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身為大家長的王熙然不能再像在南山時一樣看熱鬧,見兩人過來,他分心問道:“你們在弄什麽,可別惹禍喲,不然……”


    兩人一齊接話,“不然迴去告訴老師!”最討厭打小報告什麽的了。


    王熙然完全不去看兩人沮喪的表情,而是得意說道:“知道就好!”


    就這麽一分心的時候,棋子下錯位置了。墨家靦腆一笑,“承讓!!”


    一盤棋結束,大家閑來無事又跟著周齊她們往船頭去,想瞧瞧她倆自晚飯後一直在弄啥。看看天色,武照點頭說道:“時辰剛剛好,師姐,咱們現在就動手吧!”


    “成!我要看看能不能釣來大傢夥!!”


    王熙然瞬間有種不好的預感,待到船頭,大家驚訝發下兩條石頭魚身上竟泛起亮光。有個小傻瓜大喊道:“亮了亮了,這是神跡!!”


    此人是長孫無忌塞進來的,往常就聽說他那個庶出的大哥不學無術,沒想到兒子也是個糙包。王熙然一琢磨,科考打老頭事件,長孫無忌之所以插一腳就是因為惱羞成怒無法幫他侄兒作弊吧。同來的關係戶們聽到他的叫聲都自覺拉開距離,他們要表明關係戶和關係戶之間也是有差別的。


    也有人忍不住嗆聲,這人是盧薈的大哥,“若不知道也就算了,方才咱們明明看著兩位小娘子在上麵刷了東西,你還能喊出神跡也真夠傻的。我可警告你,若到倭國你也如此丟人,我可不會看在你叔父的麵子上閉嘴。”


    此舉雖然得罪了長孫,但卻得到大批圍觀者的讚揚,有得必有失就看你圖的是什麽。王熙然無奈嘆息,這些小傢夥雖然好鬥嘴,但瞧著都有分寸,也能讓他更放心些。


    周齊和武照分別拿起魚竿,將兩個石頭魚當成誘餌拴上,一甩投入海中。其它兩條船上的人也被他們吸引,大家最近吃的海物很多都是武照和周齊弄上來的。瞧著兩人又在釣魚,很多人都期待著又能釣上來什麽沒見過的品種。


    見海中閃起一片亮光,柴紹站在船頭喊話,“海中怎麽有亮光,怎麽迴事兒?!”


    周齊迴話:“沒事兒,您崩管,等著吃大餐吧!”


    趙德言在另一艘船頭撇撇嘴,百家派怎麽那麽多稀奇古怪的東西,他絕對不承認自己嫉妒了。


    三艘船上的人都屏住唿吸,大概一炷香事件後,大家感覺船開始晃動,好像有什麽大東西沖這邊來了。隨著海水的波動越來越大,很多人嚇得紛紛出言阻止,“別弄了,我們不要吃大魚了!”


    武照無言撇嘴,“你們昨晚說要吃新品種,我們弄了又說不讓整,可真難伺候!”


    就在這時,感覺到魚線開始晃動,似乎有事麽東西在向下拉扯。武照和周齊對視一眼,一起用力拉起魚竿。一條大魚躍上半空,嚇得很多人尖叫,這條魚牙齒呈尖狀,身體能裝下好幾個人!


    魚線在半空中被扯斷,大魚眼瞅著就要砸在船頭,若真砸上整條船必翻。伴隨著身後的叫聲,武照抽出腰間的佩劍,刺向大魚的時候用力一甩,大魚成功落在船中央的甲板上。


    看著大魚兇狠的樣子,撲騰著要起來,很多人都躲在船頭不敢動彈。周齊走過去一拳將魚打暈,迴過頭皺眉說道:“你們叫什麽?我看咱們該返航將你們都給送迴去!”


    一群人被周齊和武照輪番數落,還有另外兩條船上的趙德言和柴紹也在趁機教訓人,雖然剛才他們也很緊張,但是這樣多次大喊大叫也是在太丟人了。


    被訓斥的人都不敢出聲,聽到再多傳言都不如親眼所見來的震撼,百家派這倆丫頭實在太兇殘了!對於周齊他們還有心理準備,對方實在名聲太盛,至於武照這個笑起來完全無害的小娘子也這麽狠,完全出乎他們的預料。


    很多人都在迴憶,這一路上有沒有什麽得罪兩人的地方。而後又慶幸,多虧平日王縣公管著他們,若將百家派這些人都放出來可勁玩,他們得嚇死多少路過的民眾和花花糙糙。


    武照和周齊研究大魚的時候,同在船上的人都眼巴巴望著趙德言和柴紹,他們想換船!!


    趙德言和柴紹同迴個無奈的表情,他們的船上雖然沒有暴力狂,但是也不消停啊。


    柴紹的船上,倭國人犯整天鬧事兒。他們是在做最後的努力,雖然已經跟唐人說好將事情往別處推,但是他們畢竟沒完成出使任務,迴去免不了要受罰。


    就是想讓唐人幫忙說情的意思,柴紹自然要完全迴絕。理由很簡單,若如此表現很容易讓人察覺出其中貓膩,到時他們的計劃很容易出變故。見柴紹不答應,倭國人整天都在大喊,將嘴堵上後又開始玩絕食,實在太鬧騰人了。


    趙德言那邊有個李晉江作妖,他註定也消停不了,老趙一直在怪自己為啥腦抽讓他同上一條船。


    此次派李晉江來,主要是以愛情故事為引題來宣傳倭國百姓的不幸。李晉江在出門前寫了幾個小故事,再加上路上這些時間又出來幾個成品,他整天找使團的人講故事。


    本來在海上就苦悶,他還淨說些引人落淚的故事,弄得大家不勝其擾。不聽還不成,人家說這也是此次出使的重要任務,他們又不忙,怎麽不能給點反饋來幫幫忙。


    後來趙德言給他想了個招,才讓使團的人解脫,趙德言是這麽說的:“你講的是倭國故事,那跟咱大唐的文化背景不一樣,為何不去講給那些倭國人聽聽?”


    李晉江聞言深以為然。待吃過兩個師兄釣起的大魚後,李晉江轉移到柴紹船上行動。


    如此發生了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趙德言那艘船上的人終於擺脫了李晉江,而柴紹也終於不再為倭國人煩惱。隻倭國人比較可憐,他們整日要聽李晉江講故事,之後還得給反饋,不然李郎君答應的幫他們說好話的事情就不給作數了。


    “尤麗子是個很可愛的小姑娘。他們全家務農為生,雖然生活貧困但是有青梅竹馬的越前君在,她覺得生活再困難也能堅持下去。尤麗子成年後在大家的祝福下順利嫁給越前君,婚後生活很幸福,他們很快就有了小越前。哪料,重稅下又遇到大旱。越前君病倒臥床,剛滿一歲的兒子餓得哇哇大哭,尤麗子看著夫君一天天消瘦下去,看著兒子的哭聲越來越小,她走到廚房拿起菜刀對著……”


    “李郎君,咱們到倭國了,柴將軍讓我叫你過去。”


    李晉江意猶未盡地看了看倭國人犯,遺憾地說道:“到地方了,以後有機會咱們再講完這個故事。”


    終於解脫了!!!


    原本倭國人還很害怕迴到國內,自從李晉江開始講故事,他們成日盼望早點歸國。一開始還好,都是些帶著小哀傷的愛情故事,到前日他居然開始講這些個血腥的東西,問題在於倭國鬧饑荒的時候隻會比他講的更慘,今日的故事勾起很多刻意被遺忘的記憶。


    第232章出使倭國(二)


    三艘船抵達倭國渡口,當地百姓從未見過這樣的大船,趕緊去通知城主。


    城主得信急急趕來,見唐人在往下運物品,以為大唐國主這麽快就遣人迴訪呢,這要是由自己把消息送迴去得受多大讚揚。還沒等他樂嗬,發現唐兵押解著一隊囚犯從船上下來,那些人正是三個多月前剛送走的使臣們,大喜大悲下弄得城主差點沒跪地上。


    趙德言嚴肅臉看著城主,他旁邊是殺氣騰騰的柴紹。見城主嚇得愣在當場,犬上三田耜覺得他比戴鐐銬的自己還丟人。得到趙德言示意,他趕緊小跑過去簡明說出他們在大唐遇到的事情,而後毫不避諱地說道:“我們都是冤枉的,大唐使團此次前來是為討說法,你趕緊著人迴京將事情說一說,看看能否查出是誰在其中做手腳。”


    聽說事情還不是最壞的情況,城主反應過來後連忙小跑迴去寫信,完全忘記該招待遠來的客人。見狀,機靈的藥師惠日蹭到趙德言身旁說道:“我認得路,不若先由我帶路,咱們入城歇息一日如何?”


    他們在船上晃悠了將近一個月時間,現在腳踩在陸地上都站不穩,是該好好休息一晚再趕路。趙德言點點頭表示同意,而後裝麽著問道:“既然已經到倭國境內,若你們國君準許,不如解下鐐銬如何?”


    “不用不用,我們沒有提前發現隱藏在它處的忍者也算有過,可不敢解開鐐銬。您就幫幫忙吧,再這樣押解我們到平安京可好?”


    瞧瞧咱多了不起,得讓人求著咱虐他們。


    趙德言好似很無奈的樣子,他想了想勉強說道:“哎,若不是聖上怕你們在路上自裁,我們唐人在沒有絕對證據的情況下怎麽能將你們似犯人一樣押解呢。既然你這麽說了,想來還是怕自己忍不住自裁,那我就再幫幫你們吧。”


    聽他這麽說,戴著鐐銬的倭國人都快嘔死了,內心真是有苦說不出。若別人不了解情況也就算了,他們不相信趙德言這個領隊的也不知道王縣公對他們做了什麽。


    想到那晚王玨即興發揮模仿他們的筆跡和語氣寫出的話,什麽舒明天皇就因為沒本事才被推舉上來,什麽蘇我入鹿跟她妹妹關係不甚明了,不支持妹妹的兒子也是為了將妹妹從宮裏帶出來,弄得這些個倭國人幾個月來常常夜半驚醒,但凡不想家族滅亡的都不敢在唐人沒達到目的前自殺。


    好在王縣公說他隻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找到行刺的真正主使者,一個是讓倭國賠黃金給他們。若能讓她達到目的,王縣公承諾永遠不去模仿他們的字跡做什麽事情。雖然聞名大唐的王縣公與他們想像的名仕完全不同,但是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他們也隻能期望王玨是個說話算話的人。


    至於為啥還要求戴著鐐銬,就是為了在主子麵前演戲嘛。瞧瞧,我們九死一生到達大唐了,還沒等去完成任務呢,就被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人擺了一道。我們也是無辜,看在大家沒少受苦的份兒上,能不能別太遷怒。


    城主顫抖著雙手將事情詳細寫出,趕緊找信得過的手下快馬去送信。而後,終於想起被他忽略的大唐使團,等他找到人的時候被告知大家都已經休息。


    次日,在城主的極力挽留下大家依然決定出發趕路,唐人想著可沒空留在這兒被你招待,奈何城主不了解情況啊。目送使團離開,城主有點兒小忐忑,往常高句麗的使臣過來若招待不周他們都會去平安京告狀,自己昨日那麽忽略唐人,希望他們不要跟高句麗人一樣……


    自到了倭國境地,那些倭國人不知是終於找到底氣還是豁出去了,竟不似在路上時一直乞求著讓他們幫忙說好話,反而興致勃勃給大唐使團沿路介紹起他們國家來。若倭國人知道自己的變相討好完全沒被對方領略到,不知道會不會因為文化差異造成的溝通不良去撞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