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世民一聲令下,門外等候的護衛們一擁而上。


    苑君璋心有不甘,大聲嚷嚷道:“我是自己來投唐的,並非被你等捕獲,聖上如此做事,今後還有誰敢投唐?!”


    見李世民停頓住,魏徵連忙出言補刀,“聖上切勿聽小人讒言,若不是他叛唐又殺唐官在先,如何會有今日下場?”


    文官們開始挨個輪言,殺了俺們自己人,還想活著走出大唐,沒門!


    “通報他的罪處,於百姓前處死!”李世民也有自己的思量,這才改元半年,光造反的就出了倆,實在寒磣人,正好拿他震懾下那些心懷不軌的人。


    文武齊拜,“聖上英明!”


    李世民矜持地頷首,“眾位不必如此,朕是什麽樣的人,你等還不知嗎?”


    沉默,俺們太知道你是啥樣人,如果他還有利用價值,你現在該帶著俺們跟他把酒言歡了…


    李世民剛想宣布退朝,秦瓊又站出來,“突厥政局不穩,何不趁勢出擊突厥?”


    蕭瑀跟言,“臣贊同!”


    長孫無忌反對道:“臣反對,聖上跟頡利可汗有盟約,咱們先進攻突厥便是不講道義。”


    此後半個時辰,又開始群臣混戰,這次還不是文武分撥,比往常更為熱鬧,也更像菜市場。瞧瞧,程咬金擼袖子了,孔老頭蹦起來啦,連李靖都開始吹鬍子瞪眼。都虧沒外人看到,給李世民臊的,丟人啊!


    看了會兒熱鬧,李承幹出言詢問:“聖上不是夢到天災嗎?也不知天災什麽時候來,內外受敵實乃不智之舉!”


    嗝,大爺們聞言定身幾秒,後紛紛歸位看向李世民。李承幹分明看夠熱鬧才站出來的,這孩子有學壞跡象,都是王寡婦不教好!李世民心裏開始冒酸水,他絕不承認小寡婦比自己會教孩子!


    一個不明真相的小將,滿眼期待地看向李世民,“聖上,敢問老君可否告知天災何時來?”


    “這…朕今晚問問老君……”李世民說完還不忘拿眼神暗示長孫無忌,下朝後記得隨你外甥去南山,問問‘老君’天災的事情。


    “噗哈哈哈!”好些個知道事情原委的人,聞言掩麵笑場。怕有損李世民顏麵,他們強忍得十分辛苦。


    “退朝!!!”李世民大喝一聲甩袖離去,眼不見為淨!


    剛吃完午飯的王玨,正在院中指點弟子們造自行車。才入門的五隻還在泡鍛體藥,讓他們打鐵,能提前活動一下筋骨也好。


    武照年齡還小,她跟房遺愛學著造兒童版自行車,另有在這方麵頗有悟性的劉大包幫忙做困難的步驟,勉強還能上手。王玨看到弟子們的互動,隻覺得很萌,院中似乎在冒粉泡泡。


    見弟子們可以互助,王玨索性拿出李晉江的小說看了起來。這一看可不要緊,她隻覺得午飯在胃中翻滾,心裏說不出的滋味。末世前王玨有個愛好,在晉江文學看小說,李晉江這本書的內容讓她充滿迴憶,這不就是曾經流行過的虐愛風嗎?!


    故事講述一個科舉失利的書生,在歸家的路上在破廟中遇到一支馨香四放的牡丹,他暗道老天在借花鼓勵他,興奮地把花帶迴家精心養著。


    一日夜裏,那花中飄出一位紅衣女子,女子麵容姣好世間難見,書生迷戀之。兩人很快在幾次事件中互相愛慕,書生亦接受了女鬼白日附於花中的現實。可惜好景不長,書生發現每次歡好後他的容顏都在變老,女鬼則越發艷麗。


    書生的內心愛恨糾結,他在床地間上演全武行。小皮鞭配辣椒水抽打,匕首刻字以示歸屬,冬日夜晚罰跪雪中等等。可惜書生沒等到下次科舉便掛了,不然人世間也算多了位‘文武全才’。


    故事是大完美結局,書生變鬼後與女鬼恩愛纏綿,兩人夜晚一起出來在書生家中活動。書生看到牡丹花每每都要感嘆一句:“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好久沒看過這種故事,懷念、感傷、意猶未盡。


    李承幹和長孫無忌進院後看到的就是這樣的場景,弟子們在努力造車,王玨不被打鐵聲幹擾,反而手中拿書麵露糾結之色。


    “老師,弟子來了。”


    王玨聞言轉頭,她的目光從李承幹身上掠過,用詭異的眼神開始打量著李承幹身旁的長孫無忌。此舉弄得老狐狸都開始內心忐忑,咱也沒得罪她呀…


    老狐狸親自來肯定是有事,王玨眼神恢複清明,她打算先辦正事,“長孫尚書裏麵請。”


    三人來到王玨的書房,李承幹主動幹起泡茶的活。


    長孫無忌也不賣關子,今日王縣子似乎情況不太對,直覺告訴他,最好趕緊說完走人。他用簡略的語言把早朝上發生的事情複述一遍,而後問道:“王縣子可知每年天災的具體情況?”


    王玨聞言驚訝道:“我沒說過嗎?!你們是否也沒提前做準備?!!今年7月發洪水,主要在登州一帶,範圍並不廣。明年開始幹旱,到後年幹旱最嚴重並有蝗災。”


    三人相對無言,皆是麵露憂心和尷尬。王玨整日忙著弟子們和隨園的事情,又沒人來問她天災的事情,她以為自己說過的…長孫無忌不知該咋形容自己的心情,他們以為王玨能算出天災已經是大本事,從來沒想過她還能知道的更具體。唉,大家都有錯處啊!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王玨略微思索就想到法子,“長孫尚書不用著急,雖現在施工堤壩已趕不及,但我有一法可使堤壩趕在洪水前完工,明日未時讓工部的人來找我。”


    想到他方才提起突厥戰事,王玨接著說:“咱們有災,突厥也不好過。他們會遭遇三年大雪,凍死人畜無數。依此來看,今年並不是出戰的好時機,還是讓他們內部先消耗些物資與人力再戰吧。”


    長孫無忌也贊同王玨的觀點,等頡利可汗引起更多民怨時再動手,能更大限度減少大唐士兵傷亡。聽到王玨對水災有辦法,他緊鎖的眉頭也鬆開。大危機暫時解除,兩人許久未見,他打算話家常拉近距離,“適才狀況緊急,未遞貼便上門,打擾王縣子看書的雅興。不知是何書,讓王縣子如此入迷?”


    長孫無忌問完就後悔了,他發現王玨的眼神又詭異起來。


    “我那叫李晉江的弟子所著小說,故事頗為新穎有趣,讓人不自覺聯想到長孫尚書。剛好,我正想請工部代為印書,還要勞煩您幫我轉交。”


    “小事爾!”


    王玨又告知具體的印刷數量和規格後,長孫無忌恍惚著出了王家大門。他一路上鎖眉思考,王縣子弟子的書與自己有何幹係,可是王縣子要借書傳達什麽不好言說的內容?隨即,他想到了兩人的主要聯繫--李承幹。怕有大事,他快馬加鞭趕迴府中,沒換衣服便將自己關進書房看書。


    兩個時辰後,長孫無忌揉了揉自己酸痛的肩膀,撫了撫心髒,表情與王玨看他時頗為相似。


    長孫沖見他爹神情慌張地迴府,又一直在書房不出來,擔憂著來叫門,“阿爹,可是出了什麽事情?”


    長孫無忌笑眯眯的安撫道:“無事,是我想左了。走吧,咱們食飯去。”


    兩人經過長孫家最有特色的花園時,長孫無忌在大片的牡丹花旁頓住腳步,他似乎看到有對鬼魂在花叢上方遨遊馳騁……


    “明日讓管家把院中所有的牡丹都送人,我書房中有個小冊子,那都是經常氣我之人,就送他們。空出來的地方用別的花填上,不拘什麽品種。”長孫無忌走幾步後又叮囑道:“越快越好。”


    長孫沖猜不出這滿園的牡丹與阿爹的不對勁有什麽關係,反正他又不喜歡花,隻要阿爹開心就好…


    第二日收到花的人家皆是摸不著頭腦,這些人不是無意中得罪過長孫無忌,就是慣來愛跟他做對的。


    遇到黃鼠狼給雞拜年這種事,雞都會緊張。


    一幫人分別在自家檢查很久,也沒發現什麽不對勁。難道是長孫老狐狸來示好?先好好養著吧,別再有啥陰謀,讓他拿花說事。


    王縣子收徒後又有聖上處置叛徒的大事,長孫家的舉動百姓們雖好奇,但也並未引起大關注。直到一月後,這條被大家忽略的八卦事件,才榮登八卦排行榜頭條。


    作者有話要說:


    第65章


    雖是夏日,但天剛蒙亮,此時天氣還是有些涼的。一股股寒風吹來,弟子們忍不住緊了緊衣襟。


    昨日李承幹並未迴宮,其他走讀的弟子也因王玨所說卯時上山授課,而未歸家。他們正是嗜睡的年齡,一大早就被鬧豬挨個弄醒,現在爬起山來還是睡眼朦朧。


    新入門的弟子們才泡幾天鍛體藥,並不耐凍。劉大包凍搓著雙手,用口哈熱氣取暖,他好奇著詢問道:“老師,為何山上比山下冷很多呢?”


    王玨讚賞地看了他一眼,這孩子果然是是個搞研究的好材料,“人無法屏住唿吸存活,因為這世間存在一物名曰空氣。空氣透明且無色無味,當它流動起來,便成為我所說的風。我們所感覺到的冷熱變化,所處環境溫度,空氣是一個決定因素。我們雖在山上,但這點高度與我們和太陽間的距離相比,實在微不足道,所以山上空氣不會因為比地麵空氣離太陽更近,而出現很大溫度變化。那麽,你們說讓空氣升溫的熱量從哪來的呢?”


    嗚嗚,不帶這樣的,人家剛起來腦子木木的…


    弟子們打著哈欠,眨巴著可憐的小眼睛,迅速思考起來。李承幹試探著問道:“可是從土地上?每到夏日土地都炙熱,冬日土地被雪掩蓋,天氣很冷。”


    王玨頷首,她對著其他弟子們道:“你們大師兄說得很好,若想學會我百家派精髓,觀察兒子極為重要,你們也來說說。”


    房遺愛亮著嗓門搶先說:“毛毛蟲,我夏天抓蟲玩的時候,發現它身上燙燙的!”


    王玨渾身顫抖了兩下,別看她在末世能揮刀砍喪屍,其實她一直很噁心毛毛蟲、蟑螂之類的東西。


    李崇義顯然也受不了這東西,他輕咳打破安靜的場麵,“江河、湖泊等地上的水。”


    黃文接著說:“我平日在家負責打理花園,夏日裏植物也會發熱,是否也有傳熱的作用?”


    除了王玨,其他人一齊同情加心疼地看向黃文,這傢夥雖是庶子,但也是豪紳家長大的孩子,這都過得啥日子呀?!可憐,太可憐。


    王玨嘴角微翹,對黃文這種說不上錯處的小手段,她不欲指責。每個人的生長環境不同,融進骨子裏的處事方式也不同,他也隻是習慣性的想引起憐惜,更受同門重視而已。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