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主要就是跟未來媳婦聯絡感情,走這麽長時間誰知道孩子想法變沒變,畢竟再有能力也是年齡小,年齡小就代表著變動與不定。以盧氏對王玨的了解,若周齊說不嫁,王玨必然會幫忙,盧氏往南山跑完全因為內心的小擔憂。


    這不王劉氏終於解脫了,王李氏、王劉氏、盧氏三人湊一起南山瞬間熱鬧起來。不止他們三個,還有閨女嫁到南山的李績媳婦也常來,關係重在維持嘛。尤其眼瞅著師兄們接連迴到長安,黃文兩口子到任期了也該活動一下。


    武照迴來後先處理家事,之後第一時間去看狄仁傑。想著孩子年齡小並且自家祖父給啟蒙也不錯,王玨並未經常讓狄仁傑到南山來。


    這不上午的授課結束後,王玨來到笑聲炸蓬的堂屋,等見到跟武照‘玩耍’的狄仁傑,忙碌的王玨才想起這孩子。收到狄仁傑可憐巴巴的眼神,王玨十分違心地假裝沒看到,有宰相之才的人多曆練也好……


    瞅著家庭婦女們壞笑著看武照欺負狄仁傑,之後又開始拉著武照和周齊抹眼淚,左一句受苦了又一句瘦了,王玨腦仁嗡嗡疼。這個戲碼自王熙然他們迴來後就開演,由於不擅長應對這種情況,王熙然這兩日都跟墨家人在一起搞研究,打算在養胖之前輕易不出現在婦人們麵前。


    正在王玨大腦快爆炸之際,轉移注意力的人來了。這次不是房遺愛,但是理由也是非常奇葩。


    管家王成來報,“李郎君似乎跟長孫娘子吵架了,長孫娘子已經迴娘家。”


    王成說完沒一會兒垂頭喪氣的李晉江就來了,瞅瞅屋內八卦的小眼睛們,有些事情真不好當眾說。


    瞧李晉江既憋屈又著急的樣子,盧氏說道:“你們小兩口婚前婚後的事情其實我們都知道,有啥不能說的。”


    李晉江腦筋一轉,迴道:“沒什麽大事兒,就是我覺得長孫家跟我媳婦嫁過來的人中,有人生出二心,因為這個事情才吵架。”


    聽他這麽說,大家都以為是什麽人的臥底被李晉江發現了。隻有了解李晉江的人才覺得情況應該不是這樣,至於什麽事情,等客人走後咱們再問也不遲。


    作者有話要說:


    第296章防火防盜防師兄


    快到宵禁時間,客人們不得不趕緊迴城,大家很遺憾沒從李晉江口中問出小兩口為啥吵架。二丫是個寵辱不驚的孩子,她並未因李世民的聖旨而飄然,反而心裏知道若無王玨幫忙聖上便是誇讚也不會到如此地步。瞧著李晉江似有話要跟老師和師兄們說,二丫很有眼色地主動帶著狄仁傑到別處玩耍。


    見屋內隻剩自己人,王李氏和王劉氏的樣子怎麽看都像打定主意要聽八卦,李晉江無奈隻好開始講述自己跟媳婦吵架的過程,“是這麽迴事,我媳婦的貼身侍女有二心。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有人總給我寄來信件,其中不乏詆毀之言。當時都說寫信的是個娘子,我也並未打算跟婦人一般見識。”


    李晉江停頓住,職業病如此,便是講著自己的事情也不自覺地注意節奏和斷句。見大家都目光灼灼地看向自己,李晉江很滿意,倒沒注意過老師眼中一閃而過的無奈和無語。


    繼續說,“我媳婦有個貼身侍女叫逗逗,平日看著也是個勤快會討主人換新的機靈人。前幾日她寫紙條給僕從讓對方進城買東西,我無意間看到那紙條,字跡就是屢次寫信罵我之人。”沒等旁人出言,李晉江強調道:“肯定沒認錯,那字化成灰我都認識,我還特意拿以前的書信比對過。”


    李長舌婦聽得津津有味,等李晉江再次停頓住,他趕緊說道:“既然是弟妹最喜歡的貼身侍女,她應該知道弟妹心儀師弟才對,當年為何還要寫那般信件?若果是為了搞破壞,除了寫信諷刺師弟外也沒見他有什麽旁的舉動。”


    李承幹說出大部分人心裏的疑惑,一個侍女為何要做這種看起來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


    王玨看著一本正經搞分析的男弟子們很無語,光想著人家侍女為什麽寫信,怎麽不想想她主子什麽性格。王玨思路一轉又跑偏了,果真男女思維方式不一樣,她決定不說話,看看弟子們怎麽搞推理懸疑。


    “哼,看起來沒有任何意義的舉動,還是讓我找出了緣由!”


    程處默也愛聽八卦,見李晉江一臉一切盡在掌握中的模樣,他忍不住拍巴掌贊道:“好!李師兄好樣的,快說說咋迴事兒!”


    李崇義咽了咽口水,他成親沒多久,急需學習李晉江這種本事。一臉嬉笑的房遺愛秒變嚴肅臉,他幻想著如果將來也能似李晉江這樣做到一切盡在掌握,那一定是美美的感覺,便是周齊也會聽他的話了。劉大包時常被家人念叨說依他的性子往後被媳婦拿捏怎麽辦,他也知道自己軟棉和善,如今發現一向愛重媳婦的李晉江竟在關鍵時刻能立起來,大包子豁然開朗。往常一聽家人說就猶豫,覺得掌握不好善待與縱容的分寸,這麽看來隻要多觀察李大才子不就可以了。長孫皇後最近總提起太子妃,李承幹也是打定主意暗搓搓了解一下年輕夫妻的相處之道。


    王李氏和王劉氏完全被李晉江的故事吸引,這會兒正一眨不眨地看著他等待答案。王玨則是被男弟子們的變化驚訝到,她有點發愁,做老師的居然不知道男們為何突然振奮了,好在盧薈幾個女弟子還挺正常的。王熙然則一直悠閑喝茶不言語,他心裏隻有一個念頭,哪都不如南山有趣。


    見王玨麵無表情,並未似師兄們一樣被自己的話驚訝到,李晉江暗道老師果真也想到了。


    王玨→想到個便便,她隻是無語得愣住了。


    李晉江講故事得到料想迴應,他哼哼著傲嬌地說出答案:“你們隻聽說過斷袖之癖,可知道斷袖不止指兩個郎君,娘子間也可以?”


    噗!悠哉喝茶看戲的王熙然先噴了,他想到很多種可能,獨獨沒有這個。


    屋內所有人都張大嘴巴看向李晉江,姿勢皆為張大嘴巴恨不得膜拜,甭管真假他可真能想。最讓人佩服的是,李晉江不止隨意想想居然還當真,難道長孫娘子真的跟侍女有什麽被他發現了?


    直勾勾的眼神伴隨著嘴角牽起的壞笑、眼珠亂轉強忍笑容直搓手、什麽都寫在臉上欲言又止,看到幾種典型表現李晉江就知道師兄們想偏了。


    “你們別瞎想,萌萌可什麽都不知道!”趕緊糾正,不然明日朝堂上程將軍必然跟嶽父大人說此事作怪,李晉江完全信不過程處默大嘴巴。


    房遺愛嘴快,“不知道為何跟你吵架迴娘家?”


    屋內兩個婦人讚揚地看了一眼房遺愛,問得好,她們就想這個問題呢。


    “我先找那侍女過來單獨問話,她承認信件是她所寫,原因是覺得我配不上萌萌。然而我豈會被她給騙到,當時那侍女不考慮她在長孫府中的親人,一味求我不要讓她離開主人身邊。就這麽的,我一下子察覺出不對勁。


    令我氣悶的是,等我找到萌萌說要將侍女遣迴長孫家並說明原因,萌萌竟然為了她將責任攬在自己身上。我媳婦對我那般愛重,怎麽會讓侍女寫那樣的信件讓我難過。萌萌為她求情是多年的主僕情誼,可我卻不能讓一個肖想我媳婦的人留在家中。因為我執意要送逗逗迴長孫府,萌萌生氣也迴去了。”


    對兩個婦人這種單純的人來說,他們聽了一個非議所以的故事,感情娘子之間也有斷袖啊,長見識了。之後則在心裏誇獎李晉江,觀察能力稍差點都發現不了。似王玨這樣知道內裏因由的則繼續懵著,可不是王玨一人知道信的事情,南山女弟子們跟長孫萌交情不錯。有的擔心李晉江思維方式決定以後多看顧一些,有的決定查查醫書看能否了解李師兄得的是什麽病症。


    當然也有原本什麽都不知道但是從頭聽到尾,被李晉江不按常理出牌的想法驚訝過後又恢複理智,迅速根據事件、人物性格等因素客觀分析出可能的緣由。比如噴茶的王熙然,想圍觀學本事的李崇義、程處默和李承幹。至於劉大包、舒福佳、房遺愛三個,不是單純就是思維也不正常。


    王玨迴過神後看著得意的李-毛利小五郎-晉江,不做任何評價。見所有人都看向自己,她隻是輕微頷首表示知道了,倒要看看李晉江之後有什麽打算。


    作為大師兄,李承幹試探著說道:“我妹妹肯定一心一意對師弟,你還是到舅舅府上將人接迴來吧,不然萌萌肯定很傷心。”


    李崇義也勸解道:“都不是普通人家,長孫娘子氣憤著迴家必然被很多人看到,別再傳出什麽不好的流言。不說慣愛想像的百姓們,便是長孫尚書在朝中的‘好友’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等李崇義說完,程處默第一時間贊同,“他說得沒錯,等我明天迴家把事情一說,後天早朝的時候我爹必然要笑話長孫尚書。”至於為了師弟著想就別跟爹爹說了,程處默完全沒有這種想法,他是除了學派內部不能說的事情啥都告訴他爹。


    這三人的話都直擊李晉江軟肋,別看他在這裝著洞察一切的名偵探,實際上自長孫萌離開,李晉江就一直擔心媳婦想不開導致吃不好、吃不好弄得再瘦了、瘦了看著都夠心疼的。再有嶽父那裏,如果因為他們小兩口讓嶽父在朝堂上丟人,嶽父捨不得把疼愛的閨女怎麽樣,他這個女婿可就要慘了。自被當成一家人,李晉江深刻體會到長孫無忌的手段,每每想起剛成親那會他居然敢對嶽父大吼,李晉江就心肝膽一起顫。


    然而這一次李晉江的想法還是比較堅定。他覺得什麽事情都好說,唯獨影響他們夫妻感情的第三者不能留。但是考慮到師兄們勸解的話,李晉江決定現在趁著還未到宵禁時間趕進城跟嶽父說道這個事情,爭取讓嶽家都站在他這邊。


    說走就走,李晉江說出自己想法後無人阻攔,他也是著急並未多想,快步走著轉眼就不見人影了。待李晉江離開,盧薈小心觀察一下王玨的臉色,而後說道:“萌萌跟我說過寫信的事情,真的是她吩咐侍女做的,女斷袖什麽的完全是李師兄想多了。”


    李承幹說道:“我也這般猜測。既然師妹早聽萌萌說過,方才為何不說出來?”


    “……我想說話,被老師用眼神製止了。”


    王玨拿過一盞茶,化身王熙然一般悠哉,“這件事情為師早就知道,方才是特意不讓盧薈說。你們李師兄自開了文學社後想法有些怪異,奈何為師最近太忙,還是勞煩長孫尚書關注一二吧。”


    程處默樂了,既然如此,他迴家匯報完全無壓力。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