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大旱,為保險起見,他這些日子一天至少走十多裏路挑三趟水。不止如此,還得成天擔憂如果黃豆不發芽,不把木雕頂出土該咋整,最近他都在擔驚受怕,簡直過得太不容易了。


    對比自己的慘狀,某個悠哉派糧得到一片讚譽的大叔,著實讓他羨慕嫉妒恨。該說他不愧是某人的弟子,犯起病來亦頗具殺傷力,沒見李績已經因‘巫蠱’二字快斯巴達了嘛。


    好像有點兒玩大了,李績麵上的表情已從驚恐變為暗黑,還目光陰暗地看向周圍知情者,好似隨時準備殺人滅口一般。若那木人有暗示武將欲對聖上不利的意思,或是巫蠱詛咒聖上,這位跟陽光一點兒沾不上邊的大叔絕對會做出血洗寧州的事情。


    為了不被傷及無辜,黃文裝麽著仔細觀察木雕,而後說道:“我觀這木雕上的將軍頗為正氣,木雕所用也不是巫蠱之術常用的桐木,應該不是陰晦之物。”


    李績緊握拳頭,暗自告誡自己不能發火,不然迴長安必然要遭到王縣伯的打擊報複。然而,這黃小子實在太氣人,你特麽是磕巴嗎?話能不能一次說完?耍人玩很有趣兒嗎?!


    “嘶--,咱們快將此物挖出來,迴去再說!!”黃文說完,防備地看了看左右,瞧那樣子似是發現什麽大秘密。李績被他這連番表演弄的快得心髒病了,會意後趕緊開始驅趕圍觀者。


    就在這當會兒,黃文迅速拿出木雕,把豆芽下的石灰蓋在豆芽上麵,又以最快的速度埋實土地。一切很完美,若不是附近還有人,他都想為自己舞一曲了!


    李績見黃文已拿到木雕,連忙拎著他脖領子往迴跑。


    “說吧,怎麽迴事兒?”這小子差點沒嚇死咱,若無恰當理由,別怪老夫不講情麵!


    黃文似沒注意到李績的情緒般,故作神秘地低聲說道:“老師曾給我們講過一個故事,據說我們百家派某位先祖用十文錢買到過寶石,將軍可知怎麽做到的?”


    李績既好奇原因,又著急黃文不直接說出木雕的玄妙,他強忍著脾氣問道:“我不知,還請郎君告知。”


    “那位先祖逛集市,發現一個金蟾吐珠的木雕,其雕刻手法自成一派。買迴木雕後,他經常拿來把玩,你猜他發現什麽秘密了?”


    擦!李績忍無可忍,直接拍案而起,“我不知道,你小子愛說不說!!!”


    黃文並未因他發怒而害怕,反而意有所指般說道:“老師曾這樣與孔師對話,我今日不過效仿老師罷了。”至於孔穎達是何反應,自然不用明說。


    這小子是諷刺自己沉不住氣呢!李績咽了口唾沫,紅著臉坐下,“請郎君繼續說。”


    “那木雕竟比同樣大小的木頭重,木雕兩側有接fèng,沿接fèng拆開後得到一顆大珠子。木雕過重,自然是因為內裏的珠子並非木製。珠子被木頭色的暗漆包住,去掉生漆,發現內裏赫然是一顆頗有價值的大寶石!”


    “也就是說,你懷疑……”李績拿過木雕觀察起來,看到木雕兩側果真有接fèng,但是木雕卻很輕,內裏有沒有東西還不好說。


    李績此時有些猶豫,他十分好奇木雕裏麵是否有玄妙,又不敢貿然打開,怕自己發現不該知道的秘密。可若不打開,也不好將這樣不知來曆的物件直接獻給聖上,此事讓他頗為難。


    “還是打開看看吧,若內裏有不好的東西,將軍把它直接獻給聖上,恐遭旁人攻訐。”


    人就是這樣,在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時候,有旁人斬釘截鐵地出主意,這人又不是庸才的情況下,那麽他的主意多半會被採納。


    “行!咱們先拆開來看看。”


    此言正合黃文意,他趕緊找出匕首仔細地拆木雕。


    李績說完沒等反悔,人家已經開始動手了。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直勾勾地盯著木雕,希望裏麵不要有汙穢物,哪怕不似黃郎君的猜測,內裏什麽都沒有也成呀!


    黃文動作很快,他把裏麵的東西拿出來放在案上,還沒等他假裝研究此物,李績伸出手一把就給搶了過去。


    主要看到藏寶圖太激動,動作先於頭腦行動,挺尷尬。見黃文疑惑地看向自己,李績趕緊一臉擔憂地看著對方,“此物很重要,若郎君研究恐惹麻煩。”


    黃文似恍然大悟般說道:“多謝將軍維護,我先出去看看災民情況。”


    “嗯,去吧。”李績繼續擺出為難憂心狀,目送黃文離去。


    還不放心,黃文走後,李績又查看門外左右是否有人。見無異常情況,才關起房門再次拿出藏寶圖。他們在寧州發現木雕的事情有很多人知道,必須在第一時間把此物送到聖上手中。


    李績迅速把藏寶圖臨摹一份,便將地圖再次放迴木雕中。索性也沒人造反,他從家將中挑出幾個武藝好的,命他們帶著東西快馬加鞭迴長安。


    安排完事情,李績再次研究起藏寶圖來。他將兩張藏寶圖的臨摹版試著拚接,發現他們竟然是上下相鄰的兩塊,而拚在一起後的地形讓他覺得很是眼熟。


    李績接連幾日沉迷其中,越是用心想,越想不起來。越想不起來,越要較勁去想,牛脾氣上來誰也拉不住,這位又犯病了。他不知道的是,關於他們在寧州發現祥瑞的消息,已在黃文的推波助瀾下迅速向外擴散。


    四日後,甘露殿。


    李世民、長孫無忌、房玄齡、程咬金和杜如晦等人跪坐於殿中,他們麵前擺放著四張拚好的藏寶圖,還有一個打開成兩半的木雕。藏寶圖最下麵那一排已拚成,程咬金看著武曲出三個字眼冒綠光,他覺得寶藏應該是兵器!


    李世民有些煩躁,這藏寶圖接連冒出是怎麽迴事兒,會不會是個陰謀?若是陰謀,背後之人所圖為何?當然,他心中明顯更願意相信,藏寶圖是老天憐惜他,特意弄出來讓他發財的。最下麵一排字代表兵器,肯定也有一排字代表財寶!!


    好些武將帶兵去賑災,程咬金看著麵前的幾個文臣,覺得自己跟尉遲老哥被孤立了。他有些煩躁,遂不耐地扯著脖子嚷嚷道:“聖上,有三塊地圖是杜家老二獻上來的,咋不找他來問問呢?”


    李世民也覺得,這其中具體怎麽迴事,還得請正主出來詢問。正好這孩子此時在宮裏上課,李世民連忙吩咐內侍,“去把杜荷叫來。”


    事情是這樣的,去賑災那夥人離開的次日,杜楚氏進宮拜見長孫皇後,她越過杜如晦直接將藏寶圖拿了出來。杜楚氏給長孫皇後的說法,自然是杜荷對她編造的那一套。聽說自家又獻上兩張藏寶圖,杜如晦才發現情況不對勁,夫妻倆的關係也因此更為冷淡。


    杜荷被杜如晦連著追問了一個月,這會兒又被突然叫進甘露殿來,他脆弱的內心已經有些支撐不住了。若在往常,杜荷早就將房遺愛出賣個幹淨,隻因他一直惦記著去疤藥才沒說出實情。


    大家對杜荷的性格多少有些了解,等他進殿後集體擺出嚴肅恐嚇臉。


    杜如晦率先逼問道:“為父問了你一個月,你皆說無意中遇到兩個賣藏寶圖的小郎君。現在已查出,弄出藏寶圖之人慾造反。既然藏寶圖是你獻上的,這個罪責就由你來承擔吧。”


    杜荷嚇懵了,他剛因藏寶圖討個媳婦,怎麽媳婦沒娶著倒成反賊了?看他爹那樣子,是不準備保他了,杜荷嗚嗚哭道:“聖上是我嶽父,我為何要造反?嗚嗚,阿爹冤枉我……”


    李世民很無語,咋腦子一熱弄這麽個愛哭的女婿來。其他人皆在一旁看熱鬧,等會兒看看便宜老丈人,等會兒看看狠心的親父,這齣戲挺有意思。


    見計策似乎有用,杜如晦再接再厲道:“你丟了咱們杜家的臉,還好意思在這哭?刑部的人已經在殿外等你了,你走吧!”


    還要上刑?!杜荷仔細看了看殿內眾人表情,覺得他們沒騙自己,好像真有大事發生。都被冤枉成反賊了,這種時候哪還顧得上什麽去疤藥,杜荷趕緊抹幹眼淚說道:“藏寶圖是房遺愛賣給我的。那日我去西市閑逛,在一間客棧……”


    眾人聽杜荷吭哧著說完整個事件過程後,皆是同情地看向杜如晦。老杜挺精明個人,怎麽生個蠢兒子呢?然後又用詭異的眼神看著房玄齡,他家的蠢兒子有長進,就是膽子也跟著聰明勁兒一起漲了,這點最愁人。


    因著事前去過南山,房玄齡倒不為自家孩子擔心。此事他必然要當作不知情,戲得演逼真點兒。


    房玄齡聽完杜荷的話後麵色陰沉,似是實在無法忍住怒火,他對著李世民大拜道:“求聖上著人把那個孽畜弄迴來,我好好審問他!”


    李世民沉默不語,他腦中正在思考這一個多月來發生的事情。此事有很多種可能,比如房遺愛真是恰巧買到藏寶圖,比如此圖是他在王家偷拿,比如他將此圖賣給杜荷是有人授意。


    見李世民不說話,程咬金再次摻合進來,“其中一人是房遺愛,另一人是誰?”


    杜荷這個傻孩子,以為大家還懷疑他呢,連忙出言解釋,“我真的不知道那人是誰,就聽房遺愛一直喊他哥哥,其實他看起來跟我們差不多大。”


    跟房遺愛差不多大,兩人又經常在一起玩,大家略一思索便知另一個孩子是何身份。


    “不急,房卿迴去找找看,家中可有這樣的木雕。”李世民說完又看向長孫無忌,“輔機去南山一趟,也不用特意說藏寶圖的事情。”


    安排完這兩處,李世民開始掃視剩下的人,最後將目光鎖定在跟孟襄頗有交情的尉遲敬德身上,“敬德,你去墨家堡一趟,看他們最近忙什麽呢,可有新鮮事兒?”


    李世民此人麵厚心黑,他這般謹慎的安排,算是顧慮周全。若藏寶圖是百家或墨家所有,可不能走漏風聲,惹得原主上門討圖。最好對方什麽也不知道,兩個熊孩子隻是恰巧買到木雕,這樣寶藏就都歸他所有啦。


    當然,也有一種最壞的可能。藏寶圖是個陰謀,這都是百家派和墨家搞出來的事情,為了達到某個他還沒揣測出來的目的。


    皇帝就是這樣一種奇怪的生物,隻要有個風吹糙動就疑心大起。重點是,此次王玨和孟襄還真不算無辜,誰讓他們都有個愛惹事的徒弟呢!


    第104章104.101.01


    長孫無忌很鬱悶,他都彈兩遍《紅顏劫》了,怎麽還沒人出來接他?老狐狸腦補出無數種可能,也沒想到那個最簡單的原因,因為大家都沒空唄。


    周齊跟程處默在負重跑步,武照負責監督他倆。王玨在給阿綠洗澡,王熙然倒是聽著琴聲了,隻是他覺得琴音還不錯,正好邊看《牡丹花下死》邊聽。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