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玨帶著眾人向其中一間茅屋走去,門口的幾個小娘子見李承幹到底還是跟了上來,皆惶恐著向屋內後退幾步,其中一個俏麗的小娘子連連擺手道:“殿下別過來,若是被我們過了病氣可怎麽辦,待我等病好再去給您磕頭謝恩。”


    一個稚齡女童也眨著天真的大眼睛附和道:“阿姐說的對,殿下別過來,待我病好了給您做饃饃吃,我做的饃饃可香呢。”


    “百姓淳樸,自己生死攸關依然惦念著我,我…我……”李承幹閃到程處默身後,掩麵而泣。他不知該用何等詞彙,何種語言才能描繪出他此刻內心感受。有感動、有悲傷、有愧疚、還有對自我能力的不滿。


    見李承幹如此,師兄弟們各個紅著眼睛出言安慰。三位朝中大臣相互對視,眼中皆是欣慰、欣喜還有欣賞。儲君仁善卻不懦弱,實乃大唐之福,官員之福。


    王玨做事素來謹慎,她走遍每一間屋子,查看過每一個患者後才開出藥方。太醫令此次自動請纓跟來,就是為了能在王玨身旁偷師。他拿到藥方仔細琢磨分析,想明白之後大嘆道:“妙,竟然還能如此!”


    李承幹看著王玨鼓勵的目光,師兄們信任的神情,他挺直身軀,麵容嚴肅地做著安排,“劉府尹,你去帶人清理牲畜屍體和垃圾,順便讓衙役把老師講過的病源之說轉告百姓。李將軍、李尚書,你們帶人去修堤壩,務必要把破壞堤壩者抓住!”


    三人可不敢因年齡而怠慢他,他的安排也是條理清晰,他們齊聲說道:“臣遵旨!”


    待三人離開後,王玨先用易理解的方式講解了一遍瘟疫的來源。李承幹幹勁十足,他安排完大臣後,開始指揮百姓和衙役,“我會派人帶大家去沐浴,另發新的衣食用具給你們。你們以前的用物需全部上交,私留者按重罪處罰。屋子也需仔細清理後才能再住,大家先到院中等待。有病重臥床者,勞煩幫忙抬一下。”


    怕有那吝嗇之人自作聰明,反而害得大家一起遭殃,百家派門徒們主動分工幫忙。連一慣最好偷懶玩鬧的房遺愛,也紅著眼睛認真做事。


    從日出進城到日落患者們服藥後重新住進屋子,聽著屋子內漸漸傳出舒緩的鼾聲,所有從長安趕來救災的人都麵上帶笑,內心充實著滿足感。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弟子們堅持每日在隔離區幫忙,王玨與醫者們時刻關注著患者情況。一切進展順利,但王玨隻是對症下藥,並未使用係統內的神藥,還是有人因病情太過嚴重,逝去了。


    登州府被臨時徵用的客棧內,李承幹跪在榻上抹眼淚,“她說病好後來跟我拜謝,可是她死了,如果剛才老師在肯定能救迴她,都怪我太沒用。”


    “我如何救她?若不用神藥,我也隻能看著她逝去。師尊留的藥有限,總有用完的一天,那時該如何?你隻哭這個死在你眼前的,你可知就在咱們說話的這會兒,就在咱們大唐境內,肯定有因無錢看病而死去的人?亦肯定有餓死的,被人害死的,被水淹死的,那些因看不到所以便不用在意嗎?你說若我當時在就好了,為師覺得若能防護好堤壩,不發生此事就更好了。李績覺得若能在上次到來時連破壞堤壩的人也捉住,那是最好不過。如果今後不想再看到類似的場景,不想再心生悔意,不想看著在意的人死去,你該怎麽做?”


    王玨說完起身離開房內,隻留李承幹獨自垂頭跪坐在榻上思考。他一閉上眼睛,腦中就出現五日前初到登州的場景。這五天所發生的一幕幕,就像被按了無限重播鍵一樣,在他腦中反覆重播。小娘子單純的笑容,她死前拉著妹妹的不舍,小姑娘號哭的聲音,他當時的無力與絕望,也許他這輩子都無法忘記這些。


    許久後,李承幹摸幹眼淚起身,堅定地向隔離區方向看去。為了活著的人,為了讓這個小娘子成為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此次事件的亡故者,他需要堅強!


    作者有話要說:這章寫的好心酸


    第72章11.24


    李孝恭跟李績領命修補堤壩,這活好幹,他們有經驗。待修完堤壩,李孝恭開始幫著劉度整理登州內務,李績則是想辦法捉住損毀堤壩之人,這活可就不好幹了。


    李績詳細詢問過劉度,據說當時水位下降沒多久,劉度怕再發生事故,一直派遣兩隊衙役在堤壩附近輪班巡邏。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得手,要麽對方武藝高強,要麽衙役中有內應。若是第二種情況,恐怕他的行蹤已經被對方監視。


    眼看著李孝恭和劉度進展順利,成績斐然。隔離區的百姓也在五日間病情漸緩,好麵子的牛脾氣著急了。他決定鋌而走險一把,來個故技重施。


    計劃是這樣的,他扮成想破壞堤壩的人,再安排自己人追捕,看有沒有人上套來救他。擱別人身上,都是自己運籌帷幄,派屬下去做事。這位倒好,探子出身最愛做這種遊戲。


    “賊兒,哪裏逃!”


    咣當咣當,武器碰撞。嗖嗖嗖,李績加快速度猛跑。巧遇路邊有人牽著一匹老馬,他翻身上馬才逃脫,當然這個牽馬之人也是自己人假扮的。


    李績狂奔至郊外,也不見人來碰頭。沒準賊人謹慎,咱得繼續演。一般情況下被官府追查肯定不能再迴城,他在郊外找了個破廟待著。荒郊野嶺的,首先蚊子多,其次沒有吃食,半夜又覺得冷,總之挺受罪。


    牛脾氣這個綽號不是白取的,李績蜷縮著從破廟中的糙堆上醒來,發現已是次日天明時分。他一琢磨,不甘心,十分不甘心。於是,他繼續佯裝逃捕,又趕了n裏路找了另一間破道觀住下。


    這迴他學聰明,路上買了幾個大肉包揣懷裏,半夜餓時拿出來一頓吃。問題又來了,口渴沒有水,第二日醒來嗓子幹得直冒煙。不甘心,十分不甘心。按賊人心裏分析,這種情況下應該在原處躲幾日,經常到就近的村子打探情況。


    演戲演全套,李績忍耐著又在破道觀中居住數日,仍沒有人來與他接頭。不甘心,十分不甘心,他決定返迴登州再做謀劃,勢必要捉到賊人!


    老馬被折騰數日,很不待見李績,趕路跟散步似的,硬讓他兩日後才迴到黃縣。這麽一圈折騰下來,又為演得逼真,他衣服未換,鬍鬚也沒修剪,遠看近看都像乞丐。李績剛進登州府衙,就被虐到了,這幫人居然在吃大餐!


    “登州百廢待興,另有患病百姓需要救治,諸位如何有心情在此大吃大喝?”李績可不管對方是太子還是名士,進屋就開始無差別攻擊。


    “噗!李伯父,聽說你去運動減肥了,怎麽連儀容也不打理?”這麽欠揍又能拉仇恨值的人,除了房遺愛不做他想。


    李承幹秀腹黑技,言語中話裏藏話,“我們昨夜捉到了破壞堤壩之人,正在為此事慶祝。李將軍快來就坐,若您迴去瘦了,朝中大臣難免會誤會我苛待您。”


    “捉到了?!”李績走到案邊,待僕從上來吃食後,低頭猛吃不再言語。太虐心了,不甘心,十分不甘心。他這些日子的苦都白受了,到頭來還被嘲笑胖瘦之事,鬱悶!!!


    吃飽喝足一抹嘴,李績恨恨地問道:“賊人在哪,我要提審他們!”


    “額…還是明日再審吧。”


    見劉度如此不配合,李績吹鬍子瞪眼,“我現在就要去!”


    看著李績的背影消失在門口,周齊好奇地問著:“如果李將軍看到那日配合演戲的手下,就是賊人之一,會不會很難過。”


    李晉江:“當然會!手下背叛,主公都要曆數他們往日相處細節,然後揮淚斬殺昔日愛將。”


    王思源:“不會,他應該感謝那人沒帶人去圍殺他。”


    武照:“若是我,我必殺之以儆效尤。”


    黃文:“還是該帶迴長安,交與聖上處置。”


    周齊:“要不,咱們去看看?”


    慣愛跟周齊抬槓的房遺愛難得沒出言反對,王玨見弟子們躍躍欲試,連兩位穩重的官員也目露好奇之色,她無奈道:“悄悄去,李將軍正在氣頭上。”


    他們走到牢房外,聽到李績的怒吼質問,“說,你因何背叛我,因何要做這等有傷天和之事?”


    李晉江對眾人露出一個得意的眼神,話本來源於生活。幾人不敢走太近,停留在牢內轉角處偷偷張望。隻見那犯人撇嘴嘲笑道:“我原本就不是你的人,談何背叛?若不是王寡婦施jian計,我豈會暴露!李世民皇位來的不正,我等反他就是應當。”


    李績聽話題轉到聖上的皇位問題,他連忙著人再把賊人的嘴堵上。這等事情雖然他有參與謀劃,但之後別人的報複事件,還是越少知道越好。他臨走前氣哼哼地放話,“待迴長安跟聖上有了交代,我必求聖上殺你!”


    王思源聞言沉默,自己還是太善良,急需反省。若被後入門的師兄們追智商,追兇殘,恐怕會地位不保。聽到淩亂離開的腳步聲,李績腿上一頓,這群混蛋!


    眼看著登州之事就要全部解決,劉度打算來點陽謀,剛好趁著王玨心情不錯的當口說,“王縣子,我有一提議,不知您是否感興趣。”


    王玨拱手,“劉府尹請講。”


    劉度連忙拿出自己事前準備好的台詞開背,“我見您連最年幼的弟子也帶出來,想必是希望學生們能通過事件學到知識,而非僅僅憑藉書籍和您的灌輸行事,可是如此?”


    “正是如此。我的弟子們愛好與才能各不同,雖不確定他們未來會選擇做什麽,但我認為無論從文從武,或像我一樣甘願當一閑人,都該增長閱曆豐富知識。”有點意思,他想幹嘛?


    劉度也不賣關子,他看著王玨直言道:“登州百廢待興,王縣子何不留下曆練弟子?雖不敢說全權交付,但可保證讓百家派弟子在登州暫代事務。”


    不是有點意思,是很有意思。劉度竟跟自己想一塊去了,隻是出發點與所求不同罷了。王玨想著登州問題解決,不會有危險危及生命,劉度也算得上有交情,實在機會難得。按正常發展,弟子們要到成年後才會被委派職務,若能提前在地方上得到曆練,好處不要太多。


    李承幹作為太子盡管有李世民教導打理政務,但他畢竟不同於開國的長輩,他對地方上的貓膩不甚了解。這也是為他今後打基礎,讓他參與地方衙門運轉,免得打理政務的時候因不了解情況被人忽悠。


    劉度的目的很好猜,他通過接觸知道王玨有大才,若她留下幫忙重建登州,政績還不滾滾來?兩人皆坦蕩,雖各有目的,亦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