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像盧薈一樣,有著與外表不匹配的內在。每每想到也許會是這種情況,崔銘都不太願意去接受,因為他不願去承認自己竟迷戀的隻是外貌。矛盾的是,他又會覺得開懷,如果真的是這樣,姻緣不成豈不是好事嗎?


    小崔狀元這段時間都全力投入工作中,希望能多給家族做貢獻來彌補自己之前的任性行為,誰知竟在一日下朝後遇到幫他傳遞過物品的李家侍女。聽說李娘子有事求助,若非不得已實在不會私下這樣,崔銘很怕李薇遇到大困難,連忙著急趕去侍女說的地點。


    李薇為了今日在心中預演過很多次,從崔銘送來的物品可能看出他的喜好,故此李薇今日的著裝打扮都按猜測中崔銘喜歡的樣子來。沒白準備,崔銘看到李薇後眼睛一亮,這種打扮、氣質與外貌,正是他一直期待喜歡的。


    見崔銘不敢太靠近,李薇對他的尊重很滿意。對崔銘屈膝拜禮,李薇慢慢說道:“我知道郎君心意,但是女兒家哪能私相授受,故此不敢迴信。今日找郎君是有一事情要拜託,你可聽說李家傳王縣公謠言的事情了?


    當日我家人在朝堂上說不知道此事,其實是我一個庶兄想給家族立功私自去做的。最近李家的日子很艱難,連聖上都對這次的做法有所不滿,可否請郎君幫忙一二?”


    李薇說話很有技巧,她不好說出他們家知道崔家關於承諾的事情,不然擺明說她家在崔家有拿消息的人,並且那人有機會得到這麽重要的消息。


    崔銘聞言,以為她是信任自己,病急亂投醫了。但是瞧著李娘子眼淚打轉的樣子,他又不忍心直接開口拒絕。心中暗罵那個惹是生非的庶子,又罵李家人不會歸攏庶子,最後想想說道:“我迴去想想辦法,我如今也是剛入朝為官,並無太多能力。”要讓一個男人在心儀的女人麵前承認自己沒用,也怪不容易的。


    “是我莽撞了,多謝郎君願意過來一趟。”李薇說完麵紅垂首。


    崔銘握了握拳,將欲邁出的步子止住,而後說道:“娘子快些迴去吧,若被人瞧見,怕是阻了你的親事。”說出這句話,崔銘心裏有點難受又有鬆口氣的感覺。兩人不可能在一起,因自己先前的不當舉動可能讓李娘子上心,故此不管願不願意一定要捉住機會說清,不然就太無恥了。


    李薇握了握手帕,“我知道郎君意思,我們這樣的人怎能不聽家裏安排,希望郎君往後能幸福。今日一別,便是告別吧。”


    兩人對視後,一齊轉身往相反的方向走。李薇迴頭數次,都沒有想像中的雙方轉頭對視。不甘站在原地等待片刻後,隻得帶著怒氣離去。她李薇是李氏嫡女,崔銘這樣的人有什麽配不上,崔家為什麽不同意,定是想著跟盧家聯姻好與王縣公、盧家、房家一齊拉近關係!


    然而,爹爹已經警告過她,李薇近期不敢再有動作。


    李薇的拜託對崔銘來說很難,如果要求王縣公,那麽隻可能是利用那個承諾,不然他跟百家派沒有任何交情可言。隻是,那個承諾後家族沒怪他姻緣上的事情,族長甚至隱隱放話,隻要不是李家、不是身有汙點的人,家族願意讓他選擇一個喜歡的媳婦。


    如此意思,便是交換了。崔銘本身也沒什麽怨言,世家中本就是資源如此利用,他自小也比旁的兄弟多很多資源,受重視程度已經跟嫡係嫡子相同了,他真的不能再多求。上次若不是先見到李娘子,關於盧家的親事想來他也是會答應。


    無法,崔銘隻得試著去求求族長。


    對於崔銘這種正在成長中的子弟,偶爾走錯一次路做長輩的還是願意原諒。瞧著崔銘將精力都投入到衙門中,崔家族長對他很滿意。見崔銘過來,連忙笑眯眯地讓他坐。


    崔銘很尷尬,想想後他毫無隱瞞地講出自己做過的事情,以及今日跟李薇的見麵過程。而後說道:“是我的不對,總是放不下,今日才遲遲解決。我總覺得自己欠她的,若族長有門路,能不能在這件事情上幫幫李家?”


    崔族長不知道該說什麽好,這孩子學問不錯,入朝後幹得也可以,怎麽遇到女人問題就犯傻呢!還在他沒提起利用那個承諾的事情,不然直接家法伺候。


    這孩子也十六歲了,有些事情可以稍微跟他說說,“你堂兄最近都待在衙門,他隻一天迴來過一次,囑咐我不要參與李家的事情。說他可能會去接近李家,但是咱們不行,至少要像現在這般疏遠,你可明白我的意思了?”


    崔銘雖不到級別上朝,但是關於聖上的一些傳聞也隱隱聽過,這樣聯繫起來琢磨他渾身一抖。還好來找族長了,不然若因自己再弄出什麽事情,他沒臉麵再待在家族。


    “你明白就好,那個李娘子你也不要覺得有什麽對不住,咱們兩家從來沒換過庚帖。至於你先前做的事情,你既然已經知道錯了,我便不再多說,隻是希望你明白你的一言一行都可影響到家族其他子弟。李家的事情你不要再參與,有人再找你也不要去,迴去吧。”


    崔銘離開族長書房時滿腦門汗,他厭惡這樣的自己。至於李娘子,希望自己有能力後,能從別的事情上幫助她,像這樣會影響家族的事兒肯定是不成了。


    大概一炷香時間後,崔組長讓人找來幾個兒子,將方才的事情說了一遍。而後說道:“孩子還是太小,你們多注意點他。剩下的事情,知道該怎麽做吧?”


    “爹爹放心,我們會處理好的。”家裏可能有jian細,能探聽到大事的jian細,這可不得了。若如此,李家的手未免伸得太長些。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王玨在宵禁時才聽說弟子們跑長安做什麽去了。她不知該誇獎弟子學業用功,都懂得將知識用於生活中了,還是該無語他們連這樣的方法都想得出。她決定繼續閉關,最近完全不想出門。


    李總家也有自己的煩心事兒,那日崔智賢來告訴他客棧房頂的木條果真有問題,李總當晚就做了忍者從他房頂上進入的噩夢。直到將幾個探子放到房頂成夜守著,他才能再次安眠。


    長安百姓的煩心事兒跟李總一樣,雖然他們最近玩得很開心,雖然很樂意看到李家再次吃癟,但是成日在長安進行密集搜索也沒找到倭國忍者,這樣他們無法安心。


    關於倭國人,咱隻能說,別急,已經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第213章倭國使團


    伊吾來客自進大唐就很謹慎,人家本就是大國大勢力,如今又打敗突厥人成為一方霸主,咱們必然要懷著尊重的心態好好學習人家的各種先進理念。


    頭日在朝堂慡快交完保護費,而後鴻臚寺官員熱情給他們安排住處並暢聊,當晚又有聖上在宮內擺宴,這一天下來非常充實。次日一早鴻臚寺官員就在住處等待,說要帶他們領略長安風情,這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兒。


    早就聽說南山的學術氛圍,提出後鴻臚寺官員慡快帶他們去南山,除了在隨園閱讀書籍兼之與書生們交流,又在附近的蹴鞠場看了兩場球,第一天行程非常滿意。次日,鴻臚寺官員一早又來了,往常來可沒見他們這麽熱情,伊吾來使察覺出一絲不對勁兒來。


    迴憶宴客那日聖上的心情似乎不太好,昨日出行好似也挑選特定的道路通行,難道長安出事兒了?!不好當場提問,伊吾來使這次謹慎地提出要鴻臚寺官員決定行程,實則暗地裏聯繫己方常做貿易往來的商戶了解情況,結果一打聽便緊張起來,居然出那麽大的事情。


    感嘆自己這些人來得不是時候,都虧聖上沒因心情不佳而薄待他們。隨後又是緊張,由於來得太巧,唐人會不會以為他們這些人動手腳?這幾天的熱情招待會不會是變相的監視?!


    不能問,不能與往常不同,不能找理由提前離開,不然便會成為目標。來使們隨後幾日假裝什麽也不知道,一直在鴻臚寺官員的安排下行動,他們就期待著能再有來使分擔一下壓力。


    他們期待的另一使團早在多日前便登錄大唐,而今日朝堂上也收到地方送來的報信。


    有事起奏沒事退朝嘛,小內侍剛說完,趙德言就站出來了,“聖上,微臣有要事說。日本使團來訪,他們明日就能到達長安。”


    嗬嗬,嗬嗬嗬……


    崔智賢低頭捂嘴,很怕當場爆笑弄得殿前失儀。他這些日子被百姓狂騷擾,隻能在夜裏提審嫌犯,接連幾日熬下來,他走路都打晃。正要跟聖上報告捉進的嫌犯中可能沒有兇手,怕聖上暴怒之際就來了救星,他怎能不開懷。


    其他人也高興,因著隻有忍者一項猜測證據不夠充分,這幾日大佬們正研究怎麽弄點兒實在證據出來,沒想到證據就自己送上門來了。咱們得想個兩得的招數,既能得知是否倭國人真參與陷害王縣公的事情並且與死去的董逸林有聯繫,又能確保對方若無辜的情況下也能陷害成功。


    堂前燕們無恥對視,為了黃金,咱們這些老骨頭又要費腦力了。


    李世民此時則完全沒想黃金的事情,他雖然很愛財,但是別人算計他跟他的重臣則比黃金更來得重要。好樣的,倭國彈丸之地也敢跟董家聯繫,甚至跟那人勾結,想毀大唐名仕的名聲,朕若不給他們點兒厲害看看就妄稱天可汗!


    激動得握拳,手臂上的傷口一下就疼了,李總又想到頻繁為李家出頭的老爹。一個個都敢跟他作對,除了自己爹,挨個都給收拾了!!!


    見聖上陷入狂化狀態,大臣們怕他破壞得黃金的事情趕緊挨個出言。


    房玄齡:“聖上,咱們沒有證據,若直接逮捕來使有損大國風範!”


    好基友杜如晦連忙站出來點讚,“微臣覺得房相說得很有道理,小不忍則亂大謀,咱們還需商討好萬全之策再行動。”


    長孫無忌也抬頭與妹夫對視,用口型說著黃金兩個字。李世民經他提醒,慢慢從狂化狀態中清醒過來。李總壓抑著要直接把倭國人弄死的心情問道:“你們這麽說,就是有想法了?”


    見他陰陽怪氣似是要遷怒,大佬們對視後都不上前,倒是侯君集跳出來了,“微臣有辦法!!!”侯哥等著聖上派遣他當大將軍的機會都等瘋了,眼看這次機會不錯他成日想辦法,還真讓他給想出個損招。


    李世民見他一副胸有成足的樣子,感興趣的說道:“趕緊說來聽聽。”


    本來文官們沒做什麽期待,侯君集這小子雖不似秦瓊和尉遲敬德那樣沒文化,但是他也是緊隨程咬金之後的大唐第二攪屎棍。雖然這幾年排名有隱隱要被房二超過的架勢,但是咱們不能因此就小瞧他,畢竟這人不靠譜的事情也沒少做,端的經驗十足。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