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 作者:淳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路上,每每到達一個地區,犬上三田耜都會感嘆著說道:“我們還是差大唐良多啊,此次本是想學習大唐的築造技術,可惜竟出了這樣的事情……”
藥師惠日在一旁接話道:“自看了長安城,我這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也在咱們倭國建個那樣的城市,哪怕隻有長安的一半大,不不,哪怕隻有四分之一大我也滿足了!”
大唐來使聽到他們的對話都與榮有焉,尤其那些還不擅隱藏自己的小年輕們,更是洋溢著滿臉笑容。周齊和武照則是嚴肅對視,老師說得沒錯,他們果然是來大唐偷東西的。今日教給他們築造技術,明日這些不懂得感恩和滿足地人必然會索取更多,定要好好將倭國攪得天翻地覆,讓他們沒時間想著偷東西。
倭國人在大唐的時候,聽他們說起什麽要學習的謙遜話,王玨就不由想到近現代時候日本人的囂張。包括在現代時日本人總說中國盜版,王玨就覺得,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資格說這樣的話,唯獨日本和韓國沒有。
小日本山寨了中國一個城市,未來的平城京就是仿照長安所建,至於什麽天皇的宅子也都是唐時建築,更不用說一係列手工技藝。在臨行前,王玨怕弟子們離開自己身邊太久忘記囑咐,她特意將注意事項寫在紙上讓兩人背誦,並要求她們每晚躺在床上都要想一想背誦的內容,就是要防賊一樣防著倭國人,再說他們本身也是賊。
一行人走到一半路途的時候,送信的人順利抵達平城京。平日麵和心不合的舒明天皇和蘇我入鹿兩個人得到消息後,第一次思路那麽一致,必然要將這件事情妥善解決。當晚,兩人在暫時目標一致的情況下,很是敞開心扉分析起當下情況來。
蘇我入鹿完全順著王玨期待的方向走,兩人來迴看了三次信件猜測使團在大唐的遭遇後,他猜測道:“兇徒的身份很明顯,何人不想讓咱們跟唐人交好?我就說不能幫助高句麗和百濟,天皇不聽我的話偏要頻繁召見他們的人,若不是他們心中有所期待怎麽會鋌而走險呢。”
舒明天皇被問得啞口無言,他想了一圈也沒想出誰會提前派忍者過大唐。若說是他們本國人,他這個天皇都不甚了解大唐的情況,更不要說其它家族,就算真的有人對大唐知道的多一些,也絕對沒有能力派人到皇宮行刺。
然而,藥師惠日他們又明確說刺客是忍者,還是那種武藝高強不能輕易偽裝的忍者。也就是說,如果排除掉他們本國人,也隻有經常來往的高句麗人和百濟人有機會學得忍者技能。再加上他們與大唐非常近,若說要安排刺客也不是不可能。
舒明天皇到底還是年紀小不經事兒,他著急問道:“那該怎麽辦,唐人的使者就要到了,我們該如何應對?信上說唐人的大船非常堅固,他們的武器也非倭國能比,若是因此事引發兩國交戰怎麽辦?”
蘇我入鹿一方麵在心裏罵舒明天皇沒用,一方麵又很滿意他這種窩囊的表現。綜合信上所說的情況,蘇我入鹿分析道:“咱們派出的正副使除了戴鐐銬外可以自由行動,說明唐人也察覺到其中的不對勁,估計此次前來主要為討說法。隻是,天皇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刺客行刺的是大唐皇帝,冤枉的是大唐第一名仕,若不能給個令對方滿意的結果,開戰也是在所難免。”
那個邊城的城主是舒明天皇的人,他想到對方信裏不可能作假,那麽信上寫的內容也肯定是真的。他原本不懼怕大唐是因為海路艱難,唐人想過來征戰完全不現實。現在聽說唐人有那樣的船隻,舒明天皇真的害怕了。
“那,內大臣覺得該怎麽做?咱們去調查估計也不會有結果,可是又必須給唐人交代……”
蘇我入鹿狀似很為難地皺眉想了想,而後說道:“他們還有半個月時間才到,咱們在這段時間裏盡量去找證據,若實在沒有,那就隻能是最能讓唐人相信的那個結果了。”言下之意,栽贓正在倭國的高句麗和百濟兩國使者。
這對蘇我入鹿來說也算好事情,他雖然很心動兩國想給的好處,但是考慮到他們經常來找舒明天皇,怕三方私下有什麽協議來對付自己。蘇我入鹿是個聰明人,他覺得捨棄那些好處而讓大家看清現實才對自己最有利。
什麽現實,就是靠近舒明天皇的人不會被他保下,反而會被他推出去當替死鬼,如此一來還有誰能願意幫他這個沒有多少實權的天皇呢。
有了主意後,舒明天皇雖然覺得栽贓不好,但他心中已經認定兇手幾乎就是他們。想想自己對兩國人一直不錯,他們居然動手腳將自己陷入險境,這樣的朋友不要也罷。在一方還不知道的情況下,友誼的小船就這麽說翻就翻了。
算算時間,大唐使團從長安出發到倭國平城京(今奈良),一共用了3個月的時間。他們臨近平安京的時候,遠遠看到城外等候的人,見天皇居然親自出來了,大家驚訝對視。
不知道他們得信後商量出來的是什麽結果,趙德言準備試探一下,他當著倭國百姓的麵拿出李世民的聖旨,而後說道:“我大唐皇帝有聖旨給你們,還不快快下跪?!”
百姓們都知道大唐是強國,他們聽到趙德言的訓斥後趕緊下跪。倭國的官員們齊齊看向舒明天皇,他怎麽做決定影響到大家需要以什麽動作接旨。舒明天皇為難壞了,他現在很懼怕大唐並且自己這邊有事情理虧。想想作為一國之主下跪肯定不成,舒明天皇彎腰鞠躬接旨。
在曆史上,犬上三田耜這隊遣唐使在大唐待了幾年後迴國的時候,有大唐使者跟著同去。當時因為天皇不肯跪下接聖旨,兩國產生了一場大戰,當然最終是以倭國兵敗完結。趙德言此次之所以不像曆史上的使者一般要求如何接旨,是因為他深知自己此行的任務。
你如何接旨不重要,反正要不了幾年你們倭國可能連天皇這個東西都不存在了。
李世民的聖旨主要是叱責,外加說一說給他們機會來解釋清楚這件事情,還有使團帶來的一些迴禮。那些帶著鐐銬的倭國人瞧著兩位老大聽說聖旨內容後開懷的樣子,差點當場哭出來,他倆居然也跟曾經的他們一樣以為大唐人傻錢多技能隨意送。
蘇我入鹿熱情走到趙德言身旁跟他說話,“我是內大臣蘇我入鹿,半個月前收到來信我就一直在調查聖旨上說的內容。已經有些眉目,不若咱們先迴去參加天皇主持的歡迎宴,明日再說正事如何?”
趙德言聞言語氣緩和道:“哎喲,既然有眉目就好。我們是客人,自然隨主人安排。”
見趙德言聽說事情有眉目後立刻轉變態度,前來城外迎接他們的倭國人齊齊鬆出一口氣。
第233章出使倭國(三)
在現代日本天皇用的皇居是德川時期所建,而日本真正意義上可以稱之為皇宮的宮殿要在舒明天皇11年才開始建造。現在是舒明天皇2年年末,天皇還住在飛鳥岡本宮。倭國人也會學著唐人稱天皇住的地方為皇宮,其實飛鳥岡本宮隻是稍大些的宅子罷了,就跟大唐國公的居所那麽大。
大唐使團跟著倭國人來到所謂的皇宮,那裏早就做好一切待客準備。舒明天皇沒有大智,倒還有些小聰明。他想著高句麗和百濟靠不住,不如試試靠向大唐,最好能讓大唐幫他解決掉蘇我家族。遂,無論是出於對強國的恐懼還是自己內心的小算計,舒明天皇待唐使特別熱情。
蘇我家族的成員見此互相對視,蘇我蝦夷和蘇我入鹿這樣的精明人立刻想明白天皇打得什麽主意。諷刺一笑,他們也有自己的打算,到時唐人必將偏向他們。
倭國君臣連著大唐來使,這些個各懷鬼胎的人在宮人的安排下各自入座。趙德言作為正使自然坐在首位,其後是柴紹,而李晉江此次是明麵上代表王玨來訪的人,他則坐在柴紹的下首。至於王熙然他們的身份是來跟著長見識的世家子,由於設定身份並無官職故此坐在最後方。
舒明天皇寒暄幾句後,早就等待著的另一批宮人開始端食物入殿。第一次來倭國,唐使們很期待地方美食。舒明天皇見唐使都期待地看著案上的吃食,他有些小緊張。據說大唐的美食十分了得,雖然已經讓廚子提前好好準備,他還是擔心看到唐人嫌棄的表情。
“唐使們遠道而來許是餓了,咱們先進些吃食,宮人另準備了我們倭國舞蹈給大家觀賞。”
趙德言起身稍拜禮,“勞煩天皇了,我們亦很期待能領略倭國特色。”一點兒沒有大國使者的傲慢,禮儀做得非常好看,這讓屋內倭國人全體舒出一口氣。
舒明天皇聞言開懷,他擊掌三下,一群麵上畫得像鬼一樣的宮人拿著樂器走進來。樂聲起,宮人們開始跟著拍子跳舞。原本還很期待,沒想到水平還不如自己家中的舞姬。瞧著倭國人都看得津津有味,唐使們不約而同地假裝被案上美食吸引。
趙德言夾起一塊豆腐品了品,有些鮮味兒,想來是用海物的湯汁煮過。又挑著幾樣不是海物的吃食試試,都還成,不說美味起碼還能吃,可比他們準備的表演強多了。唐人大多這麽覺得,遂都很給麵子得假裝低頭吃東西沒注意到殿中央的舞者們。
這個場景看在舒明天皇眼中就成了另一番解讀,唐人十分喜愛他們倭國的美食,喜歡到連表演都被忽略掉了。這讓舒明天皇找迴些信心,他舉起手上酒碗說道:“眾位,歡迎大唐使者來訪!”
隨著他話落,倭國人都拿起碗敬酒,唐使們十分有禮地迴敬,場麵非常和諧。酒過三巡、大家皆飽餐後,舒明天皇本想結束今日的交流,沒想到趙德言竟主動訴起苦來。
“方才聽說賊人已經有眉目,我才稍稍安心。天皇您可不知道我承受了多大的壓力,賊人是對我們國主和最受百姓喜愛的名仕下手,當時我走的時候喲,好多百姓都說,我們若找不到兇手就再也別迴國。還有那些將軍,成天沒事兒就想著製造機會打仗撈戰功,居然有人來賄賂我讓出使失敗,他們好有理由打仗。我自來隻忠於我們聖上,哪裏是能被人收買的。”
柴紹聞言麵上惱怒,“你什麽意思,可不是所有將軍都想挑事兒!”
看趙德言滿麵通紅晃悠悠繼續喝酒的樣子,再有旁邊的李晉江一直緊張得拉扯他袖子,倭國人都以為趙德言是喝多了酒後吐真言呢。他們都注意到一個重點,這個正使說大唐內部有人想拿這事兒撈軍功,也就是說一個弄不好就要開戰。
能進殿內的倭國人都有些身份,他們在這些天已經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倭國人本身也沒少喝酒,再加上這些人裏麵好些也是空有身份無才華,有那被趙德言話裏內容嚇到的人連忙說道:“何不讓咱們的使者上來說說情況?”
</br>
藥師惠日在一旁接話道:“自看了長安城,我這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也在咱們倭國建個那樣的城市,哪怕隻有長安的一半大,不不,哪怕隻有四分之一大我也滿足了!”
大唐來使聽到他們的對話都與榮有焉,尤其那些還不擅隱藏自己的小年輕們,更是洋溢著滿臉笑容。周齊和武照則是嚴肅對視,老師說得沒錯,他們果然是來大唐偷東西的。今日教給他們築造技術,明日這些不懂得感恩和滿足地人必然會索取更多,定要好好將倭國攪得天翻地覆,讓他們沒時間想著偷東西。
倭國人在大唐的時候,聽他們說起什麽要學習的謙遜話,王玨就不由想到近現代時候日本人的囂張。包括在現代時日本人總說中國盜版,王玨就覺得,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資格說這樣的話,唯獨日本和韓國沒有。
小日本山寨了中國一個城市,未來的平城京就是仿照長安所建,至於什麽天皇的宅子也都是唐時建築,更不用說一係列手工技藝。在臨行前,王玨怕弟子們離開自己身邊太久忘記囑咐,她特意將注意事項寫在紙上讓兩人背誦,並要求她們每晚躺在床上都要想一想背誦的內容,就是要防賊一樣防著倭國人,再說他們本身也是賊。
一行人走到一半路途的時候,送信的人順利抵達平城京。平日麵和心不合的舒明天皇和蘇我入鹿兩個人得到消息後,第一次思路那麽一致,必然要將這件事情妥善解決。當晚,兩人在暫時目標一致的情況下,很是敞開心扉分析起當下情況來。
蘇我入鹿完全順著王玨期待的方向走,兩人來迴看了三次信件猜測使團在大唐的遭遇後,他猜測道:“兇徒的身份很明顯,何人不想讓咱們跟唐人交好?我就說不能幫助高句麗和百濟,天皇不聽我的話偏要頻繁召見他們的人,若不是他們心中有所期待怎麽會鋌而走險呢。”
舒明天皇被問得啞口無言,他想了一圈也沒想出誰會提前派忍者過大唐。若說是他們本國人,他這個天皇都不甚了解大唐的情況,更不要說其它家族,就算真的有人對大唐知道的多一些,也絕對沒有能力派人到皇宮行刺。
然而,藥師惠日他們又明確說刺客是忍者,還是那種武藝高強不能輕易偽裝的忍者。也就是說,如果排除掉他們本國人,也隻有經常來往的高句麗人和百濟人有機會學得忍者技能。再加上他們與大唐非常近,若說要安排刺客也不是不可能。
舒明天皇到底還是年紀小不經事兒,他著急問道:“那該怎麽辦,唐人的使者就要到了,我們該如何應對?信上說唐人的大船非常堅固,他們的武器也非倭國能比,若是因此事引發兩國交戰怎麽辦?”
蘇我入鹿一方麵在心裏罵舒明天皇沒用,一方麵又很滿意他這種窩囊的表現。綜合信上所說的情況,蘇我入鹿分析道:“咱們派出的正副使除了戴鐐銬外可以自由行動,說明唐人也察覺到其中的不對勁,估計此次前來主要為討說法。隻是,天皇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刺客行刺的是大唐皇帝,冤枉的是大唐第一名仕,若不能給個令對方滿意的結果,開戰也是在所難免。”
那個邊城的城主是舒明天皇的人,他想到對方信裏不可能作假,那麽信上寫的內容也肯定是真的。他原本不懼怕大唐是因為海路艱難,唐人想過來征戰完全不現實。現在聽說唐人有那樣的船隻,舒明天皇真的害怕了。
“那,內大臣覺得該怎麽做?咱們去調查估計也不會有結果,可是又必須給唐人交代……”
蘇我入鹿狀似很為難地皺眉想了想,而後說道:“他們還有半個月時間才到,咱們在這段時間裏盡量去找證據,若實在沒有,那就隻能是最能讓唐人相信的那個結果了。”言下之意,栽贓正在倭國的高句麗和百濟兩國使者。
這對蘇我入鹿來說也算好事情,他雖然很心動兩國想給的好處,但是考慮到他們經常來找舒明天皇,怕三方私下有什麽協議來對付自己。蘇我入鹿是個聰明人,他覺得捨棄那些好處而讓大家看清現實才對自己最有利。
什麽現實,就是靠近舒明天皇的人不會被他保下,反而會被他推出去當替死鬼,如此一來還有誰能願意幫他這個沒有多少實權的天皇呢。
有了主意後,舒明天皇雖然覺得栽贓不好,但他心中已經認定兇手幾乎就是他們。想想自己對兩國人一直不錯,他們居然動手腳將自己陷入險境,這樣的朋友不要也罷。在一方還不知道的情況下,友誼的小船就這麽說翻就翻了。
算算時間,大唐使團從長安出發到倭國平城京(今奈良),一共用了3個月的時間。他們臨近平安京的時候,遠遠看到城外等候的人,見天皇居然親自出來了,大家驚訝對視。
不知道他們得信後商量出來的是什麽結果,趙德言準備試探一下,他當著倭國百姓的麵拿出李世民的聖旨,而後說道:“我大唐皇帝有聖旨給你們,還不快快下跪?!”
百姓們都知道大唐是強國,他們聽到趙德言的訓斥後趕緊下跪。倭國的官員們齊齊看向舒明天皇,他怎麽做決定影響到大家需要以什麽動作接旨。舒明天皇為難壞了,他現在很懼怕大唐並且自己這邊有事情理虧。想想作為一國之主下跪肯定不成,舒明天皇彎腰鞠躬接旨。
在曆史上,犬上三田耜這隊遣唐使在大唐待了幾年後迴國的時候,有大唐使者跟著同去。當時因為天皇不肯跪下接聖旨,兩國產生了一場大戰,當然最終是以倭國兵敗完結。趙德言此次之所以不像曆史上的使者一般要求如何接旨,是因為他深知自己此行的任務。
你如何接旨不重要,反正要不了幾年你們倭國可能連天皇這個東西都不存在了。
李世民的聖旨主要是叱責,外加說一說給他們機會來解釋清楚這件事情,還有使團帶來的一些迴禮。那些帶著鐐銬的倭國人瞧著兩位老大聽說聖旨內容後開懷的樣子,差點當場哭出來,他倆居然也跟曾經的他們一樣以為大唐人傻錢多技能隨意送。
蘇我入鹿熱情走到趙德言身旁跟他說話,“我是內大臣蘇我入鹿,半個月前收到來信我就一直在調查聖旨上說的內容。已經有些眉目,不若咱們先迴去參加天皇主持的歡迎宴,明日再說正事如何?”
趙德言聞言語氣緩和道:“哎喲,既然有眉目就好。我們是客人,自然隨主人安排。”
見趙德言聽說事情有眉目後立刻轉變態度,前來城外迎接他們的倭國人齊齊鬆出一口氣。
第233章出使倭國(三)
在現代日本天皇用的皇居是德川時期所建,而日本真正意義上可以稱之為皇宮的宮殿要在舒明天皇11年才開始建造。現在是舒明天皇2年年末,天皇還住在飛鳥岡本宮。倭國人也會學著唐人稱天皇住的地方為皇宮,其實飛鳥岡本宮隻是稍大些的宅子罷了,就跟大唐國公的居所那麽大。
大唐使團跟著倭國人來到所謂的皇宮,那裏早就做好一切待客準備。舒明天皇沒有大智,倒還有些小聰明。他想著高句麗和百濟靠不住,不如試試靠向大唐,最好能讓大唐幫他解決掉蘇我家族。遂,無論是出於對強國的恐懼還是自己內心的小算計,舒明天皇待唐使特別熱情。
蘇我家族的成員見此互相對視,蘇我蝦夷和蘇我入鹿這樣的精明人立刻想明白天皇打得什麽主意。諷刺一笑,他們也有自己的打算,到時唐人必將偏向他們。
倭國君臣連著大唐來使,這些個各懷鬼胎的人在宮人的安排下各自入座。趙德言作為正使自然坐在首位,其後是柴紹,而李晉江此次是明麵上代表王玨來訪的人,他則坐在柴紹的下首。至於王熙然他們的身份是來跟著長見識的世家子,由於設定身份並無官職故此坐在最後方。
舒明天皇寒暄幾句後,早就等待著的另一批宮人開始端食物入殿。第一次來倭國,唐使們很期待地方美食。舒明天皇見唐使都期待地看著案上的吃食,他有些小緊張。據說大唐的美食十分了得,雖然已經讓廚子提前好好準備,他還是擔心看到唐人嫌棄的表情。
“唐使們遠道而來許是餓了,咱們先進些吃食,宮人另準備了我們倭國舞蹈給大家觀賞。”
趙德言起身稍拜禮,“勞煩天皇了,我們亦很期待能領略倭國特色。”一點兒沒有大國使者的傲慢,禮儀做得非常好看,這讓屋內倭國人全體舒出一口氣。
舒明天皇聞言開懷,他擊掌三下,一群麵上畫得像鬼一樣的宮人拿著樂器走進來。樂聲起,宮人們開始跟著拍子跳舞。原本還很期待,沒想到水平還不如自己家中的舞姬。瞧著倭國人都看得津津有味,唐使們不約而同地假裝被案上美食吸引。
趙德言夾起一塊豆腐品了品,有些鮮味兒,想來是用海物的湯汁煮過。又挑著幾樣不是海物的吃食試試,都還成,不說美味起碼還能吃,可比他們準備的表演強多了。唐人大多這麽覺得,遂都很給麵子得假裝低頭吃東西沒注意到殿中央的舞者們。
這個場景看在舒明天皇眼中就成了另一番解讀,唐人十分喜愛他們倭國的美食,喜歡到連表演都被忽略掉了。這讓舒明天皇找迴些信心,他舉起手上酒碗說道:“眾位,歡迎大唐使者來訪!”
隨著他話落,倭國人都拿起碗敬酒,唐使們十分有禮地迴敬,場麵非常和諧。酒過三巡、大家皆飽餐後,舒明天皇本想結束今日的交流,沒想到趙德言竟主動訴起苦來。
“方才聽說賊人已經有眉目,我才稍稍安心。天皇您可不知道我承受了多大的壓力,賊人是對我們國主和最受百姓喜愛的名仕下手,當時我走的時候喲,好多百姓都說,我們若找不到兇手就再也別迴國。還有那些將軍,成天沒事兒就想著製造機會打仗撈戰功,居然有人來賄賂我讓出使失敗,他們好有理由打仗。我自來隻忠於我們聖上,哪裏是能被人收買的。”
柴紹聞言麵上惱怒,“你什麽意思,可不是所有將軍都想挑事兒!”
看趙德言滿麵通紅晃悠悠繼續喝酒的樣子,再有旁邊的李晉江一直緊張得拉扯他袖子,倭國人都以為趙德言是喝多了酒後吐真言呢。他們都注意到一個重點,這個正使說大唐內部有人想拿這事兒撈軍功,也就是說一個弄不好就要開戰。
能進殿內的倭國人都有些身份,他們在這些天已經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倭國人本身也沒少喝酒,再加上這些人裏麵好些也是空有身份無才華,有那被趙德言話裏內容嚇到的人連忙說道:“何不讓咱們的使者上來說說情況?”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