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命數?我嗤笑一聲,“我命由我不由天。”
他一臉蔑視,“果真是個孤兒,這樣無知的話也敢說出。可是我的女兒不會這樣,她是我們董家的依靠,不能被你毀了!”
“若我可以保住七娘子一世平安,可以保你董家富貴呢?”
“你如何證明你能?”
“我會離開這裏去往京城。”我道,“你若當七娘子是你的女兒,便該知道不要草草決定她的一生。”
董衡為人勢力,從前不答應旁人的提親,皆是因為那些人富貴不足。我若得了功名,才可能使董衡同意將七娘子交給我。
董衡聽到這話仿佛很滿意,“算你識相,等你真的高中了,再迴來同七兒見麵罷。”
我沒有再說話,直接轉身離開。
這座小亭,是我一輩子都不會忘的地方,因為這裏有七娘子,她的笑,她的淚,她的衣衫,她的氣息全部都留在了這裏,留在了今晚。
第2章 命數之說
董衡親自為我打開了城門,開寶六年今上還在四處征戰,城門自然不可以夜開,可董衡居然為我破例。
夜色還很深,我就已經走在了官道上,“不如歸去,不如歸去……”我又聽見布穀鳥叫,這是我第一次從這淒涼尖利的叫聲中聽到它聲聲訴說的話。
不能歸去啊,我不敢對七娘子保證什麽,但我會盡畢生所能護住她一世安康。
我足足趕了半月的路才到達都城汴梁——東京開封府。京城中與興元府大為不同,處處繁華熱鬧,皇親貴胄不知有幾多。我依舊穿著從興元府中出來時的衣服,經半月的跋山涉水,這衣服早已破爛不堪。
“公子,換身衣服罷。”
我轉過身去,就見一穿著玄色長袍,看起來極為怪異的女子正望著我,手中捧著一件素衣。
我十分疑惑,這開封府中怎還有識得我的人?“這位姑娘,是在同我講話?”
那女子重重點點頭,“就是與你。”
我又細細打量她,便見她的腰間掛著一個八卦盤,我指著那物什,“姑娘也信命嗎?”
“若不信,我怎得能尋到你?”
我大笑幾聲,“姑娘,我乃富貴兇險命罷?”
“公子若隨了我,便能解了這兇險。”
我仍舊隻是笑,“我如何信你?”
那女子從懷中掏出一塊物什舉到我麵前,“這個,你可認得?”
我凝神看去,這是一塊小小的玉玦,上繪有騰蛇的圖案,而那正中央赫然刻著兩個大字“德昭”。
我雖未長在京中,但多與書生交遊,自然知道這“德昭”是誰的名諱。今上次子德昭自幼聰慧,氣能容人,頗受官家寵愛。幹德二年出閣,官家認為其年幼(十三歲),便沒有封王,隻授了貴州防禦使的虛職,仍住在京中,如今九年過去,算算這位皇子也已經22歲了,這女子掏出了二皇子的玉玦,究竟和他有什麽關係?
看我神態,那女子便知我知曉這玉玦的貴重,又道,“二皇子身邊正缺少一個書童,公子便去罷。”
我思量片刻,卻搖搖頭,看她的樣子,二皇子之事不會有假,可我卻不想過早的捲入皇廷之中。德昭身份之重,將來定會與皇位有所糾纏,這其中的爭鬥,遠非現在的我可以想像。如今我隻想好生念書,求了功名,悄悄地返迴興元府便足矣。
“二皇子的身份還不足以讓你心動嗎?京中若說一句二皇子的門人,可是無人敢阻攔的。”
我正要迴答,便聽得一陣馬蹄聲從遠處愈近,想要抬眼看去,那女子卻趕快將我拉起,隨著人群退到路的側邊,遠遠的避讓開來。
我十分不自在地將手抽走,又揶揄道,“姑娘不是說二皇子門下之人無須避讓嗎?怎麽這會兒駭成這個樣子?”
她惱羞成怒,“你知道那人是誰嗎?宣徽南院使大將軍曹彬!”
我亦感到震驚,今上四處征戰,這曹彬幾乎次次都跟著,他的地位自然極其重要。我抬頭看去,就見他一身甲冑,器宇軒昂的從百姓中間行過。
“曹將軍這是去哪?”我悄悄問她。
“聖上命江南國主李煜來京,李煜不從,聖上便派遣曹將軍率軍攻打金陵。”
我恍然大悟,如今天下幾乎皆為宋地,隻南唐一國勢力較為強大,聽聞南唐國主李煜極為昏聵,金陵被破隻會是時間上的問題,難怪百姓爭相稱讚曹彬。
“曹將軍功勞再大,卻永遠也不會姓趙。”她正色道,“德昭心性堅韌,日後成就不可限量。”
鐵蹄聲中,一名不過碧玉年華的女子自信從容地說出這番話,仿佛她可操控天下一般,我看著她,竟莫名地就相信了她的話,“姑娘,你看錯我了,郭郎兒誌不在此。”我卻道。
“那你誌在何處?”
“求學而已。”我輕輕地說出這四個字,可卻無人知道,這對我有多麽重要的意義。
“郭郎兒,你真是傻。”她搖搖頭,“求學一途的終點是什麽?”
我一瞬間恍惚了,半月前,也有一個人說我傻,她該舉行了盛大的及笄禮了罷,不知她是否還記得那個郭郎兒傻秀才。
“寒窗苦讀,隻為狀元及第!”我堅定道。
“你得了狀元,不授官嗎?領了官職,不會想要官運亨通嗎?到那時,你還會覺得德昭門人是無用的嗎?”
我看著這位陌生的姑娘,目光卻被拉到了遙遠的山南西道,我若當真做了大官,七娘子會高興的罷?思及此,我緩緩地點了點頭,“我隨你去。”
那姑娘叫做念稚,說是自小入了佛門,後自立門戶,在這開封府中日日觀天象,尋奇人,終於拜在了二皇子德昭的門下,如今又尋了我來,見我同意入德昭府,高興地連聲稱好,“郭公子,快換上這身衣服隨我入府。”
我疑惑地望著她。
她道,“你這一身破爛,旁人誰會多看你一眼?若非我這伯樂,再好的馬可也無處馳騁!”複又嘟囔一句,“我帶來的人,可不能叫人輕看。”
我無奈地望著她,原來這姑娘還是個以貌取人的主兒。
“郭公子,先隨我去客棧洗去這一身風塵罷。”
我頷首,心想,名滿天下的賢公子德昭,不知到底是怎樣的模樣?
我很快便梳洗完畢,推開門,便見念稚焦急地等在門外,“凡事欲速則不達,慢些,慢些。”我悠悠道。卻看見她眼似銅鈴般,看著我不說話。
“怎麽了?”我問道。
“你你你!”念稚指著我,“你……真是個俊秀的小哥哥。”她突然改了音調。
“啊?”我不知道如何作答,無賴秀才雖然無賴,卻也從未聽過這樣的話。
“哈哈。”她大笑幾聲,“麵如冠玉,目若朗星,長身玉立,神明爽俊,笑則使人如沐春光,不笑令人趨之若鶩,這些詞都不足以用來形容你,郭公子,你真好看。”
</br>
他一臉蔑視,“果真是個孤兒,這樣無知的話也敢說出。可是我的女兒不會這樣,她是我們董家的依靠,不能被你毀了!”
“若我可以保住七娘子一世平安,可以保你董家富貴呢?”
“你如何證明你能?”
“我會離開這裏去往京城。”我道,“你若當七娘子是你的女兒,便該知道不要草草決定她的一生。”
董衡為人勢力,從前不答應旁人的提親,皆是因為那些人富貴不足。我若得了功名,才可能使董衡同意將七娘子交給我。
董衡聽到這話仿佛很滿意,“算你識相,等你真的高中了,再迴來同七兒見麵罷。”
我沒有再說話,直接轉身離開。
這座小亭,是我一輩子都不會忘的地方,因為這裏有七娘子,她的笑,她的淚,她的衣衫,她的氣息全部都留在了這裏,留在了今晚。
第2章 命數之說
董衡親自為我打開了城門,開寶六年今上還在四處征戰,城門自然不可以夜開,可董衡居然為我破例。
夜色還很深,我就已經走在了官道上,“不如歸去,不如歸去……”我又聽見布穀鳥叫,這是我第一次從這淒涼尖利的叫聲中聽到它聲聲訴說的話。
不能歸去啊,我不敢對七娘子保證什麽,但我會盡畢生所能護住她一世安康。
我足足趕了半月的路才到達都城汴梁——東京開封府。京城中與興元府大為不同,處處繁華熱鬧,皇親貴胄不知有幾多。我依舊穿著從興元府中出來時的衣服,經半月的跋山涉水,這衣服早已破爛不堪。
“公子,換身衣服罷。”
我轉過身去,就見一穿著玄色長袍,看起來極為怪異的女子正望著我,手中捧著一件素衣。
我十分疑惑,這開封府中怎還有識得我的人?“這位姑娘,是在同我講話?”
那女子重重點點頭,“就是與你。”
我又細細打量她,便見她的腰間掛著一個八卦盤,我指著那物什,“姑娘也信命嗎?”
“若不信,我怎得能尋到你?”
我大笑幾聲,“姑娘,我乃富貴兇險命罷?”
“公子若隨了我,便能解了這兇險。”
我仍舊隻是笑,“我如何信你?”
那女子從懷中掏出一塊物什舉到我麵前,“這個,你可認得?”
我凝神看去,這是一塊小小的玉玦,上繪有騰蛇的圖案,而那正中央赫然刻著兩個大字“德昭”。
我雖未長在京中,但多與書生交遊,自然知道這“德昭”是誰的名諱。今上次子德昭自幼聰慧,氣能容人,頗受官家寵愛。幹德二年出閣,官家認為其年幼(十三歲),便沒有封王,隻授了貴州防禦使的虛職,仍住在京中,如今九年過去,算算這位皇子也已經22歲了,這女子掏出了二皇子的玉玦,究竟和他有什麽關係?
看我神態,那女子便知我知曉這玉玦的貴重,又道,“二皇子身邊正缺少一個書童,公子便去罷。”
我思量片刻,卻搖搖頭,看她的樣子,二皇子之事不會有假,可我卻不想過早的捲入皇廷之中。德昭身份之重,將來定會與皇位有所糾纏,這其中的爭鬥,遠非現在的我可以想像。如今我隻想好生念書,求了功名,悄悄地返迴興元府便足矣。
“二皇子的身份還不足以讓你心動嗎?京中若說一句二皇子的門人,可是無人敢阻攔的。”
我正要迴答,便聽得一陣馬蹄聲從遠處愈近,想要抬眼看去,那女子卻趕快將我拉起,隨著人群退到路的側邊,遠遠的避讓開來。
我十分不自在地將手抽走,又揶揄道,“姑娘不是說二皇子門下之人無須避讓嗎?怎麽這會兒駭成這個樣子?”
她惱羞成怒,“你知道那人是誰嗎?宣徽南院使大將軍曹彬!”
我亦感到震驚,今上四處征戰,這曹彬幾乎次次都跟著,他的地位自然極其重要。我抬頭看去,就見他一身甲冑,器宇軒昂的從百姓中間行過。
“曹將軍這是去哪?”我悄悄問她。
“聖上命江南國主李煜來京,李煜不從,聖上便派遣曹將軍率軍攻打金陵。”
我恍然大悟,如今天下幾乎皆為宋地,隻南唐一國勢力較為強大,聽聞南唐國主李煜極為昏聵,金陵被破隻會是時間上的問題,難怪百姓爭相稱讚曹彬。
“曹將軍功勞再大,卻永遠也不會姓趙。”她正色道,“德昭心性堅韌,日後成就不可限量。”
鐵蹄聲中,一名不過碧玉年華的女子自信從容地說出這番話,仿佛她可操控天下一般,我看著她,竟莫名地就相信了她的話,“姑娘,你看錯我了,郭郎兒誌不在此。”我卻道。
“那你誌在何處?”
“求學而已。”我輕輕地說出這四個字,可卻無人知道,這對我有多麽重要的意義。
“郭郎兒,你真是傻。”她搖搖頭,“求學一途的終點是什麽?”
我一瞬間恍惚了,半月前,也有一個人說我傻,她該舉行了盛大的及笄禮了罷,不知她是否還記得那個郭郎兒傻秀才。
“寒窗苦讀,隻為狀元及第!”我堅定道。
“你得了狀元,不授官嗎?領了官職,不會想要官運亨通嗎?到那時,你還會覺得德昭門人是無用的嗎?”
我看著這位陌生的姑娘,目光卻被拉到了遙遠的山南西道,我若當真做了大官,七娘子會高興的罷?思及此,我緩緩地點了點頭,“我隨你去。”
那姑娘叫做念稚,說是自小入了佛門,後自立門戶,在這開封府中日日觀天象,尋奇人,終於拜在了二皇子德昭的門下,如今又尋了我來,見我同意入德昭府,高興地連聲稱好,“郭公子,快換上這身衣服隨我入府。”
我疑惑地望著她。
她道,“你這一身破爛,旁人誰會多看你一眼?若非我這伯樂,再好的馬可也無處馳騁!”複又嘟囔一句,“我帶來的人,可不能叫人輕看。”
我無奈地望著她,原來這姑娘還是個以貌取人的主兒。
“郭公子,先隨我去客棧洗去這一身風塵罷。”
我頷首,心想,名滿天下的賢公子德昭,不知到底是怎樣的模樣?
我很快便梳洗完畢,推開門,便見念稚焦急地等在門外,“凡事欲速則不達,慢些,慢些。”我悠悠道。卻看見她眼似銅鈴般,看著我不說話。
“怎麽了?”我問道。
“你你你!”念稚指著我,“你……真是個俊秀的小哥哥。”她突然改了音調。
“啊?”我不知道如何作答,無賴秀才雖然無賴,卻也從未聽過這樣的話。
“哈哈。”她大笑幾聲,“麵如冠玉,目若朗星,長身玉立,神明爽俊,笑則使人如沐春光,不笑令人趨之若鶩,這些詞都不足以用來形容你,郭公子,你真好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