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 作者:淳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董仲舒無疑是個罪人,但他隻是千百萬小人群體中的一個代表人物。如果沒有他,也會有別人,比如距董仲舒幾百年後的朱熹。朱熹跟董仲舒是一路貨色,他人前喊著存天理滅人慾,迴頭就在庵裏納了兩個尼姑做妾。
王玨想要重振百家,想要華夏民族能正常的從封建社會過度到民主製度,想要華夏民族的工業萌芽先於歐美,她需要確保這種人哪怕是在她死後都永無出頭之日。當權者都知道董仲舒思想對自己的好處,王玨需要拿出更好的東西才能讓李世民甘願放棄董家。
看大家表情嚴肅,從家裏出來後就無人說話,房遺愛小心翼翼地問著:“老師,我是不是給你惹麻煩了?”
王玨慡朗一笑,“無事,那孩子是故意激怒你,此事錯不在你。”
李崇義驚訝地問:“故意的?!他們不怕得罪房相嗎?”
“不是他們,而是他。別人的家務事為師不感興趣,倒是笑話自己被個孩子利用了。現在咱們去孔家,我欲與孔祭酒一聚。”
不知道王玨葫蘆裏賣的什麽藥,看到她嘴角勾起的那抹邪惡微笑,李承幹隻覺得脊背一涼,恐怕有人要倒黴。
關於如何搞掉董家,王玨早有計劃,隻是沒想過要這麽早實施。王玨設宴那日,孔老頭派他大兒子孔德倫來送禮,據說自從孔老頭得了棋譜,他除了每日的打卡上班哪都不去。等孔老頭自己上門不知要猴年馬月,既然來了長安又遇到董家人,不如今日就把事情辦了。
除了王玨幾人改道去孔家,別人也沒閑著。
他們走後房玄齡連忙跟眾人致歉,外加婉言送客。客人們也沒心思吃飯,有相熟的想著出門後換地方討論,也有人趕著去友人家裏宣傳此事。總之大家都很忙,需要發泄看完大戲後的興奮心情。
最後隻剩董家人和杜如晦還留在房家,杜如晦跟房玄齡多少年的交情,自然不會因為這點事情鬧不和。沒等杜如晦開口,房玄齡滿眼同情的拍拍他的肩膀,嘆了兩聲氣。
“克明兄,你有此親戚真是…真是……唉,你還是快抬他去醫館吧!”
杜如晦也這麽想的,董逸群最好是裝暈,可別真有什麽隱疾死在房家……
待杜如晦他們也離開後,房家父子倆跪坐在書房,先是相對無言,而後放聲大笑。
“你弟弟平日雖說混帳了些,他的運道卻是別人趕不上的。也不知道王娘子怎麽就看好那個孽畜了,連百家派的玄學典籍都能傳與他。”房玄齡嘴上罵著孽畜,眼中卻盡是笑意。
房遺直也仿若卸下了千斤重擔,“如此,我也不用總擔心弟弟惹禍了。隻是他這性子到底還是該管管,王娘子對他似乎過於寵愛了。”
“嗬嗬,今日之後,那個孽畜就是想找人打架,恐怕也不會那麽容易了。”
房遺直贊同著點頭,王玨戰鬥力太強悍,以後別說打架,恐怕眾人聽到房遺愛的名字都要繞道而行了。
再說杜家,杜如晦他們沒去醫館,董逸群在路上就醒了過來。董家三人迴到杜楚氏給他們準備的小院,緊關院門遣退所有僕從。確定董逸群身體無恙後,董楚氏迴手就給了董齊一巴掌。
“賤種,你誠心給我丟人是嗎?果然跟你娘一樣粗鄙!”
董齊站著不出聲,任董楚氏打罵。董逸群想起王玨對董家的羞辱,和董楚氏自作主張的愚蠢,又是氣得一陣咳嗽。若不是想借杜如晦的勢,他無論如何都不會娶這樣的貨色進門。董楚氏愛戀董逸群至深,她把董齊鎖到雜物室後,連忙跑迴董逸群身邊噓寒問暖。
董齊躺在冰涼的地上嗤笑,今日居然被人稱作矮冬瓜,飯都吃不飽如何長個呢?
相貌跟殺母之仇比起來又算什麽,一旦董楚氏生下男嬰,等待她的隻會是死路一條。就算僥幸活到成年得以出仕,她這個花木蘭若被人發現也是欺君之罪。她倒是想帶著董家那些狗娘養的一起死,可她還有舅家啊……
董楚氏曾多次設計陷害董齊,再站出來假惺惺袒護她,都是跟今日差不多的戲碼。董齊也是年齡小,能想出最好的辦法就是破罐子破摔。你不是要壞我名聲嗎?那我就專門挑厲害人物惹,給你們招來強敵。她今天本想讓董家得罪房家,沒想到王玨來參了一腳,成果已然超出預計。
南山王玨,太子之師,這個人她記下了。若日後她能有出頭之日,必還今日之情。
作者有話要說:董齊8歲,古人比較早熟,13歲就有成婚。不想除了女主之外,把別人都寫蠢,無論對手還是自己人,我會盡量刻畫出一些性格鮮明的人物來。
還有女主,人有七情六慾,每個人都有喜好,都會犯錯,她今天的表現就有些急躁了。
感謝小天使青青子衿的雷~麽麽噠~~
學術之爭(三)
王玨沒去過孔家,有三位長安地頭蛇指路,也沒走什麽冤枉路。到人家做客,總不好空手,禮物也是現成的。王玨送去房家那車吃食又被盧氏帶出來了,說不能便宜房玄齡父子…汗……
“孔大哥,你這是在做什麽?怎麽在自家門口轉圈?”
“王縣子?!可是來找我阿爹的?快請進!!!”
他們行至孔家門口,遇到舉止怪異的孔德倫。還沒說兩句話,就被熱情的推進孔家,一副有進無出的架勢。王玨被孔德倫過度的熱情弄得摸不著頭腦,隻好默默跟在他身後,準備以不變應萬變。
王玨等人進入孔家後花園,看到孔老頭正跟弟子們圍著棋盤探討。
“不對不對,你們怎麽這麽笨,快點再想!德倫呢?不是讓他早點迴來嗎?”
“爹,棋譜從王縣子處得來,您何不跟她探討呢?”孔德倫側開身子,王玨的身影出現在孔家眾人麵前。
王玨無語,還沒出招先被擺一道,她居然誇過孔德倫儒雅,瞎眼了簡直。
到哪都免不了一番見禮、寒暄,孔老頭沒帶眾人去堂屋,而是炫耀似的拿出茶具在池塘邊烹茶。老頭手裏的茶葉都是徒弟們在隨園換的,他一人壓榨一群苦力,日子過得十分滋潤。
聽說盧氏也來了,孔穎達的夫人也出來一起招待客人。大家都在一個圈子裏混,孔穎達的夫人跟盧氏雖算不上莫逆之交,但也能稱得上相熟。盧氏是個幹脆利落的性子,她向來藏不住話,很快話題就轉到了今日房府發生的事情上。
王玨在心裏默默點讚,盧氏不說她也打算說。省得日後孔家人從他人口中得知今日之事,以為她接下來要說的話是打算借刀殺人或故意搬弄是非。
孔家中二:“哼!董家人竟敢開口閉口以聖人正統自居,那我們算什麽?!”
孔老頭的徒弟們被他折磨了半個月,可算找到能撒火的事情,七嘴八舌一頓譴責發泄。
孔穎達疑惑地看著幾位來客,剛掐完架就到老夫府上做客,是想請咱再去收拾董家一頓?他們不是贏了嗎?以王娘子的戰鬥力還需要外人插手?
李承幹眼看王玨從麵無表情瞬間切換到神情凝重模式,小心肝又是一顫。老師啊,這裏可是孔家,求您輕點忽悠行不,我們不能再受驚嚇了…凡事要講究循序漸進才好……
“今日遇到董家人,使我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沒提前下拜帖,就急著趕來了,失禮之處還請見諒。”王玨開始慢滋滋地品茶,等孔家人自己反應過來。
能被孔老頭收來當弟子的,沒有蠢人。他們剛才把重點放在了誰能代表儒家這個問題上,光顧著罵人發泄了。再迴想盧氏剛才所敘述的事情,他們的表情也變得表情凝重起來。
孔德倫顫抖著問道:“王娘子是說,現存儒家典籍被董仲舒改過,內容很有問題?”
王玨頷首。
孔穎達收斂了笑容,“王娘子,你說的不是小事,可有證據?若聖言被篡改過,為何我孔家也沒有原本?”
王玨抿了一口茶,“武帝要罷黜百家,獨尊董仲舒的‘儒術’。百家傳人都要被迫隱於市井,又如何會放過正統傳承的孔家?家師猜測,當年的孔氏族長為保全族平安,交出了他們要收走的那部分典籍。”
結合當年發生的事情來看,這個猜測很合理。孔家人目光灼灼地看著王玨,如果隻是為了說這句話,她沒必要特意登門。
“家師還說,孔家絕不會甘心聖言被篡改,也許他們秘密藏起一份典籍,待改朝換代後重見天日。我與孔老忘年之交,此事不告知與您,玨寢食難安。然,一切隻是家師的猜測。”
孔穎達每每讀起聖言典籍總覺得缺點什麽,王玨今日的話讓他茅塞頓開。然而,他又有些猶豫。若真有被藏起的典籍,讓它顯露於世恐怕會影響孔家如今的地位。
王玨當然知道孔穎達在顧慮什麽,“孔老,孔家曆代有多少人遭遇過不測?百家各派所受的迫害,恐怕都被算到了孔家頭上吧?你們就甘心這樣一直為別人背黑鍋嗎?都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孔家人似乎很久沒去民間走動了?老師曾說,百家中很多學派並未消失,甚至比以前更強大。他們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反撲,你不覺得現在就是個不錯的時機嗎?新朝初立,聖上的帝位來路不正,皇子們正在長大,隨時準備新一輪的爭奪。武帝可以獨尊儒術,他們難道就不能扶持一位皇子做利益交換嗎?若真有一日讓他們成功了,孔家會受何對待?”
孔老太第一次見王玨,之前都是聽到傳聞。今日聽她講話,差點沒被嚇出心髒病,也就隻有這種灑脫的名士才敢毫不避諱地議論皇家之事吧。
聽了王玨的話,眾人的眼神開始在李承幹和王玨之間移動,王玨輕笑道:“不用看我,我們是雜家,兼容並蓄,跟誰都不衝突,自然不用爭。我也有私心,若我能為百家重新出世盡份心力,他們至少不會扶持別人跟我徒兒爭位吧?”
李承幹聞言,感動地看向王玨。無論老師做什麽,總是會考慮到他的立場,比他爹可靠多了。
再接再厲,“學子們信奉了幾百年聖人之言,百家重新出世絕不會動搖儒家的地位。相反,他們受了儒家的大恩,儒家必然成為百家之首。誰敢對儒家出手,可就是忘恩負義了!”
用偽聖言享受著一家獨大的地位,但是隨時有可能遭遇反撲,也許麵前這位也是一頭狼,她隻是來先禮後兵。或者傾盡全族之力尋找真籍,助百家出世,把他們從暗處拉到陽光下,並且確定百家之首的地位。這對孔家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非常艱難的抉擇。
</br>
王玨想要重振百家,想要華夏民族能正常的從封建社會過度到民主製度,想要華夏民族的工業萌芽先於歐美,她需要確保這種人哪怕是在她死後都永無出頭之日。當權者都知道董仲舒思想對自己的好處,王玨需要拿出更好的東西才能讓李世民甘願放棄董家。
看大家表情嚴肅,從家裏出來後就無人說話,房遺愛小心翼翼地問著:“老師,我是不是給你惹麻煩了?”
王玨慡朗一笑,“無事,那孩子是故意激怒你,此事錯不在你。”
李崇義驚訝地問:“故意的?!他們不怕得罪房相嗎?”
“不是他們,而是他。別人的家務事為師不感興趣,倒是笑話自己被個孩子利用了。現在咱們去孔家,我欲與孔祭酒一聚。”
不知道王玨葫蘆裏賣的什麽藥,看到她嘴角勾起的那抹邪惡微笑,李承幹隻覺得脊背一涼,恐怕有人要倒黴。
關於如何搞掉董家,王玨早有計劃,隻是沒想過要這麽早實施。王玨設宴那日,孔老頭派他大兒子孔德倫來送禮,據說自從孔老頭得了棋譜,他除了每日的打卡上班哪都不去。等孔老頭自己上門不知要猴年馬月,既然來了長安又遇到董家人,不如今日就把事情辦了。
除了王玨幾人改道去孔家,別人也沒閑著。
他們走後房玄齡連忙跟眾人致歉,外加婉言送客。客人們也沒心思吃飯,有相熟的想著出門後換地方討論,也有人趕著去友人家裏宣傳此事。總之大家都很忙,需要發泄看完大戲後的興奮心情。
最後隻剩董家人和杜如晦還留在房家,杜如晦跟房玄齡多少年的交情,自然不會因為這點事情鬧不和。沒等杜如晦開口,房玄齡滿眼同情的拍拍他的肩膀,嘆了兩聲氣。
“克明兄,你有此親戚真是…真是……唉,你還是快抬他去醫館吧!”
杜如晦也這麽想的,董逸群最好是裝暈,可別真有什麽隱疾死在房家……
待杜如晦他們也離開後,房家父子倆跪坐在書房,先是相對無言,而後放聲大笑。
“你弟弟平日雖說混帳了些,他的運道卻是別人趕不上的。也不知道王娘子怎麽就看好那個孽畜了,連百家派的玄學典籍都能傳與他。”房玄齡嘴上罵著孽畜,眼中卻盡是笑意。
房遺直也仿若卸下了千斤重擔,“如此,我也不用總擔心弟弟惹禍了。隻是他這性子到底還是該管管,王娘子對他似乎過於寵愛了。”
“嗬嗬,今日之後,那個孽畜就是想找人打架,恐怕也不會那麽容易了。”
房遺直贊同著點頭,王玨戰鬥力太強悍,以後別說打架,恐怕眾人聽到房遺愛的名字都要繞道而行了。
再說杜家,杜如晦他們沒去醫館,董逸群在路上就醒了過來。董家三人迴到杜楚氏給他們準備的小院,緊關院門遣退所有僕從。確定董逸群身體無恙後,董楚氏迴手就給了董齊一巴掌。
“賤種,你誠心給我丟人是嗎?果然跟你娘一樣粗鄙!”
董齊站著不出聲,任董楚氏打罵。董逸群想起王玨對董家的羞辱,和董楚氏自作主張的愚蠢,又是氣得一陣咳嗽。若不是想借杜如晦的勢,他無論如何都不會娶這樣的貨色進門。董楚氏愛戀董逸群至深,她把董齊鎖到雜物室後,連忙跑迴董逸群身邊噓寒問暖。
董齊躺在冰涼的地上嗤笑,今日居然被人稱作矮冬瓜,飯都吃不飽如何長個呢?
相貌跟殺母之仇比起來又算什麽,一旦董楚氏生下男嬰,等待她的隻會是死路一條。就算僥幸活到成年得以出仕,她這個花木蘭若被人發現也是欺君之罪。她倒是想帶著董家那些狗娘養的一起死,可她還有舅家啊……
董楚氏曾多次設計陷害董齊,再站出來假惺惺袒護她,都是跟今日差不多的戲碼。董齊也是年齡小,能想出最好的辦法就是破罐子破摔。你不是要壞我名聲嗎?那我就專門挑厲害人物惹,給你們招來強敵。她今天本想讓董家得罪房家,沒想到王玨來參了一腳,成果已然超出預計。
南山王玨,太子之師,這個人她記下了。若日後她能有出頭之日,必還今日之情。
作者有話要說:董齊8歲,古人比較早熟,13歲就有成婚。不想除了女主之外,把別人都寫蠢,無論對手還是自己人,我會盡量刻畫出一些性格鮮明的人物來。
還有女主,人有七情六慾,每個人都有喜好,都會犯錯,她今天的表現就有些急躁了。
感謝小天使青青子衿的雷~麽麽噠~~
學術之爭(三)
王玨沒去過孔家,有三位長安地頭蛇指路,也沒走什麽冤枉路。到人家做客,總不好空手,禮物也是現成的。王玨送去房家那車吃食又被盧氏帶出來了,說不能便宜房玄齡父子…汗……
“孔大哥,你這是在做什麽?怎麽在自家門口轉圈?”
“王縣子?!可是來找我阿爹的?快請進!!!”
他們行至孔家門口,遇到舉止怪異的孔德倫。還沒說兩句話,就被熱情的推進孔家,一副有進無出的架勢。王玨被孔德倫過度的熱情弄得摸不著頭腦,隻好默默跟在他身後,準備以不變應萬變。
王玨等人進入孔家後花園,看到孔老頭正跟弟子們圍著棋盤探討。
“不對不對,你們怎麽這麽笨,快點再想!德倫呢?不是讓他早點迴來嗎?”
“爹,棋譜從王縣子處得來,您何不跟她探討呢?”孔德倫側開身子,王玨的身影出現在孔家眾人麵前。
王玨無語,還沒出招先被擺一道,她居然誇過孔德倫儒雅,瞎眼了簡直。
到哪都免不了一番見禮、寒暄,孔老頭沒帶眾人去堂屋,而是炫耀似的拿出茶具在池塘邊烹茶。老頭手裏的茶葉都是徒弟們在隨園換的,他一人壓榨一群苦力,日子過得十分滋潤。
聽說盧氏也來了,孔穎達的夫人也出來一起招待客人。大家都在一個圈子裏混,孔穎達的夫人跟盧氏雖算不上莫逆之交,但也能稱得上相熟。盧氏是個幹脆利落的性子,她向來藏不住話,很快話題就轉到了今日房府發生的事情上。
王玨在心裏默默點讚,盧氏不說她也打算說。省得日後孔家人從他人口中得知今日之事,以為她接下來要說的話是打算借刀殺人或故意搬弄是非。
孔家中二:“哼!董家人竟敢開口閉口以聖人正統自居,那我們算什麽?!”
孔老頭的徒弟們被他折磨了半個月,可算找到能撒火的事情,七嘴八舌一頓譴責發泄。
孔穎達疑惑地看著幾位來客,剛掐完架就到老夫府上做客,是想請咱再去收拾董家一頓?他們不是贏了嗎?以王娘子的戰鬥力還需要外人插手?
李承幹眼看王玨從麵無表情瞬間切換到神情凝重模式,小心肝又是一顫。老師啊,這裏可是孔家,求您輕點忽悠行不,我們不能再受驚嚇了…凡事要講究循序漸進才好……
“今日遇到董家人,使我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沒提前下拜帖,就急著趕來了,失禮之處還請見諒。”王玨開始慢滋滋地品茶,等孔家人自己反應過來。
能被孔老頭收來當弟子的,沒有蠢人。他們剛才把重點放在了誰能代表儒家這個問題上,光顧著罵人發泄了。再迴想盧氏剛才所敘述的事情,他們的表情也變得表情凝重起來。
孔德倫顫抖著問道:“王娘子是說,現存儒家典籍被董仲舒改過,內容很有問題?”
王玨頷首。
孔穎達收斂了笑容,“王娘子,你說的不是小事,可有證據?若聖言被篡改過,為何我孔家也沒有原本?”
王玨抿了一口茶,“武帝要罷黜百家,獨尊董仲舒的‘儒術’。百家傳人都要被迫隱於市井,又如何會放過正統傳承的孔家?家師猜測,當年的孔氏族長為保全族平安,交出了他們要收走的那部分典籍。”
結合當年發生的事情來看,這個猜測很合理。孔家人目光灼灼地看著王玨,如果隻是為了說這句話,她沒必要特意登門。
“家師還說,孔家絕不會甘心聖言被篡改,也許他們秘密藏起一份典籍,待改朝換代後重見天日。我與孔老忘年之交,此事不告知與您,玨寢食難安。然,一切隻是家師的猜測。”
孔穎達每每讀起聖言典籍總覺得缺點什麽,王玨今日的話讓他茅塞頓開。然而,他又有些猶豫。若真有被藏起的典籍,讓它顯露於世恐怕會影響孔家如今的地位。
王玨當然知道孔穎達在顧慮什麽,“孔老,孔家曆代有多少人遭遇過不測?百家各派所受的迫害,恐怕都被算到了孔家頭上吧?你們就甘心這樣一直為別人背黑鍋嗎?都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孔家人似乎很久沒去民間走動了?老師曾說,百家中很多學派並未消失,甚至比以前更強大。他們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反撲,你不覺得現在就是個不錯的時機嗎?新朝初立,聖上的帝位來路不正,皇子們正在長大,隨時準備新一輪的爭奪。武帝可以獨尊儒術,他們難道就不能扶持一位皇子做利益交換嗎?若真有一日讓他們成功了,孔家會受何對待?”
孔老太第一次見王玨,之前都是聽到傳聞。今日聽她講話,差點沒被嚇出心髒病,也就隻有這種灑脫的名士才敢毫不避諱地議論皇家之事吧。
聽了王玨的話,眾人的眼神開始在李承幹和王玨之間移動,王玨輕笑道:“不用看我,我們是雜家,兼容並蓄,跟誰都不衝突,自然不用爭。我也有私心,若我能為百家重新出世盡份心力,他們至少不會扶持別人跟我徒兒爭位吧?”
李承幹聞言,感動地看向王玨。無論老師做什麽,總是會考慮到他的立場,比他爹可靠多了。
再接再厲,“學子們信奉了幾百年聖人之言,百家重新出世絕不會動搖儒家的地位。相反,他們受了儒家的大恩,儒家必然成為百家之首。誰敢對儒家出手,可就是忘恩負義了!”
用偽聖言享受著一家獨大的地位,但是隨時有可能遭遇反撲,也許麵前這位也是一頭狼,她隻是來先禮後兵。或者傾盡全族之力尋找真籍,助百家出世,把他們從暗處拉到陽光下,並且確定百家之首的地位。這對孔家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非常艱難的抉擇。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