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雅人逼瘋的後果是什麽?李恪在李世民麵前嘩嘩抹眼淚,從小到大受得委屈一次說個清楚,這麽優秀的兒子由於外因被欺負哭了,李世民心裏十分不是滋味。


    不願意承認自己沒保護好孩子,也不能過於教訓諸葛恪跟王玨結仇。對比被長孫皇後寵著,成日算計兄長的李治,怒火自然有地方發了。還減壽,這是多大的債,虧他敢說!


    之前捉拿贏姓宮女後由於長孫皇後求情,李世民也覺得是他們的疏忽才導致孩子被人教壞。再加上李治出生時引起的流言,一些宮人對李治害怕謹慎的態度,他最終到底沒疏遠幼子隻是給其找名師上課學習。


    既然已經解決掉歹人又趁機清理一遍皇宮,小兒子也很配合地說出與贏宮人交往過程,李世民再次投入到各種公務中,一個小孩子哪裏值得成日關注。沒想到疏忽之下弄得滿城流言,現在李治被徹底關在宮內不許外出。之前配合武照做事的狄家人總算鬆口氣,隻舒福蕾不太高興。


    宮內清理宮人的動靜不小,事情前後隻有李治的安排有了變化,再聯想先前單獨對其身旁宮女的清理,聰明人都知道是為誰才弄出這般動靜。本來事情已經過去,不久關於皇三子和九子的流言生出,李治隨後被關禁閉,如此聯想到他出生時的異象再無人敢親近。


    滿朝文武除了心懷不軌者,真正想在儲君二字上動心思的人就算去說服李泰也不會想著找李治,至此李治的事情算是解決掉,隻要注意有沒有想造反或者掌握幼子鑽營的人接近李治就可以了,他簡直成了一個誘餌。


    狼狽三人組對這樣的結果很滿意,他們並未想害幼子性命,隻要他之後老實生活,等李承幹繼位的時候也不會虧待。整個大唐都沉浸在戰爭勝利的喜悅中,南山則有自己的喜事。自去年王玨開闢出一個院子專門研究必用設備,如今在手的開發已經完畢。


    科研人員是瘋狂的,便是後加入的王熙然看到研究成果都不免興奮。


    一個清晨,淡淡的陽光灑在天池,狼狽三人組與百家派弟子和墨家門徒圍著三人坐在天池邊。沒參與多少研究的李晉江也來了,他放下手頭進行的新書《西行記》來記錄這個特殊的日子。


    王玨感慨:“自學得物理這門功課,我就給你們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遺愛還用做鬧洞房。當日我說過,有一日靠此原理為基礎能做到二人在千裏外、萬裏外通話。沒想到當日的話這麽快就實現,借著最近的喜悅咱們可以給大家帶去更多喜悅,不若今日進宮麵聖?”


    “聽你的!”孟襄慡快答道。知識是人家百家派無償授予,在實驗成功後孟襄知道這是和氣珍貴的學問。墨家內部商量過,隻要王玨不對他們下手,以後便以百家派為先。


    王熙然贊同點頭。此人又恢複讓人牙癢癢的養老生活,最近不知在醞釀什麽事情,有點神神叨叨。


    將王李氏留在山頂,囑咐她晚些要如何運作,王玨打頭,一行人快速下山。


    南山村此時也沉浸在戰勝的喜悅中,大家正在準備吃食慶祝,遠遠看到平時甚少在山下同時出現的一行人集體下山,村民們內心驚訝。


    “王縣公,你們這是要去哪,可是發生什麽事情了?!”


    “我們從去年開始閉關,如今終於有所得,現下進長安還能趕上今日早朝。”


    “太好了,不耽誤你們時間,等迴來正好我們準備的席麵也差不多了。”


    “那我等就厚顏勞各位招待了。”


    告別熱情的村民們,一行人快馬到宮門外的時候早朝已經開始。宮門守衛好久沒見到這樣的架勢,為方便平日幹活,大家在山上已經習慣穿勁裝。打頭的是王縣公,之後數日不見的太子殿下、孟巨子、李縣子,再後麵是百家派和墨氏門徒。


    今天要鬧啥事?看陣仗不夠逼宮,守衛們稍安心。最近大家都在為前方勝利的事情高興,王縣公居然挑關鍵時刻作妖,本來跟咱這些小蝦米沒有關係,問題是咱得進宮去稟報啊。


    李承幹不太開心,宮門守衛怎麽這麽木,“怎麽看不到我們嗎?孤要參加早朝,趕緊進去稟報。”


    現在早朝過去一半時間,目前正在進行歌功頌德環節,大臣們得到名利和錢財亦達到為國為民的本心,自然不吝嗇讚揚李世民這個除精神外一切都很好的國主。他們最近捧臭腳都很真心,若沒有一個英明的聖上哪裏有如今的國強民安。


    李世民與一個個大臣們對視,從大家的眼睛中看到對自己的崇拜以及愛戴,聽著往常或算計他或挑他刺的人真心說著認可的話,快感動哭了。


    就在這個時候,小內侍帶著一個宮門守衛進殿,硬著頭皮稟報導:“太子殿下、王縣公、孟巨子……正在宮外,他們說來上早朝。”


    宮門守衛補充一句:“全都穿著黑色勁裝。”


    李世民→來者不善!


    長孫無忌→太子又犯病了!


    大部分朝臣→聖上偷王縣公東西?!


    這種時候不能露怯,李世民大氣地說道:“讓他們進來,告訴太子大家正在慶祝戰勝的事情。”意思別在老子開心的時候觸黴頭,不然整不了你老師也能整整你。


    王玨今日是帶人來邀功的,自然想都沒想就將參與之人都帶來了,她是合計著大家都露露臉到時一同要好處。哪想到平日習慣的打扮引起諸多誤會,等他們走進大殿看到的是一張張目瞪口呆、幸災樂禍、唯恐天下不亂的臉。


    李世民準備先發製人,他威嚴地說道:“我們正在說前方征戰的事情,你們可是為這個事情來上朝?”


    王玨慡朗笑道:“恭喜聖上得償所願,隻是我們並非為此事而來。”


    李承幹很了解李世民,再加上他並未在南山閉關,瞧瞧殿內眾人的樣子他就知道怎麽迴事兒了。有意思,看舅舅眨眼努嘴的樣子,壞小孩李承幹選擇保持沉默。


    在滿殿人期待的眼神中,李世民艱難地問道:“你們為何而來?”


    王玨滿麵好心,認真迴道:“迴聖上,先前所說能讓人相隔千裏萬裏交流的東西已經造出,昨日在南山實驗很成功。今日特來將此事告知聖上,加上征戰得勝的消息也算雙喜臨門了。”


    誒,不是來找茬?!殿內眾人先是一愣,隨後立刻調整麵部表情。李世民反應過來後先是瞪了一眼大兒子,之後哈哈哈大笑道:“好!好啊!!可將物件帶來了?”


    孟襄翻白眼,暗道無知真可怕,跟格物小白解釋這個問題太費勁,他直接說道:“若要解釋物件構造需要費很多時間,微臣隻能說物件不能帶離南山,若要使用還得到南山去。當然,聖上需要的話可以在任意地點安裝。”


    唔,雖然不懂內裏原因,眾人腦補一下沼氣池,猜測也是類似需要在各個地點安裝的大物件。


    先前聽說什麽通訊設備,雖然對王玨的本事很認同,李世民依然覺得不可思議。這會兒聽說真的做成,興奮之下怎麽還能忍得住,他再次哈哈哈道:“擇日不如撞日,咱們現在就去南山瞧瞧!”


    大臣們也好奇得緊,聽李世民這麽說自然無人反對,連魏徵都沒強調安全問題,殿內這些身穿勁裝的一個能頂十個人用。如此,都沒換衣裳,一群人浩浩蕩蕩往宮外去。由於李世民沒換衣服,他得坐車,路上好些人在心裏吐槽聖上耽誤趕路速度。


    終於,在大家的期待中到達南山,此時南山村民剛好準備完吃食,官道上盡是飄著的飯香味。


    咕嚕嚕,大爺大叔們忍著飢餓咽了咽唾沫,房玄齡在眾人的期待中說道:“敢問王縣公,物件在哪裏?”這個時候就要他們這些當大臣的出場,新鮮物件誰也不懂,聖上開口豈不顯得他淺薄無知。


    李承幹傲嬌道:“已經連接兩處可通話的地點,一處在隨園另一處在山頂,如此若有事情也省得上山的時間。”說完引路,將眾人往隨園帶。中二想著,父皇找人問話,他老師也有人代為答話。


    電話座機就安裝在入院收款處,此時正有許多書生圍著觀看。見聖上和諸位大臣親自到來,渴望入朝為官的學子們皆是激動拜見。


    李世民忍住好奇心並未上前,這迴換長孫無忌出場,他指著電話問道:“就是這個?怎麽使用?”


    李承幹一手聽筒遞給李世民,另一隻手開始撥號:“每個電話都有固定號碼,找誰就撥誰的號。”說完撥通山頂座機號碼,一直守在電話旁的王李氏趕緊拿起聽筒,“您好,請問找哪位?”


    聽筒內有聲音傳出,李世民差點沒條件反she將聽筒給扔出去。瞪了一眼兒子,他迴道:“朕是大唐天子,朕找王縣公。”


    “民婦王李氏拜見聖上,您沒遇到她嗎?他們一早就下山進宮去了。”


    王玨撇嘴,暗道李世民夠小心,這種事情還試探,難道能騙他不成?


    杜如晦暗道倒黴,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都往他這瞅,他硬著頭皮說道:“聖上,不若派人到山頂瞧瞧?”


    李世民故作不滿,“哪裏還有如此!不過朕也能理解你的想法,此等神物確實匪夷所思,那你就上山去看看吧。”杜如晦還是老白臉模樣,大臣裏他的身體算頂好。


    不是一般倒黴。不敢看大家的眼神,杜如晦領命後趕緊往隨園外走。


    之後就是漫長的等待,尤其飯香味傳來更是折磨。杜如晦夠壞的,他特意放慢速度就為讓那些心裏暗笑的餓一餓,至於他自己,到山頂肯定能有東西吃。


    果不出所料,由於電話裏告知王李氏會有人上山,一向會辦事的老人家早就準備好茶點。杜如晦上山先美美吃喝幾口,而後才在王李氏的教授下撥通電話,“微臣杜如晦已經到達山頂,山頂的電話與隨園內並無不同。微臣還注意到,山下新增一些奇怪的杆子,山頂也有。”


    懶得解釋的孟襄再次迴道:“這個不好解釋,主要有它們才能實現遠距離通話。”


    瞧黑衣人們都是一副不願意解釋的樣子,大唐文武暗道閉關久都成怪人了。成,太子殿下懂得就好,我等就不多問了,有些事情好奇心太大反而不好。


    三個得利手下已經用完,李世民這次看向孔穎達,孔老頭心領神會,“王縣公,此物有利朝廷管理,不知可否在大唐境內發展開來?”


    王玨從不為難自己的忘年交,她慡快說道:“發明就是為了使用,自然能做到。前期,先把長安的線路做起來。”


    這個時候,一直在人群中沒吱聲的李泰說道:“朝廷要用自然無需出錢訂夠,本王目前負責打理這個生意,若各位大臣誰有需要都可直接找我。”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