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人少,這樣的戰功最好拿,士兵們得令後嗷嗷往上沖。再有墨家的人加入,完全是一邊倒的混戰,要不是有衣服做區分,那些殺紅眼的都得自相殘殺。


    好在孟襄穩重,柴紹瘋狂中帶著滿滿經驗值,他倆還知道趁亂捉住領頭的留活口。


    審犯人的事情交給柴紹和秦瓊,孟襄自然不會逾越。再說他也有別的事情忙,安慰自家站在糙地上拿著刀,正茫然發抖的熊孩子。


    那領頭人也算有點骨氣,他被秦瓊打斷了腿依然什麽都不說。跟著一起被捉住的小兵就沒那麽能忍了,他忍著疼痛大罵道:“你們等著,可汗和兩位軍師會殺掉你們這群漢狗!”


    秦瓊氣急,一刀就把那小兵剁了,看得柴紹直搖頭。哥們誒,他口中倆軍師都是咱們的人……


    這段時間,除了各個隊伍偶遇小股突厥軍,皇宮也在混戰。


    李世民本以為禍害們走去一半,他能清淨幾日,沒想到一個侯君集頂起了半邊天。


    老候也鬱悶,全大唐的武將幾乎都出動了,留咱一個算什麽事兒呀。他也思考了一下,也許是那天殿外的陽光太過美麗,那日的他太過英武讓人難以忘懷,那時的眼神太過含情脈脈,那一刻的表情太過深情動人,以至於聖上不想放他離去……


    總結:表演的太過了/(ㄒoㄒ)/~~


    雖說事後聖上也安撫了咱,說是都城得留個能力強悍的人,他才能安枕無憂。這是很高的誇獎了,那種全都城的安危皆繫於他一身的感覺,不要太慡。但對於一個武將來說,這種能青史留名的大戰沒有參與進去,到底還是遺憾。


    雖說聖上看咱愁眉苦臉,再次安撫了咱。給咱畫了一張大餅,說是下次再有大戰讓他做主將,就如今李靖那角色。那種他一揮手,各將領命的場景,不要太慡。但對於一個腳踏實地走到今日的人來說,沒影的事兒可不敢太過期望。


    老候不是個簡單人物,從他在大唐的名聲直逼程咬金,就能知道他有多不甘寂寞。經過月餘時間的琢磨,侯君集想出一個變相參戰的方法,他給自己封了個官:後勤總管。


    至於這個自封的官位是否跟別人的職位重合,是否從武職跨越到文官,是否給別人帶來麻煩,這些都不在老候的考慮的範圍。候哥的想法就是這麽簡單粗暴,日後慡那是日後的,他現在需要當下!


    有李世民這個天生自帶窮酸命的領頭人,朝廷能富才怪呢。都說富人有富人的過法,窮人也有窮人的活法兒。咱好好安排供給,也能讓將士們吃飽。


    由於以上的窮因,再加上六路大軍本就需要分別供給,負責後勤供給的人真挺忙。就這麽著,老候天天跑過去添亂。


    “這個不成,這些哪裏夠吃!我那麽多兄弟在外打仗,咋滴你們文官想趁機弄死幾個呀?”


    老候不止在人家那罵,還在早朝上抹眼淚,看著起居郎抹眼淚。


    “我們這些兄弟為了大唐、為了百姓出生入死,怎麽人走了你們就可勁糟蹋了?瞧瞧都給運的什麽補給,連片肉也沒有啊啊!!!”都虧他不知道嶽飛是誰,不然就不是哭了。


    李世民臉憋得通紅,沒錢是他這個當帝王的沒本事,李老闆又想起打劫他的小頡利了。一咬牙,從我私庫裏拿錢,各地賣皂品剛收上來的銀錢瞬間空了。


    瞧著比他口袋還幹淨的庫房,李總覺得他的心也空落落的……


    這還不算完,老候當晚在宵禁後悄悄拎著禮品,上起居郎家做客去了。


    據史書記載,從貞觀三年持續到貞觀四年的這場唐對突厥大戰,未來的兵部尚書侯君集雖未參戰,但也因有他看顧著後勤才讓前方的戰士無後顧之憂。


    第170章進入馬邑


    在現代,距朔州市區二十多公裏處,有個叫馬邑的自然村。先秦時期,始皇派大將蒙恬於雁門關外北逐匈奴,馬邑便是蒙將軍當年養馬之地,它的名字也由此而來。至漢武帝時期,漢北伐匈奴的大戰便由此城而始,著名的‘馬邑之謀’也是因地而名。


    馬邑雖僻在一隅,實為邊陲要害。此地民風剽悍,農耕與遊牧、漢人與突厥人混雜,也是一個邊貿城。幾月的趕路時間,李靖一行人已抵達邊境,他們下步計劃就是秘密進入馬邑。


    李靖手上的兵並不算多卻貴在精,由於邊關時常有將領和士兵調遣換防,隻要李靖和尉遲敬德這些人不露麵,便是突然多出些兵將,突厥人也不會太過在意。


    正在馬邑留守的小將月餘前已收到傳信,他早就盼著跟李靖交接後好去尋找老大柴紹。由於李靖帶的都是精兵,現在又不是局勢緊張的兩軍交戰時,秘密交接在一個夜晚有序的完成。待往來突厥牧民和探子發現馬邑出現很多新麵孔,也果真當成是正常的換防。


    幾個月時間的趕路,季節從入冬跨越到近春,早將大家折騰成半個野人。咱是來打仗的,仗還沒打呢,肯定不能因進城就擺個宴,但洗個熱水澡大吃一頓還是能做得到。


    突厥人這幾年也是天災不斷,再有頡利帶來的**,導致突厥各部落對往來百姓和商隊的劫掠不斷。李靖接過邊城,自然要負責原本守將的職責。進城後隔日,李靖於軍帳內召集大家開會。


    由於王熙然和周齊都是白身,二人進入大帳後選擇末尾案榻坐定。雖如此,卻不見他們的神色有任何不自然,亦沒被帳內滿身血氣的漢子們嚇到。


    大家都知道有一少年郎長期居於王縣伯家中,此人來自琅琊王氏旁支,其不止與王縣伯和墨巨子交好,還跟幾個世家家主往來甚密。


    世家再精明不過,似王縣伯和墨巨子這樣的人也不是一般人可交好,尤其還是在對方以白身又無才名傳出的情況下。如此,隻有一條解釋,此人自有其獨到之處,隻是不知他擅長的到底是什麽。此人話不多,趕路時又無仗可打,好些人觀察他一路也沒摸出頭緒。


    王熙然這人也是蔫壞,他自然早就瞧到有些漢子常觀察他,甚至沒事就到他身邊晃悠,隻是每每那時他都故意拿出書品讀。活活將漢子們想說的,咱們過兩招的話給憋迴去了。


    李靖也是無奈,這人他並不了解。太子說此人是特意給咱找的幫手,王縣伯說此人懂得用新武器,又有以上原因,李靖隻能點頭答應帶上他。


    一路觀察下來,漢子們換著花樣試探他的時候,他每次都是不出一言就能讓人主動離開,李靖覺得有點兒意思,預感自己似乎撿到寶了。至於此人到底是廢還是寶,親自出手試探一下就能得知。


    李靖一揮手,站立於他身旁的小將開口說道:“我們巡防一日,聽邊城說,突厥人這幾年的劫掠照往常更猖狂。不說頡利可汗,連突利可汗從去年開始也變得猖狂,咱們打不打?”


    尉遲敬德麵色一黑,嚷嚷道:“突利那小子自貞觀元年跟頡利鬧掰,三番兩次遣人來長安告狀,說頡利欺負他,請聖上出兵幫忙。老子瞧不上他,吃奶的娃嗎?!再說,咱們那會兒也鬧天災呢,又有先前的盟約在,聖上幫他就是背棄盟約。這小子倒好,看咱們沒幫忙,這是報複呢!”


    大帳內沉寂片刻,大家都不知道該咋接這話。聖上先跟人家稱兄道弟一頓忽悠,人家真有事兒找他又開始當烏龜,不能怪人生氣。至於劫掠,突厥與那曆史上的匈奴一樣,你強他就來俯首稱臣,你有危機他就玩命占便宜,都是不能信任的小人民族。


    不想接尉遲敬德的話,大家將視線移向李靖。


    見此,李靖輕咳一聲說道:“王大郎怎麽看?”


    王熙然跟大家玩了一路遊戲,並不準備繼續下去,他起身迴道:“糙民以為,小不忍則亂大謀,若還擊過猛許讓突厥探子瞧出端倪,從而加強防備力度。”


    帳內人皆是無奈附和,目前隻能隱忍。


    正此時,守在帳外的士兵疾步走進來,“大將軍,李績將軍的親兵來了,說有要事稟報。”


    李績?!算算時間,他也剛到通漠,難道發生了什麽大事?!


    帳內人聞言皆驚,李靖趕緊說道:“快快將人帶進來!”


    怪哉,來人作商戶打扮,與他們想像的日夜兼程、滿身塵土、跑死幾匹馬的情況完全不同。那人先對帳內眾人施禮,而後交代來曆,“王縣伯的弟子在突厥,他昨日托人傳來消息,頡利慾屯兵定襄。如今突厥內部矛盾重重,許是個突襲的好時機。”


    尉遲大黑熊瞧著王玨的弟子要立大功,一下就聯想到自家那個被拒之門外的笨兒子,他囔囔道:“昨日傳來的消息,你怎麽今日才來告訴我們?”


    “迴尉遲將軍,我早前同黃郎君到此處,一直未歸長安。昨日本想來報,瞧著防衛有變動,我觀察一天才確定是李大將軍來了。頡利可汗隻是欲屯兵,如今還沒做呢,我此時來算不得延誤軍機。”李績教出來的人也不是肯吃虧的主。


    其實尉遲敬德剛才說完就後悔了,他就是跟王玨不對付外加有點小鬱悶,跟李績的親兵教什麽勁。聞言,大黑熊也沒再多說什麽,而是抱拳來了一禮,算是道歉了。


    周齊沒忍住,插話問道:“我黃師兄怎麽樣,他如今可有危險?身體可還好?”


    那人聞言一陣猶豫,聽墨家商隊人說黃郎君麵部有烙印,這事兒他隻給將軍去信時說過。至於黃郎君寫迴去的信,據說是沒提此事的。


    沒等周齊多問,沒等大家研究讓誰去探查呢,帳外小兵又小跑進來了,“大將軍,突利可汗的手下送信來了!”


    喲,強盜還敢來送信,多不要臉呀。來來來,快給我們講講他說了啥。


    能在探討大事時守帳的小兵都是李靖的親兵,他一個眼神過去,小兵就知道其意思了。


    拿出信開念,“我們可汗與聖上是拜把兄弟,與李靖有同澤之誼,你該對我們多些敬重。新來的小子,哥哥也不欺負你,給你50隻羊,趕緊把我們的人放迴來。”


    忒他娘的囂張!50隻?不是一般摳!大家反應後,又齊齊看向李靖,同澤?!


    李靖氣得臉漲紅,他就想知道,以往突利拿他說過多少事兒!不願意解釋這事情,李靖問道:“我們什麽時候捉了他的人?”


    蘇定方迴道:“昨晚巡防的時候,我遇到一隊突厥兵在搶劫商隊,大概有三百多人,都給捉迴來了。”


    他們前日剛到馬邑,李靖肯定要派一個能力強的小將去巡防,也方便初步摸清邊城情況,蘇定方就是這個好人選。由於人一直在外巡防,蘇定方都是每早才匯報一次情況,今早直接開會了,故此李靖還不知道那隊突厥兵的事情。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