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人群中,一個仿若病西施的中年美男摟著一個頭綁繃帶的孩童走了出來。此美男名喚董逸群,跟在他後麵的婦人是他媳婦董楚氏,孩童名叫董齊。


    “房相既已教訓過房二郎,此事就算了吧。”


    董逸群話音剛落,董楚氏慢聲細語地接著說道:“看齊兒被打破了頭,我隻顧著擔心他,怕他以後因此不能出仕。倒忘了替房小郎求情,都怪我。”


    夫妻倆說起話來猶如演雙簧,看似在求情,言語間的指責之意卻十分明顯。不知道此二位是何來頭,到底是想借著孩子占便宜的鑽營黨,還是有實力的大人物。


    王玨沒急著問,她決定先把局麵扭轉過來再說。此事不是房遺愛一人之錯,絕對不能把過錯全擔了。若那個孩童麵上留疤,這個汙點將跟隨房遺愛一輩子,以後隨時會成為別人攻訐他的理由。


    王玨倒可以換份祛疤藥給他們,隻是若有人成心不讓這傷好,她給多少藥都沒用。末世的生存經驗告訴她,不能存有僥幸心理,一定要把可能發生的危險扼殺在萌芽中。


    想到此處,王玨收斂笑容把房遺愛從懷中拉出來,嚴厲地斥問道:“遺愛,老師教你武藝時,可有說過不能主動跟人打架?你把我的話都忘記了嗎?”


    看到王玨的舉動,圍觀眾人皆滿意地點頭微笑,這才是正常反應,本該如此!至於王玨在主動兩個字上麵加的重音被他們自動屏蔽,大家在意的隻是她的出牌方式。


    王玨的話房遺愛記得,以為王玨生氣了,他趕緊迴答:“老師的話,弟子都記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禮讓三分;人再犯我,我還一針;人還犯我,斬糙除根。那個矮冬瓜,三番四次想搶老師送我的書。我禮讓了,也拿針紮了他,最後才拉頭發,我沒想打他頭!”


    聽了房遺愛的迴答,本來還在微笑的圍觀眾,笑容瞬間凝固在了臉上。


    囧,王玨的表情也呈龜裂狀。我還一針隻是一個比喻,比喻!!!難道房遺愛以後準備拿針跟人鬥嗎?他是想成為東方不敗,還是想隨身帶著暴雨梨花針?!


    還有心思敏捷的想到糙跟頭發,忙用袖子掩麵偷笑。乖孩子,等你長大了叔叔再教你,他身上不止一個地方長糙~。


    王玨假裝看不到別人投過來的詭異打量,她麵容一肅,繼續問道:“可是為師前日傳給你的玄學孤本?咱們百家派隻傳給嫡係弟子的那本書?”


    房遺愛看到李承幹對他使眼色,眼珠一轉,小雞啄米似的狂點頭。


    啊哈,事情大了!!在王玨手上吃過虧的杜如晦趕緊往後站了站,意圖縮小存在感,就怕被累及無辜。他也是心裏有鬼,這家人是他帶來房府的…


    反應過味的圍觀黨,看王玨的眼神又起了變化,用不用這麽狠呀?這個罪名要是定下來,那孩子毀不毀容都會失了前程。


    聽說那本書是孤本,董逸群連忙上前說話:“都是誤會,孩子不懂事,看到沒見過的書籍太好奇,讓各位見笑了。”


    王玨哪會真跟一個孩子過不去,她剛想點頭,說些雙方都有錯的圓場話把事情抹平。


    沒想到董楚氏倒先開口了,“百家派?我竟從未聽說過此學派,不知是哪裏來的山野學說?我們世家育兒用的可是先賢聖言。”


    她話裏的意思很明顯,不是所有學說的書籍都值得人盜取,她從未聽說過百家派,不入流就別裝大瓣蒜!


    古人最重傳承,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可好輕易善了。王玨若想平安活過5年,學派的名聲與傳播至關重要。今日她若有絲毫退卻,他日恐做再多事情都無法彌補今日之失。自古以來,涉及到學派的紛爭都很慘烈,有人流血亦有人聲名盡喪。


    王玨背後三人,也不再是一副看熱鬧的狀態。李承幹下巴微抬,藐視地看著那對夫婦;李崇義則是用手握住刀柄,隨時準備拔刀;王思源依然是微笑麵癱臉,眼中卻透著森冷的寒光。


    事情的發展超乎眾人意料,明明隻是孩童打架的事情,三言兩語間竟上升到學術層麵。有人覺得是王玨的錯,她先提的書籍。也有人悟出王玨想法,怪那婦人不該插話。


    家裏有孩子的倒是動了同樣的心思,想把孩子送入王玨門下。她不止傳承了得,對待徒弟比人家父兄還上心,看來少不得要厚著麵皮上門求一求了。如果房家父子知道他們的想法,又要喊冤了,他們還沒進行到下一步,王玨就來攪局了啊……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的學術之爭是個鋪墊,孩子受傷的事情別有內情,又一個重要人物~~


    問:忘情水是誰給的?


    答:啊哈給的。啊哈給我一杯忘情水~~


    ……嗬嗬嗬嗬嗬……


    學術之爭(二)


    杜如晦兩眼一閉,好想裝暈,到底還是沒藏住。按理說,欠人家一條命呢,就算王玨的占卜之術還沒得到驗證,他也得硬著頭皮說好。但是,那婦人是他小姨子啊!!!他後悔死了,今天就不該帶這家人來!


    大家都在看他,留給他思考選擇的時間很少,杜如晦硬著頭皮說:“聖上推崇備至。”


    杜如晦的迴答很巧妙,他已經有經驗了,解決不了的事情都往李世民身上推。李摳門的身份確實好用,起碼不會再有人傻嗬嗬出來嗆聲。畢竟什麽百家派玄學,他們都沒見識過。


    董楚氏恨恨地看了杜如晦一眼,“就算你百家派再如何,難道我們儒家也需要盜人書籍嗎?”


    “儒家?你是孔家人?”那日孔老頭帶隊出來現,王玨幾乎見過所有孔家人和孔氏門徒,裏麵可沒有這家人。


    “不是,我夫家姓董。”董楚氏驕傲的揚著頭,似乎覺得說出董姓,別人就該恍然大悟俯身膜拜一樣。


    從董楚氏搶話開始,董逸群的表情就有些陰鬱,隻是不知道他為何沒有進行阻止,而是默不作聲在旁邊看著。


    王玨十分配合的故作恍然大悟狀,“哦!董家?可是董仲舒那個董家?”


    “自然!”盡管董楚氏極力維持著得體、謙和的微笑,可惜那上揚的語氣還是泄露了她的心情。


    王玨又長長地哦了一聲,接著說道:“我倒不知道,什麽時候董家人取代了孔家的地位。董仲舒,竊取、篡改儒家學說之小人耳。你們果真是家學淵源,一群沒有真本事的蠅營狗苟之輩!”


    董家夫婦氣得麵色漲紅,沒給他們說話的機會,王玨繼續說:“你們既是董家人,為何穿著衣服?董仲舒不是罷黜百家,表彰六經嗎?既已罷黜,何故還使用其他學派發明之物?哦,看我糊塗的,忘了你們家人自來表裏不一。”


    xx你個oo,圍觀黨已經聽懵了,太震撼、太刺激了!今日沒來房府的人,肯定會後悔錯過這樣一齣好戲。杜如晦長舒了一口氣,他該感到慶幸嗎?對比起來,王玨對他簡直稱得上照顧了。


    “你…你……簡直是強詞奪理!罷黜百家乃是漢武帝下的決定,難道你覺得他也錯了嗎?”董逸群捂著胸口,手指顫抖著指向王玨,俊秀的臉變得扭曲,顯然是氣急了。


    “漢武帝當然錯了,他窮兵黷武、勞民傷財,耗盡文景之治的所有積累。既然打了,又沒有能力將外族剿滅,大漢衰弱由他而始。你們如此崇尚武帝,可是覺得如今天下該是劉家的?也對,劉家當權,像你們這樣盛產jian佞的人家才好飛黃騰達。”


    承受能力差的都想捂住耳朵了,王玨這是在指責董家不滿新朝想造反啊,真是好……好缺德。


    似乎覺得不過癮,王玨接著問道:“對了,聽說董仲舒最愛納ji子迴家,你們不會就是他哪個ji的子孫後代吧?”


    撲通!董逸群仰麵倒地,董楚氏哭著搖晃他,董齊則是站在旁邊默不出聲。場麵很慘,慘絕人寰。王玨卻一點也同情不起來,她耳聰目明,裝暈和真暈還能分得出來。


    見董逸群暈倒,房玄齡連忙安排管家去請醫者,這一幕被王玨看個正著。


    “房相可是要差人尋醫者?醫者出自醫家,董家許是不屑用,您還是省省力氣吧,免得吃力不討好。再說,地上那人明明是裝暈,你把他救起來讓他迴答自己是何出身,他可要恨你的!”


    房玄齡聽了王玨的話,左右為難。如果王玨說的對,地上躺著的那位無疑是ji生子的後代,救起來恐讓對方丟臉。可是他身為主人,客人暈倒總不能不管……


    做徒弟的不能在人前先於老師說話,見王玨掐的差不多了,李承幹作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糙,進行總結式發言:“我隨老師來給師弟送衣服,沒成想竟遇到如此不知天高地厚之人,房相以後宴客還要細細刪選才好。”


    不明就裏的邊緣人士這會兒也懂了,感情太子拜入了百家派,地上躺著的仁兄自求多福吧。


    “房相家中太亂,我先把遺愛帶迴去了,告辭。”王玨牽著房遺愛,跟房玄齡和圍觀眾作揖告別,也沒問房玄齡的意見就要帶房遺愛走。


    王玨走之前又看了一眼站在董家夫婦旁的董齊,那孩子正滿眼諷刺地看著地上哭泣的婦人,他的眼神冷靜中帶著狼性。似乎察覺到有人在看他,他把頭轉向王玨,短暫對視後又迅速低下了頭。


    真是個敏銳的孩子!王玨不信這樣的孩子會做出強搶主人家書籍的蠢事,除非他是有意為之。簡直是活見鬼,居然被個豆丁當槍使。


    “老身也跟你們走。”盧氏已經不哭了,他們是戰勝方,她得跟到王家商量一下後續對策。董家今日吃了大虧,此事決不會到此為止。


    房遺直欲哭無淚,他就是迴家宴個客,招誰惹誰了。最後鬧得弟弟挨打,母親離家,此刻別提多後悔了。


    雖然鬥贏了,迴家的路上幾人都沒有笑模樣。李承幹是糾結,他既同意老師的說法,也懂得董仲舒思想對統治者的好處,不知該如何選擇。李崇義和王思源則是對自己不滿,地位不夠,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


    王玨自穿唐以來,第一次如此不留餘地的對待別人。不單單是為房遺愛,對付董家原本就是她計劃裏的一部分,隻是沒想到會這麽早就對上。她今天在人前的表現可以稱得上是失態了,過於逞口舌之利、有失氣度。


    這也是有原因的,遍尋曆史,算上曆朝曆代的昏君和貪官,王玨最憎惡的人物就是董仲舒,沒有之一。


    董仲舒對儒家學說斷章取義,吸取儒家學說中的糟糠,幻想出一套有利於統治者的邪惡思想。它就像一個無形的枷鎖,禁錮著人們的思想與行為。自武帝之後,中華民族再也沒有出現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麵。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