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奇似是看穿她的憂慮,勸道:“殿下,明日早朝陛下不能親臨,朝臣們定然要暗自揣測。旁人倒罷了,聰明如宋丞相江禦史之流,定會嗅出異常。既然早晚瞞不住,殿下為何不主動告知?”
“你所言有理,孤原想著能瞞一時是一時,倒是想差了。他們終歸會知曉,與其被他們看出端倪,倒不如孤主動相告,還能與他們商議一二。”皇後命內侍出宮去丞相府和禦史府。
內侍敲響禦史府大門時,江玄之尚未安寢,崔妙晗睡得酣甜。兩人稍加整理便隨內侍入宮,崔妙晗睡眼朦朧地小聲問道:“師兄,莫不是陛下病了?”
陛下偶有夜召江玄之入宮,商議國家大事,但此次竟然一同宣召她,想來是三更半夜突發急症,病症棘手,連醫正都束手無策。
江玄之沉吟,八九不離十,但陛下素來身體康健,並無隱疾,前陣子的風寒已大致痊癒,到底是何病症需要宣召崔妙晗?他隱隱覺得蹊蹺,一時又想不通。
牛車很快抵達未央宮,兩人在內侍指引下,步入宣室殿。
殿內氣氛怪異地沉靜,不見劉賢易的身影,隻見皇後與宋不疑立在殿中央,江玄之心中狐疑更甚,麵上淡淡地朝兩人見禮。
皇後一見崔妙晗,便朝她道:“陛下昏迷高燒,你速進去瞧瞧。”
“諾。”崔妙晗默默隨內侍去了內殿。
陛下今日好端端的,為何夜裏忽然昏迷高燒?江玄之環顧殿內,並無任何異狀,止不住心中狐疑,問道:“敢問皇後殿下,陛下為何忽然昏迷高燒?”
皇後檀口輕啟:“宿衛尋無影行刺陛下。”
江玄之一震,瞳孔微縮,怔愣許久才平複心中波瀾,說道:“尋宿衛忠心耿耿,豈會行刺陛下?這其中必然有誤會。”
皇後料定他會替尋無影開脫,瞥向侍立在旁的趙同,語氣淩厲道:“趙侍,你將今夜發生之事,詳細轉述江禦史。若有半句虛言,孤饒不了你。”
明著恫嚇趙同,暗著警示江玄之。
“諾。”趙同將陛下遇刺過程詳細道明。
江玄之聽完,當即察覺其中疑雲重重,淡淡問道:“尋宿衛可曾俯首認罪?”
趙同偷瞧了皇後一眼,如實答道:“尋宿衛承認自己是南越人,但拒不承認是南越細作,也否認刺殺陛下。”
“那麽,趙侍可曾親眼見到尋宿衛刺殺陛下?”
趙同微驚,江禦史與尋宿衛問了同一個問題,當即正色迴稟。
江玄之沉吟道:“當時……”
“江禦史!”皇後喝止住他,冷冷道,“孤宣召你入宮是為陛下之症,可不是讓你來查案的。此案孤已經審結,由不得你插手置喙。”
江玄之不卑不亢,從容應道:“案中疑點重重,尋無影不曾認罪,敢問皇後殿下如何算是審結了?”
皇後知他善推理斷案,定然能找出她審問的漏洞,而她並不想與他爭執,失了顏麵,於是說道:“即便孤有失察之處,但此案已交由周廷尉審理,相信不日便會查個清楚明白,水落石出。”
周晉正直清廉,通曉律法,但行事刻板不講人情,對待人證物證俱全而拒不認罪的疑犯從不手軟。尋夢落到他的手裏,處境堪憂,好在案中尚有疑點,周晉暫且還不會痛下狠手。
思及此,江玄之揖首懇求道:“陛下遇刺,茲事體大,請皇後殿下允臣查案。”
皇後不悅道:“這天下莫非隻有你會查案?還是說,江禦史信不過周廷尉,或是信不過孤?”
江玄之絲毫不退讓:“臣並無此意,隻是臣身為禦史大夫,有監察天下刑獄之責,此等弒君大案不該袖手旁觀。”
“江禦史真是盡忠職守。”皇後銀牙暗咬,譏笑道,“孤今日方知尋宿衛是女子,江禦史怕是早就知曉了吧?說得倒是好聽,什麽允臣查案,禦史之職,不過就是你的私心作祟罷了。”
江玄之不語,陷入深思。
皇後見他沉默,自以為戳中他的心事,越發不客氣道:“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連江禦史這等人傑都不能幸免,可見尋無影之妙,不可言說。什麽斷袖謠言,空穴不來風,依孤看來……”
“皇後殿下請慎言。”沉默的宋不疑終於插嘴了。
皇後一時激越,自知失言,驀然住了嘴。
殿內恢複沉寂,眾人平靜而焦慮地等候陛下醒來。
約莫六更天,劉賢易總算退燒脫離了險境,但尚未甦醒。據崔妙晗所言,乃是服用一種香粉所致,休養一兩日便會醒來。
江玄之暗中詢問當值宿衛,得知陛下遇刺前,他們也曾聞到一陣香氣,有片刻失魂。
說是片刻,又豈知失魂的片刻與現實的片刻是否相同?或許隻是感知偏短,而時間過去很久了?即便真是片刻,若是有人事先預謀,也足夠時間溜進宣室殿了。
江玄之旁敲側擊將案情探個大概,前往廷尉府去見尋夢。尋夢身為此案的嫌犯,自然也會有不容忽視的關鍵訊息。
然而,周晉推說尋無影是重犯,皇後有命,任何人不得探視。
不能相見倒是無妨,但他擔憂尋夢處境,怕她被人嚴刑逼供,便道:“尋無影深受陛下恩寵,難免遭人眼紅嫉妒,欲除之而後快。如今陛下昏迷不醒,無法親自過問此事,周廷尉若是不慎將人弄傷弄殘了,後果如何應當掂量一二。”
</br>
“你所言有理,孤原想著能瞞一時是一時,倒是想差了。他們終歸會知曉,與其被他們看出端倪,倒不如孤主動相告,還能與他們商議一二。”皇後命內侍出宮去丞相府和禦史府。
內侍敲響禦史府大門時,江玄之尚未安寢,崔妙晗睡得酣甜。兩人稍加整理便隨內侍入宮,崔妙晗睡眼朦朧地小聲問道:“師兄,莫不是陛下病了?”
陛下偶有夜召江玄之入宮,商議國家大事,但此次竟然一同宣召她,想來是三更半夜突發急症,病症棘手,連醫正都束手無策。
江玄之沉吟,八九不離十,但陛下素來身體康健,並無隱疾,前陣子的風寒已大致痊癒,到底是何病症需要宣召崔妙晗?他隱隱覺得蹊蹺,一時又想不通。
牛車很快抵達未央宮,兩人在內侍指引下,步入宣室殿。
殿內氣氛怪異地沉靜,不見劉賢易的身影,隻見皇後與宋不疑立在殿中央,江玄之心中狐疑更甚,麵上淡淡地朝兩人見禮。
皇後一見崔妙晗,便朝她道:“陛下昏迷高燒,你速進去瞧瞧。”
“諾。”崔妙晗默默隨內侍去了內殿。
陛下今日好端端的,為何夜裏忽然昏迷高燒?江玄之環顧殿內,並無任何異狀,止不住心中狐疑,問道:“敢問皇後殿下,陛下為何忽然昏迷高燒?”
皇後檀口輕啟:“宿衛尋無影行刺陛下。”
江玄之一震,瞳孔微縮,怔愣許久才平複心中波瀾,說道:“尋宿衛忠心耿耿,豈會行刺陛下?這其中必然有誤會。”
皇後料定他會替尋無影開脫,瞥向侍立在旁的趙同,語氣淩厲道:“趙侍,你將今夜發生之事,詳細轉述江禦史。若有半句虛言,孤饒不了你。”
明著恫嚇趙同,暗著警示江玄之。
“諾。”趙同將陛下遇刺過程詳細道明。
江玄之聽完,當即察覺其中疑雲重重,淡淡問道:“尋宿衛可曾俯首認罪?”
趙同偷瞧了皇後一眼,如實答道:“尋宿衛承認自己是南越人,但拒不承認是南越細作,也否認刺殺陛下。”
“那麽,趙侍可曾親眼見到尋宿衛刺殺陛下?”
趙同微驚,江禦史與尋宿衛問了同一個問題,當即正色迴稟。
江玄之沉吟道:“當時……”
“江禦史!”皇後喝止住他,冷冷道,“孤宣召你入宮是為陛下之症,可不是讓你來查案的。此案孤已經審結,由不得你插手置喙。”
江玄之不卑不亢,從容應道:“案中疑點重重,尋無影不曾認罪,敢問皇後殿下如何算是審結了?”
皇後知他善推理斷案,定然能找出她審問的漏洞,而她並不想與他爭執,失了顏麵,於是說道:“即便孤有失察之處,但此案已交由周廷尉審理,相信不日便會查個清楚明白,水落石出。”
周晉正直清廉,通曉律法,但行事刻板不講人情,對待人證物證俱全而拒不認罪的疑犯從不手軟。尋夢落到他的手裏,處境堪憂,好在案中尚有疑點,周晉暫且還不會痛下狠手。
思及此,江玄之揖首懇求道:“陛下遇刺,茲事體大,請皇後殿下允臣查案。”
皇後不悅道:“這天下莫非隻有你會查案?還是說,江禦史信不過周廷尉,或是信不過孤?”
江玄之絲毫不退讓:“臣並無此意,隻是臣身為禦史大夫,有監察天下刑獄之責,此等弒君大案不該袖手旁觀。”
“江禦史真是盡忠職守。”皇後銀牙暗咬,譏笑道,“孤今日方知尋宿衛是女子,江禦史怕是早就知曉了吧?說得倒是好聽,什麽允臣查案,禦史之職,不過就是你的私心作祟罷了。”
江玄之不語,陷入深思。
皇後見他沉默,自以為戳中他的心事,越發不客氣道:“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連江禦史這等人傑都不能幸免,可見尋無影之妙,不可言說。什麽斷袖謠言,空穴不來風,依孤看來……”
“皇後殿下請慎言。”沉默的宋不疑終於插嘴了。
皇後一時激越,自知失言,驀然住了嘴。
殿內恢複沉寂,眾人平靜而焦慮地等候陛下醒來。
約莫六更天,劉賢易總算退燒脫離了險境,但尚未甦醒。據崔妙晗所言,乃是服用一種香粉所致,休養一兩日便會醒來。
江玄之暗中詢問當值宿衛,得知陛下遇刺前,他們也曾聞到一陣香氣,有片刻失魂。
說是片刻,又豈知失魂的片刻與現實的片刻是否相同?或許隻是感知偏短,而時間過去很久了?即便真是片刻,若是有人事先預謀,也足夠時間溜進宣室殿了。
江玄之旁敲側擊將案情探個大概,前往廷尉府去見尋夢。尋夢身為此案的嫌犯,自然也會有不容忽視的關鍵訊息。
然而,周晉推說尋無影是重犯,皇後有命,任何人不得探視。
不能相見倒是無妨,但他擔憂尋夢處境,怕她被人嚴刑逼供,便道:“尋無影深受陛下恩寵,難免遭人眼紅嫉妒,欲除之而後快。如今陛下昏迷不醒,無法親自過問此事,周廷尉若是不慎將人弄傷弄殘了,後果如何應當掂量一二。”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