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急得甚至忘了拿趕鴨子的長竹竿。我看一看將要消失在視線中的鴨子,此刻天已變得灰濛濛了,隻雪白的鴨子像幾個小點,在快速聚起的烏雲下一沉一浮,便道,“不必了。”道君疑惑地看著我,我指指變得低矮的天,“將下雨了。”
“貴人不買鴨子了?”農婦剛從對麵過來,聽見我說不必,緊張地用圍裙擦著手。
道君掏出錢放到她的手中,“這錢你先拿著,鴨子改日再給我們。天將下雨了,你快快趕著鴨子迴家罷。”
農婦這才仰頭看天,“呀!真是要下雨了。”慌慌張張地便往對岸去了。
“別忘了你的鴨子!”道君喊道。我拉起道君,“自己的東西她怎麽會忘記,我們快些迴去罷。”
豆大的雨點緊貼著腳步襲來,我和道君站在簷下喘著氣,暗嘆幸好迴來得急。“是他們嗎?”客棧的堂中走過來幾人,為首一個趾高氣揚地指著我與道君說道。他旁邊正站著午時剛見過的客棧掌櫃,弓著腰道,“是是是。”
我向他們走過去,“生了何事?”我問道。那趾高氣揚的大著聲音,“命案!”
“哪裏的命案?犯罪現場在何處?”我又問道。那人正欲迴答,又突然想起什麽似的瞪大眼珠,“你是什麽身份?豈容你在這裏問東問西!”
我正欲反駁,道君拉拉我的衣袖,“不必與他計較。”我方才想起來此行越是低調越好,便隻冷然看了那人一眼。這人許是村中的捕頭一類,長年在這裏積威,說話狂妄地緊,實則卻沒多大能力,亦沒什麽膽量,見我並非軟弱之人,便訕訕地去了。又朝著客棧掌櫃的吼道,“到底是不是他們?”
我二人今日才到此處,怎會與這命案有關?我心裏想著,便聽到掌櫃的說道,“劉捕頭,陳二死的地方確實是他倆的房間外啊。”陳二是這客棧的夥計,客房裏添菜打掃一類的活計都是他在做,怎會莫名地死在我倆的房外?說罷,他又哆哆嗦嗦從懷中掏出一張紙,“這是他們住房的憑證。”
“人證物證俱在,給我押走!”劉捕頭聲色俱厲道。我不由得怒氣高漲,劉捕頭手下之人見此通通不敢上前,一時間大堂內寂靜無聲。
“阿彌陀佛。”我聽到這樣一句再熟悉不過的話,朝著聲音來源的方向看去,隻見一名身著描金絲僧袍的僧人走出人群。此人年紀約莫四十上下,模樣十分端正,若未出家想來年輕時亦是俊秀的公子。“這是哪來的僧人?”道君在我耳邊說道,她皺著眉頭,似是十分不喜這位突來的僧人。
堂中餘下諸人卻不像我們,他們紛紛雙手合十,恭敬地低下頭向這位僧人行禮。“諸位可否聽我一言?”僧人不緊不慢道。
“師父請講。”那劉捕頭忙說道。僧人望向我,道,“我看這二位施主遠道而來,與本村人素無瓜葛,當不會是兇手。隻是若無憑證證明,二位想必是要到衙門走一趟了。”
我見他還明幾分事理,便也緩和了語氣,“事發之時我與夫人皆不在客棧內,掌櫃的是見過我們出門的。”可那掌櫃的瞥了瞥劉捕頭,又嚅囁道,“我隻見到他們出去,卻不曉得有沒有中途迴來。”此處我二人人生地不熟,且這樣的情形,分明就是針對我二人,掌櫃的如此說一時間倒真是讓我們百口莫辯。道君顯然也發現了這裏的人明顯的排外心理,皺著眉看著漸漸向我二人圍攏的人群。
“罷。”我揮手道,“我便同你們去一趟衙門。”我本不想多生事端,但卻絕非怕事之人,衙門去便去。我將錢袋拿出來遞給道君,“重新尋個地方住下,我出來後便去找你。”道君望著我點點頭,“嗯。”
劉捕頭又大著嗓門,“你二人都要去!”我愈發覺得聒噪,一步跨到他的對麵拔出了他腰間的佩刀,“要麽我跟你們走,要麽你便跟我走!”我刀指他的咽喉,卻沒想到他雖驚得聲音微微顫抖,卻還是不肯認輸,隻梗著脖子怒目看著我。
久未言語的僧人將念珠放進袖中,正要開口,我刀鋒一轉,“請領路。”說罷將刀狠狠擲在地上。村裏人家說得好了乃世外桃源,說得不好便是極度排外,外來之人休想在這裏得到平等的庇護,且有這僧人顯然地位不斐,我才有意做得無理,不至平白被他人欺了去。
說是衙門,其實不過一座小院,正堂坐北朝南,大門通透,一覽無遺。僧人入了衙門卻徑直向左側廂房走去,原是那村裏的裏正大人前日裏外出了,至今還未歸來。“大人還未歸來,你便先到牢裏待著罷。”僧人說道。
我頷首,左右來這衙門便是為著查探這樁“命案”,入獄也無妨。“劉捕頭,帶他去罷。”僧人吩咐完了,又溫聲對我表了歉意,便匆匆離開。
牢獄的房間不多,皆很破舊,卻擠滿了人,盡頭處向右拐彎,才見到一間不甚擁擠的牢房,這裏不大,卻隻待了一個人,便顯得比外麵寬敞了許多。劉捕頭將牢門打開,循例吩咐了幾句便走了。
“你犯了什麽罪,竟受了這樣重的刑?”這牢中的人從方才起便一直默默蹲在牆角,我進來時踢了他一腳也不見他有所反應。地上的幹茅草卻有斑斑血跡,想來是傷口作痛時,四處翻滾所致。我站到他麵前,“這般受折磨,不如死了倒好。”
“哼。”他冷哼一聲,“區區小生,你才幾歲?”
“不想死?你犯的罪抵得過嗎?”
“年輕人,想套我的話,你還差著火候。”
我摸摸鼻子,這人言語間不似尋常農夫,我便想探探他的底細,不想被識破,我便不再掩飾,在他旁邊坐下又多問幾句。他仍是不說,卻道,“聽你的口音,並非蜀川人士,當是江南來的罷?”
我點點頭,他卻又沉默下去。這間牢房仿佛與世隔絕一般,靜得隻聽得到茅草舒展的聲音。不一會,便聽得外間一陣喧鬧,那人突地轉過頭悄聲對我道,“幫我。”我還未來得及再問上幾句,牢外便來了人。
第12章 鬼神天罰
我因牽扯到了客棧的命案而下獄,本與一頗為奇怪的老者在同一間牢房,正說話間,卻聽見有人來,所來之人也著捕頭的服侍,腰間掛著一大串鑰匙。他急急地走過來開了門,指一指我,“你,換間牢房。”我站起來撣撣灰塵,想到方才那人祈求的目光,便隨著這人離開了此處。
別處的牢房都擁擠很多,我實在是想不出來這樣一個小村莊裏哪來的如此多的犯人。在牢中整整一日,他們的底細便也知道了大概。原來這其中絕大部分人皆是捲入了一起“鬼神案”中,此案至今未破,這些人便都關在牢中不得出去。
此村名為小葉村,這村子地勢險要,正卡在入川的狹關上,是以方圓百裏內沒有其他村莊與之相鄰,村中也少有生人前來。逾月前,村中衙門失竊,裏正大怒,遣兩位捕頭率人闔村搜查,便是劉捕頭和昨日裏前來換牢房的張捕頭。搜查持續了整整三日,那三日中人心惶惶,不得安生。就在第四日淩晨時分,村中突然生了一件怪事。
</br>
“貴人不買鴨子了?”農婦剛從對麵過來,聽見我說不必,緊張地用圍裙擦著手。
道君掏出錢放到她的手中,“這錢你先拿著,鴨子改日再給我們。天將下雨了,你快快趕著鴨子迴家罷。”
農婦這才仰頭看天,“呀!真是要下雨了。”慌慌張張地便往對岸去了。
“別忘了你的鴨子!”道君喊道。我拉起道君,“自己的東西她怎麽會忘記,我們快些迴去罷。”
豆大的雨點緊貼著腳步襲來,我和道君站在簷下喘著氣,暗嘆幸好迴來得急。“是他們嗎?”客棧的堂中走過來幾人,為首一個趾高氣揚地指著我與道君說道。他旁邊正站著午時剛見過的客棧掌櫃,弓著腰道,“是是是。”
我向他們走過去,“生了何事?”我問道。那趾高氣揚的大著聲音,“命案!”
“哪裏的命案?犯罪現場在何處?”我又問道。那人正欲迴答,又突然想起什麽似的瞪大眼珠,“你是什麽身份?豈容你在這裏問東問西!”
我正欲反駁,道君拉拉我的衣袖,“不必與他計較。”我方才想起來此行越是低調越好,便隻冷然看了那人一眼。這人許是村中的捕頭一類,長年在這裏積威,說話狂妄地緊,實則卻沒多大能力,亦沒什麽膽量,見我並非軟弱之人,便訕訕地去了。又朝著客棧掌櫃的吼道,“到底是不是他們?”
我二人今日才到此處,怎會與這命案有關?我心裏想著,便聽到掌櫃的說道,“劉捕頭,陳二死的地方確實是他倆的房間外啊。”陳二是這客棧的夥計,客房裏添菜打掃一類的活計都是他在做,怎會莫名地死在我倆的房外?說罷,他又哆哆嗦嗦從懷中掏出一張紙,“這是他們住房的憑證。”
“人證物證俱在,給我押走!”劉捕頭聲色俱厲道。我不由得怒氣高漲,劉捕頭手下之人見此通通不敢上前,一時間大堂內寂靜無聲。
“阿彌陀佛。”我聽到這樣一句再熟悉不過的話,朝著聲音來源的方向看去,隻見一名身著描金絲僧袍的僧人走出人群。此人年紀約莫四十上下,模樣十分端正,若未出家想來年輕時亦是俊秀的公子。“這是哪來的僧人?”道君在我耳邊說道,她皺著眉頭,似是十分不喜這位突來的僧人。
堂中餘下諸人卻不像我們,他們紛紛雙手合十,恭敬地低下頭向這位僧人行禮。“諸位可否聽我一言?”僧人不緊不慢道。
“師父請講。”那劉捕頭忙說道。僧人望向我,道,“我看這二位施主遠道而來,與本村人素無瓜葛,當不會是兇手。隻是若無憑證證明,二位想必是要到衙門走一趟了。”
我見他還明幾分事理,便也緩和了語氣,“事發之時我與夫人皆不在客棧內,掌櫃的是見過我們出門的。”可那掌櫃的瞥了瞥劉捕頭,又嚅囁道,“我隻見到他們出去,卻不曉得有沒有中途迴來。”此處我二人人生地不熟,且這樣的情形,分明就是針對我二人,掌櫃的如此說一時間倒真是讓我們百口莫辯。道君顯然也發現了這裏的人明顯的排外心理,皺著眉看著漸漸向我二人圍攏的人群。
“罷。”我揮手道,“我便同你們去一趟衙門。”我本不想多生事端,但卻絕非怕事之人,衙門去便去。我將錢袋拿出來遞給道君,“重新尋個地方住下,我出來後便去找你。”道君望著我點點頭,“嗯。”
劉捕頭又大著嗓門,“你二人都要去!”我愈發覺得聒噪,一步跨到他的對麵拔出了他腰間的佩刀,“要麽我跟你們走,要麽你便跟我走!”我刀指他的咽喉,卻沒想到他雖驚得聲音微微顫抖,卻還是不肯認輸,隻梗著脖子怒目看著我。
久未言語的僧人將念珠放進袖中,正要開口,我刀鋒一轉,“請領路。”說罷將刀狠狠擲在地上。村裏人家說得好了乃世外桃源,說得不好便是極度排外,外來之人休想在這裏得到平等的庇護,且有這僧人顯然地位不斐,我才有意做得無理,不至平白被他人欺了去。
說是衙門,其實不過一座小院,正堂坐北朝南,大門通透,一覽無遺。僧人入了衙門卻徑直向左側廂房走去,原是那村裏的裏正大人前日裏外出了,至今還未歸來。“大人還未歸來,你便先到牢裏待著罷。”僧人說道。
我頷首,左右來這衙門便是為著查探這樁“命案”,入獄也無妨。“劉捕頭,帶他去罷。”僧人吩咐完了,又溫聲對我表了歉意,便匆匆離開。
牢獄的房間不多,皆很破舊,卻擠滿了人,盡頭處向右拐彎,才見到一間不甚擁擠的牢房,這裏不大,卻隻待了一個人,便顯得比外麵寬敞了許多。劉捕頭將牢門打開,循例吩咐了幾句便走了。
“你犯了什麽罪,竟受了這樣重的刑?”這牢中的人從方才起便一直默默蹲在牆角,我進來時踢了他一腳也不見他有所反應。地上的幹茅草卻有斑斑血跡,想來是傷口作痛時,四處翻滾所致。我站到他麵前,“這般受折磨,不如死了倒好。”
“哼。”他冷哼一聲,“區區小生,你才幾歲?”
“不想死?你犯的罪抵得過嗎?”
“年輕人,想套我的話,你還差著火候。”
我摸摸鼻子,這人言語間不似尋常農夫,我便想探探他的底細,不想被識破,我便不再掩飾,在他旁邊坐下又多問幾句。他仍是不說,卻道,“聽你的口音,並非蜀川人士,當是江南來的罷?”
我點點頭,他卻又沉默下去。這間牢房仿佛與世隔絕一般,靜得隻聽得到茅草舒展的聲音。不一會,便聽得外間一陣喧鬧,那人突地轉過頭悄聲對我道,“幫我。”我還未來得及再問上幾句,牢外便來了人。
第12章 鬼神天罰
我因牽扯到了客棧的命案而下獄,本與一頗為奇怪的老者在同一間牢房,正說話間,卻聽見有人來,所來之人也著捕頭的服侍,腰間掛著一大串鑰匙。他急急地走過來開了門,指一指我,“你,換間牢房。”我站起來撣撣灰塵,想到方才那人祈求的目光,便隨著這人離開了此處。
別處的牢房都擁擠很多,我實在是想不出來這樣一個小村莊裏哪來的如此多的犯人。在牢中整整一日,他們的底細便也知道了大概。原來這其中絕大部分人皆是捲入了一起“鬼神案”中,此案至今未破,這些人便都關在牢中不得出去。
此村名為小葉村,這村子地勢險要,正卡在入川的狹關上,是以方圓百裏內沒有其他村莊與之相鄰,村中也少有生人前來。逾月前,村中衙門失竊,裏正大怒,遣兩位捕頭率人闔村搜查,便是劉捕頭和昨日裏前來換牢房的張捕頭。搜查持續了整整三日,那三日中人心惶惶,不得安生。就在第四日淩晨時分,村中突然生了一件怪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