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攻打清河
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畫淩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載現在有兩種辦法弄死吉溫。
一、把吉溫騙出去,在一個偏僻的地方吊死他。
這顯然不可能,吉溫不但不傻,而且很聰明,他知道這裏是建寧郡王的地盤,他絕不會離開大都督府。
二、在大都督府弄死吉溫。
按照目前的情況,元載隻能用這種辦法弄死吉溫。
但這種事不能聲張。
因為吉溫是禦史,代表是朝廷。
雖然如今格局大變,但若是讓江東這群人知道建寧郡王殺了禦史,心中難免恐慌,可能私下使壞。
所以這件事要做得快且幹淨一些。
下午的時候,揚州大都督府突然來了一批樂師。
不多時, 鼓聲、琴聲、古箏聲響起,有人舞劍、有人高唿。
驚得正在吃茶的吉溫一大跳,正準備出去看看,卻遇到了迎麵走來的元載。
吉溫愣了一下,隨即恢複冷淡、嚴肅的神色。
“你是何人?”
“在下揚州都督府判官元載。”元載說道,他身後跟著一群護衛。
“哦,你就是元公輔,我聽過你的名字。”吉溫臉上帶著幾分居高臨下的冷笑,“聽說你有點本事,不過跟著建寧郡王是沒有出息的。”
“哦?”
“現在朝廷要調查建寧郡王了,我手裏就有聖旨,這建寧郡王倒了,你還能去哪裏呢,我這裏倒是有一個機會,你跟著我,以後榮華富貴。”
元載卻突然問道:“閣下是禦史吉溫?”
“本官正史侍禦史,是奉聖人之命前來……外麵到底在幹什麽!敲鑼打鼓,什麽都聽不見……”
吉溫憤怒地吼道。
“禦史說什麽!”
“我說,去把外麵那些人趕走!”
“我聽不見!”
“去把外麵那些人趕走!”
元載大聲喊道:“我們現在要對閣下進行身份核實!”
“身份核實,我這裏有聖旨,有官印……”
“我問你一個問題,你迴答對了,你就是朝廷的侍禦史!”
吉溫怔了怔,這是哪門子核實方式?
不待他迴答,元載在他耳邊問道:“建寧郡王喜歡吃什麽美食?”
吉溫:?
“建寧郡王喜歡吃什麽美食?”
吉溫:???
元載擺了擺手,那些護衛立刻把門一關。
吉溫心頭一沉,怒道:“你要幹……”
“迴答不上來啊,假禦史,殺了。”
元載一聲令下,武意第一個動手,拔出匕首飛快紮進了吉溫的脖子側麵。
鮮血飛濺出來。
吉溫整個人呆立原地:“你……”
外麵的鼓聲越來越大……
其他護衛也拔刀開始動手,一個個下手又快又狠。
跟著吉溫來的這些人,像切瓜砍菜一樣被殺死。
到了晚上,屍體被運出大都督府,到郊外之後,有身強力壯的人,用斧頭剁成碎塊,扔到野外。
一切都處理好之後,似乎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三月初二,揚州一切如常,河北大地卻已經是風聲鶴唳。
繼趙郡投降之後,钜鹿郡、饒陽郡、信都郡先後獻上投降辭陳表。
就連曆史上由顏真卿掀起反抗的平原郡,也投降了。
安祿山不費吹灰之力,拿下了河北諸郡。
等到三月初二,安祿山抵達清河郡。
“清河郡是北庫,朝廷在清河郡囤積了諸多物資,以支持範陽和平盧。”
說話的是阿史那承慶,他是安祿山的核心高層之一。
“拿下清河,我們的兵力可以再翻倍!”
“哈哈哈,河北那麽多郡都降了,清河難道就特殊麽?”安祿山大笑道,“派人去清河縣,就說投降不殺,若不降,屠城!”
“是!”
安祿山的使者派到了清河,奉勸清河投降。
張巡站在城頭,俯視下放,問道:“你是何人?”
“吾乃範陽節度使派來的使者,清河縣縣令張巡在何處?”
“我就是!”
“好,你現在把城門打開,率領一眾官員,跪在城外,大夫不會為難你……”
使者話未說完,張巡說道:“射死他!”
他一聲令下,城頭的守軍當即彎弓,瞬間數十支箭矢衝過去,那使者來不及閃躲,被射中了十餘箭,到底氣絕身亡。
“報!大夫,我們的使者被人射死了!”
安祿山聞言大驚,怒道:“清河縣是要反抗我嗎?”
在場所有人都頗有些驚訝,這一路走來,還不到十日,所有州郡望風而降。
眾人原本以為河北會沒有任何反抗,豈料到了清河縣,居然碰了一塊石頭。
“大夫,請給末將一萬兵馬,末將去平了這清河縣!”站出來說話的是史思明。
“萬萬不可!”高尚說道,“大夫,現在最關鍵的還不是清河,而是速速南下洛陽,不需要讓一員虎將來打清河,隻需要派遣一員小將,給一些人馬,一個小小的清河,無需數日即可告破,屆時派人運錢財和兵備即可。”
安祿山點了點頭,對安慶緒說道:“這事交給你安排,派一個人打清河,敢反抗我,我要把這座城夷為平地!”
“是!”
此時的安祿山,以及安祿山高層還沒有意識到,清河縣接下來會給整個大局造成什麽樣的影響。
當然,從全局來看,安祿山的決定沒有錯。
因為他不可能知道,清河縣張巡是一塊鐵骨頭。
他的戰略目標的確是洛陽。
現在叛軍和大唐朝廷出擊極限博弈狀態,占據千變萬化,隻有搶占先機,才能占據主動地位。
安慶緒安排了一個叫張通晤的將領,給了他五千人,交代了一句,大軍就離開了清河。
張通晤接到這個命令,覺得自己飛黃騰達的機會到了。
下午的時候,斥候來報。
“報!明公,叛軍主力撤走了。”
刺史宇文寬聽後,長舒了一口氣,其他官員也鬆了一口氣。
“但是叛軍主力留了數千兵馬在城外。
斥候這般一說,在場所有人都立刻緊張起來。
張巡說道:“安祿山的目標是洛陽,他在與長安搶時間,他必然以為清河防備空虛,所以才隻留了數千兵馬。”
“好在張巡你提前招募了一批兵馬。”宇文寬現在迴憶起來,暗自慶幸,當日喝了酒才同意的。
現在看來,還好當日喝了酒!
見眾人安定,張巡並未多說。
但他知道,叛軍一旦發現清河久攻不下,必然從別處招募兵馬,甚至會從洛陽調來援軍。
這將是一場持久戰。
“報!叛軍準備攻城了!”
一、把吉溫騙出去,在一個偏僻的地方吊死他。
這顯然不可能,吉溫不但不傻,而且很聰明,他知道這裏是建寧郡王的地盤,他絕不會離開大都督府。
二、在大都督府弄死吉溫。
按照目前的情況,元載隻能用這種辦法弄死吉溫。
但這種事不能聲張。
因為吉溫是禦史,代表是朝廷。
雖然如今格局大變,但若是讓江東這群人知道建寧郡王殺了禦史,心中難免恐慌,可能私下使壞。
所以這件事要做得快且幹淨一些。
下午的時候,揚州大都督府突然來了一批樂師。
不多時, 鼓聲、琴聲、古箏聲響起,有人舞劍、有人高唿。
驚得正在吃茶的吉溫一大跳,正準備出去看看,卻遇到了迎麵走來的元載。
吉溫愣了一下,隨即恢複冷淡、嚴肅的神色。
“你是何人?”
“在下揚州都督府判官元載。”元載說道,他身後跟著一群護衛。
“哦,你就是元公輔,我聽過你的名字。”吉溫臉上帶著幾分居高臨下的冷笑,“聽說你有點本事,不過跟著建寧郡王是沒有出息的。”
“哦?”
“現在朝廷要調查建寧郡王了,我手裏就有聖旨,這建寧郡王倒了,你還能去哪裏呢,我這裏倒是有一個機會,你跟著我,以後榮華富貴。”
元載卻突然問道:“閣下是禦史吉溫?”
“本官正史侍禦史,是奉聖人之命前來……外麵到底在幹什麽!敲鑼打鼓,什麽都聽不見……”
吉溫憤怒地吼道。
“禦史說什麽!”
“我說,去把外麵那些人趕走!”
“我聽不見!”
“去把外麵那些人趕走!”
元載大聲喊道:“我們現在要對閣下進行身份核實!”
“身份核實,我這裏有聖旨,有官印……”
“我問你一個問題,你迴答對了,你就是朝廷的侍禦史!”
吉溫怔了怔,這是哪門子核實方式?
不待他迴答,元載在他耳邊問道:“建寧郡王喜歡吃什麽美食?”
吉溫:?
“建寧郡王喜歡吃什麽美食?”
吉溫:???
元載擺了擺手,那些護衛立刻把門一關。
吉溫心頭一沉,怒道:“你要幹……”
“迴答不上來啊,假禦史,殺了。”
元載一聲令下,武意第一個動手,拔出匕首飛快紮進了吉溫的脖子側麵。
鮮血飛濺出來。
吉溫整個人呆立原地:“你……”
外麵的鼓聲越來越大……
其他護衛也拔刀開始動手,一個個下手又快又狠。
跟著吉溫來的這些人,像切瓜砍菜一樣被殺死。
到了晚上,屍體被運出大都督府,到郊外之後,有身強力壯的人,用斧頭剁成碎塊,扔到野外。
一切都處理好之後,似乎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三月初二,揚州一切如常,河北大地卻已經是風聲鶴唳。
繼趙郡投降之後,钜鹿郡、饒陽郡、信都郡先後獻上投降辭陳表。
就連曆史上由顏真卿掀起反抗的平原郡,也投降了。
安祿山不費吹灰之力,拿下了河北諸郡。
等到三月初二,安祿山抵達清河郡。
“清河郡是北庫,朝廷在清河郡囤積了諸多物資,以支持範陽和平盧。”
說話的是阿史那承慶,他是安祿山的核心高層之一。
“拿下清河,我們的兵力可以再翻倍!”
“哈哈哈,河北那麽多郡都降了,清河難道就特殊麽?”安祿山大笑道,“派人去清河縣,就說投降不殺,若不降,屠城!”
“是!”
安祿山的使者派到了清河,奉勸清河投降。
張巡站在城頭,俯視下放,問道:“你是何人?”
“吾乃範陽節度使派來的使者,清河縣縣令張巡在何處?”
“我就是!”
“好,你現在把城門打開,率領一眾官員,跪在城外,大夫不會為難你……”
使者話未說完,張巡說道:“射死他!”
他一聲令下,城頭的守軍當即彎弓,瞬間數十支箭矢衝過去,那使者來不及閃躲,被射中了十餘箭,到底氣絕身亡。
“報!大夫,我們的使者被人射死了!”
安祿山聞言大驚,怒道:“清河縣是要反抗我嗎?”
在場所有人都頗有些驚訝,這一路走來,還不到十日,所有州郡望風而降。
眾人原本以為河北會沒有任何反抗,豈料到了清河縣,居然碰了一塊石頭。
“大夫,請給末將一萬兵馬,末將去平了這清河縣!”站出來說話的是史思明。
“萬萬不可!”高尚說道,“大夫,現在最關鍵的還不是清河,而是速速南下洛陽,不需要讓一員虎將來打清河,隻需要派遣一員小將,給一些人馬,一個小小的清河,無需數日即可告破,屆時派人運錢財和兵備即可。”
安祿山點了點頭,對安慶緒說道:“這事交給你安排,派一個人打清河,敢反抗我,我要把這座城夷為平地!”
“是!”
此時的安祿山,以及安祿山高層還沒有意識到,清河縣接下來會給整個大局造成什麽樣的影響。
當然,從全局來看,安祿山的決定沒有錯。
因為他不可能知道,清河縣張巡是一塊鐵骨頭。
他的戰略目標的確是洛陽。
現在叛軍和大唐朝廷出擊極限博弈狀態,占據千變萬化,隻有搶占先機,才能占據主動地位。
安慶緒安排了一個叫張通晤的將領,給了他五千人,交代了一句,大軍就離開了清河。
張通晤接到這個命令,覺得自己飛黃騰達的機會到了。
下午的時候,斥候來報。
“報!明公,叛軍主力撤走了。”
刺史宇文寬聽後,長舒了一口氣,其他官員也鬆了一口氣。
“但是叛軍主力留了數千兵馬在城外。
斥候這般一說,在場所有人都立刻緊張起來。
張巡說道:“安祿山的目標是洛陽,他在與長安搶時間,他必然以為清河防備空虛,所以才隻留了數千兵馬。”
“好在張巡你提前招募了一批兵馬。”宇文寬現在迴憶起來,暗自慶幸,當日喝了酒才同意的。
現在看來,還好當日喝了酒!
見眾人安定,張巡並未多說。
但他知道,叛軍一旦發現清河久攻不下,必然從別處招募兵馬,甚至會從洛陽調來援軍。
這將是一場持久戰。
“報!叛軍準備攻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