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熱鬧的聽後直點頭,很多人聞言羞愧低頭。場麵很安靜,這時候任誰說句話都會很清晰,有人疑惑迴憶著:“我平日也不是會去做那等事的人,好像是聽誰說在鳥巢內發現木牌,才厚顏去做,想想也是慚愧,竟興奮得不顧其它。所謂考驗,考得哪裏隻是學識!”


    重點是,好像聽誰說!


    “對,我也是從鳥巢的事情才聯想到一些地方。”


    重點還是鳥巢,是誰先放出消息。


    一個大漢囔囔道:“若我沒記錯,是幾位將軍聊天被我等聽到。”


    冤有頭債有主,弄了半天還是他們幾個!幾人沒等跑呢,又被百姓給圍住了。尉遲敬德也苦悶,怎麽隨便拿三塊牌子就能拿到程咬金給他的那塊呢,什麽運道啊這是。再來迴尋找,程咬金呢?!


    見無人有異議,王玨與眾人作揖道:“已到午時,我欲歸家宴請友人,大家也迴去用餐吧。複試題目明日公布,還是在隨園外與長安布告欄。”


    墨家來人幫忙,王縣公欲宴請是人之常情,百姓們紛紛有禮告別。至於被圍住的那幾人,兩方離去都裝沒注意到他們。書生們都有分寸,定不會給自己招來麻煩,那幾個這次要有苦說不出了。


    真的是有苦說不出,尉遲敬德沒入選,程咬金早跑沒了!


    第191章自作多情


    還是蹴鞠?!


    沒錯,還是蹴鞠!!!


    與上次不同,王玨仔細描述了現代足球的玩法。參加複試的二十人任意組織自己的團隊,最後誰能成為百家派新弟子,與所帶領球隊比賽名次無關。通過貞觀一年的考試內容和此次初試,大家對王玨也多了些了解,王縣公定是欲從蹴鞠比賽的計策與團隊特點來挑選弟子。準備時間給得也充足,下月十五開始複試。


    有趣有趣很有趣,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一直關注王玨的官員、世家們,都不得不感嘆王縣公總是這麽有創意。當然,這些人裏得刨除昨日挨打的那幾個。


    關於幾位將軍被百姓圍攻這麽大的事情,連身在皇宮的李總昨夜都得到消息了。讓大家鬱悶的是,除了提前跑路的程咬金,那幾人竟一齊請假了。枉費我們起個大早趕來看熱鬧,他們真是太沒有同僚愛了。


    話說程咬金昨日跑路後也不是沒想過帶人迴去幫忙,但是人家也是個粗中有細的人,這帶誰去幫忙實在不好選擇。帶兵吧,完全不至於,還會落個仗勢欺人的名頭。帶家中僕從吧,很容易讓戰爭升級到更高層麵。別看在場的百姓兇猛,卻絕不會下死手,既然兄弟們沒有生命危險,是不是沒咱什麽事兒了。就這麽著,老程一琢磨,還是迴家繼續找他家老三聊蛐蛐的問題吧。


    本來就是嘛,老程覺得自己完全是從大局角度考慮問題,跟不仗義一點兒拉不上關係。至於兄弟們集體請假,也好理解,丟這麽打臉,擱他身上也得躲兩天,唯一遺憾就是尉遲兄沒通過初試。這個也跟咱沒關係,誰知道王縣公那麽矯情,再說木牌也不是他挑錯的。


    由於認定自己沒做錯事情,老程一點兒心理負擔都沒有,下朝後也是如往常一樣遛彎去軍營。哪知,走在坊間胡同時,竟看到請假的幾個兄弟等在那裏。


    “嘿嘿嘿,你們幾個這是咋滴了,怎麽都變成豬頭了?”


    若是道歉還好,瞧著程咬金滿麵幸災樂禍,那幾個等待著收拾人的可以說是一擁而上,掄起拳頭就開打。


    邊打邊罵,“程咬金,我們幾個真是看錯你了。平日稱兄道弟,遇到麻煩比誰跑得都快!”


    “沒有沒有,你們聽我解釋!”


    “還敢解釋,哥幾個都別留情麵,狠狠打!”


    叮咣叮咣,直到看著程咬金的大腫臉像照鏡子一樣,大家才罷手。


    胡同裏發生的事情就留在胡同吧,咱們來瞧瞧複試題目公布後,那些入圍者的動態。


    狄府。舒福佳自聽得考題便在思索對策,聽管家說昨日的三位客人又來拜訪,他趕緊到大門處去迎。房遺愛見他欲拜禮,擺擺手急切地問道:“知道考題了嗎,你可有想法?”


    “倒是很有些想法,王縣公可是為了我才設這個考題?我對此題很有把握,哥哥姐姐別幫我,我要靠自己的能力考上。”


    武照:“……”她是來玩狄仁傑的,真沒想幫忙。


    墨雲:“……”他是來看嬰兒吐泡泡的,狄小弟想多了。


    隻有房遺愛聞言沮喪,“你也知道,由於你哥哥我才華太甚,沒經過考試就被老師收為弟子,我倒是對這些試題挺有興趣。額……至於老師,若她知你擅長此道,沒準真是為了你才出此題目。”


    武照繼續沉默,若通過考試,二師兄絕對考不過。至於老師,多半是因為懶得想。墨雲則是不住點頭,遺愛賢弟有大才,對於才華橫溢者本該如此優待。


    無論如何,既然狄小弟想靠自己,咱也不好再提幫忙。完全將考試的事情拋在腦後,幾個小傢夥打算盡情放飛自我。巧了,狄仁傑正在院裏扔泥巴玩呢,幾個小傢夥擺出嫌棄地表情擼起袖子就衝著泥巴去了。


    得知考題是蹴鞠,最開心的人非李泰莫屬。他為了這次考試準備半年,去年考過的蹴鞠自然也有練習,至於團隊什麽的完全是現成,就等著複試時花式虐其他參考者。不過李泰現在遇到了一點兒小麻煩,爹爹得知他去參加考試,想跟他聊聊人生。


    李泰拜禮,李世民並未叫起,而是嚴厲說道:“朕說過,不準入百家派、不準去南山,你拿朕的話當耳旁風嗎?!”


    排行為二並且是李總的親兒子,此娃必然有其家族遺傳基因,李泰聽到質問倔強反駁:“為何不可?大哥都能去學習,我為何不成?爹爹太偏心了!”


    讓李總怎麽說,老子不想再被王寡婦搶走兒子,老子在意兒子不拿咱的話當迴事兒,老子怕你長大以後想爭皇位,老子不想讓自己的老子和別人的老子看咱笑話!!!


    這些內心活動指定不能說,看兒子犯了倔,李總決定從旁處下手,“朕知道你一向最聽話,怎麽這次反而逆了我的意?你為何要去參加考試,可是有人鼓動你?”看看,陰謀論了。


    “與旁人無關,是我自己的決定。”李泰說完便低下頭不再言語,看樣子是沒打算改變主意。


    這時候,李承幹來了。見李泰也在,李承幹第一時間向他使眼色撇清關係,可不是我告狀。嗬,感情大兒子也知道,就瞞著咱呢。李世民一方麵很欣慰,瞧瞧大兒子這個兄長做的多好,換位思考,便是他都免不了要猜忌弟弟。一方麵很鬱悶,還是關於權威受到挑戰的問題。


    李總眼珠一轉,準備再轉個方向出手,“定是有人幫你瞞著朕,承幹你說是誰幫的泰兒?”


    李承幹聞言尷尬垂頭不言語,不想承認也隻能假裝是聾子……


    “行啊,一個個翅膀硬了。既然承幹要幫助泰兒,朕就成全你,你替他禁足吧,一個月。”


    若是平時,中二小太子沒準會覺得慶幸,禁足而已怕你呀。現在不一樣,後天是兩位師弟的婚宴,他這個當大師兄的怎麽能不去撐場麵。若他不出現,定有風言風語傳滿大唐。


    李泰顯然也想到這點,見兄長急得直冒汗,爹爹又滿臉寫著不容反駁,他握了握拳說道:“半年前,有人說我閑話,被我路過聽到了。”


    李總和李承幹聞言,皆立起眉毛,誰敢背後講泰兒壞話?!


    見李泰不再言語,李總逼問道:“你說說,人家講你什麽壞話,跟你欲拜師有什麽關係?今日你若說不清楚,我保證你大哥一個月都出不了宮門。”


    “沒瞧見是哪幾個,他們……他們說我太胖,以後成親能壓死媳婦。王縣公本事大,但百家派很多東西不能外傳,我想著入門後能不能幫我減肥。我自己也試過,少吃、鍛鍊,都沒有用。”抬頭看看李世民,“聽說,孩兒生下來就胖。”


    一箭正中靶心,二兒子確實生下來就比尋常嬰兒胖,皇後當時差點沒難產。這孩子長大後眼瞅著越來越胖,直到發展成今日這樣,巴掌張開幾乎看不見手指間的fèng隙。成親壓死媳婦啥滴,這個可能性讓李總心驚,皇族可再受不起任何醜聞了。


    然而無論從哪方麵考慮,讓二兒子去百家派拜師肯定不是個好選擇,李世民將目光移向李承幹,“你去跟王縣公說?”


    以李承幹對王玨的了解,隻要自己開口,老師必然會答應幫忙,“老師肯定會幫忙,二弟不用憂心。”


    成了,李總開懷,“承幹參加完婚宴再禁足,泰兒從今日開始禁足,複試不要再參加了。”


    既然大哥打了保票,李泰雖稍有遺憾不能拜師,也算對結果滿意。不敢再惹爹爹生氣,他忙答道:“孩兒這就迴去禁足。”


    最可惜的是,他準備好的考試策略用不了了。李泰很聽話,迴去就將請來陪他鍛鍊半年身體的雜耍團解散。


    雖遺憾不能再繼續摟錢,但有陪伴魏王的半年經曆,他們出去也不愁沒處發財。又有大筆遣散費,雜耍團成員離開時說盡了好話,類似魏王瘦下來必是大唐第一美男的違心話都說得出口。


    他們確實不用為活計發愁,還沒迴住處商量往後安排,剛出皇宮就被人給攔住了。一個狐狸相的少年郎笑眯眯迎上來,“瞧你們剛從皇宮出來,看著像是民間藝人?”


    領頭人打量一番搭話的少年郎,衣著內斂、氣度不凡,此人明顯是世家子。這樣的年紀在街上轉悠,難道也似魏王一般準備參加百家派收徒複試?


    先試探一下,“魏王原本打算參加王縣公的收徒考試,如今改了主意,可惜我們這半年的準備。”


    少年感興趣地詢問道:“哦?魏王如何提前得知複試題目?”


    這……不好迴答……


    少年見他們如此,眉眼彎彎輕笑道:“不瞞各位,我也是通過初試的考試,正在準備組蹴鞠隊。若你們真跟魏王訓練過半年,咱們倒可以合作一番,銀錢不是問題。隻是,要看你們有多少本事了。”


    領頭一聽方出門就有生意上門,隱晦瞧瞧左右是否有人注意他們,而後說道:“魏王半年前決定參賽,招我們主要為鍛鍊身體,您也知道魏王的身材有點兒…‘魁梧’。練習蹴鞠是因為王縣公第一次收徒時考過,誰知真讓我們給碰上了。”


    少年郎聞言頷首,他就說王縣公不可能提前透露考題嘛。這麽說來,這些人的話也有些可信,還需親眼見識一下方能安心。離去前,少年迴頭看了眼皇宮,沒想到兩次好運都來自皇城,可見他們家族合該是時候出山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