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王玨將眼神移向她身後那幾個,已經準備出言爭搶的將領們瞬間停住動作。並非百家派弟子無用,相反在法場事件中大家已經見識過他們的身手,尤其是兇殘起來不要命的周齊亦並未因女兒身遭嫌棄。


    然而,無論剩下幾個多麽能幹,瞧著房遺愛那呲起的小白牙,他們就無法說服自己再往前邁步。這可是要上戰場的,房二那樣的人誰攤上誰倒黴。再有他如今身份也不普通,其不止是宰相之子還是百家派玄學繼承人,萬一此子在自己手上出意外,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假裝看不到王玨和房玄齡分別投來的友好視線,武官們又將邁出去的腳步收了迴來。此刻他們的內心想法相同,哪怕搶不到最好的資源,也不能將房二坑在自己手裏!


    嘿嘿嘿,看到王玨和房玄齡那尷尬的表情,以及武官們默契的動作還有興致勃勃瞧熱鬧的文臣們,李世民又換上了那張嘿嘿臉,他倒要看看房遺愛最後‘花落’誰家。


    無法,這種時候完全不用顧及顏麵,狼狽三人組竟當場分工起來。其實王玨大可以帶著所有弟子跟一隊人行進,隻是考慮到新武器隻有弟子們知道如何操作,並要在用後毀滅行跡以免被他人參透配方,隻得讓他們分撥帶著武器跟不同的隊伍去參戰。


    王玨並不那麽擔心弟子們的安全,首先他們的武藝已基本得到認可,又有提前準備的各種妙藥,隻要不是當場被人給砍死了,那些藥至少夠他們挺到活著來見王玨。但是像房遺愛這種多動症兒童,和武照這樣年幼好逞強的,還是被王玨首要帶在身旁。


    最後決定,王玨帶著房遺愛、武照和李承幹三人跟李績走,孟襄跟著柴紹那隊,王熙然則瞄準了李靖。李崇義跟李道宗,王思源、程處默跟著孝傑,李晉江和劉大包跟著薛萬徹。


    人家李績期待著接女婿迴家呢,瞧著有王玨也在其中,因此並未出言反對房遺愛跟他混。至於房玄齡拋來的媚眼自然要穩穩接住,白得的人情不要白不要。


    對於戰突厥這點,大家都非常有默契。王玨在準備武器的時候,李世民他們早就開始秘密調兵,這使得原本應該忙亂的場景卻變得井井有條。


    打仗這種事情,就該有說走就走的衝動。王玨早在幾日前就將情況跟家人交代清楚,聽說朝廷在調遣軍隊,原本期望王玨能多留幾日的王家人,便知道今日就是啟程的日子。


    又有同樣得知突厥進擾邊關的百姓們在城門附近等待消息,待大部隊欲出城時已聚集包括南山村民在內的上萬人。這場戰事對大唐來說至關重要,此戰將決定誰才是這塊地麵的領導者。


    以李世民為首的大唐君臣送行隊伍也很壯觀,李總看著眼前的將領們感慨萬千,這裏麵有太多人從少年時期就隨他一同出生入死到現今,他不希望失去任何一個。那些士兵們,也都是大唐的好兒郎。然而,此去必然使得很多人有去無迴。


    想到此處,李世民眼眶通紅。他拿起酒碗一飲而盡,“諸位今日為大唐出戰,朕代百姓們敬酒,我等在長安等待你們凱旋!”


    李世民的視線再次從一張張堅毅的臉上移過,仿佛要將他們的樣子牢牢記在心底。不知哪個人,會變成最後的一眼,最後的相聚。而後又將目光落在大兒子身上,千言萬語化作一聲感慨的嘆息。


    承幹長大了,他現在身穿盔甲的稚嫩模樣,使得李世民想起自己少年時初次出征的樣子。即便兒子跟著王玨和李績行動,李總也還是有些擔心。皇家親情自古淡薄,大兒子作為一個合格繼承人的同時,也十分重親情,這樣的赤誠之心實在難得。


    李世民最怕自家孩子也發生為皇位相互殘殺的事情,李承幹作為太子能真心關懷弟妹們並使得他們向心,這樣的能力與滿懷情感的內心實在讓他這個當爹的喜愛。李總走過去拍拍李承幹的肩膀,忍不住再次對王玨囑託道:“太子就拜託王縣伯了,他是大唐的未來,不能有閃失。”


    王玨拱手道:“聖上放心,我怎會讓自己的弟子發生意外。”


    看到一國儲君也要親上戰場,那些前來送行的百姓們對這個新朝又更多了一分認同感,皇家為了百姓們能做到如此地步哪會讓人不動容。有那早就自行準備好酒、碗的百姓,也紛紛斟酒對著欲出征的將士們敬酒。


    馬革裹屍在很多古代將領看來,似乎是一種榮耀的歸宿。在這種空氣中蓄滿複雜氣氛的場景裏,程咬金率先拿起酒碗飲盡,“突厥想入關,除非從我老程的屍體上踏過去!”


    這個時候,沒有人還把心思放在程咬金又搶話現眼上。大家同李世民一樣清楚,也許這一去就是永別。剩下的將領們也紛紛拿起酒碗,眼眶濕潤著豪慡暢飲。


    秦瓊手持酒碗看向烈日,他唇角上揚,雙眼變得濕潤。這樣騎在馬背上再次為民族出征,是他受傷後每日輾轉反側最渴望的事情。他悄悄擦拭眼睛,對著李世民鄭重拜禮道:“此去,必將為大唐的霸業墊下基礎。”


    空氣中充斥著滿滿的悲壯與不舍,無論這樣的情緒多麽濃烈,到了啟程時刻大軍也還是要上路。


    王李氏站在人群中早已哭倒在王寶金肩膀上,她已經沒了老大一家,如今小女兒又帶著長孫上戰場,實在是內心不安。她不怪聖上讓家人去冒險,隻恨突厥人的兇殘與野心。


    前來送行的百姓群中傳來陣陣壓抑的哭聲,無論是有親人在軍中的普通百姓,還是那些平日裏慣愛胡亂玩鬧的二代們,都如王李氏一般不舍連帶著擔憂。


    柴令武仰頭望著高坐在馬背上隨大軍離去的柴紹,覺得此時的爹爹似乎離他很遠。憶起爹爹經常在練武時瘋狂吼著報仇,他心髒一頓狂跳,一股不好的預感瞬間生出。


    看著房相擔憂又自豪地目送房遺愛,柴令武內心複雜,如果他也如房二一樣武藝了得,如果他也有王縣伯那樣的老師,是不是此刻就不會像現在一樣隻能站在人群中擔憂了?柴令武緊握拳頭,似下定某種決心。


    人群中有很多少年郎跟他動作相同,目光炯炯地看著沐浴在陽光下、高坐於馬背上的將軍們和挺直脊背有序行走的士兵們,下著某種決心。軍隊就這樣在大家的目送中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地平線上。


    送行的人依然在城外悲傷的站立著,許久後整齊的吼聲從遠處傳來:“死而後已!!!”


    作者有話要說:


    第168章你去從文吧


    離別的情緒在趕路一日後開始消散,最先閑不住的人非房遺愛莫屬。看到房遺愛的眼神變得靈動起來,很多嫌趕路無聊的人都開始暗暗關注他,希望他能弄出點事兒來讓大家樂一樂。


    攪屎棍程咬金更是渾身一震,心理活動如下:臥槽,沒枉費咱出城門就看著他,這小子果然按捺不住開始瞎晃悠了。


    蘇定方被房遺愛各種尾隨觀察一上午,早就煩躁加鬱悶快沉不住氣了。但是人家沒主動說話,他也不好出言相詢。雖然以前沒正麵交流過,然而僅通過坊間傳聞就能得知,像房遺愛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主動搭話很容易被他倒打一耙。


    就這麽著,一個像看新奇生物一樣觀察著人,一個肌肉緊繃著隨時等待著對方發難。別說蘇定方堅持不下去,連那些等待看熱鬧的人都在心裏罵了幾輪娘。暗道這個房二估計是被他老師和老子連番收拾慘了,這不挑起事來都不像以前一樣痛快了。


    千唿萬喚始出來!


    房遺愛:“蘇哥,你說你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再不濟當個文書也可以嘛,咋想不開來從軍了?”


    蘇定方無奈迴道:“我從軍前沒讀過幾日書……”


    墨雲好奇著伸頭問:“難道這位將軍適合從文?”


    聽到房遺愛出聲,其內容似乎也要往不好的方向發展,早就做好準備的百家派門徒幾乎可以說是一擁而上,李承幹尷尬地墜在最後假裝看不到各處投來的看戲表情。


    那些豎起耳朵偷聽的有點兒失望,憋一上午就說出來這麽一句?!王玨則是暗自送出一口氣,最好在他說出什麽驚天之言前製止他。


    沒給他們阻攔的機會,程咬金可不想被人擾了熱鬧,“房二你什麽意思,當兵咋滴了,你瞧不起咋滴?”


    秦瓊也假裝著憤怒樣子,怒道:“就是!房二你趕緊給叔叔們說清楚,不然給你好看!”說完,對著程咬金眨眨眼,兩人默契一笑。


    百家派弟子們皆經過鍛體,其觀察能力自然高於普通人。秦瓊的動作雖然隱秘,但還是沒能逃過他們的樣子。平日慣愛打鬧的師兄弟們,此刻心裏想著差不多的內容:惡漢、田舍漢、唯恐天下不亂、老不休……


    “可不敢小瞧武人,我自己就是半個武人。隻是覺得蘇大哥相貌好,皮膚也生得白淨,跟著咱們這些大老粗風吹日曬實在是可惜了。”


    房遺愛頂著白嫩的小臉說出這樣的話,又露出似憐香惜玉一樣讓人惡寒的表情,實在是充斥著滿滿的違和感。有人想成是他瞧不上蘇定方這種儒將,也有人腦洞太大開始研究房遺愛是否有龍陽之好。


    更有人與此次行軍聯繫起來,李靖插口道:“可是有何不妥?”


    “這個…不好說…不能說……”房遺愛也是漲了教訓,可不敢再信口雌黃。隻是,咱不說,但是可以用表情來表達嘛。


    房遺愛果真不再說話,隻是還似先前那樣盯著蘇定方,不是皺眉嘆息就是遺憾搖頭。聯想到房遺愛確實在玄學方麵有些造詣,好些隻是看熱鬧的人都開始棄了玩笑之心。蘇定方本人和那些同他關係不錯的人,更是莫名的擔憂起來。


    場麵安靜得詭異,所有人都開始暗自思索。‘不好說’也許可以理解為蘇定方並不一定適合從文,但他不適合從武是肯定的,最壞的可能就是延誤軍機。


    小蘇此時畢竟不是日後身經百戰的大將軍,他想到的是也許自己會在此次戰爭中喪命。提前預知自己的死亡不知是好是壞,小蘇想著晚飯後單獨跟房二郎聊聊。他能出戰便已做好戰死的準備,無論如何他也不會因此而畏站。


    罪魁禍首被師兄們帶離作案現場,徒留受害人和目擊者獨自煩惱。直至晚飯時間,這種詭異的安靜一直醞釀發酵著。


    房遺愛先被王玨冷冷瞪視,又被師兄弟們好頓念叨,按理說他應該會害怕得收斂起來,沒想到晚飯時又那麽毫無防備地出招了。


    就在大家圍坐在火堆旁食不言的時候,房遺愛突然起身晃到蘇定方身旁,把自己剛做得燒烤往他手裏塞:“蘇將軍,你嚐嚐我的手藝。”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