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貴們雖然沒在暗地裏與聖上博弈,卻想過以作弊方式送自家不爭氣的孩子上位,這麽突然來一下子直接擾亂了他們原本的計劃。這部分人隻是略有不慡罷了,勛貴啥的找到聖上跟前舔臉走個後門應該很正常吧,咱可不能在這個時候跳出來白幫人出頭。


    殿內可謂是眾生百態,武官們或望天或躍躍欲試等著看熱鬧,文官們的狀態則微妙得多,有人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還有好些人一直互相對視用眼神傳遞消息,最後到底沒人肯站出來做出頭鳥。這也能理解,朝廷要整頓科考弊端,你一當官的有什麽理由阻止?!


    見此,李世民拄著下巴撇撇嘴,心中遺憾這些人太精明,居然沒給他個捉典型的機會。


    “既然大家都不說話,就是沒人有異議對吧?”李世民帶著挑釁般的笑容環顧一周,看到大家將頭搖得似撥浪鼓一般,又將視線移到兩個老頭身上,“二位愛卿真乃國之棟樑,你們為大唐所做的一切朕永遠都不會忘記。關於摺子上說的改革措施,朕將此事交由你們去辦。”


    瞧著居然沒熱鬧看,一號攪屎棍自己上了,“聖上英明,科舉之弊端早就該整頓了,省得讓那些廢物占著茅坑不拉屎。不是俺多嘴,好些作弊之人的文才還不如我這個大老粗呢,光看我的文章在民間多受歡迎,就知道微臣也是可以任文職的。”


    臥槽,程咬金怎麽又把他的文才拎出來現眼了?!自報紙熱銷後,程咬金的文章廣受好評,使得他最近越發囂張起來。人家不提話茬他也能主動往上靠,前些日子無論朝堂上討論什麽政務,他都能找藉口往他的文章上引,就像方才那個套路一樣。


    好多人心裏憋屈還不敢言,程咬金的出現就像一個導火線,瞬間成為一個發泄點。


    “程咬金你夠了,那些吹捧你的無不是地痞閑漢之流,你竟接連吹噓這些日子,忒不要臉!”


    “哼,你先把字認全再說文職的事吧,我不信你給人家的投文沒有錯別字!”


    瞧著程咬金又開始挑事兒找茬玩,李世民抬抬眼皮並未製止,而是趁大家被他吸引去注意力時,對段綸招了招手,示意他到自己身邊來。段綸也是人精,他很配合地慢慢往李世民身邊挪。


    “晚上你悄悄來尋我,我寫篇文章要刊登在咱們的報紙上。”


    “聖上,報紙已經印出幾百份了,你看……?”


    “無事,印出來的那些朕自有安排,你聽我的就成了。”


    敢不聽你的嘛,段綸應下後又慢慢挪迴去。待大臣們發泄完再往前麵一看,哪還有聖上的影子!今天又不摳他錢也沒說啥讓他為難的事情,怎麽反而在他占優勢該抖擻的時候不說一聲就跑了?人家李總忙著寫文章去了,才不跟他們這些low貨浪費時間呢~。


    兩個老頭打著哈欠,得意地環顧大殿一周後,也仰著頭相攜離去。兩人的想法同李世民一樣,有本事你們就出招,沒能耐就隻能看著我們抖。


    瞧著兩人那招人恨的樣子,跟兩個打鳴的咯咯似的。好些人氣得漲紅著臉,悶不吭聲往殿外走。這些人也很有默契,咱們換地方討論一下怎麽找迴場子。


    午時飯後,王玨與王熙然在天池邊對弈。人嘛,誰都有點炫耀的小心思。王玨在棋盤上落下一顆棋子,而後對王熙然得意地說道:“我昨日做成一件事,既達到目的又將自己撇清,是不是很厲害?”


    王熙然贊道:“可是科舉之事?昨晚聽思源提起過,確是一步好棋。然而,也隻有似娘子這般為世人著想,而不在意自己得失的人才肯將功勞拱手讓人。”


    王玨心裏開懷,口上卻謙言道:“郎君過譽了,我亦不過是個整日想著柴米油鹽的婦人罷了。”


    “老…老師……”


    我去,驚現背後靈。王玨聞聲迴身看去,隻見李承幹正收迴戳她後背的手指。瞧著這孩子滿臉尷尬,想來是遇到什麽難事了,“可是遇到難事需要為師幫忙?”


    “這…並非如此,今日早朝孔祭酒和虞大學士呈了章摺子。”


    見李承幹停下,王玨追問道:“可是昨日之事?聖上與眾位大臣上什麽反應?”


    李承幹將早朝經過講一遍,最後還是硬著頭皮說道:“二位大人上的是聯名奏摺,其中有老師的名字……”方才他過來的時候正,聽老師跟王大郎吹噓昨日遊說二位大臣之事,現在說出奏摺的事情似乎有點打擊人。自家老師向來跟常人不同,應該沒關係吧。


    沒關係個屁,王玨僵硬著臉都不好意思去看王熙然的表情。她現在恨不得給自己一巴掌,讓你沒事兒吹牛x,剛吹完就被打臉簡直不要太心塞。


    “嗯,多謝你將此事告知為師,獎勵你下午訓練加倍,去吧。”


    “弟子知道了,這就去練武。”李承幹表情不變,說完後很自然地離開。過去的經驗告訴他,自己絕對是被遷怒了。這種時候隻能認下,若是反駁所受待遇會更慘。能有多慘,具體可參考李崇義的n件事情。


    王熙然趁剛才好頓偷笑,見某人惱羞成怒處在找茬模式,他很自然地看著棋盤說道:“我已經下完了,娘子可是想不出下步該怎麽走?”


    “並非如此,我方才走神了。”有台階下,王玨也將注意力轉移到棋盤上。


    弟子們接受一下午高強度訓練,期間王玨與王熙然一直在原處下棋。待完課後,有些弟子該歸家時,這盤棋都沒下完。吃過晚餐,二人準備再戰的時候,方才離去的李承幹又滿腦門汗跑迴來了。


    “老師,孔祭酒和虞大學士受傷了,您快隨我去瞧瞧吧!”


    受傷了?怎麽都是先得意後遭殃呢,這一整天過得跟反轉劇一樣。瞧著李承幹身後麵露急色的孔德倫,想來承幹是在迴長安的路上遇到他的。


    見王玨疑問地看向自己,孔德倫嘴角抽搐著說道:“阿爹與虞大學士從衙門歸家,半路經過小巷時被一夥人蒙著麻袋給打了。太醫看過說都是皮外傷,隻是不知為何二人至今昏迷不醒。”


    王玨聽後愣在當場,如果這人不是孔德倫,他口中說的人不是他爹爹,咱肯定不能相信他的說辭。暗地裏蒙麻袋揍人這種事情,印象裏隻有程咬金之流的能做出來,然而這次得罪的主要是世家吧,他們怎麽會用這種方式報複人。


    別管怎麽迴事,聽著昏迷不醒之說就很嚴重,王玨趕緊去書房拿著醫藥箱跟他們進城。


    作者有話要說:


    第142章老頑童


    聽說兩個老頭昏迷不醒,王玨趕緊拿著藥箱下山,一行人急得快馬加鞭往長安趕。


    王玨來過孔家多次,她進府後跟著孔德倫直奔孔老頭的房間而去。兩個老頭被安排在一起還有好些人在照看,看樣子連虞世南的兒孫也打算暫住孔家了。


    見李承幹與王玨進屋,屋內眾人連忙起身相互見禮。顧不得寒暄,大家從二老的臥榻旁讓開後,皆是目含期待地看向王玨。無需任何言語,擔憂與請求都寫在眾人的麵上。


    “大家別擔心,待我看看二位長者再說。”如果真像太醫所說隻是皮肉傷,不該這麽久還不醒來,除非是撞到頭部,若如此可就糟糕了。


    王玨向榻上看去,兩張鼻青眼腫的臉突然進入視線,驚得她趕緊過去幫二人把脈查看。見王玨診脈後竟一言不發地跪坐在榻旁,好些人心裏開始發慌。大家都想開口問問情況,隻是誰都不敢上前出言打斷她的思路。


    李承幹很疑惑,以他對自家老師的了解,若有大事絕對不會是這種表現。瞧著眾人又將請求的目光移向自己,下午剛被遷怒的小太子隻能硬著頭皮上前,“老師,二位大人情況如何?”


    王玨皺眉,“咳,這病為師能治,隻是…醫治時不好有他人在場。”


    孔穎達的媳婦聞言,連忙接話道:“一切有勞王縣伯,我等這就出去等候。”


    屋內之人很默契地往外退去,沒人多言詢問王玨如何治療、為何不能有人在場。王縣伯是神醫這點乃大唐公認,再加上倆老頭也不似娘子一般講究閨譽,王玨又與二人交好,故此沒什麽可多慮的。


    待大家都走出去,王玨又站在門口對他們揚了揚手,“大家不要在這附近,散一散。”說完,直接將門由內而外叉上了。


    這…讓我們出來能理解,為啥還不能留在門外呢。李承幹接收到老師的示意,連忙對眾人說道:“不若咱們去堂屋等待如何,另外讓僕從們也不要接近此處了。”


    就算有人心裏不願意,礙於李承幹的身份也隻得跟著他走。看到身後的一群尾巴各個一步三迴頭,李承幹突然覺得壓力山大,他也不想做壞人嗷(┬_┬)。


    王玨關緊門後,重新跪坐在二老的臥榻旁,她俯下身小聲說道:“他們都走了,您二位快起說說情況吧。”


    隨著王玨話落,榻上的二人果真睜開了眼睛。兩人起身後並未說話,而是彎腰捂肚子爭搶著往淨房跑。喝,這倆人可真行,若她不來他們得憋到什麽時候?難道要等著守夜之人睡了再悄悄起身?!


    片刻後,兩個老頭紅著臉歸來,他們走到王玨麵前坐定。不知道該咋開口,這麽大歲數還讓人蒙麻袋打一頓,這事兒太丟人。


    “二位出行沒帶隨從嗎?怎麽會那麽容易讓歹人得逞?”


    提這茬更鬱悶,自從長安修完水泥路,虞世南每天早晨都要騎自行車溜一圈再上朝。嫌人跟著騎得慢,再加上長安風氣好,老頭最近都不帶人出行,哪想過還有人會沖一個大學士下手。這不自己走習慣了,忘記今日要挑事兒可能有危險了嘛。孔穎達也鬱悶,以他的身份和年歲這麽被人打一頓,以後還哪有顏麵見人。


    見二人還是不出聲,王玨隻能再次問道:“您二位為什麽裝暈,若是想找我商量對策,直接讓人來喚我一聲不就成了。”


    得讓王縣伯知道事情的經過,孔穎達比虞世南臉皮厚點,他率先說道:“我們騎自行車經過巷子,突然出現一夥蒙麵人,他們給我們套上麻袋後隻照著臉打。那些人邊打邊說,我們給人沒臉索性自己也別要臉。而後將麻袋繫上,說要通知官府來救我們,讓全大唐都知道我倆出醜。”


    虞世南聽到此處終於忍不住了,“沒錯,他們就是故意隻打臉,想讓我們頂著這張臉去外出醜。我倆在麻袋裏商量了一下,索性裝成重傷給那背後之人一個措手不及。”


    哦,懂了。裝成重傷,等麵上的傷好後再出門。這樣就能從倆老頭被打臉,變成二學者為了科舉不惜得罪權貴和大勢力者差點失去性命。恐怕倆人也不是特意等她,而是屋內一直有僕從和太醫在,他們不能起身告知情況。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