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 作者:淳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妃說她是先太子的人,結果意外被父皇臨幸。父皇卻說,孫妃被他吸引主動獻身,並投誠告知自己是先太子的人,而後每次都將先太子讓她探聽的事情告知父皇。這會兒你又說她跟前隋有關係,若她沒有給予前隋的人重大消息,他們如何會一直保持聯繫,她不是三麵斥候是什麽?你先說說前隋的事情是怎麽迴事兒。”
太可氣了,他爹和大哥被一個宮人耍得團團轉,如今還讓她坐到了上皇妃子的位置,這事兒簡直是他們李家的最大汙點。然而,比起這些和已經解決掉的先太子餘黨,他更關心前隋是否還留下餘孽。
炫耀功績的時候來了,“聖上將這麽重要的事情交給微臣來做,微臣不敢耽擱,當晚就帶人快馬加鞭前往華州。到當地與聖上派去的斥候接頭,他說在此地監視兩年,發現總有兩撥人去找漢王。
第一撥人已經確定跟先太子有關並已經向聖上匯報,第二撥他觀察許久覺得對方雖看起來隻有個衣裳鋪子,但是每次第一撥人離開後漢王都會找他們做衣裳,這個事情有點兒不太對勁。由於聖上讓謹慎調查,故此他們潛入鋪子一次沒發現任何線索後便沒敢再去,關於這個事情斥候也說跟您匯報過。
微臣聽斥候的匯報覺得既然已經要收拾漢王的勢力那麽也不用像往常一樣害怕打糙驚蛇,故此將那個衣裳鋪子也封了仔細檢查,結果在其院內假山發現一個暗道,而那暗道則是通往一處隱秘的山穀。在那山穀中,微臣發現有人在訓練精兵和暗衛。
由於人數較多,微臣帶過去的士兵不夠將這些人一次擊殺,好在微臣身上有聖上給的就地調兵的聖旨,故此我從渭河秘密調兵才趕在他們得信前全部殲滅。留了領頭人為活口,如今已經帶迴來看管在城外大營中,方才微臣進門時交給您的信件就是孫妃和漢王與他們聯絡的證據。”
李世民聞言打開侯君集交給他的盒子,發現裏麵都是信件和漢王的隨身之物。昨日他就琢磨漢王是否還有什麽後手,現在想想前隋餘孽就是他的後手了。示意屋內三人都過來,他們一齊打開信件尋找關於孫妃真正身份的線索。
侯君集本想說他已經查看過,但是想想萬一再被聖上找出旁的線索此次功勞便要打折扣,故此他也跟著開始再次查看信件。
候哥這兩年過得正經不容易,兄弟們都去突厥那撈軍功的時候他被留在長安,好容易在倭國忍者事件中立功最後又因文官們說他脾氣不好不夠穩妥而沒能出使倭國。
這不幾月前終於得到一次立功的大好機會,並且順利剿滅兩撥餘孽完全沒白折騰,可不能讓到手的功勞打折扣甚至溜走。侯君集光走神琢磨自己那點兒小算計了,完全沒仔細看手中信件。
李承幹見他如此,悄悄將他手中的信件拿過來,待看到信上的一句話眼睛一亮,又用手指著那句話在李世民沒注意的時候悄悄把新塞迴侯君集手中。雖然不知道這幾句話內有什麽信息,但是領略到李承幹意思的侯君集還是直接念了出來。
“你們報上的那件事我已經考慮清楚,雖其兄謀逆之際他並不知曉,然而其到底是罪人血脈。將他的首級拿給那位,想來那位也許會改變心意離開那吃齋念佛之地,無論如何讓那位給我們一個聽話的小主子。”
這麽沒頭沒腦的一句話中卻蘊含很多信息,這個他是誰,誰的兄弟謀反讓前隋的人恨之入骨?那人與這個他有什麽關係,誰在吃齋念佛並且能給他們一個小主子?
活著的,擁有前隋皇族血脈能延續大隋皇族血脈的人,除了宮內的楊妃還有竇建德兵敗後迴到長安遁入空門的南陽公主,她的夫君是宇文士及,而那個被恨之入骨的謀反者則是宇文化及。
至於為什麽不與楊妃聯繫,對於前隋人來說帶有李唐血脈的李恪並不算自己人。
李世民想通後狂拍侯君集肩膀,“行啊,朕說你為人莽撞後果真有長進,你還知道人家夫妻的事兒呢?”
見侯君集眨巴眼蒙圈,大兒子翻白眼瞪他,李世民也瞪了他一眼,“好好想想,竇建德兵敗後誰迴長安來了?”
侯君集一拍腦門,“微臣信道不信佛,故此才沒想到南陽公主的事情。”
李泰有點兒傻眼,雖然他聽完也沒立刻想起南陽公主的事情,但是他敢保證這與信佛還是信道全無關係,侯將軍簡直太腦坑了。
這封信是孫妃與山穀負責人直接聯繫,說明漢王並不知道很多事情,也說明宮內有前隋的人。不知那些人是否就在被關押的宮人中,總之他們的身份應該接觸不到出上皇外的核心人物,不然早就直接下毒或者刺殺了。
李世民是一個疑心很重的人,現在雖然還沒弄清楚孫妃的具體身份,但是已經可以知道她是前隋的人。那麽她所說的忠心於先太子應該是假話,那瘋想來也是裝瘋賣傻,其目的不外乎是為了讓他們查不到前隋的那些人。
至於為何不順勢認下漢王是先太子的孩子,主要漢王也不過是一枚棋子罷了,與其讓他活著泄露出去有關山穀養兵的事情不如讓他死了閉嘴。夠狠心的,漢王再怎麽說也是孫妃的親兒子,難道因為沾染了李家的血脈就註定被如此對待?
李世民想到這裏拍案而起,“不行,朕要親自去審!”
侯君集破天荒進了一次後宮,李泰見到孫妃已經不成樣子,趕緊往李承幹身後躲了躲,聽說人犯是他娘審訊的,好兇殘……
“李狗,你終於來了,你不得好死!我要下去見太子殿下了,你可有話讓我傳達?”
“華州的前隋餘孽已經被剿滅,你可以下去找你真正的親人了。說說看,你到底是誰?”
“不可能!不可能!!”孫妃將捆綁的鎖鏈扯得嘩嘩響,這次看起來像是真瘋了,“你殺了漢王對不對?我告訴你,他是先太子的孩子,哈哈哈!!!”
孫妃說完就咬舌自盡了,李總黑著臉嗖嗖往書房走,後麵三個小心翼翼地跟著。
李承幹心裏也很不慡,卻有些幸災樂禍的意思。看看,一開始算計那麽多事情都不告訴我們,出事兒了才想找我老師犧牲來幫忙。結果呢,沒想到侯將軍帶來這樣的大消息,也沒想到祖父也被擺了一道,更沒想到現在漢王又可能是先太子的兒子了。
然而,李道宗已經開始審訊漢王,按原本的計劃今日就能將王老大家的兇殺案定罪,這麽多百姓看著如何還能保住漢王性命?!
至於漢王的死活,李承幹當然是希望他死。往常兩人關係有多好,知道真相後就有多痛恨。
李世民心裏也是後悔,早知道就等侯君集迴來再找王玨了,怎麽就因為氣憤沒等得這幾天呢。還有更後悔的事情,他就是有點看不慣文官們平日自詡聰慧的樣子,想想暗中調查這麽久應該不會出錯,故此才想著帶領武將們炫一把,沒想到炫出這麽多意外來。
讓人拿出一套便服來,李總決定親自去刑部衙門看看審案進度,若隻審了一半就先找理由給停下來,剩下的事情往後再思慮。
四人快馬往刑部衙門趕,那條街上就已經進不去了,滿滿的百姓堵在那裏。他們正猶豫要不要暴露身份快速進去的時候,人群中開始傳來歡唿聲,“李尚書英明!!!”
隨後是種種議論。
“長安令辦那麽久的案子都沒進展,若知道李尚書如此了得,怎麽不早將案子轉到刑部呢!”
“王家人終於能安心,李老大也終於能瞑目了,我要去南山將這個好消息告知王縣公!”
“王家今日沒有人來,想來是太過傷懷不想人打擾,咱們還是明日再去吧!”
在目瞪口呆的四人附近,還有被侍從攙扶著沮喪離去的小悲催。若他有那些個證據,他也能破案啊!氣死了,王縣公怎麽不早點將漢王拉攏她的事情說出來呢!
既然已經審完,四人也不著急進去了,待百姓們興奮著離去後他們才悄悄從後門進入。目標地點,關押李元昌的牢房。
李元昌看到李世民後嗚嗚哭道:“二哥,真的不是我做的,你相信我……”
李世民二話沒說,直接將孫妃與山穀領頭人的通信扔給他。李元昌看後似孫妃方才一般,似瘋魔一樣隻反覆念著,“不可能,我就是前隋血脈,他們為何還要新主子。”
“他們一直在騙你,若要楊家的血脈,我的恪兒不比你強多了?”李世民說完再問,“孫妃是何身份?若說出來朕饒你一命。”
“娘是流落在外的隋朝公主,身份尊貴卻……”
不用聽,這個肯定是孫妃跟他編的瞎話。楊廣那人對兒女不錯,便是母族低賤者也不會被流落在外。沒什麽有用的消息,四人遺憾離開刑部,隻留搞不清情況的李道宗呆愣目送。
侯君集要去軍營審人犯,李總不打算將前隋餘孽與漢王的事情說出去,不然不止皇家顏麵不好看,有些一直顧慮李恪身份的人也會趁機攻訐。就讓漢王以謀害王老大一家,拉攏朝臣企圖不軌的說法判罪吧。
李承幹心情轉好的情況下很開心地跟弟弟去長孫皇後寢殿陪弟弟妹妹玩,李世民則化身為前幾日的李承幹獨自關在書房中不許人入內。
再次將暗隔內的李建成畫像拿出,李總嗚嗚道:“弟弟對不起你……”
長孫皇後聽兄弟倆講完事情經過,趕緊往李世民的書房走去。她最大目的不是安慰夫君而是商量點正事兒,宮內可能還有前隋餘孽這麽大的事情趕緊解決呀!
經過幾年培訓,宮中好不容易沒再發生‘太子得道成仙’事件,沒想到又要迎來一次血雨腥風。
作者有話要說:
第246章大唐好爺爺
侯哥覺得吧,自從他迴到長安就開始倒黴。圍剿前隋餘孽的時候帶迴幾個活口,好容易給他們治完傷開始審問,結果無論是威逼還是利誘,這幾人除了大罵啥都不說。
小崔覺得吧,自從他坐上長安令這個位子就開始走黴運。與前些日子看守李元昌的時候相同,最近崔智賢除了上朝仍然很少出門。原因很簡單,外麵到處都是誇讚李道宗和貶損他的話。
長孫皇後覺得吧,自從聽說宮內還有前隋餘孽,她就看誰都像餘孽。
對於侯君集來說,他可不認為似自己這樣得上天眷顧的人能一直走黴運。這不,侯哥上街一轉,立刻想出一個擺脫麻煩的好主意。
想出損招後,侯君集一點兒沒耽擱,進宮就跟李總說了,“聖上,微臣一個帶兵的哪裏會審問犯人。左右李道宗是皇家宗親並且也知道一些內。幕,不若讓他審問如何?”
</br>
太可氣了,他爹和大哥被一個宮人耍得團團轉,如今還讓她坐到了上皇妃子的位置,這事兒簡直是他們李家的最大汙點。然而,比起這些和已經解決掉的先太子餘黨,他更關心前隋是否還留下餘孽。
炫耀功績的時候來了,“聖上將這麽重要的事情交給微臣來做,微臣不敢耽擱,當晚就帶人快馬加鞭前往華州。到當地與聖上派去的斥候接頭,他說在此地監視兩年,發現總有兩撥人去找漢王。
第一撥人已經確定跟先太子有關並已經向聖上匯報,第二撥他觀察許久覺得對方雖看起來隻有個衣裳鋪子,但是每次第一撥人離開後漢王都會找他們做衣裳,這個事情有點兒不太對勁。由於聖上讓謹慎調查,故此他們潛入鋪子一次沒發現任何線索後便沒敢再去,關於這個事情斥候也說跟您匯報過。
微臣聽斥候的匯報覺得既然已經要收拾漢王的勢力那麽也不用像往常一樣害怕打糙驚蛇,故此將那個衣裳鋪子也封了仔細檢查,結果在其院內假山發現一個暗道,而那暗道則是通往一處隱秘的山穀。在那山穀中,微臣發現有人在訓練精兵和暗衛。
由於人數較多,微臣帶過去的士兵不夠將這些人一次擊殺,好在微臣身上有聖上給的就地調兵的聖旨,故此我從渭河秘密調兵才趕在他們得信前全部殲滅。留了領頭人為活口,如今已經帶迴來看管在城外大營中,方才微臣進門時交給您的信件就是孫妃和漢王與他們聯絡的證據。”
李世民聞言打開侯君集交給他的盒子,發現裏麵都是信件和漢王的隨身之物。昨日他就琢磨漢王是否還有什麽後手,現在想想前隋餘孽就是他的後手了。示意屋內三人都過來,他們一齊打開信件尋找關於孫妃真正身份的線索。
侯君集本想說他已經查看過,但是想想萬一再被聖上找出旁的線索此次功勞便要打折扣,故此他也跟著開始再次查看信件。
候哥這兩年過得正經不容易,兄弟們都去突厥那撈軍功的時候他被留在長安,好容易在倭國忍者事件中立功最後又因文官們說他脾氣不好不夠穩妥而沒能出使倭國。
這不幾月前終於得到一次立功的大好機會,並且順利剿滅兩撥餘孽完全沒白折騰,可不能讓到手的功勞打折扣甚至溜走。侯君集光走神琢磨自己那點兒小算計了,完全沒仔細看手中信件。
李承幹見他如此,悄悄將他手中的信件拿過來,待看到信上的一句話眼睛一亮,又用手指著那句話在李世民沒注意的時候悄悄把新塞迴侯君集手中。雖然不知道這幾句話內有什麽信息,但是領略到李承幹意思的侯君集還是直接念了出來。
“你們報上的那件事我已經考慮清楚,雖其兄謀逆之際他並不知曉,然而其到底是罪人血脈。將他的首級拿給那位,想來那位也許會改變心意離開那吃齋念佛之地,無論如何讓那位給我們一個聽話的小主子。”
這麽沒頭沒腦的一句話中卻蘊含很多信息,這個他是誰,誰的兄弟謀反讓前隋的人恨之入骨?那人與這個他有什麽關係,誰在吃齋念佛並且能給他們一個小主子?
活著的,擁有前隋皇族血脈能延續大隋皇族血脈的人,除了宮內的楊妃還有竇建德兵敗後迴到長安遁入空門的南陽公主,她的夫君是宇文士及,而那個被恨之入骨的謀反者則是宇文化及。
至於為什麽不與楊妃聯繫,對於前隋人來說帶有李唐血脈的李恪並不算自己人。
李世民想通後狂拍侯君集肩膀,“行啊,朕說你為人莽撞後果真有長進,你還知道人家夫妻的事兒呢?”
見侯君集眨巴眼蒙圈,大兒子翻白眼瞪他,李世民也瞪了他一眼,“好好想想,竇建德兵敗後誰迴長安來了?”
侯君集一拍腦門,“微臣信道不信佛,故此才沒想到南陽公主的事情。”
李泰有點兒傻眼,雖然他聽完也沒立刻想起南陽公主的事情,但是他敢保證這與信佛還是信道全無關係,侯將軍簡直太腦坑了。
這封信是孫妃與山穀負責人直接聯繫,說明漢王並不知道很多事情,也說明宮內有前隋的人。不知那些人是否就在被關押的宮人中,總之他們的身份應該接觸不到出上皇外的核心人物,不然早就直接下毒或者刺殺了。
李世民是一個疑心很重的人,現在雖然還沒弄清楚孫妃的具體身份,但是已經可以知道她是前隋的人。那麽她所說的忠心於先太子應該是假話,那瘋想來也是裝瘋賣傻,其目的不外乎是為了讓他們查不到前隋的那些人。
至於為何不順勢認下漢王是先太子的孩子,主要漢王也不過是一枚棋子罷了,與其讓他活著泄露出去有關山穀養兵的事情不如讓他死了閉嘴。夠狠心的,漢王再怎麽說也是孫妃的親兒子,難道因為沾染了李家的血脈就註定被如此對待?
李世民想到這裏拍案而起,“不行,朕要親自去審!”
侯君集破天荒進了一次後宮,李泰見到孫妃已經不成樣子,趕緊往李承幹身後躲了躲,聽說人犯是他娘審訊的,好兇殘……
“李狗,你終於來了,你不得好死!我要下去見太子殿下了,你可有話讓我傳達?”
“華州的前隋餘孽已經被剿滅,你可以下去找你真正的親人了。說說看,你到底是誰?”
“不可能!不可能!!”孫妃將捆綁的鎖鏈扯得嘩嘩響,這次看起來像是真瘋了,“你殺了漢王對不對?我告訴你,他是先太子的孩子,哈哈哈!!!”
孫妃說完就咬舌自盡了,李總黑著臉嗖嗖往書房走,後麵三個小心翼翼地跟著。
李承幹心裏也很不慡,卻有些幸災樂禍的意思。看看,一開始算計那麽多事情都不告訴我們,出事兒了才想找我老師犧牲來幫忙。結果呢,沒想到侯將軍帶來這樣的大消息,也沒想到祖父也被擺了一道,更沒想到現在漢王又可能是先太子的兒子了。
然而,李道宗已經開始審訊漢王,按原本的計劃今日就能將王老大家的兇殺案定罪,這麽多百姓看著如何還能保住漢王性命?!
至於漢王的死活,李承幹當然是希望他死。往常兩人關係有多好,知道真相後就有多痛恨。
李世民心裏也是後悔,早知道就等侯君集迴來再找王玨了,怎麽就因為氣憤沒等得這幾天呢。還有更後悔的事情,他就是有點看不慣文官們平日自詡聰慧的樣子,想想暗中調查這麽久應該不會出錯,故此才想著帶領武將們炫一把,沒想到炫出這麽多意外來。
讓人拿出一套便服來,李總決定親自去刑部衙門看看審案進度,若隻審了一半就先找理由給停下來,剩下的事情往後再思慮。
四人快馬往刑部衙門趕,那條街上就已經進不去了,滿滿的百姓堵在那裏。他們正猶豫要不要暴露身份快速進去的時候,人群中開始傳來歡唿聲,“李尚書英明!!!”
隨後是種種議論。
“長安令辦那麽久的案子都沒進展,若知道李尚書如此了得,怎麽不早將案子轉到刑部呢!”
“王家人終於能安心,李老大也終於能瞑目了,我要去南山將這個好消息告知王縣公!”
“王家今日沒有人來,想來是太過傷懷不想人打擾,咱們還是明日再去吧!”
在目瞪口呆的四人附近,還有被侍從攙扶著沮喪離去的小悲催。若他有那些個證據,他也能破案啊!氣死了,王縣公怎麽不早點將漢王拉攏她的事情說出來呢!
既然已經審完,四人也不著急進去了,待百姓們興奮著離去後他們才悄悄從後門進入。目標地點,關押李元昌的牢房。
李元昌看到李世民後嗚嗚哭道:“二哥,真的不是我做的,你相信我……”
李世民二話沒說,直接將孫妃與山穀領頭人的通信扔給他。李元昌看後似孫妃方才一般,似瘋魔一樣隻反覆念著,“不可能,我就是前隋血脈,他們為何還要新主子。”
“他們一直在騙你,若要楊家的血脈,我的恪兒不比你強多了?”李世民說完再問,“孫妃是何身份?若說出來朕饒你一命。”
“娘是流落在外的隋朝公主,身份尊貴卻……”
不用聽,這個肯定是孫妃跟他編的瞎話。楊廣那人對兒女不錯,便是母族低賤者也不會被流落在外。沒什麽有用的消息,四人遺憾離開刑部,隻留搞不清情況的李道宗呆愣目送。
侯君集要去軍營審人犯,李總不打算將前隋餘孽與漢王的事情說出去,不然不止皇家顏麵不好看,有些一直顧慮李恪身份的人也會趁機攻訐。就讓漢王以謀害王老大一家,拉攏朝臣企圖不軌的說法判罪吧。
李承幹心情轉好的情況下很開心地跟弟弟去長孫皇後寢殿陪弟弟妹妹玩,李世民則化身為前幾日的李承幹獨自關在書房中不許人入內。
再次將暗隔內的李建成畫像拿出,李總嗚嗚道:“弟弟對不起你……”
長孫皇後聽兄弟倆講完事情經過,趕緊往李世民的書房走去。她最大目的不是安慰夫君而是商量點正事兒,宮內可能還有前隋餘孽這麽大的事情趕緊解決呀!
經過幾年培訓,宮中好不容易沒再發生‘太子得道成仙’事件,沒想到又要迎來一次血雨腥風。
作者有話要說:
第246章大唐好爺爺
侯哥覺得吧,自從他迴到長安就開始倒黴。圍剿前隋餘孽的時候帶迴幾個活口,好容易給他們治完傷開始審問,結果無論是威逼還是利誘,這幾人除了大罵啥都不說。
小崔覺得吧,自從他坐上長安令這個位子就開始走黴運。與前些日子看守李元昌的時候相同,最近崔智賢除了上朝仍然很少出門。原因很簡單,外麵到處都是誇讚李道宗和貶損他的話。
長孫皇後覺得吧,自從聽說宮內還有前隋餘孽,她就看誰都像餘孽。
對於侯君集來說,他可不認為似自己這樣得上天眷顧的人能一直走黴運。這不,侯哥上街一轉,立刻想出一個擺脫麻煩的好主意。
想出損招後,侯君集一點兒沒耽擱,進宮就跟李總說了,“聖上,微臣一個帶兵的哪裏會審問犯人。左右李道宗是皇家宗親並且也知道一些內。幕,不若讓他審問如何?”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