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日的正主更是遲遲未至。
聶徵的酒量一向很好,可那晚的最後不知怎麽竟醉了過去。
再醒來時便是昨晚的情狀了。
如今想來,那酒不但叫他意識不清,還讓他的身體起了難堪的反應,而這一切是誰的手筆可想而知……
「孟、雲、釗——」
孟雲釗正坐在一張矮凳上,把玩著手中一個小巧玲瓏的玉瓶,陡然打了個噴嚏,摸摸鼻子,目光不經意散出去,漸漸凝定在一旁正專注於手中書卷的人身上。
不過是在看他送他的艷/情小說,倒像是在看什麽醒世寶典似的。
孟雲釗收迴目光,舉起手中玉瓶,微微傾斜,窺看瓶中分量,轉而又若有所思地看向案前之人。
薛存芳不為所動,隻啟了啟唇:「你想問什麽,就問罷。」
「你沒有用解藥。」這一句乃是陳述。
昨夜他自作主張在那位齊王殿下的酒裏加了點東西——誰讓他上次毀了他的龍虎丹?他就叫他嚐嚐這新研製的「點絳唇」的滋味,此番手段卻瞞不過薛存芳,對方聽他坦白後直斥荒唐,那人是齊王爺,當今天子唯一的胞弟,深蒙皇恩、大權在握的肱股之臣,又一貫是個再自持不過的性子,縱然再如何不對付,豈容他如此戲弄?孟雲釗這才醒悟過來,忙將解藥送出,求薛存芳去幫他善後。
他這廂等得是心急如焚,孰料薛存芳卻是一去不複返。
那時他便隱隱有了幾分揣測。
待得今日見這解藥原封不動,這揣測落了實,卻像是一塊巨大的石頭,「砰」地用力砸了下來,心口都被砸得有些發痛了,他用力揉了揉,還是覺得發慌。
薛存芳應了一聲:「嗯……」
孟雲釗直直盯住他,「你沒別的什麽要說?我可不想問得太直白。」
薛存芳終於放下書卷,一派漫不在意,「沒什麽,想嚐嚐王爺的滋味罷了……」
又將話音壓得更低,曖昧道:「何況,他生得像皇上,這很有意思。」
孟雲釗聽到前半句話,驟然色變,撲過來一把捂住薛存芳的嘴,也壓低了聲音說話,語氣卻是迅疾而嚴厲:「你不要命了?」這話若是傳到龍椅上那位的耳中,說這話的人,聽到這話的人,隻怕都得「哢嚓」一聲人頭落地。情急之下,那後半句話孟雲釗並沒聽清。
真想叫聶徵來看看,孟雲釗忽然想到,那位齊王爺每每見他與薛存芳廝混在一起,投過來那飽含譴責和不贊同的目光,像是他帶壞了薛存芳似的,孰不知這位中山侯與他不過是臭味相投,一丘之貉。
薛存芳笑一笑,不再說話。
作者有話要說:
一個萬能並老套的開頭註定了狗血。
省略號部分指路同名微博。
第2章 解佩
薛存芳和聶徵很快又在朝會撞上了。
今晨他便有意避開聶徵,得知對方已離了侯府才鬆一口氣。本想著一不做二不休,幹脆把朝會也翹了,反正中山侯身嬌體弱,一個月總要缺席那麽幾次朝會已是滿朝司空見慣之事。再一想如此行事未免太過刻意,倒顯得自己氣短心虛,昨晚險些吃了大虧的可是……憶及此節心下又是一陣暗恨,偏生還不能痛斥那人祖宗十八代。
到頭來薛存芳還是老老實實地去了朝會。
隻是今次他未免太過規矩了,惹得高居於龍椅上的九五之尊都多看了他幾眼,這人卻毫無所察,一味安安靜靜地低垂著頭,仿佛地上有朵花似的,和往日裏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靈動勁兒大相逕庭。
聶澤索性直接點了他的名:「中山侯,此事你如何看?」
薛存芳一怔,出列行禮,直起腰來朗聲道:「皇上,依微臣之見,眼下年關將至,不止是京城,各地過冬的物資都需得安排人下去提前布置妥善,當務之急是多修建幾處『火室』供百姓取暖,倘是國庫裏一時拿不出來那麽多,也隻得去敲打下麵的鄉紳富戶……」
倒是說得頭頭是道。
聶澤輕點扶手上的龍首,又側目去看另一邊打頭那人。
「齊王,你呢?」
薛存芳撇撇嘴,不用想也知道那人會說什麽。
給各地修建火室可不是一個輕鬆的活計,耗資又耗時,如何做?讓誰去做?那些鄉紳富戶的錢褡子一貫咬得比誰都緊,又要如何去敲打,如何去安撫?……
沒想到齊王隻說了一句:「中山侯言之有理。」
薛存芳幾乎疑心是自己聽錯——但那沉緩而冷定的聲音絕不會錯,那四個字……是「言之有理」,而不是「所言甚謬」?
他抬頭去捕捉那個聲音的主人,正對上聶徵的目光。
這是今日朝會之上二人第一次正眼對上。
聶徵身上所著是一襲熟悉的絳紗袍——正是親王的朝服。兩肩行龍,腰腹處繡有一團五爪金龍,色用赤金,穿插絲縷金線,起伏間閃動一絲若隱若現的金芒。
往常縱是對此人有百般看不過眼,薛存芳也不得不承認這身親王服被聶徵穿得漂亮極了。那攏深艷的紅壓在聶徵身上,襯得其人眉目如畫,風神如玉,其一身冷肅高峻之氣將過多的艷色生生蓋了下去,端麗而不冶艷,出眾而不紮眼,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正是相宜。
今日他卻覺得這身衣服穿在這人身上有些紮眼了,奇怪……
</br>
聶徵的酒量一向很好,可那晚的最後不知怎麽竟醉了過去。
再醒來時便是昨晚的情狀了。
如今想來,那酒不但叫他意識不清,還讓他的身體起了難堪的反應,而這一切是誰的手筆可想而知……
「孟、雲、釗——」
孟雲釗正坐在一張矮凳上,把玩著手中一個小巧玲瓏的玉瓶,陡然打了個噴嚏,摸摸鼻子,目光不經意散出去,漸漸凝定在一旁正專注於手中書卷的人身上。
不過是在看他送他的艷/情小說,倒像是在看什麽醒世寶典似的。
孟雲釗收迴目光,舉起手中玉瓶,微微傾斜,窺看瓶中分量,轉而又若有所思地看向案前之人。
薛存芳不為所動,隻啟了啟唇:「你想問什麽,就問罷。」
「你沒有用解藥。」這一句乃是陳述。
昨夜他自作主張在那位齊王殿下的酒裏加了點東西——誰讓他上次毀了他的龍虎丹?他就叫他嚐嚐這新研製的「點絳唇」的滋味,此番手段卻瞞不過薛存芳,對方聽他坦白後直斥荒唐,那人是齊王爺,當今天子唯一的胞弟,深蒙皇恩、大權在握的肱股之臣,又一貫是個再自持不過的性子,縱然再如何不對付,豈容他如此戲弄?孟雲釗這才醒悟過來,忙將解藥送出,求薛存芳去幫他善後。
他這廂等得是心急如焚,孰料薛存芳卻是一去不複返。
那時他便隱隱有了幾分揣測。
待得今日見這解藥原封不動,這揣測落了實,卻像是一塊巨大的石頭,「砰」地用力砸了下來,心口都被砸得有些發痛了,他用力揉了揉,還是覺得發慌。
薛存芳應了一聲:「嗯……」
孟雲釗直直盯住他,「你沒別的什麽要說?我可不想問得太直白。」
薛存芳終於放下書卷,一派漫不在意,「沒什麽,想嚐嚐王爺的滋味罷了……」
又將話音壓得更低,曖昧道:「何況,他生得像皇上,這很有意思。」
孟雲釗聽到前半句話,驟然色變,撲過來一把捂住薛存芳的嘴,也壓低了聲音說話,語氣卻是迅疾而嚴厲:「你不要命了?」這話若是傳到龍椅上那位的耳中,說這話的人,聽到這話的人,隻怕都得「哢嚓」一聲人頭落地。情急之下,那後半句話孟雲釗並沒聽清。
真想叫聶徵來看看,孟雲釗忽然想到,那位齊王爺每每見他與薛存芳廝混在一起,投過來那飽含譴責和不贊同的目光,像是他帶壞了薛存芳似的,孰不知這位中山侯與他不過是臭味相投,一丘之貉。
薛存芳笑一笑,不再說話。
作者有話要說:
一個萬能並老套的開頭註定了狗血。
省略號部分指路同名微博。
第2章 解佩
薛存芳和聶徵很快又在朝會撞上了。
今晨他便有意避開聶徵,得知對方已離了侯府才鬆一口氣。本想著一不做二不休,幹脆把朝會也翹了,反正中山侯身嬌體弱,一個月總要缺席那麽幾次朝會已是滿朝司空見慣之事。再一想如此行事未免太過刻意,倒顯得自己氣短心虛,昨晚險些吃了大虧的可是……憶及此節心下又是一陣暗恨,偏生還不能痛斥那人祖宗十八代。
到頭來薛存芳還是老老實實地去了朝會。
隻是今次他未免太過規矩了,惹得高居於龍椅上的九五之尊都多看了他幾眼,這人卻毫無所察,一味安安靜靜地低垂著頭,仿佛地上有朵花似的,和往日裏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靈動勁兒大相逕庭。
聶澤索性直接點了他的名:「中山侯,此事你如何看?」
薛存芳一怔,出列行禮,直起腰來朗聲道:「皇上,依微臣之見,眼下年關將至,不止是京城,各地過冬的物資都需得安排人下去提前布置妥善,當務之急是多修建幾處『火室』供百姓取暖,倘是國庫裏一時拿不出來那麽多,也隻得去敲打下麵的鄉紳富戶……」
倒是說得頭頭是道。
聶澤輕點扶手上的龍首,又側目去看另一邊打頭那人。
「齊王,你呢?」
薛存芳撇撇嘴,不用想也知道那人會說什麽。
給各地修建火室可不是一個輕鬆的活計,耗資又耗時,如何做?讓誰去做?那些鄉紳富戶的錢褡子一貫咬得比誰都緊,又要如何去敲打,如何去安撫?……
沒想到齊王隻說了一句:「中山侯言之有理。」
薛存芳幾乎疑心是自己聽錯——但那沉緩而冷定的聲音絕不會錯,那四個字……是「言之有理」,而不是「所言甚謬」?
他抬頭去捕捉那個聲音的主人,正對上聶徵的目光。
這是今日朝會之上二人第一次正眼對上。
聶徵身上所著是一襲熟悉的絳紗袍——正是親王的朝服。兩肩行龍,腰腹處繡有一團五爪金龍,色用赤金,穿插絲縷金線,起伏間閃動一絲若隱若現的金芒。
往常縱是對此人有百般看不過眼,薛存芳也不得不承認這身親王服被聶徵穿得漂亮極了。那攏深艷的紅壓在聶徵身上,襯得其人眉目如畫,風神如玉,其一身冷肅高峻之氣將過多的艷色生生蓋了下去,端麗而不冶艷,出眾而不紮眼,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正是相宜。
今日他卻覺得這身衣服穿在這人身上有些紮眼了,奇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