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慈再迴到大長公主的包間時,大長公主居然還沒走。
“就讓她這麽走了?”大長公主問蘇慈。
蘇慈無所謂道:“這事兒一次成不了,而且我也要看看長樂公主的能力。”
大長公主說道:“隻要她想,這事就能成!稷山雖是九弟的封地,九弟人都沒了,勢力也從稷山轉到了上京,如今那裏隻有側妃生的幾個庶子,勢力四分五裂,相信過不了多久,就會想辦法進京請封,隻要操作得當稷山唾手可得。”
長樂公主想要稷山,別說還有她的母妃當今太後,就是那幾個庶子都會雙手奉上。
長樂公主可是他們能不能順利進京的關鍵,討好還來不及,誰會傻傻的得罪了去。
事關朝政,蘇慈沒有接大長公主的話。
大長公主卻不想就此打住,看著蘇慈問道:“你要稷山做什麽?那裏條件惡劣,可不是什麽好去處。”
蘇慈說道:“種藥材,那裏條件特殊,卻也盛產珍稀藥材,大長公主可聽說過四國商貿城?”
大長公主挑眉,“有所耳聞,聽聞是祁國皇商一手促成,你有何想法?”
蘇慈一笑,“自然是抓住時機狠賺一筆,過些天我要出趟門,就是想去那裏看看。”
“不是說明年才能使用,這時去能做什麽!”
“明年是商貿城開始運轉,那時再去隻能是做物資買賣,我是要去加入的。”
“你!”大長公主聞言驚的坐直了身子。
蘇慈的口氣可真大,簡直是白日做夢嘛這不是。
蘇慈知道她震驚的是什麽,端起茶杯慢慢抿了一口,隨後緩緩開口:“既然做的是四國商貿城,祁國一家是做不起來的,這裏麵的關節還要和其餘三國打通,甚至周邊的小部族都會參與進來。”
大長公主是個聰明人,被她一點,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你是說祁國會派使節去各國。”
蘇慈點頭:“祁國應該會很快派使節來訪,或者已經就在路上。公主可想玩把大的?”
大長公主兩眼放光:“此話怎講?”
蘇慈端茶喝著,大長公主見她一臉淡定,不著急的樣子,有些坐不住了,“你趕快說說看。”
“雖說是祁國建立的商貿城,但我一向認為實力才是硬道理,隻要東雍和燕北兩國聯手,就能掌控商貿城的話語權,到時定會賺的盆滿缽滿!”
大長公主皺眉,“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了,不說東雍和燕北能不能聯手,就說那些滑不溜手的商人,要掌控起來也不是易事。”
“商人重利,想要掌控他們不但要靠權力,更要看能分到他們手裏的利益多少。又是境外貿易,沒有自己國家的支持,他們又能走多遠?”
東雍和燕北這些年一直忙著內戰,奪嫡,內耗嚴重。大長公主無論是在燕北還是東雍,都有她自己的勢力,對於別人來說也許很難辦到,對她來說卻是輕而易舉!
大長公主順著蘇慈的思路想了想,不得不承認,蘇慈說的很有道理,沒有國家的保護,商人賺再多的錢,也要有命掙有命花才行。
大長公主說道:“你想要本宮怎麽做?”
蘇慈:“把與使節談判的一切事宜,抓在我們手裏!”
大長公主說道:“沒問題!隻是,之後的事…”
蘇慈信心滿滿,隻要大長公主能把前麵的事辦妥,後麵她就沒有後顧之憂。
“一切有我!”
大長公主盡管不知道蘇慈要怎麽操作,但她還是想試試,這可太吸引人了,沒有蘇慈,她恐怕都想不到這其中的商機在哪裏。
如果蘇慈真能像她說的那樣,占有四國商貿城的一半,她們就可以爭取更多的利益。
就算祁國是主事國,也要忌憚她們幾分。
大長公主心情激蕩,身為一個上位者,深深知道沒錢萬事難,她以後應該就不用在為錢發愁了吧!
蘇慈坐在迴去的馬車裏,揉著眉心,春水見她難受,上去給她按摩太陽穴。
“夫人,你這樣辛苦好處卻讓大長公主都占了,為什麽還這麽拚命的做啊?”
蘇慈:“天下哪有白占的便宜,做什麽事都有付出和迴報,大長公主能做的,我們做不到;我們能做的,她卻做不到,說來說去不過是在拿自己的能力交換利益,誰會做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春水覺得蘇慈說的有道理,但又覺得還是她們夫人承擔的多一些,有些心疼蘇慈。
蘇慈對於這點,沒有任何怨言,因為她自始至終的目的也不是四國商貿城。
在她僅剩不多的生命裏,錢再多也不過是一個數字。
她要做的是把金錢的作用最大化,發揮出它們最大的價值,隻要能給於洛寒和吳佩儀找不痛快,她就高興。
更何況,祁國的商貿城計劃她知道的清清楚楚,就算經過幾年裏的刪刪減減,應該也大差不差。
真正實行起來,對她來說並不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
挑開車簾往外看,街上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春水見她看著外麵,解釋道:“馬上就是中元節了,人們都出來采買祭祀的東西,人越發的多了起來。”
中元節?是啊,馬上就是中元節了。
愣神的時候,看到前麵的一家三口,不由得又看了幾眼。
蘇慈眯起了眼,前麵的是一男一女手裏牽著一個五六歲大的小男孩。
讓她意外的是那個女子,身材高挑,弱柳扶風,長相極美,梳著婦人發式,臉上帶著笑,正含情脈脈的看著對麵的男子。
她曾經看到許知年帶著這個女人,去過她的胭脂鋪子,當時兩人的樣子就是這樣,女子眼裏隻有許知年,那副滿心滿眼的樣子,讓許知年從鋪子裏拿了不少東西送她。
如今這人怎麽跟在那個男人身旁,難道許知年睡的良家婦女?
男子她也認識,是忠勇侯府的世子吳佩言,再看那個小男孩,長的虎頭虎腦的,嬰兒肥的小臉上嵌著兩個黑珍珠般的眼睛,可愛的緊。
看不出像誰,好像隨他娘多一點。這個女人絕對不是良家女,不然也不會腳踩兩條船。
這就有意思了,許知年的姘頭居然還是吳佩言的外室,這孩子是許知年的還是吳佩言的?
今天讓她撞到了,她就不可能這麽輕易過去!不把他們的老底挖出來,她定會徹夜難眠!
“就讓她這麽走了?”大長公主問蘇慈。
蘇慈無所謂道:“這事兒一次成不了,而且我也要看看長樂公主的能力。”
大長公主說道:“隻要她想,這事就能成!稷山雖是九弟的封地,九弟人都沒了,勢力也從稷山轉到了上京,如今那裏隻有側妃生的幾個庶子,勢力四分五裂,相信過不了多久,就會想辦法進京請封,隻要操作得當稷山唾手可得。”
長樂公主想要稷山,別說還有她的母妃當今太後,就是那幾個庶子都會雙手奉上。
長樂公主可是他們能不能順利進京的關鍵,討好還來不及,誰會傻傻的得罪了去。
事關朝政,蘇慈沒有接大長公主的話。
大長公主卻不想就此打住,看著蘇慈問道:“你要稷山做什麽?那裏條件惡劣,可不是什麽好去處。”
蘇慈說道:“種藥材,那裏條件特殊,卻也盛產珍稀藥材,大長公主可聽說過四國商貿城?”
大長公主挑眉,“有所耳聞,聽聞是祁國皇商一手促成,你有何想法?”
蘇慈一笑,“自然是抓住時機狠賺一筆,過些天我要出趟門,就是想去那裏看看。”
“不是說明年才能使用,這時去能做什麽!”
“明年是商貿城開始運轉,那時再去隻能是做物資買賣,我是要去加入的。”
“你!”大長公主聞言驚的坐直了身子。
蘇慈的口氣可真大,簡直是白日做夢嘛這不是。
蘇慈知道她震驚的是什麽,端起茶杯慢慢抿了一口,隨後緩緩開口:“既然做的是四國商貿城,祁國一家是做不起來的,這裏麵的關節還要和其餘三國打通,甚至周邊的小部族都會參與進來。”
大長公主是個聰明人,被她一點,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你是說祁國會派使節去各國。”
蘇慈點頭:“祁國應該會很快派使節來訪,或者已經就在路上。公主可想玩把大的?”
大長公主兩眼放光:“此話怎講?”
蘇慈端茶喝著,大長公主見她一臉淡定,不著急的樣子,有些坐不住了,“你趕快說說看。”
“雖說是祁國建立的商貿城,但我一向認為實力才是硬道理,隻要東雍和燕北兩國聯手,就能掌控商貿城的話語權,到時定會賺的盆滿缽滿!”
大長公主皺眉,“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了,不說東雍和燕北能不能聯手,就說那些滑不溜手的商人,要掌控起來也不是易事。”
“商人重利,想要掌控他們不但要靠權力,更要看能分到他們手裏的利益多少。又是境外貿易,沒有自己國家的支持,他們又能走多遠?”
東雍和燕北這些年一直忙著內戰,奪嫡,內耗嚴重。大長公主無論是在燕北還是東雍,都有她自己的勢力,對於別人來說也許很難辦到,對她來說卻是輕而易舉!
大長公主順著蘇慈的思路想了想,不得不承認,蘇慈說的很有道理,沒有國家的保護,商人賺再多的錢,也要有命掙有命花才行。
大長公主說道:“你想要本宮怎麽做?”
蘇慈:“把與使節談判的一切事宜,抓在我們手裏!”
大長公主說道:“沒問題!隻是,之後的事…”
蘇慈信心滿滿,隻要大長公主能把前麵的事辦妥,後麵她就沒有後顧之憂。
“一切有我!”
大長公主盡管不知道蘇慈要怎麽操作,但她還是想試試,這可太吸引人了,沒有蘇慈,她恐怕都想不到這其中的商機在哪裏。
如果蘇慈真能像她說的那樣,占有四國商貿城的一半,她們就可以爭取更多的利益。
就算祁國是主事國,也要忌憚她們幾分。
大長公主心情激蕩,身為一個上位者,深深知道沒錢萬事難,她以後應該就不用在為錢發愁了吧!
蘇慈坐在迴去的馬車裏,揉著眉心,春水見她難受,上去給她按摩太陽穴。
“夫人,你這樣辛苦好處卻讓大長公主都占了,為什麽還這麽拚命的做啊?”
蘇慈:“天下哪有白占的便宜,做什麽事都有付出和迴報,大長公主能做的,我們做不到;我們能做的,她卻做不到,說來說去不過是在拿自己的能力交換利益,誰會做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春水覺得蘇慈說的有道理,但又覺得還是她們夫人承擔的多一些,有些心疼蘇慈。
蘇慈對於這點,沒有任何怨言,因為她自始至終的目的也不是四國商貿城。
在她僅剩不多的生命裏,錢再多也不過是一個數字。
她要做的是把金錢的作用最大化,發揮出它們最大的價值,隻要能給於洛寒和吳佩儀找不痛快,她就高興。
更何況,祁國的商貿城計劃她知道的清清楚楚,就算經過幾年裏的刪刪減減,應該也大差不差。
真正實行起來,對她來說並不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
挑開車簾往外看,街上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春水見她看著外麵,解釋道:“馬上就是中元節了,人們都出來采買祭祀的東西,人越發的多了起來。”
中元節?是啊,馬上就是中元節了。
愣神的時候,看到前麵的一家三口,不由得又看了幾眼。
蘇慈眯起了眼,前麵的是一男一女手裏牽著一個五六歲大的小男孩。
讓她意外的是那個女子,身材高挑,弱柳扶風,長相極美,梳著婦人發式,臉上帶著笑,正含情脈脈的看著對麵的男子。
她曾經看到許知年帶著這個女人,去過她的胭脂鋪子,當時兩人的樣子就是這樣,女子眼裏隻有許知年,那副滿心滿眼的樣子,讓許知年從鋪子裏拿了不少東西送她。
如今這人怎麽跟在那個男人身旁,難道許知年睡的良家婦女?
男子她也認識,是忠勇侯府的世子吳佩言,再看那個小男孩,長的虎頭虎腦的,嬰兒肥的小臉上嵌著兩個黑珍珠般的眼睛,可愛的緊。
看不出像誰,好像隨他娘多一點。這個女人絕對不是良家女,不然也不會腳踩兩條船。
這就有意思了,許知年的姘頭居然還是吳佩言的外室,這孩子是許知年的還是吳佩言的?
今天讓她撞到了,她就不可能這麽輕易過去!不把他們的老底挖出來,她定會徹夜難眠!