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人自我感覺良好,他們都覺得這隊使團成員都比較單純好忽悠,見舒明天皇使眼色立刻知道他的用意。為了知道墓穴的秘密,大家都很配合開始給唐使們灌酒。


    就這麽喝呀喝,見趙德言和李晉江又開始胡言亂語,舒明天皇覺得時候差不多了,“方才聽李郎君說什麽陵墓,本皇對這個事情比較好奇,能說說嗎?”


    李晉江打了個酒嗝,得意地說道:“說起這件事情,除了我們百家派和聖上還真沒有旁人知道。你們是我的好朋友,今日我就給你們講講。我先問你們一個問題,人死後要去何處?”


    “自然是迴歸佛祖的懷抱。”如今佛教剛傳入倭國不久,殿內就有很虔誠的信徒。


    “得了吧,死就是死了,哪裏有什麽佛祖!”對於佛教,有很多人是排斥態度,這個問題在倭國內部也是引得氣氛緊張。


    “那個佛,他們也是修行好的凡人死後才封位。人死後的世界有一處叫地獄,那裏都是懲罰惡人的,他們得成天接受酷刑,待還完欠債才能轉世投胎。還有一處是天庭,天庭上的分支可多了,你們信奉的佛教隻是其中一種。這陵墓之說,就與人死後能去哪有關係。”


    我去,大消息!若不是知道李晉江是在騙人,連唐使這邊的自己人都快熱血沸騰了。


    見李晉江停頓後開始揉腦門,怕他再迷糊過去,蘇我入鹿追問道:“李郎君快說呀,這就跟你講話本一樣,沒有個結果也怪折磨人的。”


    “沒錯,就跟話本一樣!”李晉江用手拄著下巴繼續說道:“人嘛,誰不犯個錯誤呢。為了死後能有個好的轉世身份甚至上升到天庭,我們百家派祖師想了個方法。就像咱們的律法無論怎麽製定都有漏洞一樣,輪迴界的漏洞被我們祖師給找到了。隻要在風水上佳的地方按我們的圖紙造規模宏大的墓室,然後將特定的財物擺在特定位置,就能帶著強大的氣運進入輪迴。而這個氣運,可以使惡人不用下地獄,普通人能位列仙班。隻是,關於陵墓的要求複雜苛刻,一般人就是有心也無力,也就我們聖上能弄一弄吧。”


    一聽也就唐皇能弄,倭國人不服氣地說道:“雖然我們倭國跟大唐相比國力弱些,但是也不至於連個陵墓也弄不成!”


    李晉江並未發怒,而是細細解釋道:“首先,得有個風水好的地方,並且這個地方是無主的土地才能造陵墓,對吧?這一點就很難了,按我們祖師留下的圖,若想位列仙班,陵墓需要一百萬畝地。除了土地,還得有大批人常年來建造墓室。不過,若隻是想轉世到好人家,那倒是可以減少麵積。”


    秦始皇耗費多年讓幾萬百姓修的陵墓也才七十萬畝,李晉江這一張口就是一百萬,王玨這招太損了。再有,肯定不止天皇要修陵墓,若大家一起弄這個事情,倭國百姓都不用幹別的了,成天修墓得了。


    王玨為啥要從陵墓上下手呢,全因曆史上蘇我蝦夷就做了多年勞役幾萬百姓給他造陵墓的事情,這麽看來此時的倭國人應該相當重視這個事情。那個財物之說是李世民給加上的,李總說了,總有一日要讓程咬金到倭國去挖財。


    對殿內的倭國人來說,有主之地完全不重要,將那處的百姓趕走不就成了。他們主要為難在得有好風水的地方,以及陵墓建築圖和陪葬財物的擺放位置。蘇我入鹿追問,“我們也有心造陵墓,可惜苦在沒有建築圖,不知李郎君可否指點一下?”


    李晉江聞言拍案而起,對著身後的宮人喊道:“拿筆墨來,我要給友人畫圖!”


    柴紹聞言試圖阻止,“李郎君,你方才說的事情是不是王縣公讓保密的?講講故事也就算了,這圖還是別畫了吧。”


    倭國人聞言集體怒視他,唐皇既然派了一群傻瓜過來,幹嘛放個還算正常的人在隊伍裏,完全是壞我們事兒嘛。最怕的情況發生了,李晉江停頓一下又坐迴去了,“哎呀呀,喝多了喝多了,這個圖可不能泄露出去。”


    趙德言裝麽著為不讓他尷尬轉移著話題,“昨日找到兇犯太過興奮,有兩件事情忘記說了。當日的刺客雖然身亡,但是我們的太子殿下將他們容貌畫了下來,圖象就在我手中的木盒裏,天皇可以查查是否能在倭國查到刺客的身份。還有一件事情,王縣公曾經受人冤枉,那人身上有圖騰刺青,據說是倭國特有。刺青的圖樣也在盒子裏,等天皇有空的時候可否幫忙查一查是否倭國哪個家族?”


    盧薈大哥聞言嗷一嗓子,“我的天啊,還有這兩件事情!昨日我還以為終於保住性命,現在看來還是如先前一般玄乎呢!”隨後開始失魂落魄地念叨,“這可怎麽辦,我們該怎麽辦……”


    倭國人快懵了,剛才還興奮著算計人家圖紙呢,怎麽轉眼事情又迴到原點了。好傢夥,這麽說那兩國使者死了也不算解決完問題?!再有,怎麽又扯到王縣公被冤枉的事情上,她這是被冤枉多少迴了?!


    舒明天皇接過宮人遞過來的盒子,打開看到內裏圖樣後樂得呀,天助我也。他在眾人的目光中迅速將刺青下麵的人像拿出,而後趕緊關上盒子放在腿上。


    就說做人別太損,倭國人想灌醉唐使,這個過程中他們自己也喝多了。舒明天皇拿出人像查看,而後又向左右傳遞,好多醉酒的都對著人像念叨這個像誰誰誰。也難怪,其實圖像是王玨所繪,她都是按倭國人的民族特色長相畫的,可不是遇到大眾臉的怎麽看怎麽像嘛。


    他們叫喚完才發覺要壞事兒,抬頭一看唐使們都目光灼灼地往過瞅,趙德言更是迫切地說道:“太好了,既然你們認出人來,能不能好好審問一下找出緣由?”


    方才那些人喊出的名字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舒明天皇聽到趙德言貌似合理的要求後,硬著頭皮說道:“他們喝多了許是看差,而且被提及的人都不會忍術。”


    柴紹撇嘴,“他們不會,也許家人會呢?沒準刺客就是他們的族人呢。昨天還說事情跟你們沒關係,我看可不見得是這樣。”


    我的天啊,昨天剛把自己摘幹淨,怎麽轉一圈又跟他們倭國扯上關係了!


    蘇我入鹿趕緊圓話,“他們的長相太過普通,若按圖像來看,能在倭國上下中找出好多相似的人。使者們好好想想,咱們昨日也說了,無論是本皇還是世家甚至是百姓,誰刺殺唐皇能得到好處嗎?”


    趙德言怒哼哼地說道:“那我們可不管,這麽多人都聽到你們的人從圖像上認出人來了,這讓我們迴去怎麽交代?!”


    倭國人皆不言語,人家的難處也能理解,怎麽辦呢?


    舒明天皇問道:“唐使們有什麽想法?”


    趙德言‘好心’建議道:“不若你們先找出幾個樣貌相似的人給我們看,這樣我們也能知道真的有什麽普通長相一說。然後你們再賠些黃金給我們迴去交差,不然別說我們這些人討不到好處,那些武痞們必然要趁機再煽動聖上出征。”


    柴紹瞪了趙德言一眼,“別總武痞武痞的叫,可不是所有人都那樣。”然後看向舒明天皇,“我皇向來好顏麵,便是他心裏不想征戰,估計為了顏麵也會答應。百姓們也是,這麽大的事情沒有個好說法兒,必然人人咽不下這口氣。”


    唐人說得也在理,先證明不止一人與圖像上相像,而且這些人之間沒有血緣關係,以此來廢掉圖像的作用。再迴到昨日的說法,由於那兩國的人是跟他們學會忍術,所以帶些禮物過去給唐皇道歉,這樣一來兩方的麵子都全了。


    將以上心中想法按文雅詞彙說出,得到兩方人集體贊同,舒明天皇再次找到滿足感。至於黃金,方才是誰喊出名字壞事兒,就由那幾家來多出,剩下的大家一起填一填,先破財免個災。


    第235章出使倭國(五)


    轉日,舒明天皇忙著找證據讓人物畫像無效,遂安排了倭國官員帶著唐使們領略平城京風情。這個時候,得到消息的蘇我入鹿開始趁機出手了。


    大概午時,幾個倭國官員帶他們來到氏族居住的區域,一行人‘趕巧’在路上遇到散步的蘇我入鹿。假裝驚訝後,蘇我入鹿笑著說道:“我已經請來平城京附近的知名小說家,正想著哪日去請你們到府上做客呢,沒想到這就遇著了,不若咱們擇日不如撞日?”


    李晉江很配合,他聽到蘇我入鹿提起倭國小說家,麵上立刻展現出一個大大的笑容,“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您作為大臣這麽忙,竟將我的喜好如此放在心上!”說完看向趙德言和柴紹,“我想隨蘇我大臣迴府,你們呢?”


    柴紹麵露警惕之色,“我們自然要同去!”


    “大家都來才是我的榮幸!”早知道這個結果,但是蘇我入鹿還是免不了遺憾,若隻有李晉江一人就好了。


    來到蘇我入鹿家,眾人觀察他家的宅子後隱晦對視,從宅子的大小和擺設來看,此處與舒明天皇的居所相比竟更加華麗。眾人剛入座就有隨從上來各種吃食,其食物的精心準備程度與天皇的宴請不相上下,誰家沒事兒準備這麽多人份的美食呢,還好意思說什麽偶遇!


    蘇我入鹿很是熱情,吃飯的時候又免不了要喝兩杯,眾人很疑惑這次居然沒給他們灌酒。疑惑之際,重頭戲來了,蘇我入鹿讓人撤下食盤後對著眾人說道:“不知道你們要來,那些小說家早就用過餐。如今咱們也吃完了,不若請他們一起飲酒暢聊如何?”


    唔,感情是在這等著呢,安排了專門的人再次灌酒,看來蘇我入鹿對於陵墓的結構圖是勢在必得了。李晉江繼續配合,“那真是太好了!不瞞您說,剛才我用餐的時候就想著他們呢!”


    主客皆滿意,很快眾人麵前撤空的案上又重新被僕從擺滿酒和小食。原本空著的地方也開始被擺上案,不一會兒就有十多個年齡不一的倭國人走進來。


    唐使們一齊打量進來的這些人,他們的一舉一動雖然在盡量表現灑脫,然而目光卻忍不住從去看蘇我入鹿的臉色。這些人的皮膚比較粗糙,與柴紹這種因練武導致皮膚粗糙的漢子不同,他們的身形看起來都比較瘦弱。


    衣服倒是很得體,隻是麵料看起來過於新,再有他們挪動身體時小心翼翼地樣子,想來是怕弄髒這樣平日穿不得的好衣服。綜上觀察,這些人在倭國的生活並不好。李晉江內心暗喜,如此一來便更好運作了。


    明明很生氣還要用力保持微笑,說的就是現在的蘇我入鹿。昨日將這些人弄來的時候已經很晚,僅有一上午時間給他們清洗身體換上新衣外加培訓儀態,現在看來即便外在裝扮好了也去不掉他們身上的畏縮氣質。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