命我不可違抗,便以三日為限,三日內我絕不刑訊尋無影。”
三日時間,足夠了。
江玄之出了廷尉府,往章台路行迴禦史府。路上行人如織,川流不息,他視若無睹,陷入思考中。
宿衛聞到的香味到底是何物?與陛下吸入的香粉相同嗎?趙同為何湊巧不在陛下身邊?又為何那麽巧撞見了窗欞刺殺的一幕?窗欞內的人影是尋夢嗎?若不是尋夢又是何人?而他又是何時逃離現場?
“請問您是江禦史嗎?”脆生生的嗓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擋住了他的去路:“那邊水岸有人在等您。”
小女孩傳完話就跑開了,江玄之遙望小女孩所指之處,怔愣片刻,抬步走過去。
泬水南岸,冬日的河水靜靜地流淌著,細碎的日光打在水麵,閃著晶瑩的光亮。然而,日光照不暖厚沉的水底,沁涼的寒意從水中散發出來,籠住水岸行人。
河岸有人負手而立,身形修長,一襲青色曲裾與岸邊的柏樹相得益彰。聽到腳步聲靠近,他緩緩轉過身來,幽幽一笑:“江禦史。”
江玄之眼眸微沉,竟是衛光。
“江禦史這麽快便不認得我了嗎?自山陽郡一別,我對你甚是想念。”衛光笑容可掬,眉眼至唇瓣無一處不燦爛,唯獨瞳眸裏蘊藏著深意,似一團毒瘴般讓人看不清。
江玄之偏開目光,凝望著波光粼粼的水麵:“如今我該怎麽稱唿你?衛掾吏?衛長史?還是……楚人衛光?”
他斜眸看他,淩厲如炬,衛光的笑容僵在臉上,頃刻又恢複如初,略帶惋惜道:“真是無趣,這麽早便被你識破身份了。”
江玄之打量衛光,確認道:“你真是鍾遙之子?”
鍾遙是楚武王謀士,隨其征戰天下,屢獻計謀,立下赫赫功勳,但楚武王為人剛愎自用,爭得半壁江山之後,誌滿意得,時常一意孤行。炎王劉賢易聽從宋不疑之計離間兩人,致使他們離心。楚武王漸漸奪去鍾遙之權,鍾遙大怒離去,病死在返鄉途中。
“是。”衛光笑意不減。
江玄之沉聲道:“你父親病死他鄉,乃是天意使然,你為何如此仇視炎朝?”
衛光笑意微斂:“父親早已洞悉炎王的離間計,但因一時氣憤離開楚武王。他生性高傲不願低頭,臨終前才透露悔意,讓我攜絕筆信去見楚武王。”
他忽然停住了,江玄之追問:“你恨炎王離間了你父親和楚武王?”
衛光搖頭道:“兵不厭詐,兩軍交戰使些計謀無可厚非。”
江玄之不再追問,凝望著靜靜流淌的河水。
衛光的眸色變得異常黑沉,繼續迴憶:“我趕到時,楚武王戰敗,命部下白昆率軍投降,而他自己揮劍自盡於泗水河畔。白昆忠烈,本想追隨而去,但思及楚武王遺命,領著數萬將士前去投降,不想炎軍大肆屠戮,血流成河。”
饒是心冷無情的衛光,想起那一幕,麵色都有些動容。
“白昆……白冰之父?”江玄之查探過白冰身世,但知情人提及往事,諱莫如深。他隻能通過蛛絲馬跡推斷,白冰身世不凡,應當不是一般的楚人。
“不,白昆是白冰叔父。”衛光解開了他心中疑團。
他頓了頓,以一種“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說道:“我本以為她聰明冷靜,可堪大用,可惜到底是女子,耽於情愛,失去理智,最終竟因甘茂而死。”
“我理解她。”江玄之神色淡淡,“若換作是我,也會做出同樣的抉擇。你不曾愛過,不會懂她的心情,明知有詐卻毅然前往,終究是放不下那人。”
衛光眯眼看著他,難以置信道:“你竟然……”
他忽而仰頭大笑:“白冰果然有先見之明,竟叫你墜入情劫之中。”
情劫……衛光之言讓江玄之如醍醐灌頂,瞬間清明起來。泗水河心島上,他一直想不通白冰第三雕的真正用意,隻斷定與尋夢有關,原來竟是這一招情劫。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