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玨瞅瞅孟襄,大半年沒見厚臉皮程度見長。至於他說的老傢夥當然是墨家的長老,別讓老人家等,王玨沖目瞪口呆中的薑濤點點頭示意他進門再說。本以為百家派之人已經夠不按常理出牌,沒想到一大早就被孟襄衝擊一下,薑濤瞬間打起精神,他預感墨家堡興許好進不好出。


    大家見麵先寒暄一番,無論有什麽事情要談都得吃吃喝喝之後再說,這就是固定的裝x模式。薑濤的預感很快成真,經過認人環節後就開始被灌酒,到聊天環節的時候他已經打著酒嗝滿臉通紅。見此,墨家大長老縷著鬍子贊道:“不錯不錯,是個好兒郎!”


    中華酒桌文明真是源遠流長,這麽一頓酒下來起初還有些試探、拘束的薑濤已經咧嘴跟墨家大長老傻笑,看那樣子好像沒喝夠。王玨無奈輕咳一聲,“想來我在外做的事情大家都已經知道,關於長安發生的事情我也明了,可有什麽我不知道的事兒?”


    孟襄擺手,“沒有什麽大事兒,除了商量對付它國,聖上和大臣們最近都沒弄什麽麽蛾子。”說完看向薑濤,“薑郎君日後有什麽打算?”


    薑濤很直接地說道:“我不想像趙德言那樣整日去衙門,最好能在軍中掛職,若有戰事可以參與。”


    這個有些不好辦,現在不似戰亂時,一般來說戰前都有時間大家一起探討對敵計劃,並不需要頂級謀士應對突發狀況。大唐良將很多,這些人都有足夠的對敵經驗,他們也懂得兵法策略,這種情況下似三國時期的軍師模式不那麽適用。


    除非似突厥戰時兵分多路,不然薑濤很難有機會。便是那時王玨也是輔助將軍們去做事,她隻提建議並不做任何決定,涉及到軍中權利很敏感。


    見王玨和墨家人都皺眉認真思索,薑濤嘿嘿一笑說道:“別皺眉,我自然沒想爭什麽權利。咱們各學派剛出世,這種時候若過於爭功勞對大家都不利。我就想找個合得來的將軍在他帳下任職,幫著出出主意最好能有機會發揮所長順便混個爵位。”


    他說的所長自然是占卜和謀士擅長的策略,如果隻是這樣跟著稍微分些功勞的話應該也成,目前就看誰能跟薑濤處得來了。似薑濤這樣願意幫助人並且不爭搶功勞的必然很多將軍會動心,畢竟一般戰爭很難請動王玨或孟襄這樣需要守著學派的人。


    王玨想明白豁然一笑,孟襄也大笑著說道:“若是這樣,便輪到薑郎君選擇了,想來將軍們若知道郎君的本事必會爭搶。”


    自己人有著落了,剩下就是看好戲。重要事情解決,大家又恢複到飯後飲茶模式。沒辦法,得醒酒,待會兒還得帶薑濤去見李世民呢。雖然李總不拘小節,那也不能做君前失儀的事情。


    還有件事情得說說,王玨喝了口茶一臉無奈地說道:“我弟子李晉江也帶迴龜殼,這個事情大家知道嗎?目前那個龜殼在皇宮,我打算將手上的兩個龜殼也送過去,還剩一個當初阿綠隻送信迴來畫出圖樣。聖上定然認為龜殼有關寶藏,我研究許久沒有結果,若不給他送去還得讓他浪費人力跑南山監視。”


    提起藏寶圖,墨家長老們集體瞪了一眼墨雲,若不是他們當初弄什麽藏寶圖讓聖上白撿好處,聖上哪裏會似現在這樣遇到什麽稀奇的東西就往寶藏上麵想。


    孟襄想想說道:“我們手上有兩張圖,也一直沒什麽收穫。若說猜測也不是沒有,隻是龜殼上的圖案能聯想出太多東西,這樣一來反而不好辦。再有,龜殼陸續出現很不尋常,不知是否涉及什麽陰謀。”


    薑濤補充,“目前咱們有四幅龜殼圖,也許還有龜殼沒被發現,若都找出來沒準能猜出用途。隻是龜殼無例外都是在大海或江河中發現,總不能動用大批人力去找不知道在哪的東西吧,若這麽做也容易被它國或造反份子盯上。”


    問題就是這樣,不知道龜殼有什麽用所以不好決定怎麽處理,然而萬一是重要的東西落到別人手上怎麽辦。做李總的大臣太苦逼,不止要防著別的國家還要時刻防著國內的造反分子。想想曆史上對李氏皇朝關於‘被造反’的記載,王玨整個人都不好了。


    將四張圖從袖子裏拿出來放到案上,“這是我畫的,各位閑暇時如果感興趣可以研究一下。至於龜殼,等會兒帶皇宮去給聖上。大家放心,我會說明若他接了東西再有什麽問題可別找我。”


    墨家大長老說道:“這樣的話得在人多的時候當大家麵說!”


    感嘆李世民啥名聲了,這都得多找點證人才能安心,省得萬一有什麽事情再被碰瓷。王玨點點頭,一副深有同感的樣子。瞧瞧時間,由於不想吃宮裏的食物,大家決定下午再進宮,剩下的時間可以一起研究一下龜殼。


    王玨拿出第一張紙,上麵有兩幅圖都是畫著一群郎君在讀竹簡書,“這張是阿綠最早送信迴來的圖案,當時咱們以為是哪個學派記載門下弟子場景。從用竹簡來看,那會兒應該沒有紙。”


    孟襄點頭,這張圖他跟王玨研究了幾天。


    王玨又拿出第三幅,“這個是我去高句麗在迴來的路上從海中得到。”說完放到之前那幅圖後麵,“這個龜殼上麵也是隔開有兩幅圖,圖案也是一群郎君讀竹簡,若說有什麽不同就是衣裳了。”


    這幅圖墨家人沒看過,王玨說完後他們都湊過去看,早就研究過的墨雲翻白眼說道:“衣著代表春夏秋冬,從這兩個龜殼上四個小圖來看,是說他們學派很勤奮嗎?!這麽個東西分開裝箱子還弄毒,哪個學派腦子這麽不正常!”


    難怪墨雲生氣,他跟房遺愛也想到寶藏,在去高句麗前兩人的時間基本都用在研究龜殼上了。若說無所獲也認了,畢竟人家龜殼上沒寫著藏寶圖,不算戲耍咱。問題是,弄這麽危險的東西,若是普通人撿到很容易喪命,之前的兇殺案不就這麽迴事兒。


    孟襄拍了拍墨雲的肩膀安慰他,之後拿出一張圖放之前兩張圖的後麵,“這張是在漣水縣得到,你送信迴來後我就在研究。左半邊圖是農戶耕種,又半邊是婦人采蠶,這是記錄生活情況?”


    王玨將最後一張圖擺過去,“這個似乎也是生活,左邊挖石,右邊打鐵。”


    大家無奈對視,墨家大長老說道:“我研究過,應該是春秋時的東西。一般若要傳達什麽消息,最大可能是在圖中隱晦地做記號,然而無論人物還是背景什麽略突兀的痕跡都沒有。”


    墨家二長老接話,“或者從人物行動中看出不同,可是也沒有,這些圖就是很自然的記錄一個畫麵。”


    薑濤最後說出讓墨家人集體驚訝的話,“王縣公、房二郎還有我,我們三個分別從各方麵占卜關於龜殼的事情,一無所獲!”


    不說房遺愛,王玨可是以占卜入世,薑濤的本事雖沒驗證但是王玨能引薦也是認可,這三個人多次從不同角度占卜居然啥消息都沒得到?!大家集體懵圈中,還是留給聖上研究吧。


    作者有話要說:


    第274章達成所願


    “你說什麽?王縣公上早朝?!”


    小內侍縮了縮脖,輕聲說道:“不止她,還有孟巨子也來了,另外帶著從漣水縣相識的薑郎君。”


    薑濤的身份李世民早就知道,按他想王玨迴來修整一番並打探些消息後肯定會來見自己,由於有很多需要交流的內容都要避著旁人,故此肯定是在書房私下見麵。


    對王玨和孟襄這樣的人來說都很不耐煩上朝,除非有事情要在朝堂上說,比如突厥戰以及程咬金尋寶歸來那次。現在沒出現這些大事,就算因為薑濤也沒必要上朝,尤其薑濤平民身份被帶著也尷尬。


    已經到早朝時間,李世民邊疑惑思索著邊往大殿走。怎麽總覺得右眼皮跳呢,俗話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必須要小心些。王寡婦每每有反常舉動咱都是被算計的那個,比如給他弟子李晉江要爵位。想到此處,李世民腳步一頓,不會因為李晉江跟使團走一趟又來要爵位吧?!


    李總有點躊躇,今天似乎沒什麽大事兒,要不要曠工一天呢。剛想開口說自己身體抱恙,小內侍跑進殿大喊聲:“聖上駕到!!!”


    給李總氣得呀,這傢夥一頓飯得吃多少練這麽大嗓門。平日讓他們幹點什麽一個個笨的要死,現在可好,都會搶答了。狠狠瞪了小內侍一眼,李世民無法,隻得進入大殿。


    殿內氣氛倒是很和諧,瞧著李世民進來,大家趕緊歸位。不用想,剛才定是王玨在跟許久不見的友人寒暄。見大家都眼巴巴看著自己,李世民又恐嚇似的瞪了一眼小內侍。不讓你說的時候可勁喊,該說話反倒沒音了呢。


    李世民剛才那一眼差點沒把小內侍嚇尿,強忍著才沒在大家麵前小解,哪還記得其它。這會兒被李世民一瞪,小內侍一激靈,“有事起奏沒事退朝!!!!!!”


    這一嗓門出來好懸沒把年齡大的嚇出心髒病!


    沒人吱聲,大家很默契瞅瞅小內侍又看向李世民,最後視線匯聚在王玨和孟襄身上。


    王玨勾起一抹笑,“微臣有事上奏!”


    “咳,王縣公難得上朝,可是遇到什麽困難了?若不是太強人所難的事情,朕倒願意幫幫忙。”李世民麵上擺著關切,‘強人所難’四個字卻加了重音。


    通過李世民進殿前的交流,知道點內裏情況的人麵麵相覷,聖上又想哪去了?!隻有長孫無忌猜出原因,妹夫進殿後往他這邊隱晦瞅了好幾眼,別以為咱不知道。不就怕咱給女婿要爵位嘛,做人這麽小氣難怪總是走黴運。


    王玨愣了一下後擴大笑容,“微臣今日上朝有兩件事情。第一件,之前說過得到的龜殼都給聖上送來,東西就在殿外放著呢。微臣沒用,尚未研究出這些東西是何用處。這樣的東西自然該交給朝廷,隻是,微臣不知道他們的用途,若之後有什麽問題不會怪微臣吧?”


    臥槽,說得太直白了!很多了解李世民為人的人瞬間恍悟,怪道一直對上朝沒興趣的王縣公來了,若龜殼真有什麽問題到時候可就說不清了,現在是想讓咱們這些人一起當人證呢。


    關於龜殼,李世民和他的小團隊沒少研究。他們都覺得看圖內容不如將東西拿到手,誰知道龜殼本身有沒有玄機,沒準上麵的畫就是故意轉移人注意力呢。本來幾個大爺大叔很興奮,都說好了如果有寶藏給什麽賞賜,如今就等著王玨將她手上的兩個龜殼送來。


    本來看她這麽上道大家都很開心,然而聽到後麵的話卻讓很多人心髒一揪。未知的東西可以讓人充滿幻想,同樣也能引起恐懼。平日隻想著寶藏,聽王玨這麽一說很多人都想著會不會是什麽邪術,畢竟用龜殼做些什麽古來有之。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