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文官們擺出不屑臉,侯君集氣憤著把自己的想法簡明說出來,而後說道:“怎麽,誰若是不服,想個比這好的主意出來。”


    李世民聽後細細思索,別說,這小子的主意還真有點兒意思。文官們也是眼睛刷刷亮,這次侯君集還真是走了狗屎運,居然想出如此下作的好主意。


    魏徵這個麵上剛正的人必然要在此時站出來。別誤會,他不是要反對主意卑鄙,而是想跟侯君集道歉,“抱歉了候將軍,方才沒覺得你能有什麽好主意,故此神態不是很好,多有得罪!”


    見他如此,文官們都紛紛出言表示歉意。侯哥先是很大度得原諒了他們,而後期待地看向李世民,“聖上,之後若派兵去倭國,能讓微臣去嗎?”怕似上次一樣適得其反,侯君集不敢再用那麽噁心的眼神看李世民。


    李總也知道他遺憾沒參與突厥戰,想想自己之所以不派他出去,當時一則是信任他想留下保咱平安,二則嘛,是每每把他放出去都出事兒,這小子打過仗的地方仗是贏了,卻要鬧得戰地雞犬不寧,敵方貧民怨聲載道。


    這次不一樣,倭國就那麽一個島還沒有鄰居,又是犯下如此大的過錯,派侯君集過去反而很適合。想到此處,李世民頷首道:“朕答應過你的事情自然作數,既然是你想出的主意,你便趕緊準備去吧。沒聽趙德言說嘛,他們很快就到。”


    “多謝聖上,微臣退朝後就去王縣公那!!”侯君集激動死了,恨不得現在就帶兵去倭國。但是不行,得先把計劃完成再說。


    瞧著時間上有點兒緊,為了讓侯君集趕緊行動,剩下即便有小事兒要說的人也都選擇閉嘴,就為立刻退朝好讓他趕緊去南山。李世民也是這個意思,想著既能有機會審問倭國人,看是否能知道點他追查的事情,又能有機會敲詐倭國國君,李總的心情跟著好轉。


    王玨正在閉關,從今日開始恢複的,至於為啥,還不是因為一天能下十個金蛋的老鼠!上午已經訓完幾個弟子,就等著下午那幾人過來再訓一頓,結果沒等到李承幹他們,反而等來了侯君集。


    王玨被董逸林冤枉的時候跟侯君集有些接觸,兩人不算陌生的情況下,侯君集慡快的說明來意。聽他炫耀著自己怎麽幾日不合眼地想出如此好主意,王玨都以為自己幻聽了,思索一下曆史上關於這傢夥的幾次重要事件記錄,暗道史官還真沒故意給他抹黑。


    雖然很陰險,但是她喜歡!聽說倭國人可能明日就要到,王玨沒心情教訓徒弟,趕緊帶著他們隨侯君集去軍營,另外著人通知下午來上課的弟子們也到軍營會和。


    一天一夜緊張的篩人和特訓後,百家派師徒累得騎在馬背上直打盹。結果在迴南山的路上遠遠看到一隊倭國人,幾人立刻精神了。


    來得好!


    由於很困,他們的騎馬速度並不快。見迎麵是倭國使團,更是很默契地放慢速度,好似從長安外出來郊遊的富家子一般。由於泡過特殊藥浴,百家派之人耳力都強於常人,還有段距離的時候就聽到對麵為首兩人的對話。


    “犬上君,我們為什麽不先去南山看看呢,就看一眼!”


    “我知道藥師君著急,但是咱們不能顯得過於急切,不然唐人會有防範。聽說唐國君很是大方,隻要咱們甜言讓他開懷,那些期待的東西還會沒有嗎?咱們在大唐可是要待兩年呢,你切勿破壞了計劃。”


    “是也是也,難怪天皇派遣您當正使,比起您的謹慎,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哪裏哪裏,藥師君過目不忘的本事何人不知,這次行動還要多倚靠你。”


    聽了這兩人一來一往的吹捧,雖不知他們想要作何,但可以肯定來唐是圖謀不軌。即便房遺愛也知道不能在這時發難,百家派弟子們強忍著怒氣與他們擦肩而過。犬上三田耜坐在馬背上扭身看著他們的背影呆了呆,怎麽方才心髒忽然緊了一下呢。


    與弟子們不同,聽了那兩人的對話,王玨很容易便知道他們是何人。舒明天皇繼位後派遣一隊人到大唐來拜訪,其實就是說盡好話意圖能帶迴去點好東西,最重要是被許可留下學習。其中派犬上三田耜為正使,藥師惠日為副使,曆史上記載他們到來的時間正是貞觀四年秋。


    若非如此,王玨怎麽會把突厥人的死往倭國人身上引,那些證據可不夠出兵的,全因她知道曆史上有這麽個事件會在臨近時候發生。幾日來她也挺緊張,就怕因自己的到來使得很多事情改變,若倭國人不來她這次的謀劃便大打折扣,好在他們來了。


    王玨完全是白擔心,倭國人能不來嘛,貪婪!原本曆史上的大唐就比他們先進很多,那時都嗷嗷往過跑意圖偷盜,這迴有王玨弄出的一些列傳奇性故事,倭國人必然要一探究竟。


    迴憶起末世前去過一次日本,看著唐朝特色的建築、禮儀、才藝被各國甚至是很多中國人稱為日本文化,王玨十分痛心。當時她就想,那時慷慨將倭國人留下的唐人如果能知道後世發生的一係列事情,不知道會不會氣得詐屍。


    既然她有緣來到此間,那些被倭國偷走的將不會再遺失。還有咱們的老鄰居朝鮮,什麽‘韓藥’,老紙去他娘!!!


    見老師行動上是慢慢騎馬遛彎,神態卻是直視前方迸發出強烈的恨意,弟子們皆不由得縮了縮肩膀。好恐怖,難道咱們百家派跟倭國有什麽仇恨?不行,太好奇了,等老師恢複正常時必然要好好問問。


    再說倭國使者們,他們進長安後立刻得到熱烈歡迎。這個歡迎人首先是伊吾來使,他們已經打探出倭國的事情,畢竟所有百姓都知道,就算平時不提起也不是秘密。聽說最佳懷疑對象到來,伊吾來使們集體振奮,臥槽轉移注意力的救星終於來了。


    當然,這個歡迎隻是在心裏,未免被聖上誤會咱們跟他們有牽連,必然要疏遠著些。


    真正在行動上歡迎他們的人是趙德言,燦爛的笑臉就跟見到多年未聚的老友一樣,這讓兩位倭國正副使立刻放下懸著的心。他們國內不太平,再兼之國力等一切都不如人家,很怕在大唐受到冷遇。即便是這樣他們也不會離開,向強者低頭是他們民族的習性。


    雖趙德言態度不錯,兩位倭國來使仍諂媚著試圖討好,想從他口中多得到一些己方需要的信息。趙德言誰呀,若他們聽說過趙德言在突厥做的事情,絕對不敢拿自己的小招數在個中強人麵前獻醜。


    然而他們不知道,趙德言也樂得順利完成聖上交給他的任務,連忙在言語中將陷阱頻繁拋出。大佬們比較謹慎,可不是隻準備了一個陷阱,就怕得不到足夠的證據。


    也是那樣,先帶來使去歇息梳洗,待次日早朝再麵聖。與對待伊吾人不同,李世民什麽要求也沒提,聽著犬上三田耜和藥師惠日的恭維,做出一副被他們拍馬屁拍很慡的樣子,待戲演得差不多後沒什麽猶豫就答應他們可以在長安遊學,並且明晚設宴招待他們。


    迴到住處,犬上和藥師二人頗為得意。犬上輕聲感嘆道:“也不知道唐人怎麽想的,若我有什麽絕對不會傳給別國,他們倒是十分慷慨居然準許我們學習,若有一日被我們反超看他們還如何笑得出來。”


    “是也是也,咱們此時隻要討好他們就是了。”


    兩人又互相吹捧了一陣,待捧累後便各自休息去了,而房頂上分別匍匐的兩人則悄悄離開。一個是李世民的探子,往皇宮去。一個是周齊,往南山跟老師匯報情況。


    本以為老師會發怒,沒想到她隻是嗤笑著說知道了。而李世民那則狠狠發了一通火,無他,按自己往常的性格來看,若沒有提前的警惕,他確實會答應來使的要求。想到這裏,自己險些成了他們口中的冤大頭,李總怎能不生氣。


    揮退探子,李世民在書房坐了很久才去休息。他想起很多事情,比如王縣公曾經強調過有些東西絕對要防範外族學得,兒子在得到什麽好配方時也是藏著嚴謹保密,自己反而因為天可汗這個稱唿飄飄然了。李世民拿起筆用力寫下‘天可汗’三個字,而後狠狠撕碎。


    為何將宴客安排放在明晚呢,隻為多給宴會表演者些時間罷了。


    雖是宴請倭國使臣,但是怎能不帶上伊吾來客。瞧著滿殿官員比招待自己時多出很多,尤其是武將方麵不常參加這些活動的人也來了,又有根本不太露麵的王縣公和孟巨子也在,伊吾來人一點兒沒因受怠慢生氣,反而在心裏為倭國人默哀。


    綜合他們打聽到的消息和今日宴會的不同,想來待會兒必會出事兒。最可怕的是他們坐在倭國人旁邊,不知會不會被殃及,但是絕不敢開口提出調換位置。


    這些倭國人也很不對勁兒,他們先前很開懷地在恭維大唐國君,但是不知為何看到盧國公後齊齊變了麵色。那似見了鬼一樣欲言又止的樣子,使得原本計劃好的事情出現變數。


    程咬金都快氣死了,他娘的那日不是見過老紙嗎,怎麽今日又做出恐懼的樣子。萬一等會兒的安排出錯,他都能想到不止文官要噴,連武將也會倒戈。問題是,他讓左右瞧了自己,真的跟往日沒有任何不同!


    無法,他隻得在計劃開始前出言問道:“倭國使臣,你們瞧著我什麽表情,可是對我有不滿?”


    聞言,藥師惠日連忙站起躬身解釋,“沒有,盧國公乃千古難得的名將,我們怎麽會有不滿。”


    以為這樣就能過去?程咬金不依不饒道:“當我瞎呢,老程是實在人,若有誤會你們趕緊說。”


    “我們是看您身側的郎君眼熟,細細再看才知道年齡不對認錯人了,實在是抱歉。”犬上三田耜無法,隻得說出實話。


    哦,原來不是看盧國公呢。


    李世民好奇道:“來使指一下,你們看的是誰,那人又跟何人長得像?”


    犬上三田耜指著程鐵牛說道:“他與我們一位同僚的幼子頗為相像,隻是那人眉間有顆紅痣,年齡比他小很多,身材也不似他這樣魁梧。”


    哦,就是認錯人嘛,弄得像見鬼一樣,有病吧。侯君集隱晦像門外守衛使眼色,計劃不變。


    小插曲過去,大家開始暢聊飲酒,期間自然少不了歌舞。伊吾來使全程警惕,酒不敢多喝,菜不敢亂吃,過來敬酒的舞娘也不敢可勁看,就怕自己這邊也不幸中招。就在他們都快以為這隻是場普通宴會的時候,變故途生。


    隻見李世民喝高了說他很會跳舞,倭國來使連忙說道他們能給配舞,這樣一來三人便在殿中央跳起來。誰知正跳的熱情高漲的時候,突然有幾把匕首沖李世民she過去,而房頂等幾個隱蔽處則跳下蒙麵人拿短劍沖李世民而去。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