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不是河東節度使嗎?”


    李倓說道:“雖然他是河東節度使,但他無法調動河東兵馬。”


    眾人再一次沉默。


    李倓繼續說道:“我們派兵去汴州,守汴州,拖住安祿山的兵馬,不求主動出擊,隻求拖延時間,朝廷會調集河東、隴右的主力,我們需要為朝廷爭取時間。”


    眾人這才聽明白。


    李倓最後又強調道:“張巡在清河,若是我們派人去汴州駐守,可分叛軍兩次兵,叛軍若再敢來揚州,則是分三次兵,安祿山敢這樣打嗎?”


    王忠嗣說道:“安祿山垂涎揚州富裕,很可能會派兵過來,但若是清河、汴州的防禦都很堅固,他不敢派重兵到揚州來了。”


    “是的,若是我們不派兵去汴州,汴州一旦快速淪陷,安祿山可以立刻分一支精銳到揚州。”


    這下說得幾位家主都害怕起來。


    “大王英明,確實應該派兵去汴州!”蕭值立刻跳出來大唿道。


    李倓看了一眼其他人。


    顧新州說道:“我們絕不能見死不救!”


    其他家主也紛紛表態了,繼位刺史也表示讚同。


    李倓說道:“既然諸位都認為應該這樣,那我們就行動,需要糧食支持的,請諸位支持糧食,需要錢的支持的,還請諸位支持錢。”


    這打仗可不是打遊戲,點了點鼠標啥都有了。


    人每天都要吃飯,人一頓不吃就餓得不行,別說打仗,走路都難受。


    士兵每個月還有月俸,例如一個士兵一個月500文,三萬士兵一個月一萬五千貫。


    一年就是十五萬貫。


    假設戰死三萬人,一人撫恤金50貫,總撫恤金就是150萬貫。


    這筆錢給出去後,不是說戰爭就結束了。


    後續還有不斷的兵源補充,糧食補充。


    更不是說有錢解決這些就完事了。


    得儲蓄一筆軍費做意外情況的應對吧?


    得在必要的時刻,拉通生產線,開始製造兵器吧?


    總之,隻要一開戰,那絕對是往火堆裏撒錢。


    而且戰爭把消費市場急速壓縮,李倓的產業收入也隨之會被壓縮。


    戰爭時候,需要依靠的反而就是這些地方勢力了。


    要拉攏他們,控製他們,打壓他們的同時,還要給他們甜頭。


    “等戰爭結束,好處自然少不了諸位。”李倓補充了一句。


    然後用一種“你最好聰明一點”的眼神看著蕭值。


    你們別把本王逼急了,逼急後,本王可是要安罪名抄家的!


    雖然那是殺雞取卵,但非常時刻,本王也顧不得那些了。


    蕭值立刻說道:“大王太見外了,現在應該是同仇敵愾的時候!”


    “是啊!現在國難當頭,吾等都是真心實意想要為大王盡綿薄之力。”顧新州義正辭嚴地說道,“至於好處,我們想都沒有想過。”


    “是的。”朱宴用力點頭。


    “既然如此,就有勞諸位了,也有勞士安來統籌物資了。”


    劉晏說道:“大王放心,下官一切都會安排妥當。”


    “派誰去汴州呢?”


    又是一陣沉默,汴州是中原腹地,必然是安祿山重點打擊的地方,去那裏麵臨的局麵一定非常可怕。


    “我去!”杜甫站了出來。


    李倓說道:“揚州書院還需要子美。”


    不是打擊杜甫,杜甫打仗那是真的不行。


    術業有專攻,沒必要非以己之短比人之所長。


    “國難當頭,豈可退縮!”杜甫嚴肅地說道,“讓我去,我一定會守好汴州。”


    “還是讓我去吧。”


    這個時候顏真卿說話了。


    “我的兄長顏杲卿在河北,在安祿山麾下,但他為人剛正不阿,不會與安祿山一同謀反,到汴州後,我會派人去聯絡他,並且我會說服其他各州,一同對抗安祿山。”


    李倓心頭一動。


    這不就迴歸曆史正規了嗎!


    隻不過這一次顏真卿在河南,張巡在河北。


    清河是北庫,是河北最富裕的郡。


    汴州是中原第一大郡,都是運河上的重鎮。


    一個在北,一個在南。


    都是安祿山重點要爭奪的地盤。


    “好,我給你一萬兵馬,其中有五千精銳,你帶著本王的手諭,即刻啟程去汴州,在汴州招募人手。”


    “是!”


    “汴州並非大王管轄之地,那裏的刺史……”


    “眼下已經的備戰狀態,能有援軍,對汴州已經是萬幸,誰還會在意這些呢!”李倓豪言道,“諸位記住,現在是非常時刻。”


    眾人道:“是!”


    眾人尚未議論之時,張暘突然進來了。


    “郎君,有急事。”


    “什麽急事稍後再說。”


    “長安派人來了。”


    “哦?”李倓微微訝然。


    “派誰來了?”


    “是侍禦史,叫吉溫。”


    吉溫?


    眾人也麵麵相覷,吉溫惡名在外。


    李林甫時代,這家夥就以酷吏著稱。


    他在這個時候來揚州作甚?


    元載立刻就猜到了,他在李倓耳邊低聲說道:“聖人等不急要拿迴大王手中的權力了。”


    李倓聽後淡淡一笑,李隆基還有那個機會嗎?


    “都退下吧,按照本王之前說的去做。”


    眾人道:“是!”


    顏真卿行動得很快,其中五千精銳是王忠嗣特意為他挑選的,又挑選了五千新兵。


    也不算新兵,至少王忠嗣練過數月,軍紀嚴明。


    更重要的是,江東的軍餉是給到位的。


    其實李倓想過拍王忠嗣去,但是他還是定了顏真卿。


    接下來的戰局很可能有變數,那時候更需要王忠嗣。


    等眾人都散去,李倓讓元載留下。


    “吉溫現在就在外麵?”李倓問元載。


    元載被問得一臉懵逼,大王,張暘不是說了嗎,人在等著您呢!


    “在外麵。”


    “那是假的。”


    “假的?”元載忍不住問了一句。


    “是的,假的,有人假冒朝廷禦史,是安祿山的奸細,是挑撥本王與朝廷的關係,是想要本王去長安之後,想對江東下手。”


    元載立刻明白過來,說道:“大王,萬一是真的,到時候朝廷追究……”


    “朝廷不會追究的,朝廷現在最想追究的是安祿山!”


    “可是……”


    “當今聖人很快就做不了主了!”


    元載嚇了一跳,但也立刻猜出李倓這句話背後的意思了。


    現在安祿山造反,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情,聖人威信受到打擊,必然有人趁機擁立太子。


    這天可能真的要變了。


    “去吧,把這個假的朝廷禦史殺了扔到野外去喂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