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李氏和王劉氏不知道暗號啥的,她倆還奇怪呢,怎麽長孫尚書癖好如此奇特,每次拜訪時都先彈幾遍這首曲子再進樹林。都虧王寶金下山去查看南山村旱情,迴來時把長孫無忌帶進來了,不然這麽熱的天氣一直在那彈琴,沒準得中暑!


    王玨沏了一壺新炒製的綠茶,“長孫尚書為何而來?聽你彈奏這首曲子,可是有急事?”


    “之前那首曲子不是告訴過別人嘛,以後我就彈這首了。”老狐狸外表鎮定,內心暗怪自己辦錯事。房玄齡說他家沒有木雕,聖上催他趕緊來打探情況,他那麽一著急,習慣性的彈起這首曲子。這個圓謊的理由好折磨人,他似乎已經預見了自己往後被同僚調侃的場景。


    調整好心情,長孫無忌繼續說道:“我家那幾個孩子在宮裏見到太子殿下給弟妹們帶迴去的玩具,這幾日一直吵著要。老夫無法,隻得來王縣伯這討玩具了。”


    一聽長孫無忌提起玩具,王玨就知事情發展到何種地步,老狐狸因何急著拜訪了。


    “好說,我每次都會多做出幾個玩具放著,這就讓人拿來給你挑選。”


    那可不成,他要的可不是新玩具!長孫無忌擺擺手,笑眯眯地說道:“王縣伯太客氣了,我哪好要那麽多玩具,那些都是你給弟子們預備的吧?能不能帶我去看看房小郎他們常玩的玩具,我挑撿幾樣舊玩具就成。”


    王玨滿臉尷尬地迴答:“這…實不相瞞,他們玩過的東西可沒幾樣完整的。尤其是遺愛和周齊兩個,他倆打起架來每次都摔打壞很多東西,你還是拿新的吧。”


    別介呀,就要舊的,就要被房遺愛摔壞的!然而這隻是心裏話,不能說出實情,長孫無忌再次開始找理由,“我家那幾個孩子也是這樣,所以才要舊的先給他們玩幾日。”


    “那成!我帶你過去看看,到時你可別反悔不要。”王玨麵上掛著狡黠的笑容,她起身帶路往玩具房方向走去,“喏,這裏就是。”


    說是玩具房,其實是王玨單獨挑出一個小院做遊樂場,反正現在弟子也不多,好些小院都空置著呢。院內有木製蹺蹺板、滑梯等小型遊樂項目,屋裏麵一共三間敞開式大房,一間做撞球室,還有一間玩紙牌用,最後一間專門收放零散玩具。


    王玨帶長孫無忌去的就是最後一間房,待看清房內情況,老狐狸覺得自己今天算是栽了。難怪王縣伯笑得那麽狡黠,這間房內堆得滿地玩具,還有幾十個大箱子,不會箱子裏也是吧?


    “我總說希望弟子們學習之餘能玩得開心,不知不覺間竟給他們弄了這些個玩具,倒讓長孫尚書見笑了。我先去指導外麵跑步那兩個武藝,你在此處慢慢挑,不用客氣,看上什麽盡管拿走。”王玨一本正經的整晚人後,揮揮手瀟灑離去。


    長孫無忌有點懵,他先走到一個箱子前打開,發現果然如他想的一般,裏麵滿滿一箱玩具。看來他今日一整天都要交代在這地方了,為了找出藏寶圖的秘密,拚了!


    尉遲敬德的行程也不算太順利,墨家堡是出了名的難進,盧、鄭、崔三家鬧出的笑話,也不是沒有人知道。好在大黑熊曾幫助孟襄打入武將群體,又有尉遲寶林在墨家學習,再加上他帶著好些禮物上門,如此才得以被熱情款待。


    “尉遲大哥怎麽突然來訪,可是有事兒吩咐弟弟去做?”


    孟襄這話也隻能聽聽,誰不知求墨家辦事難呢。但是他肯說出這般仗義的話,哪怕知道不能當真,尉遲敬德還是覺得很受用。聖上催得太急,大黑熊趕緊進入套話模式,“也沒什麽事兒,這不兒子叨擾你們許久了,我過來看看他有沒有淘氣。”


    “尉遲小郎此時在演武場,不若咱們現在去看看?”


    “如此便有勞賢弟了。”


    很好,成功從會客堂屋進入墨家內層院子。


    孟襄帶尉遲敬德往演武場走,一路上走走停停給他介紹著各處地方,好似完全沒拿他當外人一般。尉遲敬德的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這種做法比之前的口頭應承還讓他受用。


    來到演武場,孟襄指著尉遲寶林的方向說道:“你看,那不是尉遲小郎嗎?他正在按我墨家習武法,配合機關術練武呢!大哥武藝了得,既然來了,可否幫忙指點一下門徒們?”


    孟襄話落,周圍閑晃悠的幾個墨家弟子都跑來湊熱鬧。


    “老師,這位就是鼎鼎大名的尉遲將軍嗎?”


    “尉遲將軍真的願意指點我們武藝嗎?太好啦!!”


    “我跟寶林關係特別好,給尉遲伯父見禮啦。”


    見墨家門徒們崇拜地看向自己,這裏麵還有兒子的同窗友人,尉遲敬德拍胸脯道:“成,我跟你們過幾招!若你們以後想上戰場,我再給你講講這行軍打仗的知識!”


    大黑熊的情緒完全嗨到最高點,重點不在於他受人崇拜,而是自家蠢兒子終於交到好朋友了。


    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在早朝後就出城,這都到快過宵禁時間,兩人怎麽還不進宮匯報情況?李世民心裏有事兒,連奏摺都沒心思看。他倒不是一定要在今日知道結果,而是怕兩人弄出什麽漏子,被對方糾纏住了。


    就為著這個,李世民已經在殿內轉好幾圈了。還好沒讓他糾結太久,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趕在宵禁前聯袂而來。隻是二人的形象與早朝離開時大不相同,看著像遭了什麽大難。長孫無忌渾身濕透,尉遲敬德滿身是泥。


    長孫無忌還沉浸在自我嫌棄中,尉遲敬德率先說道:“我在墨家堡教那些小子武藝來著,還真別說,那些小傢夥各個都是一把好手!寶林在那待得挺好,還交了幾個不錯的朋友,他們過幾日來我家做客。”


    李世民很無奈,我讓你去探底,沒讓你去給人當教頭!長孫無忌見尉遲敬德這樣,心理突然平衡了一些,自己好歹完成了任務,那大傻熊連自己去幹啥的都忘了。


    又滔滔不絕地說了一炷香時間,也不是所有內容都沒用,起碼人家有能耐進入墨家堡,還將堡內各處布置講得清清楚楚。至於對方有沒有在暗地裏謀劃什麽,也不是去拜訪一次就能看出來的。


    “我看他們挺好,有人在讀書還有人習武,大部分人都在造船,聽說聖上又下訂單了?”


    咋把這茬忘了,李世民尷尬著轉移話題,“那船是朕代表朝廷下的訂單。你做得不錯,既然大部分人都在造船,看起來又無異處,藏寶圖之事應該跟他們沒關係。”


    聖上以朝廷的名義跟墨家訂船,這事兒頗讓人犯琢磨。不會是他猜測的那樣吧,咱還是當不知道此事為好。


    “輔機,你想什麽呢,朕都叫你好幾聲了!可是沒有收穫?不必為難,王寡婦此人向來刁鑽!”


    完全陷入自我思維中,老狐狸居然也有走神的時候。雖然很感激聖上的安慰,但他若在此時說出自己有收穫,會不會有種打人臉的感覺?那也得打!


    “我在王家的玩具室中找到了三個木雕小人,隻有一個木雕還完整,估計另外兩個都被房二郎玩碎的。那地方雖被稱作玩具室,卻是一個單獨的小院。院子裏有幾樣沒見過的玩具很有意思,聖上或可讓太子在宮也建幾個……”


    提起今日的行程,長孫無忌開始滔滔不絕地說起玩具室。看他那樣子是急於找人分享,但李世民和尉遲敬德都對木雕更感興趣,隻是看他累得衣裳都被汗水浸透了,想來定是在王玨手上吃到苦頭,還是先讓他宣洩下情緒吧。


    “總之就是這樣,那玩具室東西太多,而且都被那幾個小的弄得很亂。不好找王家人幫忙,微臣在那房間內整整找一天,才找出這三個木雕。”


    聽長孫無忌說完,兩人都能想像出那屋內是何情況,又確實不好跟王家人說讓他們幫忙找木雕,這趟任務完成的忒不容易。


    李世民進行了一頓口頭嘉獎,尉遲敬德跟著在旁邊一通吹捧,兩人一起說了此行的諸多好處。


    長孫無忌表示,他說這麽多話,隻是想讓這倆人以為自己真的整天都在找玩具。並不需要那些鼓勵,尤其是讓人心塞的鼓勵。什麽運動一天減十斤,減個屁,他今日在王家吃了四頓飯。什麽會記住他的功勞,定會嘉賞他,還賞那些元寶香皂嗎?


    算了,隻要他們不知道自己跟王縣伯和王大郎打一下午撞球就行!


    也不管是不是已過宵禁,倆大臣是不是很累,李世民興奮得分析道:“若那木雕被隨意扔著甚至損壞,估計是房二和墨小郎自己買的玩具,王縣伯與孟巨子並不知道藏寶圖的存在,咱們往後休要在他們麵前提起此事!”


    尉遲敬德對李世民的安排很認同,就怕兩個學派知道藏寶圖的存在後拿弟子說事兒,也想跟著瓜分寶藏,“曉得了!長孫尚書快把木雕拿出來吧,瞧瞧損壞到何種程度,咱們給拚起來唄?”


    李世民贊同著附和,“對對對,拚起來後沒準能發現其中的聯繫!”


    看著聖上和尉遲敬德如此興奮,長孫無忌把自己想迴家的話,艱難地咽進肚子裏。還好木雕不是碎成渣,這點拚湊木雕的時間他還等得起。


    半個時辰後。


    李世民:“我覺得,這木雕上必然是同一人,你們說是誰?”


    尉遲敬德:“人物麵容頗俊秀,手拿馬槊,□□配駿馬。難道是白馬義從,趙子龍?”


    長孫無忌:“你們看我手上的這個木雕,這人手裏似乎拿了一個麵具?”


    武將?麵具?蘭陵王高長恭?!


    他們手上已有四塊拚圖,最下排拚出‘武曲現’三個字,還有一個拚圖是‘武’字上麵那塊,那塊圖背後寫著的赫然就是‘麵’字!


    有了這種跨越式的發現,連有些睏倦的長孫無忌也立刻精神起來,三人開始熬夜翻找有關高長恭的一切典籍記錄。


    作者有話要說:


    第105章


    最近關內百姓們都在討論同一話題,寧州發現祥瑞!


    據說,有一個木雕從地裏長出來,那木雕是個俊美英武的將軍騎戰馬形象。王縣伯的弟子黃郎君發現木雕的不同尋常之處,取出木雕後連忙跟李績將軍迴去研究。至於木雕究竟有何不同尋常,咱們就不得而知了。


    又據說,幾個時辰後,寧州百姓看到李將軍的幾個貼身護衛騎快馬離去。算算日子,那祥瑞必然已經到了聖上手中,可聖上為何不將祥瑞之事說與大家聽?難道那不同尋常之處涉及大秘密?


    還有據說,隨著木雕之事的傳播,那木雕形象也跟著流傳開來。有條縣(今廣川鎮)百姓證實,他們那曾經也發現過這樣的木雕,隻是當時董家人以:此乃巫蠱穢物,為由將木雕拿走。結合這兩年發生的事情分析,好似董家早有不臣之心。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