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以管城為幌子,吸引安祿山把注意力放在管城,分安祿山的兵,再出一路精銳,做突襲。


    其實李倓拿下管城,就已經達到分安祿山兵的目的。


    以目前的局勢來看,安祿山以為自己要派兵去打雍丘以及睢陽,再派一路兵打滎陽管城,主力則往西打陝州,攻破長安。


    這是兵分三路。


    其實河北此時正在發酵,隻是張通晤把清河的戰況給隱瞞了。


    張通晤:安座,放心,形勢一片大好!


    在分安祿山各路兵馬之後,李倓和王忠嗣商議後,兩人不謀而合,提出出其不意的策略。


    四月初九傍晚,能元皓一萬精銳抵達管城以東二十裏,在此紮營。


    四月初十,另外兩萬精銳橫渡滎陽,往汴州推進,他們來馳援尹子琦的。


    四月初十下午,抵達管城的能元皓部對管城發動了大規模的攻城。


    漫天箭雨傾斜直下,衝擊在城牆、城垛,還有城頭士兵手裏的盾牌上。


    等大約十幾批箭雨之後,就換做投石機了。


    這批叛軍顯然不打算立刻就用雲梯,而是用遠程武器先消耗守城唐軍。


    “啟稟將軍,糧食已經清點完。”原管城縣尉張有成急匆匆趕過來,“足夠我們吃上半年。”


    王忠嗣點了點頭說道:“好,去把所有的布匹金銀珠寶全部散發,告訴全軍,就說我們要在這裏打一場苦仗!”


    “是!”張有成應了一聲,他聽到城頭方向傳來的聲音,還有城外叛軍的唿喊聲,心中有些害怕。


    本來打算走的張有成又問道:“將軍,我們能守住嗎?”


    “當然能!”王忠嗣用肯定的語氣說道,“有我在,叛軍打不進來!”


    “但是下官聽說洛陽都失守了。”


    “洛陽是巨城,根本無法防禦,封常清出城野戰是迫不得已而為之,但管城不一樣,我們有訓練有素的戰士,有充足的糧食,還有同仇敵愾的民眾,這些就足夠了!”


    張有成這才點了點頭。


    他不知道的是,現在的叛軍才剛剛開始,管城的局麵不會比雍丘好到哪裏去。


    四月十一日,在拿下洛陽十天之後,叛軍全軍上下都得到了封賞。


    跟著安祿山造反的將軍們收獲了錢財和美女。


    並且洛陽的輿論也開始飄忽起來,一些德高望重的僧侶和道士開始在民間講天命。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李唐氣數已盡,安大夫天命所歸。


    於是四月十二日這一天,安祿山在洛陽正式稱帝。


    自稱雄武皇帝,國號大燕,定都洛陽,年號聖武,達奚珣為丞相,嚴莊為禦史大夫、中書侍郎等。


    至於安守忠、田承嗣、崔乾佑這些能征善戰的武將,也先後加官進爵。


    普通的士兵一路上也劫掠無數。


    叛軍的士氣在這個階段高漲到了極點。


    四月十三日,也就是安祿山稱帝的第二天,安慶緒統帥三萬精銳,一路向陝州殺去。


    此時從洛陽到陝州的路上,到處都是難民,他們麵如菜色,神色慘然。


    往日各個關口都有官吏查看通行憑證,現在全部都人去樓空。


    叛軍一路過去,看見人就殺,看見財物就搶。


    被殺死的、餓死的人,延綿數百裏。


    四月十三日中午,封常清勸說高仙芝:“叛軍戰力極強,一路打來,士氣也非常旺盛,我們現在不應該與叛軍正麵作戰,而是據守不出。”


    封常清其實也是有苦說不出,洛陽城很難堅守,因為城池太大了。


    城池一大,兵力就被攤薄,指揮官指揮起來的難度倍增。


    但是陝州不同,陝州北依黃河,南靠山地,而且城池規模不大,可以集中兵力據守。


    但封常清又說道:“但現在潼關無兵可守,如果叛軍走山路,繞過陝州,可輕而易舉破潼關,潼關一丟,長安危矣。”


    長安就更不可能守了,長安比洛陽還大,城樓高不過六米。


    就算長安能守住,叛軍一旦進關中,把運往長安的各個糧道全部堵死,長安不出數月,將會變成人間地獄。


    與過去那個意氣風發的高仙芝不同,此時的高仙芝,神色疲憊。


    “你說得對,若是我們手中的兵還是安西兵,便在陝州,何懼之有,哪怕是叛軍繞道陝州,我亦可分兵追擊叛軍,隻是如今之局勢,我們兵力全部集中陝州,潼關必破無疑,可是……”


    封常清苦澀地說道:“可是若退守潼關,聖人必怪罪!”


    沉默片刻,高仙芝還是果斷地說道:“我們沒有時間了,隻能退守潼關。”


    這時,外麵傳來叫罵的聲音:“你們長點眼,我是聖人派來的監軍!”


    封常清看了一眼外麵,說道:“又是他!”


    高仙芝站起來,邊令誠已經拿著皇帝的節杖進來:“副元帥,我聽說叛軍已經從洛陽發兵而來,為何不集結重兵出城去迎戰?”


    “邊中官,我身體抱恙,戰事可否改日再議?”


    “高仙芝!”邊令誠立刻就變臉了,“聖人如此信任你,許你飛騎、彍騎,又準許你招募勁兵五萬!你倒是好啊!到了陝州一個多月,眼睜睜看著洛陽淪陷!”


    說完後,目光又落到封常清身上:“還有你,丟了洛陽,還有臉在這裏站著!我已經稟明聖人降你的罪!”


    高仙芝神色不悅,他打了那麽多年仗,就沒有打過這麽窩囊的仗。


    手下都是新兵不說,皇帝還派了邊令誠來監軍。


    當年高仙芝就跟邊令誠有合作過,那是在安西的時候,高仙芝要長途征討小勃律國,邊令誠留守。


    高仙芝立功之後,邊令誠也跟著沾光。


    但邊令誠喜歡對戰事指手畫腳,他一個宮裏的閹人,哪裏懂得打仗?


    偏偏李隆基就喜歡用宦官監軍。


    用宦官監軍這個先河就是李隆基開的,後世不斷效仿,不斷被宦官坑。


    “邊中官,沒有其他事,請出去吧!”


    “你……高仙芝!你發不發兵!”


    “請吧!”


    “你等著!你們倆等著!”邊令誠怒道。


    下午,高仙芝發布了全軍緊急撤離陝州的命令。


    邊令誠又來了:“高副元帥,你這是作甚!”


    “退守潼關!”


    “好好好!我現在去奏請聖人!”邊令誠撂下話轉身就走。


    黃昏之後,李倓三千五百精銳快速沿河而過,向陝州急速推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