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土皇帝,新項目啟動
重生2004:我寫字能賺錢 作者:520農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蔬菜大棚種植後,村民無需擔心銷售問題,隻管將精力集中在生產上。
如果每戶種植10畝地蔬菜,年淨收入預計可達10萬元。
從兩三萬元暴漲到十萬元,城市白領收入都沒有這麽高。
部分在外務工的村民已經陸續迴鄉,投身到家鄉事業中。
此外,郝強給村裏20個未來摩托車授權店名額,布置在全省各個城鎮,為家鄉帶來新的增收渠道。
開電動摩托車店賺錢的事在村裏已經是公開的事情了,但想爭取到名額不是那麽容易的。
與郝強家關係親近、家中有孩子就讀、申請人為年輕人且有文化水平者優先考慮。
無法達標者隻能暫時作罷。
全村村民看到收入有望暴漲,隻要積極幹幾年,建造一套小別墅,買一輛小汽車根本不是問題。
郝強的用意是潛移默化地改變鄉親們的思想觀念。
他帶領家鄉走上致富道路,全村村民對他家人無不欽佩、恭敬有加。
有時郝建軍在村裏閑逛,發現村容村貌有失整潔,直接批評時,村民紛紛照辦,絕無怨言。
可以說,郝強一家就是花龍村的“土皇帝”。
如今,花龍村麵貌煥然一新,村民們自覺維護環境衛生。
村裏的巨大變化引來全縣民眾參觀。
今年以來,縣領導已三次、市領導一次親自考察指導。
本省沒有什麽大型民企和家喻戶曉的富豪,好不容易冒了一個,而且郝強有意將事業版圖擴展到家鄉,自然受到當地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期待,希望借此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不說別的,隔壁村的村民,非常希望郝強家也與他們村進行合作發展。
好幾個鄉村的村委就上門拜訪郝建軍,意思也是一樣的。
但蔬菜大棚的投入使用後,蔬菜產量大增,未來兩年內不會與其他村莊進行合作。
郝建軍很精明,直接推脫到不在家的兒子身上,說:“老表啊,這個我做不了主的,得看我兒子如何規劃。”
這些村委也很無奈,別人與他們村無緣無故的,憑什麽優先與他們村合作。
但不管如何,盡量與郝建軍家人打好交道。
11月5日,周日下午。
郝強正與韓清盈在華楠理工的家裏一起看書。
以前喜歡在咖啡館裏,如今有房子了,就待在房子裏。
看書看疲憊了,兩人可以一起做廣播體操,放鬆一下精神。
這不,兩人剛做完,趴在床頭歇息。
驀然間,郝強收到金手指提示,他可以融合4級技術商店的技術了。
3級技術商店選擇的是鋰電技術,需要批量生產後,才可以融合下一級的同類技術。
而4級技術尚未融合,也不能直接跳過4級融合5級技術。
“融合技術!”
郝強默念,他已經選擇了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的製造技術和工藝。
一瞬間,郝強的大腦瞬間湧入一股熱流,許多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的相關知識如同涓涓細流,源源不斷地注入他的腦海之中。
他已經融合過鋰電池的技術,此次融合的是更加深奧的技術。
幾分鍾後,融合完畢。
批量生產下,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恐怖的270wh\/kg!
磷酸鐵鋰電池的技術水平也達到了極高的水平:190wh\/kg!
而三級技術才多少?
分別是150wh\/kg和90wh\/kg而已。
三級商店的磷酸鐵鋰電池技術很雞肋,所以,郝強隻要求能夠研製出來,但並不要求大批量生產。
如今,郝強掌握的兩項鋰電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該類型電池的極高水平,在2030年之前,都處於世界頂尖水平。
當然,研製難度也是非常大的。
幸好公司科研團隊目前有了一些技術基礎和經驗,若不然,直接給他這個技術,郝強感覺依然得從基礎做起。
融合完4級技術後,郝強再收到提示,他可以選擇5級技術了。
【技術領域1:摩托車核心部件製造技術及工藝】
郝強選擇技術領域1,第一項技術選擇摩托車電機製造技術和工藝,第二項技術選擇控製器係統技術。
這兩個技術是他很早就考慮好的,先發展摩托車電機技術,以此打基礎,從而再發展電動汽車的電機技術。
而控製器係統技術,同樣也是為電動汽車控製技術打基礎。
接著,郝強依次融合兩項技術。
幾分鍾後,融合完畢。
新融合的兩項技術,其技術水平都達到了國際一流技術水平,意味著已經有基礎實力與國際同行進行競爭了。
郝強融合了四項技術,接下來,就是如何把技術轉為生產力了。
尤其是,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技術。
正好公司的鋰電生產線項目完成,郝強可以抽時間開始布局新的科研項目。
11月6日上午,恰逢周一。
郝強組織召開星河新能源公司技術會議,在會上,他立項新的科研項目。
新的三元鋰電池項目為“ncm811”(鎳鈷錳比例為8:1:1),簡稱“超級三元鋰電池”。
鎳比例增加,電池越不穩定。
但如何研製出來,降低了鈷的使用比例,材料成本要降低不少。
新的磷酸鐵鋰電池項目簡稱“s-lfp”,簡稱“超級磷酸鐵鋰電池”。
隻有一個項目團隊,優先研製超級三元鋰電池,思路卡了就轉到超級磷酸鐵鋰電池上麵。
當前,鋰電的研發團隊人員已經增至50人,其中擁有博士學位5名,碩士學位20人,其餘為本科學位,除了幾人是新招的畢業生,大部分人擁有多年工作經驗。
這個團隊還在繼續增加人才,但國內熟悉鋰電的人才並不多,也不好挖。
如今,郝強打算從高校招碩博畢業生,自己培養。
他自認目前掌握的鋰電知識,在某方麵,不比一些博導差。
而在生產工藝方麵,那更是遠勝鋰電行業的博導。
大部分博導長期待在學校,不太熟悉工廠情況,故對生產工藝不太熟悉。
下午,郝強又組織召開未來摩托車公司的技術會議,成立新的科研項目。
電動摩托車電機和控製器係統。
公司沒有生產過電機,一直都是委外生產,需要招聘相關技術人員。
一般電動摩托車電機功率一般在400-1500瓦之間,大型電動摩托車或電動自行車,功率可達3000-5000瓦。
公司研究的電機功率範圍,就是400-5000瓦之間。
當然,汽車電機功率那就非常大了,那可是幾百千瓦,電動摩托車電機與之相差甚遠。
管理層對郝強的規劃有些疑惑不解,但還是服從安排任務。
次日,林岩向郝強匯報鋰電版本電動摩托車的銷售情況。
如果每戶種植10畝地蔬菜,年淨收入預計可達10萬元。
從兩三萬元暴漲到十萬元,城市白領收入都沒有這麽高。
部分在外務工的村民已經陸續迴鄉,投身到家鄉事業中。
此外,郝強給村裏20個未來摩托車授權店名額,布置在全省各個城鎮,為家鄉帶來新的增收渠道。
開電動摩托車店賺錢的事在村裏已經是公開的事情了,但想爭取到名額不是那麽容易的。
與郝強家關係親近、家中有孩子就讀、申請人為年輕人且有文化水平者優先考慮。
無法達標者隻能暫時作罷。
全村村民看到收入有望暴漲,隻要積極幹幾年,建造一套小別墅,買一輛小汽車根本不是問題。
郝強的用意是潛移默化地改變鄉親們的思想觀念。
他帶領家鄉走上致富道路,全村村民對他家人無不欽佩、恭敬有加。
有時郝建軍在村裏閑逛,發現村容村貌有失整潔,直接批評時,村民紛紛照辦,絕無怨言。
可以說,郝強一家就是花龍村的“土皇帝”。
如今,花龍村麵貌煥然一新,村民們自覺維護環境衛生。
村裏的巨大變化引來全縣民眾參觀。
今年以來,縣領導已三次、市領導一次親自考察指導。
本省沒有什麽大型民企和家喻戶曉的富豪,好不容易冒了一個,而且郝強有意將事業版圖擴展到家鄉,自然受到當地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期待,希望借此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不說別的,隔壁村的村民,非常希望郝強家也與他們村進行合作發展。
好幾個鄉村的村委就上門拜訪郝建軍,意思也是一樣的。
但蔬菜大棚的投入使用後,蔬菜產量大增,未來兩年內不會與其他村莊進行合作。
郝建軍很精明,直接推脫到不在家的兒子身上,說:“老表啊,這個我做不了主的,得看我兒子如何規劃。”
這些村委也很無奈,別人與他們村無緣無故的,憑什麽優先與他們村合作。
但不管如何,盡量與郝建軍家人打好交道。
11月5日,周日下午。
郝強正與韓清盈在華楠理工的家裏一起看書。
以前喜歡在咖啡館裏,如今有房子了,就待在房子裏。
看書看疲憊了,兩人可以一起做廣播體操,放鬆一下精神。
這不,兩人剛做完,趴在床頭歇息。
驀然間,郝強收到金手指提示,他可以融合4級技術商店的技術了。
3級技術商店選擇的是鋰電技術,需要批量生產後,才可以融合下一級的同類技術。
而4級技術尚未融合,也不能直接跳過4級融合5級技術。
“融合技術!”
郝強默念,他已經選擇了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的製造技術和工藝。
一瞬間,郝強的大腦瞬間湧入一股熱流,許多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的相關知識如同涓涓細流,源源不斷地注入他的腦海之中。
他已經融合過鋰電池的技術,此次融合的是更加深奧的技術。
幾分鍾後,融合完畢。
批量生產下,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恐怖的270wh\/kg!
磷酸鐵鋰電池的技術水平也達到了極高的水平:190wh\/kg!
而三級技術才多少?
分別是150wh\/kg和90wh\/kg而已。
三級商店的磷酸鐵鋰電池技術很雞肋,所以,郝強隻要求能夠研製出來,但並不要求大批量生產。
如今,郝強掌握的兩項鋰電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該類型電池的極高水平,在2030年之前,都處於世界頂尖水平。
當然,研製難度也是非常大的。
幸好公司科研團隊目前有了一些技術基礎和經驗,若不然,直接給他這個技術,郝強感覺依然得從基礎做起。
融合完4級技術後,郝強再收到提示,他可以選擇5級技術了。
【技術領域1:摩托車核心部件製造技術及工藝】
郝強選擇技術領域1,第一項技術選擇摩托車電機製造技術和工藝,第二項技術選擇控製器係統技術。
這兩個技術是他很早就考慮好的,先發展摩托車電機技術,以此打基礎,從而再發展電動汽車的電機技術。
而控製器係統技術,同樣也是為電動汽車控製技術打基礎。
接著,郝強依次融合兩項技術。
幾分鍾後,融合完畢。
新融合的兩項技術,其技術水平都達到了國際一流技術水平,意味著已經有基礎實力與國際同行進行競爭了。
郝強融合了四項技術,接下來,就是如何把技術轉為生產力了。
尤其是,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技術。
正好公司的鋰電生產線項目完成,郝強可以抽時間開始布局新的科研項目。
11月6日上午,恰逢周一。
郝強組織召開星河新能源公司技術會議,在會上,他立項新的科研項目。
新的三元鋰電池項目為“ncm811”(鎳鈷錳比例為8:1:1),簡稱“超級三元鋰電池”。
鎳比例增加,電池越不穩定。
但如何研製出來,降低了鈷的使用比例,材料成本要降低不少。
新的磷酸鐵鋰電池項目簡稱“s-lfp”,簡稱“超級磷酸鐵鋰電池”。
隻有一個項目團隊,優先研製超級三元鋰電池,思路卡了就轉到超級磷酸鐵鋰電池上麵。
當前,鋰電的研發團隊人員已經增至50人,其中擁有博士學位5名,碩士學位20人,其餘為本科學位,除了幾人是新招的畢業生,大部分人擁有多年工作經驗。
這個團隊還在繼續增加人才,但國內熟悉鋰電的人才並不多,也不好挖。
如今,郝強打算從高校招碩博畢業生,自己培養。
他自認目前掌握的鋰電知識,在某方麵,不比一些博導差。
而在生產工藝方麵,那更是遠勝鋰電行業的博導。
大部分博導長期待在學校,不太熟悉工廠情況,故對生產工藝不太熟悉。
下午,郝強又組織召開未來摩托車公司的技術會議,成立新的科研項目。
電動摩托車電機和控製器係統。
公司沒有生產過電機,一直都是委外生產,需要招聘相關技術人員。
一般電動摩托車電機功率一般在400-1500瓦之間,大型電動摩托車或電動自行車,功率可達3000-5000瓦。
公司研究的電機功率範圍,就是400-5000瓦之間。
當然,汽車電機功率那就非常大了,那可是幾百千瓦,電動摩托車電機與之相差甚遠。
管理層對郝強的規劃有些疑惑不解,但還是服從安排任務。
次日,林岩向郝強匯報鋰電版本電動摩托車的銷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