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皺皺眉,而後豪慡拍案道:“成,我又不怕得罪他們,就給你們講講。他們三家人出了名的好喝花酒,那日就是從平康坊出來的。聽說他們在喝花酒的時候還好服藥助興,這不藥勁上來人就發瘋了嘛。許是誰看不過眼,怕他們衝撞了小娘子們,才給人吊起來了。”


    哦~,這就說得通了!如此想來,他們簡直是禍害嘛,以後可得離遠點。老程張大嘴一頓胡言亂語,黑起人來毫無心理負擔,這位連毀謗倆字都不會寫。


    墨雲邊啃蘋果邊說道:“就是這麽迴事兒,最近坊間都是關於那三家的傳聞,還有人將他們同隋朝時期未破獲的採花賊大案聯繫起來呢。額…除了盧國公,好些人也出動了,據說採花賊的事情是從刑部傳出來的。”


    王玨看著二老疑惑問道:“一般遇到這種互毆的事情,大臣們多半會兩方看熱鬧,這次怎麽會這麽好心來幫忙呢?不會是有事兒求咱們吧?”


    孔穎達迴道:“老夫覺得有人嫌他們擋道,傳聞能在短短幾日由長安往外擴散,背後必然有其它世家的影子。至於盧國公他們,他們精著呢,也隻有得到聖上的旨意才會如此做。”


    虞世南也點頭贊同,“至於聖上為何要這麽做,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也許朝堂上那些人能看出蛛絲馬跡。說來我們已休息小半個月,是時候迴去上朝了。”


    “對對,臉上的傷也好了,咱們該迴去繼續忙科舉之事。在這之前嘛,王縣伯送給老夫的自行車需要試騎一下,不若咱們騎著自行車去探望傷患?”孔大儒的臉上露出與其氣質不符的jian笑。


    “成,咱們這就去挨家探望!”雖然三家人已經很慘,虞世南還是咽不下那口氣,必然要親眼看見他們的慘狀,親自到坊間聽聽百姓們給他們傳的好名聲才能開懷。


    唉,王玨與孟襄第n次無奈對視。阻止不得,隻能囑咐他倆多帶些人手,別再看熱鬧不成反被揍。有一點倒挺好,既然倆老頭決定出門去,他們也不用繼續在此處裝著照顧病人了。


    待倆老頭換身新衣裳,王玨和孟襄簡單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後,四人向孔府堂屋方向走去。往來的孔家僕從們見兩老頭醒過來,立刻高興得奔跑著去報信。沒等他們走到堂屋呢,孔穎達的子孫和門徒便與虞世南的兒孫相攜趕來。


    “嗚嗚,祖父,孫兒好惦念你。”


    “嗚嗚嗚,老師您終於醒了,他們都欺上門來了。”


    “爹爹,崔智賢欺人太甚,兒子前幾日上奏摺彈劾他了。”


    瞧著大家都為他們擔心,倆老頭可不敢說出自己裝病的事兒。既然不是裝病,自然不會知道外麵發生的事情。看來還不能立刻去仇家落井下石,得先把自家事兒料理好再說。虞世南假裝發怒道:“我兒敦厚,那崔智賢如何欺辱你了,竟讓你上奏摺彈劾他?”


    此問方出口,隨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包括孔氏門徒在內,幾十號人開始哇哇訴苦。


    王玨與孟襄站在孔府大門口,第nn次無奈對視。雖然有點不太地道,但兩人心中都自戀地想著,虧得咱反應快趕緊跑路,不然現在肯定要被一群呱呱圍在中間問東問西。那倆老頭本就裝病,成天好吃好喝胖一圈,他們真沒啥醫囑需要說給親屬。


    王玨有小半月沒迴南山,這會兒長安的事情解決了,自然要先歸家看看情況。王家的幾人倒沒什麽可擔心,她就是怕自己不在家的這些日子,那幾個閑不住的弟子再惹出事來。


    三人出城,王玨禮貌性地做出邀請,“二位要不要跟我迴南山坐坐?”


    墨雲搶著說道:“我們今日還有事,改日再拜訪。”


    王玨與孟襄第nnn次無奈對視,往常說去南山,墨雲必然積極響應,今兒是怎麽了?事出反常必有妖,王玨想著迴家看看熊孩子們在作什麽妖,孟襄也急著迴去審徒弟,雙方在城門口拜別。


    李世民為啥也盯著這三家人不放?


    自太上皇被架空後,他整日忙著飲酒娛樂造娃娃,除了變著法兒地給二兒子找麻煩,他已經許久不管外麵的事情。


    李世民一直想跟老爹緩和關係,雖架空他又限製他行動,卻盡量滿足他的奢侈生活,到了寧可自己苦哈哈地吃鹹菜也要給老爹造宮殿的地步。當然,似李家這種親戚上門,李總並未下令阻攔。


    自那日因三家人跟老爹吵一架,李世民讓大臣們去斥責人找迴場子後,便成天期待著他的報紙發行。在他心裏這事兒算是過去了,誰知第二天又被老爹給叫去罵一頓,不用想就知道有人進宮告狀。


    李世民被他爹噴的時候並沒當場反駁,李淵以為他妥協了呢。憋著股怒氣,李總迴到甘露殿就讓內侍去召大臣進宮。其目的不言而喻,你們不是喜歡告狀嗎,越告狀我越要整你們。聽得李世民吩咐可勁黑他們,無論什麽理由都可以,誰黑的有創意還有賞,被召來的老人渣們興奮得嗷嗷跑。


    程咬金說人家嗑藥,李道宗傳自己族親是採花賊,尉遲敬德說尉遲寶林小時候很聰慧,都怪那三家小孩合起夥來欺負人,寶林被他們用磚頭砸過腦袋才變成現在這樣。到長孫無忌這更賤,他借著程咬金的說法繼續傳,流言演變成嗑藥後**。


    那三個家主雖丟了大人,但是丟人的同時也鬆出一口氣。就算兩個老頭醒不過來,他們也能拿自己被報複之事來減輕罪責。長安自來就盛產八卦,待他們深居簡出一年半載,風頭也就過去了。


    三人想法不錯,奈何媳婦沒這般頭腦。一句話沒囑咐到,就弄出後續係列事情。那在家趴著養傷的三人,並不知道家人進宮告狀,也不知流言已超出他們所能承受的範圍。這也是因為媳婦體貼,怕自家老爺似長安令一樣鬱結於心導致高燒不退,遂才什麽都沒說就自作主張。


    總結,長孫無忌有句話說得不錯,現在已經進入拚媳婦的年代了。


    這不是告完狀發現情況沒有好轉嘛,三家人又進宮來了。


    “太上皇,您可要為我們做主啊,聽著坊間那些傳聞,我們往後是沒臉出門了。”


    “若聖上不派人平息謠言,奴家就以死明誌!”


    李淵怒喝,“把那個混帳叫來!!”


    內侍來請李世民的時候,他正在看印刷好的報紙。想著報紙明日就能發行,以及百姓們讀報後對自己的讚揚,李總的心情很嗨。聽得內侍說上皇找他,以及那幾個婦人又到宮中告狀,心情瞬間蕩到穀底。


    特麽誰家蠢婦,怎麽跟杜如晦媳婦有一拚呢?!李世民氣哼哼地往他爹宮殿走,剛進殿就聽到婦人說著以死明誌的話。


    李世民指著那婦人怒道:“你死吧,趕快死,朕看著你死。等你死了,朕給你夫賜婚,給你娃找後母。”


    “混帳東西,怎麽說話呢?!”李淵氣得直喘,他怎麽就生出這麽個孽畜,專喜歡對自家親人下手。殺他倆兒子還不夠,現在就剩下這麽幾家能說話的人了,他也想斬盡殺絕?


    屋裏的內侍們很有經驗地開始往殿外撤,沒一會兒就聽到殿內響起吼叫聲以及瓷器破碎的響聲。半個時辰後,李世民氣哼哼地從大殿走出,對守在門口的內侍吩咐道:“去把長孫無忌叫來。”


    長孫無忌聽說聖上單獨傳召他,嚇得小心肝一顫。之所以這麽緊張,全因昨日夜裏發生點意外。


    話說那日在街上噴完人,又借旨名正言順地給擋路這下黑手,老狐狸玩得不要太開心。以至於興奮得失眠,晚間躺在榻上都在思考次日如何繼續整人。


    就在他快睡著的時候,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吵醒。僕從來報,那竇氏的管家被人綁著扔他家院裏了。竇管家早被他買通,打老頭的事情也是他囑咐竇管家從中進言,難道他暗中動的手腳被人發現了?


    老狐狸今日從上朝開始就很緊張,生怕有人跳出來彈劾他。下朝後也不輕鬆,總覺得過來說話的同僚意有所指。好不容易熬到晚上,他心中已經基本確定,是王玨以此法來警告他別再對老頭下手。剛想鬆口氣的時候,內侍就找來了。


    待進宮聽得李世民的吩咐,長孫無忌怒道:“他們竟敢如此欺人,微臣定會辦好聖上交代的事情,幫您討迴公道!!”


    瞧著長孫無忌聽他訴苦後氣得直拍案,李世民鬱悶的心情有所緩解。瞧瞧,這才是親戚呢!


    長孫老狐狸心裏想的則是,嚇得老夫心髒差點沒驟停,正好借著聖上的手再收拾他們一頓。


    作者有話要說:


    第147章誰誰誰誰


    次日早朝,李世民坐在首位,滿麵洋溢著幸福與得意,大臣們看他的眼神都不對勁了。聽說三家人又進宮找上皇告狀,隨後聖上召來長孫無忌,再之後…今早整個長安都炸了,那三家昨日夜裏被人潑糞。


    糞水順著圍牆往裏倒,圍牆外麵的地上完全下不去腳,隔好幾條街都能聞到惡臭味。更缺德的是,還在人家圍牆上寫字--為君發糞圖牆。


    李世民閃著星星眼,讚賞地與長孫無忌對視。不愧是咱大舅哥,昨日剛說那些人三番五次來找茬,沒隔夜就得到他們再次被惡整的消息。再有今日要發行報紙之事,李總的心情不要太嗨。


    看不慣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那膩歪樣,大家隻想趕緊離開這地方。左右也無事,在李世民問誰有事奏的時候,大臣們很有默契地閉口不言。


    哼,這些人眼巴巴地看著朕,這是等著下朝呢?李世民壓住心中的鬱悶,換個笑臉說道:“咱們弄的報紙已經印好,今日就會在坊間出售。如果你們也想要,下朝後可以到殿外內侍處購買,價錢比外麵便宜。沒別的事兒了,退朝吧。”


    報紙啥滴,他們好些人都在上麵發表文章,肯定要入手一份。早晚都要買,李世民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就算隻便宜一文錢咱心裏也敞亮痛快。


    段綸經過門口內侍處,瞄了一眼正在出售的報紙,心中暗道一聲果然如此,便趁著沒人注意他的時候遁了。看報紙上的內容和整疊厚度,正是那廢掉的三百份。沒想到聖上的主意竟是這個,果真是雁過拔毛→摳啊!!!


    不知情況的大臣們,拿著報紙邊走邊聊,準備繼續到各自的衙門上工。


    孔穎達和虞世南覺得很不對勁,長孫老狐狸從一早就對他倆噓寒問暖,現在又主動提出幫他們運作科舉改革的事情,忒奇怪。若說為了功勞,聯名上書時得的是大功,他們因此事被報複後依然不畏懼,繼續用生命冒險來進行改革是次功,一起幫忙運作的人隻能分走剩下的小部分功勞。長孫無忌精得要死,怎麽會甘願為他們分擔壓力卻隻得到很少的好處呢?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