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 作者:淳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房玄齡也很開心,他同大部分人一樣不待見董家人,尤其那學術之爭之事還是在他家事發。再有,王玨有麻煩,對方也容易沖她的弟子下手,他還挺擔心自家淘氣包安全的。
見王玨一直在對房家僕從絮絮叨叨地說著注意事項,王思源那張微笑麵癱臉又呈龜裂狀,“姑姑快迴去看看祖母吧,這裏是二師兄的家,我向來不跟他外道,姑姑不用擔心。”
站在塌邊的盧氏聽他這麽說,麵上立刻笑開花,“瞧瞧,可不就是這個道理。你迴去遣人將藥送來就成,我們包管照顧好這孩子。”
王玨聞言作揖道謝,“如此,那我就先走了,想來家母正在南山擔憂思源的情況。”
房家夫婦親自將王玨送至門口,目送她離開才轉身進門。待迴到南山,王玨還沒走出迷陣就聽到弟子們的嚷嚷聲。不用猜,定是那三個孩子在吹噓他們的武藝呢。
李晉江在演講,王家三個長輩拍掌直叫痛快,王熙然隻是笑眯眯地聽著,房遺愛和武照則是再次撅起嘴。瞧著王玨走進來,王李氏連忙問道:“思源的傷怎麽樣,嚴重嗎?”
見二哥二嫂也是一臉擔憂,王玨趕緊說道:“沒傷到要害處,得養三個月能好利索。”
那就好!王家三人繼續聽李晉江演講,兩個小的繼續羨慕嫉妒恨,王玨與王熙然很默契地一同往書房走。
王玨開口直言,“因有郎君在,我方敢安心離開南山。”
“你我無需如此客氣。”王熙然轉移話題道:“方才嬸子問那女嬰孩在何處,我不好同她說嬰孩不是王大哥骨肉,況且以現下這般情況估計早已遇害。”
“唉,曉得了,我晚上會跟娘講清楚,省得她總將此事放在心中惦記。”
再說迴到家的程處默和李崇義,他倆毫無意外地被自家老爹狠狠表揚了。
程咬金一高興就喜歡揮舞大熊掌,他先給兒子後背來了兩下,而後大笑三聲。那笑聲震得飛鳥潛逃,震得鄰居們想罵娘。
“我兒勇武,果然盡得我真傳!媳婦呢,快給王縣伯備厚禮!”
崔氏已經被他那兩嗓子震跑了……
李孝恭照程咬金比可文雅多了,他將李崇義帶到書房內,讚揚似地拍了拍兒子的肩膀,“我兒長大了,通過今日為父才知你已能獨擋一麵。咱家就你一根獨苗,往常我總想著不讓你從武。如今才覺得自己大錯特錯,你在武藝一途有如此才華,為父怎能擋你道路!”
“爹爹……”李崇義淚眼汪汪,不要啊!他不要從武啊!!
瞧把兒子感動的,李孝恭又拍了拍兒子的肩膀,頗有一種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感覺。
李世民聽李承幹繪聲繪色地說著當時場景,直接噴出一口茶來,連慣來冷靜的長孫皇後也處於呆滯狀態。他們是不是幻聽了,長安百姓居然因為李晉江的話本內容想到匪人會在行刑當日前來,為了不給衙役們帶來麻煩,為了不成為匪人威脅大家的籌碼,他們居然走街串巷相互通知。
李世民感嘆道:“隻有朕治下的百姓才會如此聰慧,如此善解人意!”
“那…該不該賞李晉江?”這個問題太難,李世民聽到長孫皇後的詢問也糾結起來。
李承幹在一旁望房頂,不想給也得給,早晚的事兒。若是不主動點兒,且等著老師在年宴時來討公道吧。爹爹知道事情始末都沒誇獎他一句,中二小少年決定不出言提醒。
作者有話要說:
董逸林的存在是為後期倭國情節準備,本來還想讓他出來找點麻煩再解決掉,不過考慮到大家不喜歡這樣的情節,所以這章直接把他弄死啦。
另外,下一章在明天同一時間更新。待會淩晨我要修改一些章節,主要修改免費章節關於女主年齡的設定(改成武德九年穿越時17歲。)和幾個bug,情節不變。估計淩晨看文的人少,就是跟大家說一聲,如果看到本文顯示更新是作者修文。
第130章神奇轉折
行刑前的三日,崔智賢連覺都睡不安穩,就怕匪人趕在晚上偷襲。今日上午押解犯人去法場,午時圍觀一場血戰,這麽接連折騰下來他已經十分疲憊。然而,由於精神的振奮他竟毫無困意。
縣衙大牢本身就不寬敞,之前幾百號人擠在裏麵,弄得氣味很大。自去年王玨在登州治洪,防治疫病的方法開始廣泛傳播。小崔決定好好打掃歸整一下牢房,如今心中大患已經解決又快到年底總結日,今年一定不能再出現任何差錯。
這一歸整可不要緊,他發現王思維依然關在牢中。王老大已經過世,王思維是他留下的獨苗,盡管王縣伯不待見此子,想來王老太還是惦念孫子的。崔智賢一拍腦門,暗道都虧自己勤快,若過年都關著這孩子,沒準會被人拿來說事兒。
崔智賢一聲令下,倆衙役趕緊拎著王思維離開。再三確認沒有漏點後,小崔才開開心心地盯著衙役們大掃除。
王思維目光呆滯地站在衙門外,他不知道自己現下該怎麽辦。正此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在耳旁響起,“衙役就這麽把你扔門口了?咱們祖母是縣君,他們怎麽敢如此對你,真是狗眼看人低!”
“嗚嗚…他們這幾個月一直審問我,爹爹死了我該怎麽辦?”王思維似找到主心骨一般,撲到王芳懷裏大哭起來。
王芳拍拍王思維的肩膀安撫道:“什麽怎麽辦,咱們自然要去投靠祖母。你我有今日之難都因王玨,難道她不該為我們的未來盡點心力嗎?”
王思維抬起頭來打量王芳,見她竟似自己這個坐牢之人一般狼狽,疑惑問道:“姐姐,你怎麽成了這副模樣,姐夫呢?”
“崔氏嫡脈今日處斬,那些崔家人想拿我泄憤,你姐夫幫我跑出來的。我有今日苦難都拜王玨所賜,咱們先迴家好好休整一番,明日便到南山找她去。”王芳拉著王思維,往王老大家的兩進小院走去。
崔智賢自然不知道衙門外發生的這一幕,待衙役們重新歸整完牢房,他的困意也襲來。與小崔一樣,很多人都一夜好眠,第二日精神抖擻地去上朝。
李世民昨夜跟長孫皇後吹噓好久。朕是天賜之子,所有跟朕作對的人都沒有好下場,姓董的敢跟咱搶寶藏就要準備受死。李世民今日最早進殿,他打算把這個言論再囂張地發表一遍。
沒等李世民開口,程咬金先說話了,“微臣的兒子昨日奮勇殺敵,甚得微臣真傳,聖上您看?”
李孝恭撫須道:“我兒也不差,皆因咱們大唐有驍勇善戰的聖上,故此郎君們才爭相效仿。隻是,年輕人到底需要鼓勵才更好上進。”
瞧著倆厚臉皮話裏話外給自家兒子要好處,把崔智賢給急得呀。他這幾日也沒少出力,隻是自己出言邀功似乎不太好,他還做不到程咬金和尉遲敬德那種成天踩臉玩的程度。
就在小崔猶豫要不要上前說話的時候,長孫無忌突然跟著插話,“昨日匪人本想趁亂劫走囚犯,沒想到老百姓們竟無人去看熱鬧,此皆因他們看過李晉江的小說。一般提起小說很多人都覺得不是正途,然而李晉江的書卻能起到教化作用,微臣認為此當賞!”
長孫無忌話落,好多人不屑地哼出聲,心裏罵他不要臉沒有底線。從這個李晉江發表第一本小說開始,長孫老狐狸就站出來力挺,現在眼看眾人已將他們聯繫在一起,他居然能豁出臉麵說什麽有助教化的鬼話。
咋滴說半天都是他們有功呢,李總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李承幹的中二病絕對是基因問題,李世民看著發言的三人,一臉我全是為你們好、為你們考慮的表情,“他們都是王縣伯的弟子,朕瞧著以後各個都會大有作為。現在合該多曆練,不宜捧得過高啊。”
剛才吐槽長孫無忌的,此時覺得李世民更不要臉。其餘二人還好說,那李晉江出身很一般又是個寫話本的,他能有多少機會撈爵位?什麽各個都有大作為,聖上完全是睜眼說瞎話。
崔智賢在迴衙門的路上暗自得意,多虧他沒去觸聖上眉頭,想到那三人憋屈的表情,他嘿一下笑出聲來。心情不錯又沒什麽公務要忙,小崔決定去西市聽聽熱鬧。是人都有虛榮心,他前幾次上榜都不是啥好事兒,這次想親耳聽聽百姓們對他的誇讚。
悅來客棧內,崔智賢裝麽著喝茶,實則左右耳都在捕捉話語。雖然老百姓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吹噓他們自己,小部分時間提起百家派師徒,但是偶爾也能聽到幾句對他的誇讚。崔智賢很容易滿足,他摸著下巴一琢磨,看來咱這是要時來運轉呀。
然後,給他轉運的人就來了。一個衙役滿頭大汗,嗷嗷往崔智賢的案邊沖。
見大家都瞅著自己這邊,崔智賢內心略惱怒,他嚴厲地說道:“這裏百姓很多,你亂跑撞到人怎麽辦?何事如此匆忙?”
這個衙役也不聰明,見頭兒問話,也沒思考這裏是啥地方就開口直言了,“出大事兒了!昨日迴家去的王思維已遇害,另有其姐王芳同樣身亡。”
崔智賢手一抖,茶碗啪一下掉到地上。此時悅來客棧內安靜得詭異,小崔心裏在震怒在淌血,百姓們則在等待下文。本以為昨日之事就是年末大戲,沒想到長安令這麽給力,他當眾問話可以理解為邀請我等圍觀嗎(*^__^*)?
索性已經被百姓們聽到,以他對這些好事者的了解,他們必然會一路尾隨迴衙門。既然迴衙門也甩不掉這些尾巴,小崔也不做那掩耳盜鈴的麻煩事兒,“說吧,怎麽迴事!!”
“剛才王老大家的鄰居來衙門報案,說是今日早起被犬吠聲吵醒,結果一看王老大家的院門四敞,那叫聲不止的狗兒就在院內。相鄰幾家人一起進去查看情況,然後就看到王思維和王芳已上吊身亡。”衙役說著說著都快哭了,跟著一個運道不好的頭兒簡直太虐心。
上吊?!聯想到王芳的身份必受夫家憎惡,他的夫君也被沒官。王思維本身就是個廢物,再有父身亡母發配,這姐弟倆一起想不開做伴自殺也有可能。有些稍微關注過王芳的人則覺得不對勁兒,這種人哪會捨得死。就算王縣伯內心厭惡他們,為著名聲也不能不給他們一口飯吃,他倆還真不至於到無路可走要自縊的地步。
顯然,擁有十足斷案經驗的崔智賢也是這麽想。思及衙役提到的上吊,他忽然想起王老大的死來。小悲崔揪揪著心髒,聲音有些顫抖地問道:“確定是自縊嗎?”
“不知道,我們發現屍體後趕緊來找您,小的出來時仵作也同時往王老大家趕去。”
</br>
見王玨一直在對房家僕從絮絮叨叨地說著注意事項,王思源那張微笑麵癱臉又呈龜裂狀,“姑姑快迴去看看祖母吧,這裏是二師兄的家,我向來不跟他外道,姑姑不用擔心。”
站在塌邊的盧氏聽他這麽說,麵上立刻笑開花,“瞧瞧,可不就是這個道理。你迴去遣人將藥送來就成,我們包管照顧好這孩子。”
王玨聞言作揖道謝,“如此,那我就先走了,想來家母正在南山擔憂思源的情況。”
房家夫婦親自將王玨送至門口,目送她離開才轉身進門。待迴到南山,王玨還沒走出迷陣就聽到弟子們的嚷嚷聲。不用猜,定是那三個孩子在吹噓他們的武藝呢。
李晉江在演講,王家三個長輩拍掌直叫痛快,王熙然隻是笑眯眯地聽著,房遺愛和武照則是再次撅起嘴。瞧著王玨走進來,王李氏連忙問道:“思源的傷怎麽樣,嚴重嗎?”
見二哥二嫂也是一臉擔憂,王玨趕緊說道:“沒傷到要害處,得養三個月能好利索。”
那就好!王家三人繼續聽李晉江演講,兩個小的繼續羨慕嫉妒恨,王玨與王熙然很默契地一同往書房走。
王玨開口直言,“因有郎君在,我方敢安心離開南山。”
“你我無需如此客氣。”王熙然轉移話題道:“方才嬸子問那女嬰孩在何處,我不好同她說嬰孩不是王大哥骨肉,況且以現下這般情況估計早已遇害。”
“唉,曉得了,我晚上會跟娘講清楚,省得她總將此事放在心中惦記。”
再說迴到家的程處默和李崇義,他倆毫無意外地被自家老爹狠狠表揚了。
程咬金一高興就喜歡揮舞大熊掌,他先給兒子後背來了兩下,而後大笑三聲。那笑聲震得飛鳥潛逃,震得鄰居們想罵娘。
“我兒勇武,果然盡得我真傳!媳婦呢,快給王縣伯備厚禮!”
崔氏已經被他那兩嗓子震跑了……
李孝恭照程咬金比可文雅多了,他將李崇義帶到書房內,讚揚似地拍了拍兒子的肩膀,“我兒長大了,通過今日為父才知你已能獨擋一麵。咱家就你一根獨苗,往常我總想著不讓你從武。如今才覺得自己大錯特錯,你在武藝一途有如此才華,為父怎能擋你道路!”
“爹爹……”李崇義淚眼汪汪,不要啊!他不要從武啊!!
瞧把兒子感動的,李孝恭又拍了拍兒子的肩膀,頗有一種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感覺。
李世民聽李承幹繪聲繪色地說著當時場景,直接噴出一口茶來,連慣來冷靜的長孫皇後也處於呆滯狀態。他們是不是幻聽了,長安百姓居然因為李晉江的話本內容想到匪人會在行刑當日前來,為了不給衙役們帶來麻煩,為了不成為匪人威脅大家的籌碼,他們居然走街串巷相互通知。
李世民感嘆道:“隻有朕治下的百姓才會如此聰慧,如此善解人意!”
“那…該不該賞李晉江?”這個問題太難,李世民聽到長孫皇後的詢問也糾結起來。
李承幹在一旁望房頂,不想給也得給,早晚的事兒。若是不主動點兒,且等著老師在年宴時來討公道吧。爹爹知道事情始末都沒誇獎他一句,中二小少年決定不出言提醒。
作者有話要說:
董逸林的存在是為後期倭國情節準備,本來還想讓他出來找點麻煩再解決掉,不過考慮到大家不喜歡這樣的情節,所以這章直接把他弄死啦。
另外,下一章在明天同一時間更新。待會淩晨我要修改一些章節,主要修改免費章節關於女主年齡的設定(改成武德九年穿越時17歲。)和幾個bug,情節不變。估計淩晨看文的人少,就是跟大家說一聲,如果看到本文顯示更新是作者修文。
第130章神奇轉折
行刑前的三日,崔智賢連覺都睡不安穩,就怕匪人趕在晚上偷襲。今日上午押解犯人去法場,午時圍觀一場血戰,這麽接連折騰下來他已經十分疲憊。然而,由於精神的振奮他竟毫無困意。
縣衙大牢本身就不寬敞,之前幾百號人擠在裏麵,弄得氣味很大。自去年王玨在登州治洪,防治疫病的方法開始廣泛傳播。小崔決定好好打掃歸整一下牢房,如今心中大患已經解決又快到年底總結日,今年一定不能再出現任何差錯。
這一歸整可不要緊,他發現王思維依然關在牢中。王老大已經過世,王思維是他留下的獨苗,盡管王縣伯不待見此子,想來王老太還是惦念孫子的。崔智賢一拍腦門,暗道都虧自己勤快,若過年都關著這孩子,沒準會被人拿來說事兒。
崔智賢一聲令下,倆衙役趕緊拎著王思維離開。再三確認沒有漏點後,小崔才開開心心地盯著衙役們大掃除。
王思維目光呆滯地站在衙門外,他不知道自己現下該怎麽辦。正此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在耳旁響起,“衙役就這麽把你扔門口了?咱們祖母是縣君,他們怎麽敢如此對你,真是狗眼看人低!”
“嗚嗚…他們這幾個月一直審問我,爹爹死了我該怎麽辦?”王思維似找到主心骨一般,撲到王芳懷裏大哭起來。
王芳拍拍王思維的肩膀安撫道:“什麽怎麽辦,咱們自然要去投靠祖母。你我有今日之難都因王玨,難道她不該為我們的未來盡點心力嗎?”
王思維抬起頭來打量王芳,見她竟似自己這個坐牢之人一般狼狽,疑惑問道:“姐姐,你怎麽成了這副模樣,姐夫呢?”
“崔氏嫡脈今日處斬,那些崔家人想拿我泄憤,你姐夫幫我跑出來的。我有今日苦難都拜王玨所賜,咱們先迴家好好休整一番,明日便到南山找她去。”王芳拉著王思維,往王老大家的兩進小院走去。
崔智賢自然不知道衙門外發生的這一幕,待衙役們重新歸整完牢房,他的困意也襲來。與小崔一樣,很多人都一夜好眠,第二日精神抖擻地去上朝。
李世民昨夜跟長孫皇後吹噓好久。朕是天賜之子,所有跟朕作對的人都沒有好下場,姓董的敢跟咱搶寶藏就要準備受死。李世民今日最早進殿,他打算把這個言論再囂張地發表一遍。
沒等李世民開口,程咬金先說話了,“微臣的兒子昨日奮勇殺敵,甚得微臣真傳,聖上您看?”
李孝恭撫須道:“我兒也不差,皆因咱們大唐有驍勇善戰的聖上,故此郎君們才爭相效仿。隻是,年輕人到底需要鼓勵才更好上進。”
瞧著倆厚臉皮話裏話外給自家兒子要好處,把崔智賢給急得呀。他這幾日也沒少出力,隻是自己出言邀功似乎不太好,他還做不到程咬金和尉遲敬德那種成天踩臉玩的程度。
就在小崔猶豫要不要上前說話的時候,長孫無忌突然跟著插話,“昨日匪人本想趁亂劫走囚犯,沒想到老百姓們竟無人去看熱鬧,此皆因他們看過李晉江的小說。一般提起小說很多人都覺得不是正途,然而李晉江的書卻能起到教化作用,微臣認為此當賞!”
長孫無忌話落,好多人不屑地哼出聲,心裏罵他不要臉沒有底線。從這個李晉江發表第一本小說開始,長孫老狐狸就站出來力挺,現在眼看眾人已將他們聯繫在一起,他居然能豁出臉麵說什麽有助教化的鬼話。
咋滴說半天都是他們有功呢,李總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李承幹的中二病絕對是基因問題,李世民看著發言的三人,一臉我全是為你們好、為你們考慮的表情,“他們都是王縣伯的弟子,朕瞧著以後各個都會大有作為。現在合該多曆練,不宜捧得過高啊。”
剛才吐槽長孫無忌的,此時覺得李世民更不要臉。其餘二人還好說,那李晉江出身很一般又是個寫話本的,他能有多少機會撈爵位?什麽各個都有大作為,聖上完全是睜眼說瞎話。
崔智賢在迴衙門的路上暗自得意,多虧他沒去觸聖上眉頭,想到那三人憋屈的表情,他嘿一下笑出聲來。心情不錯又沒什麽公務要忙,小崔決定去西市聽聽熱鬧。是人都有虛榮心,他前幾次上榜都不是啥好事兒,這次想親耳聽聽百姓們對他的誇讚。
悅來客棧內,崔智賢裝麽著喝茶,實則左右耳都在捕捉話語。雖然老百姓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吹噓他們自己,小部分時間提起百家派師徒,但是偶爾也能聽到幾句對他的誇讚。崔智賢很容易滿足,他摸著下巴一琢磨,看來咱這是要時來運轉呀。
然後,給他轉運的人就來了。一個衙役滿頭大汗,嗷嗷往崔智賢的案邊沖。
見大家都瞅著自己這邊,崔智賢內心略惱怒,他嚴厲地說道:“這裏百姓很多,你亂跑撞到人怎麽辦?何事如此匆忙?”
這個衙役也不聰明,見頭兒問話,也沒思考這裏是啥地方就開口直言了,“出大事兒了!昨日迴家去的王思維已遇害,另有其姐王芳同樣身亡。”
崔智賢手一抖,茶碗啪一下掉到地上。此時悅來客棧內安靜得詭異,小崔心裏在震怒在淌血,百姓們則在等待下文。本以為昨日之事就是年末大戲,沒想到長安令這麽給力,他當眾問話可以理解為邀請我等圍觀嗎(*^__^*)?
索性已經被百姓們聽到,以他對這些好事者的了解,他們必然會一路尾隨迴衙門。既然迴衙門也甩不掉這些尾巴,小崔也不做那掩耳盜鈴的麻煩事兒,“說吧,怎麽迴事!!”
“剛才王老大家的鄰居來衙門報案,說是今日早起被犬吠聲吵醒,結果一看王老大家的院門四敞,那叫聲不止的狗兒就在院內。相鄰幾家人一起進去查看情況,然後就看到王思維和王芳已上吊身亡。”衙役說著說著都快哭了,跟著一個運道不好的頭兒簡直太虐心。
上吊?!聯想到王芳的身份必受夫家憎惡,他的夫君也被沒官。王思維本身就是個廢物,再有父身亡母發配,這姐弟倆一起想不開做伴自殺也有可能。有些稍微關注過王芳的人則覺得不對勁兒,這種人哪會捨得死。就算王縣伯內心厭惡他們,為著名聲也不能不給他們一口飯吃,他倆還真不至於到無路可走要自縊的地步。
顯然,擁有十足斷案經驗的崔智賢也是這麽想。思及衙役提到的上吊,他忽然想起王老大的死來。小悲崔揪揪著心髒,聲音有些顫抖地問道:“確定是自縊嗎?”
“不知道,我們發現屍體後趕緊來找您,小的出來時仵作也同時往王老大家趕去。”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