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沒敢去見王李氏,她怕自己藏不住話,也怕王李氏從她臉上看出端倪。盧氏又跟王玨聊了幾句王思源的恢複情況,便帶著房遺愛離去了。


    王玨牽著武照,一路迴憶著她歸家這兩年發生的事情,意圖從中找出蛛絲馬跡。沒想到在上山途中遇到王熙然和孟襄,三人相互見禮後孟襄率先開口,“我今日來有兩件事,一個是將李家送到墨家堡的銀子帶過來,好處費我們已經從中拿走了。再一個,瞧你的臉色是否已經得知你侄子和侄女的死訊?”


    王玨皺著眉頭頷首,而後說道:“昨日剿匪後,整個長安都有士兵巡查,就算匪人僥幸逃脫也是有傷在身,他們如何有本事跑到大哥家殺人。再有,長安令也是臨時決定將王思維放出,匪人如何得知他會在昨日歸家。我原以為大哥是董家人所殺,現在看著又不太像呢。”


    王熙然答道:“也許有匪人當日沒去法場,而是假扮成百姓做接應。他們看到王思維被放出來,遂想著殺人泄憤。”


    孟襄接話繼續說,“或者咱們的思路從開始就是錯的,你大哥一家已搬到長安很多年,焉知他們沒做什麽事情與人結仇?”


    對於孟襄的說法,王玨也考慮過。她多年未歸家並不了解王寶柱的事情,大哥人雖老實卻備不住有愛惹禍的妻兒,也不能排除這是隻針對王老大一家的仇殺。


    崔智賢也想到可能有匪人隱匿,如今長安城已戒嚴,李績正在配合他排查居民身份。李績咋突然這麽好心了?他腦洞更大,想著王玨剛要出孝,王家就有人去世。若王縣伯的親人以這種死法繼續一年一個死下去,他閨女還要不要成親了……


    南山有王縣伯在,山頂又有迷陣,不用他擔心。想到王思源正在房府養病,李績又派去一隊士兵死皮賴臉在房家花園裏搭起帳篷來。不為別的,李績的願望就是在閨女出嫁前王家別再死人。


    陰人小組來到山頂,看到王李氏正笑嗬嗬地迎麵走過來,皆頓住腳步躊躇不前。他們已在上山途中商量好,此事該如實告知王李氏,好讓王李氏和王寶金夫婦最近不要下山。隻是,看到她這模樣,真不忍心說出噩耗。


    那也得說,連著王寶金夫婦也一起找來,待大家坐定後王玨開始將事情娓娓道來。


    “什麽?!”王李氏果真受不住打擊,險些暈過去。王寶金夫婦的表情也很是震驚,事情來得太突然,他們雖厭惡王思維和王芳,卻從未盼著他倆死。


    王李氏抹著眼淚對王玨說道:“娘知道你的意思,這陣子我們都不下山。你也不要獨自亂走,咱們寧可找不出兇手,也不能讓你去冒險探查失了性命。”


    王劉氏緊跟著問道:“思源還在房府,那裏夠安全嗎?”


    “嫂子放心吧,別看房相是文官,他家也有部曲呢。”王玨安撫完王劉氏,覺得兩位女性長輩太過緊張,她又將孟襄的猜測說出來,“方才我們討論,也許並非隱藏起來的匪人所為,或許是大哥的私仇。我離家幾年不了解情況,你們可知道大哥是否與人結仇?”


    王寶金聞言竟哭了出來,“大侄女成親後,因為大嫂做的事情我們鬧過兩次。因著這個,後來他們搬走我們也不常聯繫。當時娘選擇跟我過,大哥每次過來也都是送養老錢。都怪我記仇,這幾年竟未同他好好說過話……”


    聽了他的話,王李氏號哭道:“我也是厭煩王賈氏,氣兒子被她拿捏,一直在那跟他們賭氣。現在想想,也因此連帶著對他們的一雙兒女多有忽略,我糊塗啊!!!”


    還好有王熙然和孟襄在,他們三人勸解一下午才將三人的情緒穩定下來。王玨同王熙然將孟襄送到林外,孟襄臨走時神秘兮兮地塞了一封信給王玨。


    作者有話要說:


    第132章黃文近況(一)


    王熙然一直盯著孟襄給她的信猛瞧,王玨有點支撐不住了,她輕咳一聲說道:“若信內沒有關於墨家的機密,再拿給郎君一覽。”


    出乎王玨意料,王熙然竟沒推辭,而是很自然地跟著她向書房走去。雖然王熙然一直賴在自家,但他平日都悠閑過著‘養老’生活,甚少見他主動要求什麽。今天這是怎麽了,犯了什麽病……


    兩人來到書房坐定,王玨在王熙然的注釋下打開信封,發現裏麵有兩封信。看名字,一封是給她的,另一封給李大娘子。不用多想,定是黃文通過墨家傳信迴來。


    顯然王熙然也想到此處,隻見他打了個哈欠,起身走到擺放茶具的案旁開始沏茶,不再似方才那般直勾勾地緊迫盯人。王玨被他連番奇怪舉動弄得雲裏霧裏,最後隻能將此歸功為更年期綜合症提前。


    王玨打開黃文寫給自己的那封信,信內隻有一張紙,上麵簡略寫著他到邊關後如何運作,現在已經順利混進頡利可汗帳下。頡利身邊有個叫趙德言的漢人深受其信任,希望老師能幫忙查查此人的背景。


    雖然信的內容很短,但是王玨依然能從這隻言片語中感受到,黃文這段時間的經曆多麽冒險。唉~,她有點兒心疼弟子了。


    王玨看完自己的信又拿起王大娘子那封,見封口處黏貼得很緊,似是用漿糊反覆塗抹過,隻好無奈放下。某無良人士內心吐槽黃文太謹慎,也不懂得滿足一下自家老師的八卦之心。後又想到房遺愛幾人的小欠手和小欠嘴,突然恍悟他為何如此。


    誒,等會等會!為何給她的信內隻有一張紙,李大娘子的信確是很有分量的一疊,一般傳遞消息不是拿個紙條藏身上才不易被發現嗎?不用看也知道信內寫些什麽內容,無非就是他在為他們的未來多麽艱辛努力。哼哼哼(︶︿︶),大黃完全是有了媳婦忘了老師,再見到這小子必然要暴揍一頓……


    王玨將信遞給王熙然,皺著眉頭向窗外望去,心裏仍在擔心弟子,也在責怪自己居然怒火上頭派他去做那麽危險的事情。而一直被王玨念叨的大黃,這幾個月來真沒少挨揍,已經完全不用等到她來揍了。


    話說,那日黃文和李績派來的兩個人離開南山後,幾乎是日夜不停地在趕路,中間換了n次馬才順利到達邊關。黃文同兩人商議後,決定選個既會進牢房又不至於被看守太嚴的罪責--扒手。


    假裝扒手又要成功被捉獲,黃文自然不能顯露自身武藝。三人觀察了一個時辰,最後將目標鎖定在一個渾身掛著金鍊子的大漢身上。這傢夥一看就是土豪,瞧著那身板被他捉住也比較不容易露餡,偷他準沒錯兒!


    與京畿不同,邊關百姓多豪慡,體格也夠彪悍。沒考慮到大漢那麽能打,這下黃文可倒了大黴,他被對方捉住後挨了好頓胖揍。瞧著大漢專門往黃文臉上招唿,李績的倆手下小心髒直揪揪,生怕姑爺被揍得毀容。


    大漢打夠後,拎著黃文脖領子就給送衙門去了。三人內心齊舒出一口氣,雖然過程不太美麗,好在目的達到了。演戲得演全套,誰知道衙門內有沒有頡利的臥底。分析王玨給他安排的身份,黃文演得很入戲,整天一副苦大仇深麵帶恨意的模樣。


    入牢兩天後,借著兩位外應弄出的亂子,黃文成功越獄。隻是他離開時,特意遺留了兩份手實在牢房裏。獄卒拾得手實後交與縣令,這下衙門可鬧開了。一份手實上的身份是崔瑛,博陵崔氏旁支。又一份手實是一個名喚黃阿達的人,此身份證明看起來像偽造的。


    縣衙內的眾人聚在一起合計,他們覺得是崔氏旁支偽裝身份來到邊關,因為盤纏用盡或路上出變故才想著偷錢解決問題。邊關這個位置非常敏感,縣令不做他想便顫抖著雙手開始寫奏摺。


    黃文越獄的當晚沒在縣內多停留,而是直接跑關外去了。那兩個李績派來的心腹仍留在邊關,他們租下一間客棧當暫時駐點,就等著黃文有需要時找過來。王玨早已聯繫好墨家幫忙,並未要求他們如此,人家這樣做完全是李績的囑咐。


    此時恰逢一年中最冷的那幾天,這兩年氣溫更是比往常低,關外因雪災死去不少人。黃文逃出時穿得比較單薄,即便他接受過藥物鍛體,也被凍得瑟瑟發抖。腳下踩著過膝的大雪,他辨別著方向往五原郡的方向走。


    黃文內心有些小得意,若是常人如他這般不死也得大病,都虧他們百家派的傳承夠強悍。還是那句話,莫裝x,裝x被雷劈。就在他得意著小心躲過人趕路的時候,不小心撞上一夥出來掃蕩的突厥兵。


    “大家快看,有個漢人小白臉來咱們突厥做客了!”


    “哈哈哈,那可得好好招待他!”


    沒給黃文開口。交涉的機會,領頭人帶隊過去就把他給圍了。不用說話,先武力招唿一番。黃文也練武,自然知道什麽招式是教訓什麽是下死手。見這些突厥兵起碼現在沒想殺他,為與之前在邊關的表演對應,他仍要裝著不會武藝。


    黃文才到邊關五日就挨了兩頓胖揍,原本就沒消腫的臉又變豬頭了。本以為突厥領頭人會問話,他已在心中想好如何應對,沒想到這位竟然不走尋常路,直接照著他後頸把人打暈了。


    待黃文再醒來,他發現自己被扔在一個充滿惡臭味的破帳篷裏。好在除了他還有別人在,可以跟周圍人詢問一下情況。瞧著這些人麵上都有奴隸烙印,想來是被突厥人捉來做苦力的漢人。等會兒,他似乎忽略掉什麽重要事情!


    時間倒退倒退再倒退,黃文覺得自己仿佛睡了一大覺,期間恍惚著醒來過幾次。每次醒來都覺得頭痛,還有麵部痛?!想到一種可能,黃文趕緊用手向麵上摸去,果真在額頭上摸到一個清晰的觸感。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黃文的心情很複雜,人送外號黃壞水的自己,這次居然栽在一個突厥莽漢手上了。還有更讓人糾結的事情,他在南山時製定的計劃,就是以奴隸身份接近頡利,沒想到居然歪打正著達到目的了。


    有一件事兒比較糟心,若讓師兄們知道他將自己算計成這樣,必然會常拿此事掛在嘴邊笑話他。轉念又一想,他做的是將腦袋掛褲腰上的危險事兒,得有命迴去再考慮顏麵問題。


    幸運的是,通過同帳內人的聊天,黃文得知這隊突厥士兵要去的地方正是五原郡--頡利可汗牙廷的所在地。如果不是不認得突厥隊長,他都以為這是自己人弄來的託了。


    他醒後沒多久便啟程了,奴隸們被人像牲畜一樣驅趕,鞋子早已灌進雪,腳都凍得僵硬不過血了。黃文一路上都低著頭不言語,他想到臨行前一晚老師單獨對他說的那些話。


    “我們生活在關內,總聽說邊關人民多苦,又有多少百姓被劫去做奴隸。說得再慘也不及親眼所見來得震撼,你去看看奴隸們過得是多麽豬狗不如的日子,普通突厥百姓的生活又有多苦,方能知道你此行是擔著什麽樣的重任!”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