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便是倭國人為了滅口,兩國使者也必死無疑。舒明天皇快被逼瘋了,這個唐人大將腦子到底怎麽長的!也有好些倭國大臣在琢磨,唐使的作態到底是真是假。若是真的,這個將軍明顯與那些文官不同,他那意思好像要麽找到真兇要麽就開戰。


    “唐使別急,本皇知道你們的難處,這就讓人去他們的住處找找看有沒有證據。”


    柴紹麵帶小羞澀,“天皇太善解人意了,方才是我太著急,對不住了”似想起什麽,他繼續說道;“對了,我們帶了好些禮物過來,不若現在拿上來看看?”


    舒明天皇特別嫉妒李世民,瞧瞧人家手下的武將,既衷心又實在,哪像他還要受製於人。但是那有怎樣,他早晚有一天會拿迴權利,就說唐人送禮不也隻是送給他嘛。想到此處,舒明天皇開懷道:“如此,有勞來使將物品拿上來。”


    柴紹使了個眼色,站他身後的士兵蹭蹭跑出去,不一會兒就有唐軍抬著貌似很重的箱子往殿內走。一次一次,直到將殿中央空位處裝滿才停止運送。


    趙德言走出來,他將為首的金色箱子打開,“這裏麵的東西都是我們聖上和一些文官親自準備。”


    大家又捕捉到他話語中的重點,一些文官,沒提武將。


    先拿出一個黃色錦盒,趙德言羨慕地看向舒明天皇,“這裏麵有一副象牙筷子,本是王縣公送給聖上的,聖上一直未曾使用,此次居然讓我們帶來倭國了。”


    還有這個東西?!聽說象牙筷子四個字,大家都想到魏徵,沒想到聖上居然這麽損送這種東西給人家,背後的壞心眼兒不言而喻。


    繼續,“得知聖上如此,王縣公非但沒生氣,她還說既然有了象牙筷子怎能沒有好酒具?這個盒子內是王縣公送您的酒杯,一套四個。”說完打開,玻璃酒杯被陽光照得似鑽石一般閃亮。


    倭國人眼睛都直了,這個東西簡直能拿來當國寶流傳,王縣公真大方!!!


    再繼續,“太子殿下說一國的皇者自然要有所不同,他將全大唐最高級的布料帶來十箱給您。”說完又連續打開十個箱子,內裏的高級絲綢印染布料看得倭國人直流口水。


    啥也別說了,我們隻跟唐人做朋友,那兩個每次過來都隻會帶人參的國家讓他們滾蛋吧。好多人蠢蠢欲動,他們也動了心思想跟唐人的大船迴去。而一旁的高句麗和百濟使臣則暗暗著急,唐人這麽大的手筆,想來倭國人往後怕是不會幫他們了。


    趙德言接連展示各種不懷好意的珍貴禮品,剛好趕到方才離去的倭國侍衛歸來時展示完。


    侍衛激動稟報:“迴稟天皇,我們找到證據了!就在他們的枕頭內,有封好的信件還沒來得及送出去。其內寫著唐使到倭國來的事情,還有關於刺殺可能會被識破的內容。”


    大唐使團聞言皆麵露興奮之色,趙德言領頭起身對舒明天皇作長揖,“我們方來,天皇就找到了兇手,您對我們恩同再造。如此,我們的身家也算保住了!”


    其他人也紛紛出言表示感謝,看那樣子完全是重獲新生一般,舒明天皇的內心再次得到滿足。


    見倭國人居然不問他們話就已經跟唐人慶祝,兩國人知道此次必死無疑。臨死前,他們不恨唐人,隻恨與之交好又來陷害他們的舒明天皇。


    “我們從未做過什麽刺殺的事情,天皇你摸著良心說,咱們原本的協議是什麽?我們何必鋌而走險做這些個事情?按原本協議,你能掌握大權,我們也能攻下新羅,之後咱們還要聯合攻唐呢。”


    舒明天皇也終於嚐到被冤枉的滋味,什麽原本協議,原本可沒說關於大唐的事情。見大家都疑惑看著自己,尤其好多本國大臣都隱隱瞧向蘇我世家的人,舒明天皇氣得大喝道:“你們便是死也不放棄挑撥關係嗎?來人,將他們的人頭砍下,我要將此禮物送給唐皇!”


    侍衛得到命令急急去辦,殿內本就被綁住手腳的兩國使者叫嚷著各種爆料,趙德言他們趕緊記住話語內容迴去好慢慢辨別真偽。


    最後,沒等舒明天皇再解釋,趙德言就說道:“我們若真的能輕易中計,也不會識破暗殺的詭計。天皇請放心,他們說的話我一個字都不信!”


    柴紹貌似很有感觸地說道:“這種事情我遇到過,那時候是被逮住的俘虜詆毀我。多虧聖上相信我,不然真是百口莫辯。”


    而後,又是一番飲酒作樂。唐使最後親眼看了一下人頭,才結束今日的宴請。


    作者有話要說:看到大家的留言了,雖然還沒遇到什麽好桃花,我還是暗搓搓地多更點兒~~


    第234章出使倭國(四)


    迴到倭國人為他們準備的住所,使團所有人都去沐浴休息。他們早被囑咐不要亂說話,很可能房頂或什麽地方有倭國人偷聽,就像他們當初偷聽倭國使臣談話一樣。


    很多人梳洗後並未入睡,他們不約而同地做著同件事情,將今日那兩國使臣臨死前說的話記錄下來逐字逐句逐條來分析,意圖從裏麵分析出什麽勁爆信息好立功。


    周齊覺得很無語,那兩國使臣死得突然,就他們那個腦子能臨時想出藏字語?!瞧著武照換了多種方式來把他們說的話當成密碼在解讀,周齊無奈打了個哈欠爬上榻準備睡覺。然而躺在床上也是失眠,她等會兒興奮頭日到來就完成重大任務,等會兒又感慨自己在遇到老師前活命都困難,實在沒想到此生能活得這般精彩。


    待周齊迷迷糊糊快入睡的時候,感覺到有人摸上榻,她對武照耳語道:“寫過的紙都處理了嗎?”


    武照輕聲迴答:“嗯,已經放到水中浸泡。師姐說得沒錯,完全沒找到什麽藏字文。”


    次日,待唐使們醒來,早有倭國官員等在外麵,領頭人見到趙德言趕緊迎上去,“趙正使,天皇邀請你們一同用餐。”


    “哎呀,又要叨擾天皇了,我等確實很喜歡倭國美食。”吃東西是小事兒,還有未演完的戲碼需要繼續呢。


    聽到大唐來使紛紛出言誇讚已國美食,被派遣過來的官員們都樂得咧嘴,己國美食能得到唐人稱讚實在是倍感榮幸。一行人在倭國官員的領路下沿途觀賞了一下平城京內的風景,瞧著往來百姓們麵上還算愉悅,柴紹同情地看了眼王熙然四人,真是任重而道遠啊。


    與昨日不同,今日的宴請地點看起來更加私人,也沒有那麽些官員在,想來能參與的都是倭國有名望的家族了。大唐使者們默契地開始記憶容貌,並做好準備通過舉止觀察分析他們的性格。


    舒明天皇與昨日相比有很大不同,他身著李承幹送上的絲綢衣衫,案前擺著王玨送的玻璃杯和李世民給的象牙筷子。一夜就換上新衣服了,想來定是宮人連夜趕製。王熙然隱秘一笑,沒準聖上這個因魏徵想出的坑人招數還真能有用。


    大家落座,舒明天皇精神抖擻地說道:“昨日咱們生疏,那個地方是專門宴請使者所用,今日這個小殿則是本皇宴請親友專用。”


    唐使們聞言麵上都露出感動地表情,趙德言感嘆道:“我們這些人何德何能啊,竟受到天皇如此愛戴!這真是,真是不知該說什麽好了。”話落眼睛微紅。


    旁邊的柴紹一邊強裝著感動,一邊吐槽趙德言此人不愧是官場上有名的戲子,太能忽悠人了!


    唐使們的表情讓舒明天皇很受用,沒等他開口呢,趙德言繼續說道:“為皇者怎能與他人相同?現在這般才好,這身衣服實在太適合天皇了!”


    昨日完全無存在感的王熙然坐在末尾處接言,“趙正使所言極是,隻是,我覺得天皇既然有了象牙筷子和玻璃杯,為何還用普通的碗乘菜餚呢?這樣實在有損天皇身份!”


    由於大唐使團人比較多,倭國人也隻知道趙德言、柴紹和李晉江的身份,這時候趙德言接過話開始介紹人,“這位王郎君君來自大唐有名的家族,此次特意向聖上申請來倭國遊學。”話裏的信息很明顯,此人雖然無官職,但是因為其家族顯赫故此能上達天聽。


    倭國人聞言又如昨日一般眼亮,似李晉江和王郎君這樣有身份又閱曆不足的人最適合下手,得知王熙然是來遊學,很多人都開始打主意長期在他身上下功夫。聽說大唐的每個世家子都學識淵博,最次咱們也能讓他教些唐人的書籍。


    舒明天皇方才還很抖,這會兒聽王熙然說完,瞧瞧案上的東西怎麽都覺得那些尋常人使用的東西確實不適合他。隻是,若不用這樣的碗,還能用什麽呢?


    柴紹裝麽著觀察了一下舒明天皇,而後說道:“我們聖上都用上好的美玉做碗,案和屋內很多擺設至少要是黃金的。天皇亦很富有,我說的這些您很容易就能做到,隻是往常不在意罷了。然而,弄這些東西可不止是為了享受,這是突顯一國皇者地位的關鍵。”


    有倭國人覺得天皇過於喜好奢侈不好,本想私下裏去進言,結果柴紹的話讓很多人都開始猶豫。唐人說弄這些是為區別皇者與普通人的不同,想想似乎也有些道理,這種情況下再進言好像不重視天皇一樣,難辦呢。


    蘇我家的人完全沒因為天皇有些奢侈品而嫉妒,對他們來說天皇越沉迷於這些才越好,隻要程度上別侵犯到咱們的利益就行。最好他成天變花樣享受,享受到忽略朝政才最好。


    李晉江想到老師交給自己的一個任務,他覺得趕上這會兒完成很合適。就在天皇又想接話的時候,李晉江搶先,“他們說的沒錯,其實帝王該與普通的區別還不止這些呢。老師說,其關鍵在於死後的陵墓。”


    一聽‘老師說’這三個字,倭國人都來了精神,一直搶不上話的天皇終於有機會出言,“我們倭國對於陵墓也是有說法的,天皇的陵墓自然要夠大、隨葬品也要夠多。請問李郎君,這其中還有別的說法嗎?”


    “這……”李晉江麵露悔色,隻說一個字便停頓了下來,仿佛自己說了什麽不該說的話一般。


    見他如此,倭國人更加興奮,這應該是個王縣公不讓他往外亂說的秘密。然而,沒等他們問呢,李晉江就很自然轉移話題,“我平日慣愛寫話本,倭國可有什麽知名的話本作家?能否跟我交流一二?”


    正想著怎麽忽悠他呢,人家自己就遞出話頭了,蘇我入鹿趕緊說道:“有的,等過幾日,我舉辦個宴席邀請倭國知名的小說家都過來。”


    見李晉江使勁兒感謝蘇我入鹿,舒明天皇有點兒窩火,蘇我世家太不把他這個皇者放在眼裏了。想到正在會客不便將內部矛盾擺上檯麵,又有想套話的意思,舒明天皇舉起酒碗說道:“來,為了慶祝找到真兇,咱們今日不醉不歸。”昨日已經不醉不歸,現下明擺著想故技重施來套話。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