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一直不曾出現,而她膝蓋處傷口未愈,行動不便,一晃便到了出行之日。
天高雲淡,秋風輕緩,車輪滾滾,捲起道上的塵土,長安城在煙塵中漸漸遠去。尋夢遙望著高聳入雲的柏梁台,仿佛迴到了初入長安那一日,前路渺渺,太多未知,而她竟在不知不覺中偏離了目的地。
身前的張相如埋頭處理竹簡公文,兩耳不聞窗外事,尋夢就奇怪了,這禦史長史怎麽比禦史大夫還忙,坐個牛車都不得安生。再看那位江大禦史,端坐在側,閉目養神,別提多舒坦了。
不多時,那堆竹簡被分成了兩堆,張相如捧著其中一堆,喚道:“子墨,整理好了。”
江玄之撐開一條眼縫:“給她。”
那堆竹簡華麗麗遞到了尋夢身前,她向來不擅長處理公文,本能地排斥,驚嚷道:“做什麽?”
這驚嚷聲高昂刺耳,江玄之被徹底驚醒,耐著性子解釋道:“這是山陽郡在任官員,你一一記下了。”
尋夢傻愣愣地瞧著那堆竹簡,仿佛聽到了天大的玩笑話。
“不難,你隻需記個大概,諸如官職、癖好、私交,忌諱等。當然,你若有閑,捎帶著記記容貌、家世、妻妾等也無不可。”他循循善誘道。
“……”尋夢覺得自己上了賊船,氣鼓鼓道,“你說得輕巧,你來記?”
他定定地瞧她,眸光沉靜如深海之淵,她毫不怯勢,仰頭迎上他的目光,可那人卻微微斂了目,一副拒絕交流的姿態。
她捧過那堆竹簡,正要趁勝追擊,身前的張相如道:“尋兄,這些竹簡,還有這堆竹簡,子墨早已爛熟於心。”
“……”手中的竹簡似乎有些燙手了。
尋夢作繭自縛,埋頭看起了竹簡,可一郡的官員實在繁多。郡級有太守、都尉、監禦史三官,領郡內政務、軍務、監察之事,而太守之下設有別駕、議曹、獄吏等數十官職,都尉之下又有千人、司馬等職,層層遞推下去,直叫尋夢眼花繚亂,暈頭轉向,看完這卷,忘了上一卷。
“心不靜,如何記得住?”江玄之悠悠道,“你莫不是還想著迴長安?”
一提長安,尋夢便想起他那句“聖旨一出,君命難違,除非……”,終是不死心,道,“那日,你說君命難違,除非什麽?”
“果然還念著長安。”江玄之輕笑,“君命難違,除非……你死。”
“……”尋夢明白了,這人又故意擺了她一道。
江玄之的目光掃過她的膝蓋處,意味深長道:“痛一痛也好,總叫你長了記性。”
他本意隻想教她懂得“君命難違”,未料到她竟不惜自傷以逃避此行,那柏梁台對她而言,果真有不尋常的意義。
第36章 第36章 初入山陽
江玄之奉命查案,輕裝簡行,身旁隻有張相如與尋夢,劉晞代君出行,撫慰華家,少不得排場儀仗,一行人浩浩湯湯地出發,端得是一團和氣。
但內裏,涇渭分明,各行其是。
華昌自是不必提,與江玄之素有過節,如今更成仇敵,勢如水火。劉晞對江玄之似有成見,常常憑著性子冷嘲熱諷。而江玄之待人疏離有禮,並沒有一廂情願與人熟絡的習慣。至於張相如,他平日裏話不多,無意捲入是非,但身為江玄之的好友兼下屬,自然與江玄之形影不離。
最尷尬的便是尋夢,仿佛站在了涇渭之間,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照理說,她與江玄之相識日久,此番奉旨隨行,自然該與他親近些,但他這人頗無趣,平日鮮少出驛館,還丟了一堆“功課”給她,讓她鬱悶得喘不過氣來。
相比之下,劉晞友善多了。
尋夢骨子裏愛玩,對炎朝這些郡縣充滿了好奇,而劉晞的身為皇子,常年被禁錮在長安城,如今一朝出城,自是放浪形骸。兩人誌趣相投,一拍即合,一路行來,逮著空閑便四處遊逛。
車轍滾滾,匆匆又八日,今日便可抵達山陽郡。
尋夢倚靠在牛車的木欄上,握著竹簡臨時抱佛腳,時不時張嘴打個嗬欠,昨日夜遊陳留郡,及至深夜才迴驛館休息,天微亮,又被拉上牛車趕路了。
行進的牛車起伏搖晃,如搖籃般催眠著她,她的眼皮漸沉,不知不覺就闔上了。手中的竹簡一點點滑落,手心一空,她猛然驚醒,卻見那竹簡到了江玄之手中,她沒好氣地伸手討要:“還我。”
江玄之隨意翻看著竹簡:“記了多少?”
尋夢抿著唇不語,那堆竹簡倒是通篇過了一遍,但她委實記性不好,真正記住的,屈指可數。
江玄之輕飄飄地掃了她一眼:“勤能補拙。既知曉自己記性不佳,為何不多費點心?空了便四處閑逛,真當此行是來遊山玩水的?”
尋夢不想聽他說教,抬手便去搶竹簡,可那人手一偏,讓她抓了個空。她撇了撇嘴:“遊山玩水,那也是增長見識啊!古人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這話總不是空穴來風吧?”
江玄之卷著手中的竹簡,漫不經心道:“你若不讀書,即便行了萬裏路,與送信的驛使有何區別?你若不思考,踏遍萬水千山,也不過是走馬觀花,於你的見識有何益處?”
</br>
天高雲淡,秋風輕緩,車輪滾滾,捲起道上的塵土,長安城在煙塵中漸漸遠去。尋夢遙望著高聳入雲的柏梁台,仿佛迴到了初入長安那一日,前路渺渺,太多未知,而她竟在不知不覺中偏離了目的地。
身前的張相如埋頭處理竹簡公文,兩耳不聞窗外事,尋夢就奇怪了,這禦史長史怎麽比禦史大夫還忙,坐個牛車都不得安生。再看那位江大禦史,端坐在側,閉目養神,別提多舒坦了。
不多時,那堆竹簡被分成了兩堆,張相如捧著其中一堆,喚道:“子墨,整理好了。”
江玄之撐開一條眼縫:“給她。”
那堆竹簡華麗麗遞到了尋夢身前,她向來不擅長處理公文,本能地排斥,驚嚷道:“做什麽?”
這驚嚷聲高昂刺耳,江玄之被徹底驚醒,耐著性子解釋道:“這是山陽郡在任官員,你一一記下了。”
尋夢傻愣愣地瞧著那堆竹簡,仿佛聽到了天大的玩笑話。
“不難,你隻需記個大概,諸如官職、癖好、私交,忌諱等。當然,你若有閑,捎帶著記記容貌、家世、妻妾等也無不可。”他循循善誘道。
“……”尋夢覺得自己上了賊船,氣鼓鼓道,“你說得輕巧,你來記?”
他定定地瞧她,眸光沉靜如深海之淵,她毫不怯勢,仰頭迎上他的目光,可那人卻微微斂了目,一副拒絕交流的姿態。
她捧過那堆竹簡,正要趁勝追擊,身前的張相如道:“尋兄,這些竹簡,還有這堆竹簡,子墨早已爛熟於心。”
“……”手中的竹簡似乎有些燙手了。
尋夢作繭自縛,埋頭看起了竹簡,可一郡的官員實在繁多。郡級有太守、都尉、監禦史三官,領郡內政務、軍務、監察之事,而太守之下設有別駕、議曹、獄吏等數十官職,都尉之下又有千人、司馬等職,層層遞推下去,直叫尋夢眼花繚亂,暈頭轉向,看完這卷,忘了上一卷。
“心不靜,如何記得住?”江玄之悠悠道,“你莫不是還想著迴長安?”
一提長安,尋夢便想起他那句“聖旨一出,君命難違,除非……”,終是不死心,道,“那日,你說君命難違,除非什麽?”
“果然還念著長安。”江玄之輕笑,“君命難違,除非……你死。”
“……”尋夢明白了,這人又故意擺了她一道。
江玄之的目光掃過她的膝蓋處,意味深長道:“痛一痛也好,總叫你長了記性。”
他本意隻想教她懂得“君命難違”,未料到她竟不惜自傷以逃避此行,那柏梁台對她而言,果真有不尋常的意義。
第36章 第36章 初入山陽
江玄之奉命查案,輕裝簡行,身旁隻有張相如與尋夢,劉晞代君出行,撫慰華家,少不得排場儀仗,一行人浩浩湯湯地出發,端得是一團和氣。
但內裏,涇渭分明,各行其是。
華昌自是不必提,與江玄之素有過節,如今更成仇敵,勢如水火。劉晞對江玄之似有成見,常常憑著性子冷嘲熱諷。而江玄之待人疏離有禮,並沒有一廂情願與人熟絡的習慣。至於張相如,他平日裏話不多,無意捲入是非,但身為江玄之的好友兼下屬,自然與江玄之形影不離。
最尷尬的便是尋夢,仿佛站在了涇渭之間,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照理說,她與江玄之相識日久,此番奉旨隨行,自然該與他親近些,但他這人頗無趣,平日鮮少出驛館,還丟了一堆“功課”給她,讓她鬱悶得喘不過氣來。
相比之下,劉晞友善多了。
尋夢骨子裏愛玩,對炎朝這些郡縣充滿了好奇,而劉晞的身為皇子,常年被禁錮在長安城,如今一朝出城,自是放浪形骸。兩人誌趣相投,一拍即合,一路行來,逮著空閑便四處遊逛。
車轍滾滾,匆匆又八日,今日便可抵達山陽郡。
尋夢倚靠在牛車的木欄上,握著竹簡臨時抱佛腳,時不時張嘴打個嗬欠,昨日夜遊陳留郡,及至深夜才迴驛館休息,天微亮,又被拉上牛車趕路了。
行進的牛車起伏搖晃,如搖籃般催眠著她,她的眼皮漸沉,不知不覺就闔上了。手中的竹簡一點點滑落,手心一空,她猛然驚醒,卻見那竹簡到了江玄之手中,她沒好氣地伸手討要:“還我。”
江玄之隨意翻看著竹簡:“記了多少?”
尋夢抿著唇不語,那堆竹簡倒是通篇過了一遍,但她委實記性不好,真正記住的,屈指可數。
江玄之輕飄飄地掃了她一眼:“勤能補拙。既知曉自己記性不佳,為何不多費點心?空了便四處閑逛,真當此行是來遊山玩水的?”
尋夢不想聽他說教,抬手便去搶竹簡,可那人手一偏,讓她抓了個空。她撇了撇嘴:“遊山玩水,那也是增長見識啊!古人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這話總不是空穴來風吧?”
江玄之卷著手中的竹簡,漫不經心道:“你若不讀書,即便行了萬裏路,與送信的驛使有何區別?你若不思考,踏遍萬水千山,也不過是走馬觀花,於你的見識有何益處?”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