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開這些雜七雜八的念頭,繼續讀信。言采的信大多都是那些內容,想來也是,能樂意捐出來的信上,記的必定是些不傷大雅的事情。不過這字看得舒服,我又有目的性,讀起來很快。
隨著年紀變大,他的信不出意料地少了,變得更簡短,字還是整潔有力,但行與行之間的間距也變大了。我無奈地想衰老是無人可以幸免的,哪怕那些語言依然生動有趣,但看著這些細微處的變化,時時暗示著時光的流逝,還是不免傷感。
他人生的最後一年隻寫了兩封信,默默看完之後,又不死心地反覆看了幾次,隻覺得大夢一場。記得謝明朗去世是因為癌症,免疫係統的問題,好像是淋巴。他給人的印象一直積極健康,上山下海,樣樣樂意嚐試,以至於媒體公布病情的時候大家都覺得難以置信。我有同學對他敬仰有加,去他住院的醫院探望不得,迴來之後還專門給他寄了花和卡片。但他的病情起伏很大,前一陣子還聽說手術好轉,沒多久又惡化,去世得很突然,但看來是沒有受什麽罪。那一年的第一封信看時間是寫在謝明朗去世一個月前,收信人名字很陌生,叫沉知。
「謝明朗聽說你來信,也讓我附上他的問候。前段時間他病情忽然加重,弄得我們都措手不及。所幸目前症狀又穩定下來。相較之下,他的精神狀態比起我來還是好得多。他一個禮拜去醫院兩次,還是堅持照顧我、餵飽我、打起精神侍候花園。反而是我每天無精打采又沮喪,脾氣也很壞。不管怎麽看,到了這一步上先走的那個人都應該是我,但大概我是真的做了什麽壞事,這種事情落到他頭上。
前幾天看戲迴來──《側影》這齣戲不錯,我們都很喜歡──迴來的路上他忽然問我想怎麽死。我不知道怎麽答他,他說天底下最好的死法是兩個人一起數數,數到十之後合眼一起死去。我真的不知道怎麽答他。在他生病之前我從未覺得自己老朽無用,現在卻是每時每刻都在體味這一點了。
醫生說再過幾個月他的情況應該會進一步好轉,但越來越多的朋友來探望我們,當然主要是他,這讓他很疲倦,而我則覺得我們正在玻璃魚缸裏──太多人知道可能連我們都不知道的真相。但是我也不很在乎這一點,那就幹脆別告訴我們。不過謝明朗和我認真商量過,如果病情到時沒有好轉,我們決定再動一次手術。
另,夏天近了,我們還是會上山,你要是有空,來看我們。記得再帶個人來,四個人正好打牌。」
另一封信上的日期是謝明朗去世後的三個月,這封信上他的字明顯不行了,我看著都替他難過。收信人是後來和言採在戲劇上合作多次的導演,顧雷。
「謝謝你的來信。我很感激。
最近家裏多出很多人來。他們不放心我,找了很多看護,自從買下房子,從來沒有這麽多人,幾乎每個角落都是,這隻是讓我更不方便。現在朋友們常來看我,想法設法讓我振作一些,隻可惜我無法讓他們如願了。晚上的時候我會從一個房間逛到另一個房間(就是腳不太好用),這樣倒是能讓我好過一些。
最後的時刻很可怕。我們在醫院頻繁地出入,但這都是無益的折騰,其間我也病倒了,雖然很快好了,但這對此時的我們還是有雪上加霜之感。最後謝明朗說要迴家,我們就迴來了。所有的止痛劑此時已經沒有任何用處,我就看著他在受罪。有幾天他的精神不錯,本來決定挑時間再去醫院複查一次,直到九號早上,他忽然在我麵前倒了下來。
他說不要來賓眾多的葬禮,也不要什麽儀式,我就和他的家人把他的骨灰埋在了山裏的一棵樹下麵,將來我也準備這麽做。
我必須麵對沒有他的生活,這麽多年了,還真是有些艱難。
不知為何,近來我懷念著過去,近於思鄉一般。」
之前那封信上還是兩個人的簽名,我已經很熟悉言采的字跡,看得出謝明朗的簽名是言采代簽的,這下忽然看到這一封的落款隻剩下一個,心裏還是堵了一下。
再沒兩個月,言采也去世了。
在一天之內看掉一個人的悲歡生死,隻覺得信息量太大,呆呆坐著好久,手腳都冰涼了。
本以為那封信就是最後,誰知道習慣性合起資料夾的最後一頁的時候,竟看見最後一封信反麵一頁上還夾著一張卡片。
卡片年份未知,隻有月份和日期,圖書館的標註是言采寫給謝明朗的生日卡片。我從字跡看,應該是還比較早的時候,卡片上寥寥數語──
「這一生中的『靈機一動』或是『忽然興起』讓我吃了不少苦頭,但那天晚上帶你迴去大概是唯一讓我至今想起依然慶幸幸虧如此的舉動。你給了我一輩子,我希望這些年過去,你不會覺得後悔或是白費,因為我已經再給不起任何東西。生日快樂。謝謝。我愛你。」
我沒有告訴意明我去圖書館翻看了言采的信件,有那麽一兩次想提一句,最終還是羞於出口。如果隻是言采也就算了,那是意明的『外人』。然而言採在,謝明朗也在,我怎麽能提起一個不牽扯到另一個。還是不提為上。
看完那些信之後對於言采私生活的挖墳,暫時告一段落。我不能說我對言采的好奇都被滿足了,但目前真的無法走得再近一些,也許過一段時間我會再去看一看他的片子,找些正統的評論,但那都是之後的事情了。
沒多久暑假到了,老闆八月出門休假,也大發慈悲給了我將近一個月的假期。正在考慮去是不是迴家,一天約會的時候意明貌似不經意地提起,他把年假也排在了這個月,後來還很無辜一般問我:「要不要去哪裏玩?」
在一起這麽些年,還沒怎麽出去玩過,聽他這樣說難免心動,反問他:「你想去哪裏?」
意明沉思片刻,說:「我其實就是想兩個人找個地方躲起來。最近太熱了,山上還是海邊,你喜歡什麽?」
他說起這種甜言蜜語對我來說素來很受用,無奈生來怕水,海濱浴場沙灘之類統統與我無緣,但和他在一起,想來去哪裏都是好的。我就答應說:「別去海邊就行,或者你願意看我煞風景地不下水。」
意明笑了,湊過來說:「那好,我們去山上避暑。」
沒幾天我們開車連夜上山,盤山公路上我罵他發瘋,多等一個晚上又怎麽等不得。他卻說摸黑上山別是一番風味。可是放眼四顧,除了路燈,偶爾對開而過的車輛,那就是黑黢黢的山頭,隨著車子一路開上去而一座座矮下來,風裏傳來不知道什麽的聲音,風味不風味我不知道,鬼影幢幢倒是真的。
我在途中睡了一覺,醒來之後車子已經停了下來。夜裏看不分明,借著路燈看見是一棟小樓。這種別墅在這山上多得是,私人產業居多,也有相當一部分改建成旅館,租給短期避暑的遊客。
進門一看果然是旅館,聽地板的聲音已經有點年歲,但房間寬敞,裝潢得也很體麵,最重要的是床看起來很柔軟舒適,我累得要命,別的也沒多看,就睡了。
接下來幾天我們在山上到處玩,晚上出去吃飯,喝得醉醺醺的手牽著手迴來,每天都過得很安逸。我是第一次來,意明卻對這裏很熟,我也心安理得讓他領著我玩。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個禮拜,懶散得骨頭都要蘇了。
這日子雖好,我本性還是個熱愛都市的人。此地清幽,太不適合我。住了這一個禮拜覺得已經夠了,想想接下來還要再住一個禮拜就覺得乏味。也不太樂意出門了,寧可給朋友打電話再看看電視什麽的。意明對這種生活倒很滿意,還拉著我早上起來打球,儼然是要過早睡早起的健康生活的架勢。
一天早上我被雷聲吵醒。山中多雷雨,也容易起霧氣,遠處山頭的雲飄過來,往往就化作雨水。醒來的時候意明不在身邊,摸了眼鏡戴上,隻見他站在窗前,不知道在想什麽。
「因為打雷,醒了嗎?」我問他。
他迴頭:「嗯。你怎麽也醒了?」
我披了衣服起來,走到他身邊。我們住的賓館相對地勢本身就高,我們又在二樓,遠望出去,隻見一座座房子的屋頂掩映在翠色中,有些還能看見花園,在這靜謐的清晨,山水畫一般。陪著他看了一會兒,我說:「我最近白天睡得太多,早上反而容易醒。」
他看著我笑說:「我想你也覺得無聊了。」
「倒也沒有,隻是享清福的日子,不是人人過得慣的。」
他聽到這裏又笑了笑,拉過椅子坐了下來,又很快地站起來,說:「坐著還是看不見。」
「什麽?」
意明指著那些房子中的一棟說:「我小時候在那裏住過。」
我順著他所指的方向,找了一會兒,還是不確定他指的是哪一棟:「哪個?花園有個大花架的?」
「對。那裏以前種的是三角梅,這個時候正好是花季。不過現在看不到花,新主人可能換了別的植物吧。」
他這麽一說,我不免有些聯想。不是這麽巧的。意明扭過頭,看著我說:「那是舅舅和言采當年的房子,他們以前每年會過來住兩三個月。後來房子賣了,我也幾年沒上山,沒想到變成這樣了。」
果然。
一旦開啟這種話題,我就發現無論意明還是我,都變了。他陷入對往事的追懷之中,有著平時難得一見的固執。至於我,則在一種介於畏懼和好奇的心理之中,不可抑製地希望他說得更多一些。
我就接過他的話:「每年來避暑嗎?倒也能靜心住三個月,他們應酬都很多吧。」
「我以前也以為是的。後來才曉得言采工作的時候會失眠,一齣戲又動輒幾個月,他們就拿這三個月調整。」
聽到這裏徒然有些羨慕,又去看了一眼這房子:「好像能避世一樣。」
意明聽了我這句話,很奇怪地看了我一眼,看起來是要反駁的,但最後居然並沒有說什麽。
「舅舅去世之後這房子就賣了,等到言採去世,城裏的房子也賣了,錢都放到基金會裏,這遺囑不知道是他們什麽時候商量的。所以說我搞不懂言采,我不知道他怎麽能在我舅舅生病的時候兩個人坐在一起商量遺囑。」意明臉色陰沉了,「我果然不喜歡他。」
你已經反覆在強調了。我心裏暗嘆。嘴上則說:「他不賣,難道還迴來住嗎?」
意明就不說話了。
早飯吃得不甚愉快,或許是因為早上的迴憶。吃完早飯後他也沒出門,坐在一樓的廳堂裏看報紙,我就陪著他,坐在邊上看電視。這樣到了十點,雨停了,太陽也從雲裏探出頭來,他把手邊的報紙統統讀完,忽然說:「我今早說了些怪話,情緒失控,對不起。」
</br>
隨著年紀變大,他的信不出意料地少了,變得更簡短,字還是整潔有力,但行與行之間的間距也變大了。我無奈地想衰老是無人可以幸免的,哪怕那些語言依然生動有趣,但看著這些細微處的變化,時時暗示著時光的流逝,還是不免傷感。
他人生的最後一年隻寫了兩封信,默默看完之後,又不死心地反覆看了幾次,隻覺得大夢一場。記得謝明朗去世是因為癌症,免疫係統的問題,好像是淋巴。他給人的印象一直積極健康,上山下海,樣樣樂意嚐試,以至於媒體公布病情的時候大家都覺得難以置信。我有同學對他敬仰有加,去他住院的醫院探望不得,迴來之後還專門給他寄了花和卡片。但他的病情起伏很大,前一陣子還聽說手術好轉,沒多久又惡化,去世得很突然,但看來是沒有受什麽罪。那一年的第一封信看時間是寫在謝明朗去世一個月前,收信人名字很陌生,叫沉知。
「謝明朗聽說你來信,也讓我附上他的問候。前段時間他病情忽然加重,弄得我們都措手不及。所幸目前症狀又穩定下來。相較之下,他的精神狀態比起我來還是好得多。他一個禮拜去醫院兩次,還是堅持照顧我、餵飽我、打起精神侍候花園。反而是我每天無精打采又沮喪,脾氣也很壞。不管怎麽看,到了這一步上先走的那個人都應該是我,但大概我是真的做了什麽壞事,這種事情落到他頭上。
前幾天看戲迴來──《側影》這齣戲不錯,我們都很喜歡──迴來的路上他忽然問我想怎麽死。我不知道怎麽答他,他說天底下最好的死法是兩個人一起數數,數到十之後合眼一起死去。我真的不知道怎麽答他。在他生病之前我從未覺得自己老朽無用,現在卻是每時每刻都在體味這一點了。
醫生說再過幾個月他的情況應該會進一步好轉,但越來越多的朋友來探望我們,當然主要是他,這讓他很疲倦,而我則覺得我們正在玻璃魚缸裏──太多人知道可能連我們都不知道的真相。但是我也不很在乎這一點,那就幹脆別告訴我們。不過謝明朗和我認真商量過,如果病情到時沒有好轉,我們決定再動一次手術。
另,夏天近了,我們還是會上山,你要是有空,來看我們。記得再帶個人來,四個人正好打牌。」
另一封信上的日期是謝明朗去世後的三個月,這封信上他的字明顯不行了,我看著都替他難過。收信人是後來和言採在戲劇上合作多次的導演,顧雷。
「謝謝你的來信。我很感激。
最近家裏多出很多人來。他們不放心我,找了很多看護,自從買下房子,從來沒有這麽多人,幾乎每個角落都是,這隻是讓我更不方便。現在朋友們常來看我,想法設法讓我振作一些,隻可惜我無法讓他們如願了。晚上的時候我會從一個房間逛到另一個房間(就是腳不太好用),這樣倒是能讓我好過一些。
最後的時刻很可怕。我們在醫院頻繁地出入,但這都是無益的折騰,其間我也病倒了,雖然很快好了,但這對此時的我們還是有雪上加霜之感。最後謝明朗說要迴家,我們就迴來了。所有的止痛劑此時已經沒有任何用處,我就看著他在受罪。有幾天他的精神不錯,本來決定挑時間再去醫院複查一次,直到九號早上,他忽然在我麵前倒了下來。
他說不要來賓眾多的葬禮,也不要什麽儀式,我就和他的家人把他的骨灰埋在了山裏的一棵樹下麵,將來我也準備這麽做。
我必須麵對沒有他的生活,這麽多年了,還真是有些艱難。
不知為何,近來我懷念著過去,近於思鄉一般。」
之前那封信上還是兩個人的簽名,我已經很熟悉言采的字跡,看得出謝明朗的簽名是言采代簽的,這下忽然看到這一封的落款隻剩下一個,心裏還是堵了一下。
再沒兩個月,言采也去世了。
在一天之內看掉一個人的悲歡生死,隻覺得信息量太大,呆呆坐著好久,手腳都冰涼了。
本以為那封信就是最後,誰知道習慣性合起資料夾的最後一頁的時候,竟看見最後一封信反麵一頁上還夾著一張卡片。
卡片年份未知,隻有月份和日期,圖書館的標註是言采寫給謝明朗的生日卡片。我從字跡看,應該是還比較早的時候,卡片上寥寥數語──
「這一生中的『靈機一動』或是『忽然興起』讓我吃了不少苦頭,但那天晚上帶你迴去大概是唯一讓我至今想起依然慶幸幸虧如此的舉動。你給了我一輩子,我希望這些年過去,你不會覺得後悔或是白費,因為我已經再給不起任何東西。生日快樂。謝謝。我愛你。」
我沒有告訴意明我去圖書館翻看了言采的信件,有那麽一兩次想提一句,最終還是羞於出口。如果隻是言采也就算了,那是意明的『外人』。然而言採在,謝明朗也在,我怎麽能提起一個不牽扯到另一個。還是不提為上。
看完那些信之後對於言采私生活的挖墳,暫時告一段落。我不能說我對言采的好奇都被滿足了,但目前真的無法走得再近一些,也許過一段時間我會再去看一看他的片子,找些正統的評論,但那都是之後的事情了。
沒多久暑假到了,老闆八月出門休假,也大發慈悲給了我將近一個月的假期。正在考慮去是不是迴家,一天約會的時候意明貌似不經意地提起,他把年假也排在了這個月,後來還很無辜一般問我:「要不要去哪裏玩?」
在一起這麽些年,還沒怎麽出去玩過,聽他這樣說難免心動,反問他:「你想去哪裏?」
意明沉思片刻,說:「我其實就是想兩個人找個地方躲起來。最近太熱了,山上還是海邊,你喜歡什麽?」
他說起這種甜言蜜語對我來說素來很受用,無奈生來怕水,海濱浴場沙灘之類統統與我無緣,但和他在一起,想來去哪裏都是好的。我就答應說:「別去海邊就行,或者你願意看我煞風景地不下水。」
意明笑了,湊過來說:「那好,我們去山上避暑。」
沒幾天我們開車連夜上山,盤山公路上我罵他發瘋,多等一個晚上又怎麽等不得。他卻說摸黑上山別是一番風味。可是放眼四顧,除了路燈,偶爾對開而過的車輛,那就是黑黢黢的山頭,隨著車子一路開上去而一座座矮下來,風裏傳來不知道什麽的聲音,風味不風味我不知道,鬼影幢幢倒是真的。
我在途中睡了一覺,醒來之後車子已經停了下來。夜裏看不分明,借著路燈看見是一棟小樓。這種別墅在這山上多得是,私人產業居多,也有相當一部分改建成旅館,租給短期避暑的遊客。
進門一看果然是旅館,聽地板的聲音已經有點年歲,但房間寬敞,裝潢得也很體麵,最重要的是床看起來很柔軟舒適,我累得要命,別的也沒多看,就睡了。
接下來幾天我們在山上到處玩,晚上出去吃飯,喝得醉醺醺的手牽著手迴來,每天都過得很安逸。我是第一次來,意明卻對這裏很熟,我也心安理得讓他領著我玩。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個禮拜,懶散得骨頭都要蘇了。
這日子雖好,我本性還是個熱愛都市的人。此地清幽,太不適合我。住了這一個禮拜覺得已經夠了,想想接下來還要再住一個禮拜就覺得乏味。也不太樂意出門了,寧可給朋友打電話再看看電視什麽的。意明對這種生活倒很滿意,還拉著我早上起來打球,儼然是要過早睡早起的健康生活的架勢。
一天早上我被雷聲吵醒。山中多雷雨,也容易起霧氣,遠處山頭的雲飄過來,往往就化作雨水。醒來的時候意明不在身邊,摸了眼鏡戴上,隻見他站在窗前,不知道在想什麽。
「因為打雷,醒了嗎?」我問他。
他迴頭:「嗯。你怎麽也醒了?」
我披了衣服起來,走到他身邊。我們住的賓館相對地勢本身就高,我們又在二樓,遠望出去,隻見一座座房子的屋頂掩映在翠色中,有些還能看見花園,在這靜謐的清晨,山水畫一般。陪著他看了一會兒,我說:「我最近白天睡得太多,早上反而容易醒。」
他看著我笑說:「我想你也覺得無聊了。」
「倒也沒有,隻是享清福的日子,不是人人過得慣的。」
他聽到這裏又笑了笑,拉過椅子坐了下來,又很快地站起來,說:「坐著還是看不見。」
「什麽?」
意明指著那些房子中的一棟說:「我小時候在那裏住過。」
我順著他所指的方向,找了一會兒,還是不確定他指的是哪一棟:「哪個?花園有個大花架的?」
「對。那裏以前種的是三角梅,這個時候正好是花季。不過現在看不到花,新主人可能換了別的植物吧。」
他這麽一說,我不免有些聯想。不是這麽巧的。意明扭過頭,看著我說:「那是舅舅和言采當年的房子,他們以前每年會過來住兩三個月。後來房子賣了,我也幾年沒上山,沒想到變成這樣了。」
果然。
一旦開啟這種話題,我就發現無論意明還是我,都變了。他陷入對往事的追懷之中,有著平時難得一見的固執。至於我,則在一種介於畏懼和好奇的心理之中,不可抑製地希望他說得更多一些。
我就接過他的話:「每年來避暑嗎?倒也能靜心住三個月,他們應酬都很多吧。」
「我以前也以為是的。後來才曉得言采工作的時候會失眠,一齣戲又動輒幾個月,他們就拿這三個月調整。」
聽到這裏徒然有些羨慕,又去看了一眼這房子:「好像能避世一樣。」
意明聽了我這句話,很奇怪地看了我一眼,看起來是要反駁的,但最後居然並沒有說什麽。
「舅舅去世之後這房子就賣了,等到言採去世,城裏的房子也賣了,錢都放到基金會裏,這遺囑不知道是他們什麽時候商量的。所以說我搞不懂言采,我不知道他怎麽能在我舅舅生病的時候兩個人坐在一起商量遺囑。」意明臉色陰沉了,「我果然不喜歡他。」
你已經反覆在強調了。我心裏暗嘆。嘴上則說:「他不賣,難道還迴來住嗎?」
意明就不說話了。
早飯吃得不甚愉快,或許是因為早上的迴憶。吃完早飯後他也沒出門,坐在一樓的廳堂裏看報紙,我就陪著他,坐在邊上看電視。這樣到了十點,雨停了,太陽也從雲裏探出頭來,他把手邊的報紙統統讀完,忽然說:「我今早說了些怪話,情緒失控,對不起。」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