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技集團辦公大樓位於500畝工業用地的向南位置,巍然聳立,占地麵積達2000平方米,地上10層,地下1層,設計精巧,功能齊全。


    這裏不是商業地區,工業用地麵積也沒法擴展了,沒必要蓋那麽高,兩萬多平方米的辦公場所,綽綽有餘,而且還會有很大空閑。


    地下一層規劃為停車場和設備房,為員工和訪客提供便利的停車服務。


    一樓作為公司的門麵,精心布置了前台接待區、訪客等候區、人事部、後勤部(含司機辦公區)、公司榮譽室和小型會議室。


    這樣的安排既方便訪客進出,又彰顯了公司的實力和文化。


    二樓匯集了財務部、行政部、法務部、市場營銷部、公關部、客戶服務部、銷售部、商務拓展部和中型會議室。


    樓層空間寬敞,足夠安排。


    特別是考慮到員工經常需要辦理財務事務,將財務部設在二樓既便捷又合理。


    三樓到六樓集中了公司的技術力量,包括研發部、產品開發部和設計部等核心部門。


    七樓設立了精密實驗室。


    八樓則安置了it部門和數據中心。


    九樓是公司的管理中樞,設有高級管理層辦公室、董事會議室和vip會客室。


    郝強的辦公室也位於此層,寓意“九五之尊”。


    十樓規劃為員工休閑場所、培訓中心和大型多功能廳。


    為確保安全和保密,各樓層采用了差異化的電梯到達方式。


    技術部門所在樓層實行嚴格的門禁管理,需刷卡進入,並有保安把守,防止未經授權人員闖入。


    更進一步,技術部門之間還設置了二次門禁,如未來摩托車公司的技術人員無法進入新能源公司的技術部,從而確保各子公司核心技術的絕對安全。


    作為一家擁有多項國際一流乃至頂尖水平核心技術的集團,未來科技對保密工作格外重視。


    在搬遷當天清晨,人事部門燃放了一串象征吉祥的鞭炮,隨後員工們便開始了井然有序的搬遷工作,標誌著未來科技集團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哎呀,換了新環境,還真有點不適應。”一位人事部員工感歎道,手裏還抱著一箱文件。


    “我倒覺得這裏挺好的,”她的同事接話道,“這才是咱們公司的‘大本營’,更有歸屬感了,今後也不用再跟其他公司的員工擠電梯了。”


    兩人一邊搬運辦公用品,一邊交流著對新舊辦公地點的感受。


    雖然以前的辦公場所較為擁擠,但位於天盛大廈的商業區位置確實便利,下班後到正佳廣場逛街購物都很方便。


    相比之下,新總部不在核心商業區,下班後逛街購物就麻煩了些。


    但辦公空間寬敞明亮,環境更為舒適。


    最令人欣喜的是,公司為員工提供了宿舍,使得上下班和用餐都變得極為便利。


    如今,未來科技集團的規模令人咋舌。


    僅未來摩托車公司就擁有約4600名員工,星河新能源有800人左右,新成立的未來新能源汽車公司也已有百餘人。再加上集團總部人員,總員工數接近5700人。


    為了滿足如此龐大的員工隊伍的住宿需求,公司新建造了五棟大型宿舍樓。


    每棟樓高十層,配備多部電梯,確保員工出入便捷。


    新建的三層員工食堂,一二層是可同時容納數千人就餐的餐廳,三層則是集娛樂場所、休閑區和健身中心於一體的多功能區域。


    員工們在享用晚餐後,可以輕鬆地到三樓放鬆身心,享受豐富的業餘生活。


    這樣的配套設施不僅大大提高了員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也體現了公司對員工的重視和關懷,無疑會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忠誠度。


    搬遷公司在這一兩個月內就進行了,今天才正式入內辦公,員工隻需要搬自己的雜物和電腦就行。


    而之前在車間辦公的科研人員,今天也可以搬到辦公大樓了。


    但郝強要求,常駐實驗室和車間的技術人員,還是要把辦公室安排在車間。


    在辦公大樓待久了,安逸了,就不想下車間了。


    在未來科技集團的技術部,中層領導與普通員工共處一個開放式辦公空間。


    這種布局不僅方便員工隨時向領導諮詢技術問題,也讓領導能更好地了解員工的工作狀態。


    盡管公司奉行靈活的工作製度,不過分關注員工的上下班時間,甚至不鼓勵加班,但在工作時間內,仍然要求員工保持高效率,及時完成工作任務。


    工作壓力一般,太鬆也不是好事,壓得太緊了員工工作反而消極。


    新辦公大樓非常寬敞,但仍有大量空間未被充分利用。


    9樓,董事長辦公室。


    光辦公室占地麵積就超過150平方米,內部還暗藏玄機:一扇隱蔽的門後,設有私人沐浴室、客房和健身房。


    總麵積超過兩百平方!


    這樣的配置讓郝強可以在工作之餘放鬆身心,甚至在視察車間後迅速衝洗整理。


    相比之下,其他高層領導的辦公室雖然也很寬敞,但配置就相對簡單了,就隻有辦公室。


    此刻,郝強坐在他嶄新的辦公室裏,陷入了深思。


    他在思考一個關乎人類未來的重大問題:先進技術的普及是否真的能為社會帶來純粹的福祉?


    如果生產力的解放導致大量工人失業,而又沒有新的就業崗位來替代,這究竟是進步還是隱患?


    郝強想到了某些互聯網巨頭的“買菜軟件”如何擠壓小商販的生存空間,最終因觸及無數普通人的切身利益而難以為繼。


    同樣,在自己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如果未來普及自動駕駛技術,但郝強也不敢貿然推廣無人駕駛來取代的士和網約車。


    一旦這樣做,將會危及上千萬司機的生計。


    隻要承認了這件事,機器人也可以接替快遞和送外賣等工作,技術難度不大。


    而這些崗位多由男性擔任,往往肩負著養家的重任。


    如果沒有了新的崗位代替,那將造成數千萬人失業。


    他們沒了活路怎麽辦?


    作為一個擁有巨大財富和社會影響力的科技巨頭,郝強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


    他必須深入思考如何在推動技術進步的同時,確保社會的穩定發展。


    他逐漸意識到,社會穩定的根本在於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避免因技術革新而造成大規模失業。


    必須找到新的就業平衡點,否則就是災難。


    這不僅關乎他的企業發展,更關乎整個社會的長遠福祉。


    想到這點,郝強感覺自己的心態也跟著變了。


    從開始隻想為自己賺錢,隨著公司員工越來越多,他發現當老板挺不容易的,要肩負上千個家庭的生存。


    而隨著公司開始爆發頂尖科技,直接影響到無數大眾,他才意識到,自己的一舉一動,已經牽動整個社會,社會責任大了。


    已經不僅僅是自己賺錢,公司發展了,還要考慮到社會長遠的發展問題。


    如果做不好,那他將遭到無數人的謾罵和攻擊,國家也容不下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2004:我寫字能賺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520農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520農民並收藏重生2004:我寫字能賺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