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如此,熱愛短篇的角田仍在不斷書寫著長篇之外的短作品。她的文風和大多數日本女作家有所區別,細緻卻不纖細,常透過女主人公的視線來呈現讓人輕嘆的世間相。如《搖滾媽媽》中,未婚先孕的女孩迴到自己長大的海港小鎮,鎮上的人們眾說紛紜,女孩的媽媽一言不發,卻突然開始在家練習架子鼓,仿佛其千言萬語都凝固在激烈的鼓聲之中。


    角田光代的這篇《尋物》也帶有其一貫的鮮明風格。女兒,母親,外婆。三代女性的性格與生活凝固在簡短的場景和對話中。偶然讀到之後,我在博客寫過一篇簡介,其中提到:如果說長篇如同大餐,我其實更愛如同一道道下酒菜的短篇。好的短篇,確實是可遇不可求,無論作為讀者,還是作者。


    就這樣,偶然遇見,倏然心動,並因《鯉》而有機會把它翻譯出來分享。也希望大家喜歡這個故事。


    那天的事我記得很清楚。我當時中學二年級。


    從學校迴來時,坐在餐桌旁的媽媽正在哭泣。我心想,咦,我從未見過哭泣的媽媽。


    老太太呀,已經不行了。已經不行了呢。媽媽一邊哭泣,一邊對木然站立在當場的我說道。老太太指的是媽媽的媽媽。是說她就要死了嗎?我這樣想著,卻沒有說出口。我覺得若是說了會讓媽媽哭得更加厲害。


    外婆是在幾周前住院的。在四人間最裏麵的床位。如果坐在床邊,能看見極其廣闊的天空。


    從見到哭泣的媽媽的第二天開始,我每天前往醫院。基本是從學校迴家時過去,有時候逃了課去醫院。盡管外婆看起來不像是馬上要死的人,但媽媽說的話一定是對的吧,即便在探視時間以外去病房,護士們也不曾責備我。


    如果在午後早些時間到醫院,媽媽也罷姨媽們也罷都沒有來,外婆一個人躺在床上。她有時看電視,有時和鄰床的人聊得正酣,一見到我,便毫無興致地說聲“哦,你來了”,緊接著便吩咐事情。


    去買軟包裝的葡萄汁。買登有好多八卦的周刊。這個,給我扔到住院患者用的洗衣簍裏。買三張明信片迴來。


    辦完了事,我往擺在床邊的摺疊椅落座,和外婆一起看看電視,翻翻刊有八卦報導的雜誌,如果外婆睡著了,我就在那裏寫作業,或是眺望窗外一望無垠的天空。


    尋物(2)


    “哎,羊子,我想找本書。”


    有一次,外婆這樣說道。


    “行啊,什麽書?我去買。”


    “樓下的小賣部可沒有。我猜得去大書店才行。”


    “明白了。明天下課後去看看,什麽名字的書?”


    外婆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從擺在床側的桌子抽屜裏拿出紙和筆,戴上眼鏡,在上麵寫了些字。我看向她遞過來的便條,那上麵潦糙地寫著我不知道的名字,以及我不知道的標題。


    “咦,沒聽過呢,這樣的書。”我說。


    “你呀,什麽都不知道,你聽過的書反而比較少吧。”


    外婆說道。她就是這樣說話的人。


    “出版社是哪一家?”


    “這個嘛,你問書店的人就知道了。”


    “好的。我找找看。”


    我把便條放入短裙的口袋,外婆向我招了招手。她從床上探出身子,湊近我的耳朵。


    “這件事誰也別告訴,不管是你媽媽還是姨媽。你一個人去找。”


    外婆的唿吸有著不可思議的氣味。若被問到是好聞還是難聞的氣味,那麽是後者,那屬於我未曾聞過的種類。當我聞到那味道,不知怎的,想起了哭泣的媽媽。


    根據外婆的話,第二天,我帶著便條去了大型書店。當時還沒有電腦這玩意兒,店員啪啦啪啦地翻閱著厚厚的本子幫我查詢。


    “這個,書名對嗎?”店員仿佛困惑般向我問道。


    “我想是對的。”


    “作者名也沒錯?沒瞧見有相應的作品呢。”


    “哦。”


    我和店員對視片刻。即便對視也是一籌莫展,我點頭致謝,離開了大型書店。


    “外婆,沒有啊。”


    我從書店逕自去了醫院,如此一說,外婆露出了明顯喪氣的神情。那是使我也不由得陷入消沉的沮喪模樣。


    “店裏的人說,是不是書名或是寫書的人的名字弄錯了?”


    “沒有錯。”外婆堅決地說道,“我怎麽可能錯呢。”


    “要這樣的話,那就沒有了。”


    “你的找法太嫩了。”外婆注視著我的胸口,鬧別扭般說道,“反正,你肯定就去了一家,人家說沒有,你就垂頭喪氣地迴來了。店員大概也是和你一樣的年輕姑娘吧。如果是更有辦法的店員呢,肯定會這裏那裏詢問一番,堅忍不拔地幫忙查找的。”


    然後,她倏然別過頭,就那樣打起酣睡了過去。


    我把便條拿在手中,坐在摺疊椅上觀望天空。正是入冬的季節。把視線從天空往下移,便能望見公車路線和沿街的道旁樹。樹木們的葉子全落光了,透出寒意的枝條向四麵八方伸展著。


    我將視線移到鬧別扭睡了的外婆身上。比起我所熟悉的外婆,她顯得小了好一圈。即便如此,怎麽也看不出像是即將死去的人。還有,就算想到她即將死去,不可思議的是,我當時並不害怕。一定是因為我還不懂得那是怎樣的事。如今在那裏的某個人將永遠不在了,那究竟是怎樣的情形呢。


    尋物(3)


    從那天開始,我在去醫院之前都巡弋一番書店。我去了商業街,鄰鎮,還轉乘火車去了市中心。有許多種書店。雜亂的書店,曆史小說較多的書店,有親切店員的書店,幾乎無人涉足的書店。然而,無論是哪一家,都沒有外婆要找的書。


    隻要我兩手空空地去到醫院,外婆一定是顯出喪氣的神色。我不由得感到自己像是欺負了她似的。


    “要是你找不到那本書,我可是死不了啊。”


    一次,外婆這樣說道。


    “說什麽死不死的,別說那樣的話啦,不吉利。”


    我一邊說,一邊吃了一驚。要是我找不到這本書,外婆當真能夠多活一陣子嗎?也就是說,找不到豈不是更好嗎?


    “如果我在你找到書之前死了的話,會變成幽靈跑出來哦。”


    仿佛讀出了我的想法,外婆一臉認真地說道。


    “可真的沒有呢。我連新宿都去了。究竟是什麽時候的書啊?”


    找到書,和現在這樣找不到,究竟哪個更好呢?我一邊這樣想著,一邊撅起了嘴。


    “最近的書店哪,真是不頂事。書一旦有了年頭,不管是好書還是不怎麽樣的,立刻就縮到角落裏去了。”


    外婆剛說到這裏,媽媽走進了病房。外婆噤聲不語了。媽媽抱著聖誕紅的盆栽。她把手中的盆栽裝飾在電視機的頂上,對外婆露出笑容。媽媽從那天起沒有再哭泣。


    “很快就到聖誕節了,我想哪怕隻是添點過節的氣氛。”媽媽瞅著外婆說道。


    “你啊,你不知道嗎?盆栽可不是送病人的呀,就像在盆裏紮根一樣,病人會在病床上躺著不起,所以不吉利。真是的,一把年紀了什麽也不懂!”


    媽媽低著頭,飛快地瞥了我一眼。


    “有聖誕氣氛挺好的呀。等聖誕節過完了,我帶迴去。”


    我宛如袒護媽媽般說道。我習慣了外婆蠻橫的口吻,當了更長時間女兒的媽媽不知為什麽卻沒有習慣。


    正如我預想的,那天迴去的路上,媽媽在計程車裏哭了。我又在心裏想,咦。


    “那個人從以前就是這樣呢。對一切我做的事辦成的事都說三道四。抱著好意做的事,她向來瞧不上。不管我做什麽,那個人從來沒有說聲謝。”


    在計程車裏哭泣的媽媽像是同班的女孩子。我聽著媽媽的哭聲,感到心仿佛成了海綿狀,把渾濁的水不斷吸入。


    哎呀呀,我想。今後會怎樣呢?書能找到嗎?外婆會死掉嗎?外婆和媽媽會變得融洽嗎?我統統一無所知。畢竟那時我隻有十四歲。


    尋物(4)


    沒等到聖誕,外婆被轉到了單人病房。點滴的數量增多,並戴上了氧氣麵罩。即便如此,我還是不能相信外婆即將死去。在病房裏笑著的媽媽每天迴到家後都會哭。她邊哭邊說,外婆被轉到單人病房,是因為我帶了盆栽過去。


    那一年的聖誕節生冷生冷的。我從夏天就開始期待的媽媽做的火雞烤得焦黑,沒法入口;至於蛋糕,不知是不是弄錯了砂糖的量,壓根兒就不甜。聖誕禮物的事大家似乎都忘了,我什麽也沒拿到。


    而那本書,我仍然沒能找到。


    我想要是能當作聖誕禮物就好了,便前往更遠的地方去巡弋書店,在其中的一間店,年邁的店主告訴我,這書大約已經絕版了。那人還告訴我,這是活躍於昭和早期的畫家寫下的散文集。因此,我連那時為止從沒進去過的舊書店也開始涉足,卻仍然沒有找到。


    焦黑火雞的第二天,開始放寒假的我一大早去了醫院。作為沒能找到的書的替代,我帶了一個黑色的熊布偶。


    “外婆,對不起,我眼下在舊書店找書。作為替代,給你這個。”


    外婆伸出變得大幅消瘦的手臂,解開禮物的包裝,又用一隻手拉開氧氣麵罩,大喇喇地說:“你真是個孩子啊。給我個布偶有什麽用嘛。”


    這實在是讓人不快,我仗著是單人病房而大聲嚷嚷起來。


    “外婆,你太任性了!你就不能說句謝謝嗎?因為,我可是每天每天都在跑書店。就連舊書店,盡管挺難進也還是鼓足勇氣進去。舊書店可沒有像我這樣的年輕孩子,就算這樣我也走進去,把便條給愛理不理的老頭子看,拚命地找書。還有,外婆你也該為聖誕紅道聲謝!”


    外婆眨巴著眼睛看了我一會兒,突然笑了起來。這笑法比我所記得的要弱了好些倍,卻像是十分奇怪而笑的。


    “你也是該說就說呢。不知怎麽搞的,每個人都溫柔得不行,有些怪異呢。美穗子也是,從前我說點什麽,她就橫眉豎眼地迴嘴,如今卻變得特別乖巧。”


    美穗子指的是我媽媽。外婆把移開的氧氣麵罩頂在下巴上,看向窗外,用輕微的聲音說:“我就快去了。這沒什麽。活了這麽久,已經夠了。可我不甘心的是,每個人,美穗子也好菜穗子也好沙知穗也好,如同變了個人似的溫柔地待我。我說啊,要是互咬,人到了最後一天也互咬好了,如果有不能原諒的地方,那麽到最後也不該原諒,這才是某個人與某個人的關係吧。不管對方是要死掉還是什麽的,不痛快的事情就說不痛快好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鯉·逃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悅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悅然並收藏鯉·逃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